国学书籍典藏

国学典籍

  • 首页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古籍
  3. 总集类
  4. 集部
  5. 《全唐诗》

《全唐诗》

游悟真寺诗

+ -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

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

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

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滩。

渐怪耳目旷,不闻人世喧。

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

谁知中有路,盘折通岩巅。

一息幡竿下,再休石龛边。

龛间长丈馀,门户无扃关。

仰窥不见人,石发垂若鬟。

惊出白蝙蝠,双飞如雪翻。

回首寺门望,青崖夹朱轩。

如擘山腹开,置寺于其间。

入门无平地,地窄虚空宽。

房廊与台殿,高下随峰峦。

岩崿无撮土,树木多瘦坚。

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

松桂乱无行,四时郁芊芊。

枝梢袅青翠,韵若风中弦。

日月光不透,绿阴相交延。

幽鸟时一声,闻之似寒蝉。

首憩宾位亭,就坐未及安。

须臾开北户,万里明豁然。

拂檐虹霏微,绕栋云回旋。

赤日间白雨,阴晴同一川。

野绿簇草树,眼界吞秦原。

渭水细不见,汉陵小于拳。

却顾来时路,萦纡映朱栏。

历历上山人,一一遥可观。

前对多宝塔,风铎鸣四端。

栾栌与户牖,恰恰金碧繁。

云昔迦叶佛,此地坐涅槃。

至今铁钵在,当底手迹穿。

西开玉像殿,白佛森比肩。

斗薮尘埃衣,礼拜冰雪颜。

叠霜为袈裟,贯雹为华鬘。

逼观疑鬼功,其迹非雕镌。

次登观音堂,未到闻栴檀。

上阶脱双履,敛足升净筵。

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钿。

黑夜自光明,不待灯烛燃。

众宝互低昂,碧珮珊瑚幡。

风来似天乐,相触声珊珊。

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点缀佛髻上,合为七宝冠。

双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

隔瓶见舍利,圆转如金丹。

玉笛何代物,天人施祇园。

吹如秋鹤声,可以降灵仙。

是时秋方中,三五月正圆。

宝堂豁三门,金魄当其前。

月与宝相射,晶光争鲜妍。

照人心骨冷,竟夕不欲眠。

晓寻南塔路,乱竹低婵娟。

林幽不逢人,寒蝶飞翾翾。

山果不识名,离离夹道蕃。

足以疗饥乏,摘尝味甘酸。

道南蓝谷神,紫伞白纸钱。

若岁有水旱,诏使修蘋蘩。

以地清净故,献奠无荤膻。

危石叠四五,嵬欹且刓。

造物者何意,堆在岩东偏。

冷滑无人迹,苔点如花笺。

我来登上头,下临不测渊。

目眩手足掉,不敢低头看。

风从石下生,薄人而上抟。

衣服似羽翮,开张欲飞鶱。

々三面峰,峰尖刀剑攒。

往往白云过,决开露青天。

西北日落时,夕晖红团团。

千里翠屏外,走下丹砂丸。

东南月上时,夜气青漫漫。

百丈碧潭底,写出黄金盘。

蓝水色似蓝,日夜长潺潺。

周回绕山转,下视如青环。

或铺为慢流,或激为奔湍。

泓澄最深处,浮出蛟龙涎。

侧身入其中,悬磴尤险艰。

扪萝蹋樛木,下逐饮涧猿。

雪迸起白鹭,锦跳惊红鳣。

歇定方盥漱,濯去支体烦。

浅深皆洞彻,可照脑与肝。

但爱清见底,欲寻不知源。

东崖饶怪石,积甃苍琅玕。

温润发于外,其间韫玙璠。

卞和死已久,良玉多弃捐。

或时泄光彩,夜与星月连。

中顶最高峰,拄天青玉竿。

上不得,岂我能攀援。

上有白莲池,素葩覆清澜。

闻名不可到,处所非人寰。

又有一片石,大如方尺砖。

插在半壁上,其下万仞悬。

云有过去师,坐得无生禅。

号为定心石,长老世相传。

却上谒仙祠,蔓草生绵绵。

昔闻王氏子,羽化升上玄。

其西晒药台,犹对芝朮田。

时复明月夜,上闻黄鹤言。

回寻画龙堂,二叟鬓发斑。

想见听法时,欢喜礼印坛。

复归泉窟下,化作龙蜿蜒。

阶前石孔在,欲雨生白烟。

往有写经僧,身静心精专。

感彼云外鸽,群飞千翩翩。

来添砚中水,去吸岩底泉。

一日三往复,时节长不愆。

经成号圣僧,弟子名杨难。

诵此莲花偈,数满百亿千。

身坏口不坏,舌根如红莲。

颅骨今不见,石函尚存焉。

粉壁有吴画,笔彩依旧鲜。

素屏有褚书,墨色如新干。

灵境与异迹,周览无不殚。

一游五昼夜,欲返仍盘桓。

我本山中人,误为时网牵。

牵率使读书,推挽令效官。

既登文字科,又忝谏诤员。

拙直不合时,无益同素餐。

以此自惭惕,戚戚常寡欢。

无成心力尽,未老形骸残。

今来脱簪组,始觉离忧患。

及为山水游,弥得纵疏顽。

野麋断羁绊,行走无拘挛。

池鱼放入海,一往何时还。

身著居士衣,手把南华篇。

终来此山住,永谢区中缘。

我今四十馀,从此终身闲。

若以七十期,犹得三十年。

第四百一十一卷
杏园 18528
菊花 18529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 18530
幽栖 18531
清都春霁,寄胡三、吴十一 18532
华岳寺 18533
天坛上境 18534
寻西明寺僧不在 18535
与吴侍御春游 18536
晚春 18537
先醉 18538
独醉 18539
宿醉 18540
惧醉 18541
羡醉 18542
忆醉 18543
病醉 18544
拟醉 18545
劝醉 18546
任醉 18547
同醉 18548
狂醉 18549
伴僧行 18550
古寺 18551
定僧 18552
观心处 18553
智度师二首 18554
西明寺牡丹 18555
忆杨十二 18556
送复梦赴韦令幕 18557
送刘太白 18558
奉诚园 18559
与太白同之东洛至栎阳太白染疾驻行予九月二十五日至华岳寺雪后望山 18560
野狐泉柳林 18561
酬胡三凭人问牡丹 18562
酬乐天秋兴见赠本句云莫怪独吟秋兴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8563
第四百一十二卷
雪后宿同轨店,上法护寺钟楼望月 18564
陪韦尚书丈归履信宅,因赠韦氏兄弟 18565
永贞二年正月二日上御丹凤楼赦天下予与李公垂庾顺之闲行典江不及盛观 18566
韦居守晚岁常言退休之志因署其居曰大隐洞命予赋诗因赠绝句 18567
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 18568
题李十一修行里居壁 18569
靖安穷居 18570
赠乐天 18571
使东川·骆口驿二首 18572
使东川·清明日 18573
使东川·亚枝红 18574
使东川·梁州梦 18575
使东川·南秦雪 18576
使东川·江楼月 18577
使东川·惭问囚 18578
使东川·江上行 18579
使东川·汉江上笛 18580
使东川·邮亭月 18581
使东川·嘉陵驿二首 18582
使东川·百牢关 18583
使东川·江花落 18584
使东川·嘉陵江二首 18585
使东川·西县驿 18586
使东川·望喜驿 18587
使东川·好时节 18588
使东川·夜深行 18589
使东川·望驿台 18590
赠咸阳少府萧郎 18591
赠吕三校书 18592
封书 18593
仁风李著作园醉后寄李十 18594
灯影 18595
贬江陵途中寄乐天、杓直杓直以员外郎判盐铁乐天以拾遗在翰林 18596
渡汉江 18597
哀病骢呈致用 18598
送岭南崔侍御 18599
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 18600
予病瘴,乐天寄通中散、碧腴垂云膏仍题四韵以慰远怀开坼之间因有酬答 18601
第四百一十三卷
陪诸公游故江西韦大夫通德湖旧居有感题四韵兼呈李六侍御即韦大夫旧僚也 18602
送友封二首 18603
放言五首 18604
刘二十八以文石枕见赠仍题绝句以将厚意因持壁州鞭酬谢兼广为四韵 18605
奉和严司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中及诸公登龙山落帽台佳宴 18606
送王十一郎游剡中 18607
送友封 18608
送致用 18609
早春登龙山静胜寺时非休浣司空特许是行因赠幕中诸公 18610
书乐天纸 18611
酬孝甫见赠十首 18612
和乐天招钱蔚章看山绝句 18613
折枝花赠行 18614
寄刘颇二首 18615
晨起送使,病不行,因过王十一馆居二首 18616
送孙胜 18617
游三寺回呈上府主严司空时因寻寺道出当阳县奉命覆视县囚牵于游行不暇详究故以诗自诮尔 18618
远望 18619
早春寻李校书 18620
过襄阳楼呈上府主严司空楼在江陵节度使宅北隅 18621
八月六日与僧如展、前松滋主簿韦戴同游碧涧寺赋得扉字韵寺临蜀江内有碧涧穿注两廊又有龙女洞能兴云雨诗中喷字以平声韵 18622
奉和窦容州 18623
卢头陀诗 18624
醉别卢头陀 18625
第四百一十四卷
陪张湖南宴望岳楼,稹为监察御史张中丞知杂事 18626
岳阳楼 18627
寄庾敬休 18628
花栽二首 18629
宿石矶 18630
遭风二十韵 18631
赠崔元儒 18632
鄂州寓馆严涧宅 18633
送杜元颖 18634
贻蜀五首·病马诗寄上李尚书 18635
贻蜀五首·李中丞表臣 18636
贻蜀五首·卢评事子蒙 18637
贻蜀五首·张校书元夫 18638
贻蜀五首·韦兵曹臧文 18639
赠严童子 18640
桐孙诗 18641
西归绝句十二首 18642
留呈梦得、子厚、致用 18643
小碎 18644
和乐天高相宅 18645
和乐天仇家酒 18646
和乐天赠云寂僧 18647
沣西别乐天博载樊宗宪李景信两秀才侄谷三月三十日相饯送 18648
寄昙、嵩、寂三上人 18649
题漫天岭智藏师兰若僧云住此二十八年 18650
苍溪县寄扬州兄弟 18651
赠吴渠州从姨兄士则 18652
长滩梦李绅 18653
第四百一十五卷
新政县 18654
南昌滩 18655
见乐天诗 18656
夜坐 18657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18658
岁日赠拒非 18659
送卢戡 18660
雨声 18661
奉和荥阳公离筵作 18662
嘉陵水 18663
阆州开元寺壁题乐天诗 18664
凭李忠州寄书乐天 18665
得乐天书 18666
寄乐天 18667
酬知退 18668
通州 18669
酬乐天书后三韵 18670
相忆泪 18671
喜李十一景信到 18672
与李十一夜饮 18673
赠李十一 18674
寒食日 18675
三兄以白角巾寄遗,发不胜冠,因有感叹 18676
别李十一五绝 18677
酬乐天醉别 18678
酬乐天雨后见忆 18679
和乐天过秘阁书省旧厅 18680
和乐天赠杨秘书 18681
和乐天题王家亭子 18682
酬乐天频梦微之 18683
琵琶 18684
春词 18685
  • « 上一页
  • 下一页 »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朝代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Copyright ©国学书籍典藏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84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