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书》 帝纪·第九章
    房玄龄

    简文皇帝讳昱,字道万,元帝之少子也。幼而岐嶷,为元帝所爱。郭璞见而谓人曰:“兴晋祚者,必此人也。”及长,清虚寡欲,尤善玄言。永昌元年,元帝诏曰:“先公武王、先考恭王君临琅邪。继世相承,国嗣未立,蒸尝靡主,朕常悼心。子昱仁明有智度,可以虔奉宗庙,以慰罔极之恩。其封昱为琅邪王,食会稽、宣城如旧。”咸和元年,所生郑夫人薨。帝时年七岁,号慕泣血,固请服重。成帝哀而许之,故徙封会稽王,拜散骑常侍。九年,迁…

  • 《聊斋志异》 卷二·张诚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焉。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草具。使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来,见兄嗒然…

  • 《旧唐书》 本纪·卷十九
    沈昫

    懿宗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漼,宣宗长子,母曰元昭皇太后晁氏。大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生于籓邸。会昌六年十月,封郓王,本名温。大中十三年八月七日,宣遗诏立为皇太子监国,改今名。十三日,柩前即帝位,年二十七。帝姿貌雄杰,有异稠人。籓邸时常经重疾,郭淑妃侍医药,见黄龙出入于卧内。既间,妃以异告,帝曰:“慎勿复言。又尝大雪数尺,而帝寝室之上独无,人皆异之。宣宗制《泰边陲乐曲词》有“海岳晏咸通”之句。又大中末…

  • 《明季北略》 卷四·袁崇焕陛见

    先是崇焕在宁远专主款。六年十月。遣喇嘛僧镏南木座等往大清军中唁,问意欲议和。僧回,上诏曰:喇嘛请劝之书诈也。宜整以备之。无为逊言所愚。七年二月,崇焕奏敌使恭顺求款。上亦谓诚伪未可信。七月。崇焕以主侦敌之说,物议纷纷。遂以病乞归。故和议未就。及思宗元年七月癸酉,召崇焕于平台,慰劳甚至。问边关何日可定?崇焕应曰臣请五年为陛下肃清边陲。上曰:五年灭敌,朕不吝封侯之赏。时四辅臣钱龙锡等侍立。俱奏曰:崇焕…

  • 《太平御览》 兵部·卷三十七

    ○请征伐《家语》曰:孔子北游,登于农山。子路、子贡、颜回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旍缤纷,下蟠于地。(蟠,委也。)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攘,却也。)搴(取也。)旗执馘,惟由能之,使夫二子从我焉。"孔子曰:"勇哉!"《史记》曰:终军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又曰:单于为书,慢骂太后,樊哙曰:

  • 《西夏书事》 卷十七

    庆历三年、夏天授礼法延祚六年秋七月,请契丹兵入寇,契丹不许。曩霄迎契丹旨议和,及邵良佐来议,反不承纳。至是,如定等奉使未还,意为中国羁留。潜令点集兵马,遣使契丹,请出师南伐,契丹主不许。附:李氏《长编》:秋七月,赐延部署王信器币。初,延州庞籍于吴朝谷创石嘴堡,夏人以兵二千入寇,信击败之,故有是赐。考《宋史·仁宗纪》及信本《传》,不载此事。八月,从契丹伐呆儿族。契丹夹山部落呆儿族,不顺命,契丹讨…

  • 《聊斋志异》 卷六·雷公

    亳州民王从简,其母坐室中,值小雨冥晦,见雷公持锤振翼而入。大骇,急以器中便溺倾注之。雷公沾秽,若中刀斧,返身疾逃;极力展腾,不得去,颠倒庭际,嗥声如牛。天上云渐低,渐与檐齐。云中萧萧如马鸣,与雷公相应。少时,雨暴澍,身上恶浊尽洗,乃作霹雳而去。

  • 《洗冤集录》 卷五·辟秽方

    〔三神汤〕能辟死气。苍术(二两。米泔浸两宿,焙干)白术(半两)甘草(半两,炙)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点服。〔辟秽丹〕能辟秽气。麝香(少许)细辛(半两)甘松(一两)川芎(二两上为细末,蜜丸如弹子大,久窨为妙。每用一丸烧之。〔苏合香丸〕每一丸含化,尤能辟恶。

  • 《都城纪胜》 市井

    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至朝天门、清河坊、中瓦前、灞头、官巷口、棚心、众安桥,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惟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如遇元霄犹盛,排门和买,民居作观玩,幕次不可胜纪。隆兴间…

  • 《知言》 纷华

    胡子曰:行纷华波动之中,慢易之心不生。居幽独得肆之处,非僻之情不起,上也。起而以礼制焉,次也。制之而不止者,昏而无勇也。理不素穷,勇不自任,必为小人之归,可耻之甚也。尧、舜以天下与人,而无人德我之望,汤、武有人之天下,而无我取人之嫌。是故天下无大事,我不能大,则以事为大,而处之也难。人欲盛,则于天理昏。理素明,则无欲矣。处富贵乎?与天地向其通。处贫贱乎?与天地同其否。安死顺生,与灭地同其变,又何…

  • 《三侠五义》 第八十回

    假作工御河挖泥土认方向高树捉猴猕话说智爷正向众人讨钱,有人向他说话,乃是个工头,此人姓王行大。因前日他曾见过有逃难的小车,恰好作活的人不够用,抓一个是一个,便对智爷道:“伙计,你姓什么?”智爷道:“俺姓王行二,你老贵姓?”王大道:“好。我也姓王。有一句话对你说:如今紫禁城内挖御河,我瞧你这个样儿怪可怜的,何不跟了我去作活呢?一天三顿饭,额外还有六十钱,有一天算一天。你愿意不愿意?”智爷心中暗喜…

  • 《博物志》 卷二

    外国夷海内西北有轩辕国,在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渚沃之野,鸾自野,民食凤卵,饮甘露。白民国,有乘黄,状如狐,背上有角,乘之寿三千岁。君子国,人衣冠带剑,使两虎,民衣野丝,好礼让,不争。土千里,多熏华之草。民多疾风气,故人不番息,好让,故为君子国。三苗国,昔唐尧以天下让于虞,三苗之民非之。帝杀,有苗之民叛,浮入南海,为三苗国。驩兜国,其民尽似仙人。帝尧司徒。驩兜民常捕海岛中,人面鸟口,去南国万…

  • 《三朝北盟会编》 卷五十五

    靖康中帙三十。起靖康元年九月十五日戊寅,尽十九日壬午。十五日戊寅李。若水见粘罕(改作尼堪)於榆次县。靖康大金山西军前和议日录曰:靖康元年八月二十四日。若水等被旨日下出门差往大金山西军前和议九月初一日长行十五日次太原府榆次县见大金馆伴使萧庆(呼太师)副使刘思(呼尚书)前来相见问劳勘勤庆曰:使副们缘何事来。若水曰:某等为和议来庆曰:有国书否。若水曰:有书庆曰:国书外莫别有议者事否。若有须当先去译知町…

  • 《新唐书》 志·卷四十八

    艺文二乙部史录,其类十三:一曰正史类,二曰编年类,三曰伪史类,四曰杂史类,五曰起居注类,六曰故事类,七曰职官类,八曰杂传记类,九曰仪注类,十曰刑法类,十一曰目录类,十二曰谱牒类,十三曰地理类。凡著录五百七十一家,八百五十七部,一万六千八百七十四卷;不著录三百五十八家,一万二千三百二十七卷。司马迁《史记》一百三十卷裴骃集解《史记》八十卷徐广《史记音义》十三卷邹诞生《史记音》三卷班固《汉书》一百一十…

  • 《神农本草经》 姑活

    味甘温。主大风邪气,湿痹寒痛。久服轻身益寿耐老。一名冬葵子(旧在《唐本草》中无毒,今增)。《名医》曰:生河东。案水经注解县,引《神农本草》云:地有固活,女疏,铜芸,紫苑之族也;陶宏景云:方药亦无用此者,乃有固活丸,即是野葛,一名,此又名冬葵子,非葵菜之冬葵子,疗体乖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