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御览》 人事部·卷八十二

    ○贞女下《列女传》曰:张氏妻者,丹阳鲁辉之女,名潜。既適张氏,会其家门伏诛,以潜女弱姑老故,得不死。然资产没官,单罄壁立,昏晨力作,供养甚谨。犹应配適士伍之限无妻者,国有常法。知终不免,每与姑言,有必死之志。姑曰:"夫亡改適,悠悠皆是,人当随时之宜,何至於此?"潜曰:"悠悠之为,非妾心也。"后至当配,果自经死。又曰:代赵夫人者,赵襄子之姊也。襄子诱代王杀之,因举兵平代取地而迎夫人,夫人曰:"吾受…

  • 《聊斋志异》 卷十一·三仙

    一士人赴试金陵,经宿迁,遇三秀才,谈论超旷,遂与沽酒款洽。各表姓字:一介秋衡,一常丰林,一麻西池。纵饮甚乐,不觉日暮。介曰:“未修地主之仪,忽叨盛馔,于理不当。茅茨不远,可便下榻。”常、麻并起捉裾,唤仆相将俱去。至邑北山,忽睹庭院,门绕清流。既入,舍宇清洁,呼童张灯,又命安置从人。麻曰:“昔日以文会友,今场期伊迩,不可虚此良夜。请拟四题,命阄各拈其一,文成方饮。”众从之。各拟一题,写置几上,拾得…

  • 《女仙外史》 第四十七回

    幸蒲台五庙追尊登日观诸臣联韵建文九年春三月,大宗伯行文与沂州开府,景星接看,内开:原任兵部尚书铁铉长女,配与原任佥都御史景清之子。奉旨。云云。景星大喜,望阙谢恩毕,即令整备香车宝马、锦绣旗帜与笙萧器乐,前往济南迎娶。都宪御史铁鼎亦盛具奁仪,启知帝师送去。月君谓鲍、曼二师曰:“此已完局,可以稍慰忠臣于地下。但自起兵以来,倏忽五年,我未得省坟墓,反不能慰先父母于冥冥之中。为人子者于心忍乎?”鲍师曰:…

  • 《宋书》 本纪·卷五

    文帝太祖文皇帝讳义隆,小字车兒,武帝第三子也。晋安帝义熙三年,生于京口。卢循之难,上年四岁,高祖使谘议参军刘粹辅上镇京城。十一年,封彭城县公。高祖伐羌至彭城,将进路,板上行冠军将军留守。晋朝加授使持节、监徐兗青冀四州诸军事、徐州刺史,将军如故。关中平定,高祖还彭城,又授监司州豫州之淮西兗州之陈留诸军事、前将军、司州刺史,持节如故,将镇洛阳。仍改授都督荆益宁雍梁秦六州豫州之河南广平扬州之义成松滋四…

  • 《小八义》 第三十七回

    假郎君山寨娶妻寻娇娥探得贼山诗曰:小女心忙乱连把兄弟称想起一件事未从后前庭当初曾学艺圣母对我明说有周门后当为夫妻情却说郑梦熊等了多时,也不见姐姐到来,心中暗想:“想必是人大心大,待我去看看。”说罢抽身就走,不多时来至绣房,只见姐姐在床上闷坐,上前说道:“怎不到大庭,看看那个周家之后?”小姐正在迷忽之间,只听见兄弟到来,翻身坐起,说:“兄弟请坐,细听愚姐讲来。”好位郑氏女翠屏连把兄弟叫几声昔日二老…

  • 《太白阴经》 遁甲·出师安营

    经曰:诸有正宿安营,四直顿兵,深入敌境,恐有掩袭,乃作真人,闭六戊法。逃难隐死,作玉女反闭局法。千凶万恶,莫之敢干,故人精微;去道不远,故能洞幽阐神,非真人逢时,必不能行也。

  • 《明儒学案》 姚江学案·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

    前言有明学术,从前习熟先儒之成说,未尝反身理会,推见至隐,所谓“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耳。高忠宪云:“薛敬轩、吕泾野《语录》中,皆无甚透悟。”亦为是也。自姚江指点出“良知人人现在,一反观而自得”,便人人有个作圣之路。故无姚江,则古来之学脉绝矣。然“致良知”一语,发自晚年,未及与学者深究其旨,后来门下各以意见搀和,说玄说妙,几同射覆,非复立言之本意。先生之格物,谓“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则…

  • 《夜航船》 人物部·帝王(2)

    年号西汉武帝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大初征和后元昭帝始元元凤元平宣帝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元帝初元永先建昭竟宁成帝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哀帝建平元寿平帝元始孺子婴居摄初始东汉光武建武中元明帝永平章帝建初元和章和和帝永元元兴殇帝延平安帝永初元初永宁建光延光顺帝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冲帝永嘉质帝本初桓帝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灵帝建宁熹平光和中平献帝初平兴平建安后汉昭烈帝章武后帝建兴延熙景…

  • 《李虚中命书》 中卷

    清气阳为天,杳杳而上冲乎阳;浊气阴为地,冥冥而下从其物。(太虚之先,升寂何有?至精感微,而真一生焉,真一运灵而元气自化,自化元气者,乃无中之有,有中之无,广不可量,微不可察,氤氲渐着,混漠无倪,万象之端,朕兆于此。于是有清通澄朗之气,化而为天;浊滞烦昧之气,积而为地。故清者自浊而澄,高者自下而上。天高而浮,地厚而沉。浮者有彰动之象,故为阳;沉者有寂没之理,故为阴。清者上腾,高而纯阳,故充满;浊者…

  • 《高士传》 卷下·袁闳

    袁闳字夏甫,汝南人也。筑室于庭中,闭门不见客。旦幕於室中向母礼拜,虽子往亦不得见也,子亦向户拜而去。首不著巾,身无单衣,足著木履。母死,不列服位。公车两徵,不诣。范滂美而称之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可谓至贤矣。”

  • 《宣室志》 韦氏子(二)

    汧阳郡有张女郎庙。上元中,有韦氏子容于汧阳,途至其庙,遂解鞍以憩。忽见庙宇中有二屐子在地上。生视之,乃结草成者,文理甚细,色白而制度极妙。韦生乃收贮于橐中,既而别去。及至郡,郡守舍韦生于馆亭中。是夕,生以所得屐致于前而寐。明日,已亡所在,莫穷其处。仅食顷,乃于馆亭瓦屋上得焉。仆者惊愕,告于韦生,生即命升屋而取之。既得,又致于前。明日,又失其所,复于瓦屋上得之。如是者三。韦生窃谓仆曰:“此其怪乎可…

  • 《葬书》 杂篇

    占山之法,以势为难,而形次之,方又次之。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言阔远,形言浅近。然有大山大势,大寺大形,则当大作规模,高抬望眼,而后可以求之也。势有隐显,或去山势,从东趋形,从西结势,由左来穴,自右出势。又有佯诈穴,亦有花假,此所以为最难也。其次莫如形。有一二里为一形,此形之大者;也有只就局内结为蜂喋蛙蛤之类,此形之小者也。鹅凤相肖,狮虎相类,形若不真,穴仍由似?故形亦为难也。又其次莫如方。方者…

  • 《列女传》 辩通传·齐钟离春

    钟离春者,齐无盐邑之女,宣王之正后也。其为人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壮,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行年四十,无所容入,衒嫁不雠,流弃莫执。于是乃拂拭短褐,自诣宣王,谓谒者曰:“妾齐之不雠女也。闻君王之圣德,愿备后宫之埽除,顿首司马门外,唯王幸许之。”谒者以闻,宣王方置酒于渐台,左右闻之,莫不掩口大笑曰:“此天下强颜女子也,岂不异哉!”于是宣王乃召见之,谓曰:“昔者先王为…

  • 《宋史》 志·卷一百四十

    ◎兵一(禁军上)宋之兵制,大概有三: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曰禁军;诸州之镇兵,以分给役使,曰厢军;选于户籍或应募,使之团结训练,以为在所防守,则曰乡兵。又有蕃兵,其法始于国初,具籍塞下,团结以为藩篱之兵;其后分队伍,给旗帜,缮营堡,备器械,一律以乡兵之制。今因旧史纂修《兵志》,特置于熙宁保甲之前,而附之乡兵焉。其军政,则有召募、拣选、廪给、训练、屯戍、迁补、器甲、马政八者之目,条分而著之…

  • 《神农本草经》 海蛤

    味苦平。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一名魁蛤。《吴普》曰:海蛤,神农苦,岐伯甘,扁鹊咸,大节头有文,文如磨齿,采无时。《名医》曰:生南海。案《说文》云:蛤,蜃属,海蛤者,百岁燕所化,魁蛤,一名复累老服冀所化。《尔雅》云:魁陆。郭璞云:本草云,魁,状如海蛤,园而厚朴有理纵横,即今之蚶也。《周礼》鳖人供蠯郑司农云:蠯,蛤也。杜子春云:蠯蜯也。周书王会云:东越海蛤。孔晁云:蛤,文蛤。按《名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