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籍典藏

国学典籍

  • 首页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古籍
  3. 总集类
  4. 集部
  5. 《全唐诗》

《全唐诗》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 -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

南下大散关,北济渭之滨。

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

又若夏苦热,燋卷无芳津。

高田长檞枥,下田长荆榛。

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

依依过村落,十室无一存。

存者皆面啼,无衣可迎宾。

始若畏人问,及门还具陈。

右辅田畴薄,斯民常苦贫。

伊昔称乐土,所赖牧伯仁。

官清若冰玉,吏善如六亲。

生儿不远征,生女事四邻。

浊酒盈瓦缶,烂谷堆荆囷。

健儿庇旁妇,衰翁舐童孙。

况自贞观后,命官多儒臣。

例以贤牧伯,徵入司陶钧。

降及开元中,奸邪挠经纶。

晋公忌此事,多录边将勋。

因令猛毅辈,杂牧升平民。

中原遂多故,除授非至尊。

或出幸臣辈,或由帝戚恩。

中原困屠解,奴隶厌肥豚。

皇子弃不乳,椒房抱羌浑。

重赐竭中国,强兵临北边。

控弦二十万,长臂皆如猿。

皇都三千里,来往同雕鸢。

五里一换马,十里一开筵。

指顾动白日,暖热回苍旻。

公卿辱嘲叱,唾弃如粪丸。

大朝会万方,天子正临轩。

采旂转初旭,玉座当祥烟。

金障既特设,珠帘亦高褰。

捋须蹇不顾,坐在御榻前。

忤者死艰屦,附之升顶颠。

华侈矜递衒,豪俊相并吞。

因失生惠养,渐见征求频。

奚寇西北来,挥霍如天翻。

是时正忘战,重兵多在边。

列城绕长河,平明插旗幡。

但闻虏骑入,不见汉兵屯。

大妇抱儿哭,小妇攀车轓。

生小太平年,不识夜闭门。

少壮尽点行,疲老守空村。

生分作死誓,挥泪连秋云。

廷臣例獐怯,诸将如羸奔。

为贼扫上阳,捉人送潼关。

玉辇望南斗,未知何日旋。

诚知开辟久,遘此云雷屯。

送者问鼎大,存者要高官。

抢攘互间谍,孰辨枭与鸾。

千马无返辔,万车无还辕。

城空鼠雀死,人去豺狼喧。

南资竭吴越,西费失河源。

因今左藏库,摧毁惟空垣。

如人当一身,有左无右边。

筋体半痿痺,肘腋生臊膻。

列圣蒙此耻,含怀不能宣。

谋臣拱手立,相戒无敢先。

万国困杼轴,内库无金钱。

健儿立霜雪,腹歉衣裳单。

馈饷多过时,高估铜与铅。

山东望河北,爨烟犹相联。

朝廷不暇给,辛苦无半年。

行人搉行资,居者税屋椽。

中间遂作梗,狼藉用戈鋋。

临门送节制,以锡通天班。

破者以族灭,存者尚迁延。

礼数异君父,羁縻如羌零。

直求输赤诚,所望大体全。

巍巍政事堂,宰相厌八珍。

敢问下执事,今谁掌其权。

疮疽几十载,不敢扶其根。

国蹙赋更重,人稀役弥繁。

近年牛医儿,城社更扳援。

盲目把大旆,处此京西藩。

乐祸忘怨敌,树党多狂狷。

生为人所惮,死非人所怜。

快刀断其头,列若猪牛悬。

凤翔三百里,兵马如黄巾。

夜半军牒来,屯兵万五千。

乡里骇供亿,老少相扳牵。

儿孙生未孩,弃之无惨颜。

不复议所适,但欲死山间。

尔来又三岁,甘泽不及春。

盗贼亭午起,问谁多穷民。

节使杀亭吏,捕之恐无因。

咫尺不相见,旱久多黄尘。

官健腰佩弓,自言为官巡。

常恐值荒迥,此辈还射人。

愧客问本末,愿客无因循。

郿坞抵陈仓,此地忌黄昏。

我听此言罢,冤愤如相焚。

昔闻举一会,群盗为之奔。

又闻理与乱,在人不在天。

我愿为此事,君前剖心肝。

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

九重黯已隔,涕泗空沾唇。

使典作尚书,厮养为将军。

慎勿道此言,此言未忍闻。

第五百三十一卷
太和初靖恭里感事 25220
与侯春时同年南池夜话 25221
广陵送剡县薛明府赴任 25222
游果昼二僧院 25223
题官舍 25224
酬报先上人登楼见寄 25225
晓过郁林寺戏呈李明府 25226
泛舟寻郁林寺道玄上人遇雨而返因寄 25227
郁林寺 25228
题崇圣寺 25229
赠高处士 25230
送僧归金山寺 25231
金谷桃花 25232
忆长洲 25233
寄殷尧藩 25234
题邹处士隐居 25235
送僧归敬亭山寺 25236
新卜原上居寄袁校书 25237
天街晓望 25238
江上喜洛中亲友继至 25239
下第归朱方寄刘三复 25240
送人归吴兴 25241
月夜期友人不至 25242
白马寺不出院僧 25243
寄袁校书 25244
赠柳璟、冯陶二校书 25245
王秀才自越见寻不遇,题诗而回,因以酬寄 25246
秋霁潼关驿亭 25247
送客归兰溪 25248
贻终南山隐者 25249
送李文明下第鄜州觐兄 25250
送段觉归东阳兼寄窦使君 25251
韶州送窦司直北归 25252
伤冯秀才 25253
送郑寂上人南行 25254
赠王处士 25255
送友人归荆楚 25256
重伤杨攀处士二首 25257
送友人罢举归东海 25258
西园 25259
苦雨 25260
游茅山 25261
洛阳道中 25262
第五百三十二卷
江上燕别 25263
卜居招书侣 25264
西山草堂 25265
赠隐者 25266
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 25267
寄小弟 25268
秋日 25269
石池 25270
留题李侍御书斋 25271
行次白沙馆,先寄上河南王侍御 25272
紫藤 25273
暝投灵智寺渡谿不得,却取沿江路往 25274
下第归蒲城墅居 25275
重赋鹭鸶 25276
途中寒食 25277
深春 25278
岁首怀甘露寺自省上人 25279
寻周炼师不遇留赠 25280
题灞西骆隐居 25281
旅夜怀远客 25282
秋夜棹舟访李隐君 25283
卧病寄诸公 25284
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25285
秋日行次关西 25286
山居冬夜喜魏扶见访因赠 25287
喜李诩秀才见访因赠 25288
晚投慈恩寺呈俊上人 25289
行次虎头岩酬寄路中丞 25290
送荔浦蒋明府赴任 25291
怀政禅师院 25292
秋夕有怀 25293
秋霁寄远 25294
闻范秀才自蜀游江湖 25295
惜春 25296
题愁 25297
鸳鸯 25298
闻雁 25299
不寝 25300
宿东横山 25301
早行 25302
陪郑史君泛舟晚归 25303
酬殷尧藩 25304
赠迁客 25305
征西旧卒 25306
南陵留别段氏兄弟 25307
旅中别侄暐 25308
松江渡送人 25309
过鲍溶宅有感 25310
第五百三十三卷
金陵怀古 25311
姑苏怀古 25312
凌歊台 25313
骊山 25314
咸阳城东楼 25315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 25316
冬日登越王台怀归 25317
对雪 25318
送萧处士归缑岭别业 25319
与郑二秀才同舟东下洛中,亲朋送至景云寺 25320
长安岁暮 25321
赠茅山高拾遗 25322
李秀才近自涂口迁居新安适枉缄书见宽悲戚因以此答 25323
赠萧兵曹先辈 25324
题舒女庙 25325
姑孰官舍 25326
凌歊台送韦(一作韩)秀才 25327
送岭南卢判官罢职归华阴山居 25328
将度故城湖阻风夜泊永阳戍 25329
郑侍御厅玩鹤 25330
南亭夜坐,贻开元禅定二道者 25331
朱坡故少保杜公池亭 25332
秋日早朝 25333
沧浪峡 25334
故洛城 25335
闻释子栖玄欲奉道因寄 25336
南海府罢南康阻浅行侣稍稍登陆而迈主人燕饯至频暮宿东溪 25337
秋晚云阳驿西亭莲池 25338
题勤尊师历阳山居 25339
怀旧居 25340
祗命许昌自郊居,移就公馆秋日寄茅山高拾遗 25341
伤虞将军 25342
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 25343
寓居开元精舍,酬薛秀才见贻 25344
别刘秀才 25345
早发天台中岩寺度关岭次天姥岑 25346
游钱塘青山李隐居西斋 25347
春日郊园戏赠杨嘏评事 25348
晚自东郭回留一二游侣 25349
与郑秀才叔侄会送杨秀才昆仲东归 25350
送郭秀才游天台 25351
送张尊师归洞庭 25352
移摄太平寄前李明府 25353
第五百三十四卷
再游姑苏玉芝观 25354
夜归驿楼 25355
题灵山寺行坚师院 25356
湖州韦长史山居 25357
赠李伊阙 25358
重游练湖怀旧 25359
乘月棹舟送大历寺灵聪上人不及 25360
汴河亭 25361
村舍二首 25362
郑秀才东归凭达家书 25363
伤故湖州李郎中 25364
和友人送僧归桂州灵岩寺 25365
淮阴阻风寄呈楚州韦中丞 25366
途经敷水 25367
和人贺杨仆射致政 25368
题四皓庙 25369
鹤林寺中秋夜玩月 25370
南海府罢归京口经大庾岭赠张明府 25371
题卫将军庙 25372
访别韦隐居不值 25373
送前东阳于明府由鄂渚归故林 25374
听歌鹧鸪辞 25375
寄题华严韦秀才院 25376
戏代李协律松江有赠 25377
送黄隐居归南海 25378
朝台送客有怀 25379
自楞伽寺晨起泛舟,道中有怀 25380
十二月拜起居表回 25381
观章中丞夜按歌舞 25382
重游飞泉观题故梁道士宿龙池 25383
下第贻友人 25384
晚登龙门驿楼 25385
题故李秀才居 25386
韶州韶阳楼夜宴 25387
闻韶州李相公移拜郴州因寄 25388
游江令旧宅 25389
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 25390
别张秀才 25391
别表兄军倅 25392
题苏州虎丘寺僧院 25393
酬郭少府先奉使巡涝见寄兼呈裴明府 25394
出永通门经李氏庄 25395
第五百三十五卷
汉水伤稼 25396
送王总下第归丹阳 25397
南阳道中 25398
破北虏太和公主归宫阙 25399
李定言自殿院衔命归阙,拜员外郎迁右史因寄 25400
早秋韶阳夜雨 25401
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 25402
赠王山人 25403
宣城崔大夫召联句,偶疾不获赴因献 25404
赠郑处士 25405
正元 25406
登尉佗楼 25407
韶州驿楼宴罢 25408
和淮南王相公与宾僚同游瓜洲别业,题旧书斋 25409
送卢先辈自衡岳赴复州嘉礼二首 25410
哭杨攀处士 25411
宿松江驿却寄苏州一二同志 25412
卢山人自巴蜀由湘潭归茅山因赠 25413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25414
瓜洲留别李诩 25415
余谢病东归,王秀才见寄,今潘秀才南棹奉酬 25416
献韶阳相国崔公 25417
郡斋夜坐寄旧乡二侄 25418
病间寄郡中文士 25419
贺少师相公致政 25420
题崔处士山居 25421
疾后与郡中群公宴李秀才 25422
晨起白云楼寄龙兴江准上人兼呈窦秀才 25423
宴饯李员外 25424
酬钱汝州 25425
将归姑苏南楼饯送李明府 25426
和浙西从事刘三复送僧南归 25427
送上元王明府赴任 25428
送沈卓少府任江都 25429
酬邢杜二员外 25430
经故丁补阙郊居 25431
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楼宴二首 25432
留别赵端公 25433
寄阳陵处士 25434
与张道士同访李隐君不遇 25435
闻州中有宴寄崔大夫兼简邢群评事 25436
寄殷尧藩先辈 25437
赠河东虞押衙二首 25438
陵阳春日 25439
酬杜补阙初春雨中舟次横江喜裴郎中相迎见寄 25440
送张厚浙东谒丁常侍 25441
酬副使郑端公见寄 25442
酬绵州于中丞使君见寄 25443
  • « 上一页
  • 下一页 »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朝代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Copyright ©国学书籍典藏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84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