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书》 列传·第十六章
    房玄龄

    刘颂,字子雅,广陵人,汉广陵厉王胥之后也。世为名族。同郡有雷、蒋、谷、鲁四姓,皆出其下,时人为之语曰“雷、蒋、谷、鲁,刘最为祖。”父观,平阳太守。颂少能辨物理,为时人所称。察孝廉,举秀才,皆不就。文帝辟为相府掾,奉使于蜀。时蜀新平,人饥土荒,颂表求振贷,不待报而行,由是除名。武帝践阼,拜尚书三公郎,典科律,申冤讼。累迁中书侍郎。咸宁中,诏颂与散骑郎白褒巡抚荆、扬,以奉使称旨,转黄门郎。迁议郎,守…

  • 《华严经》 普贤行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复告诸菩萨大众言:“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随众生根器所宜,略说如来少分境界。何以故?诸佛世尊,为诸众生,无智作恶,计我、我所,执著于身,颠倒疑惑,邪见分别,与诸结缚恒共相应,随生死流远如来道故,出兴于世。佛子!我不见一法为大过失,如诸菩萨于他菩萨起瞋心者。何以故?佛子!若诸菩萨于余菩萨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故。何等为百万障?所谓:不见菩提障;不闻正法障;生不净世界障;生诸恶趣…

  • 《明史》 列传·卷一百三十七
    张廷玉

    朱燮元(徐如珂刘可训胡平表卢安世林兆鼎)李枟(史永安刘锡元)王三善(岳具仰等朱家民)蔡复一(沈儆炌)袁善周鸿图段伯炌(胡从仪)朱燮元,字懋和,浙江山阴人。万历二十年进士。除大理评事。迁苏州知府、四川副使,改广东提督学校。以右参政谢病归。起陕西按察使,移四川右布政使。天启元年,就迁左。将入觐,会永宁奢崇明反,蜀王要燮元治军。永宁,古兰州地。奢氏,倮罗种也,洪武时归附,世为宣抚使。传至崇周,无子,崇…

  • 《元史》 列传·卷四十八

    杨大渊(文安附)杨大渊,天水人也。与兄大全、弟大楫,皆仕宋。大渊总兵守阆州。岁戊午,宪宗兵至阆州之大获城,遣宋降臣王仲入招大渊,大渊杀之。宪宗怒,督诸军力攻,大渊惧,遂以城降。宪宗命诛之,汪田哥谏止,乃免。命以其兵从,招降蓬、广安诸郡,进攻钓鱼山。擢大楫为管军总管,从诸王攻礼义城。己未冬,拜大渊侍郎、都行省,悉以阃外之寄委之。世祖中统元年,诏谕大渊曰:“尚厉忠贞之节,共成康乂之功。”大渊拜命踊跃…

  • 《中说》 天地篇

    子曰:“圆者动,方者静。其见天地之心乎?”子曰:“智者乐,其存物之所为乎?仁者寿,其忘我之所为乎?”子曰:“义也清而庄,靖也惠而断,威也和而博,收也旷而肃,琼也明而毅,淹也诚而厉,玄龄志而密,徵也直而遂,大雅深而弘,叔达简而正。若逢其时,不减卿相,然礼乐则未备。”或曰:“董常何人也?”子曰:“其动也权,其静也至。其颜氏之流乎?”叔恬曰:“山涛为吏部,拔贤进善,时无知者。身殁之后,天子出其奏于朝…

  • 《明史》 列传·卷四十四
    张廷玉

    吴允诚(子克忠孙瑾)薛斌(子绶弟贵李贤)吴成(滕定金顺)金忠(蒋信)李英(从子文)毛胜焦礼毛忠(孙锐)和勇罗秉忠吴允诚,蒙古人。名把都帖木儿,居甘肃塞外塔沟地,官至平章。永乐三年,与其党伦都儿灰率妻子及部落五千、马驼万六千,因宋晟来归。帝以蒙古人多同名,当赐姓别之。尚书刘俊请如洪武故事,编为勘合。允诚得赐姓名,授右军都督佥事。伦都儿灰亦赐姓名柴秉诚,授后军都督佥事。余授官赐冠带,给畜产钞币有差…

  • 《明季北略》 卷五·桂王寝殿坍塌

    桂王常瀛,四月二十七日奏曰:三月初三寅时,臣正起梳洗,身侧如雷震响,正殿尽倾。有该拨女子崔禄寿、吕寿喜、韩荣禄、崔遐寿、杨祥寿、吕福喜六名在内止宿,竟皆压死。痛念臣蒙先帝隆恩,分封衡地,时遣内官监太监黄用、工部营缮司主事高道素,费五十余万金钱,建造府第,乃臣之国仅有二载,而元年九月初八日,则寝宫后殿挽梁损堕,擦臣右臂而下,臣命几为不保。此时二官犹未离衡,目所亲睹。臣已具本欲奏,值皇上初登宝位,未…

  • 《万历野获编》 续编小引

    今上御极已垂五十年。德符幸生尧舜之世,虽困处菰芦,然咏歌太平,无非圣朝佳话。间有稍关时事者,其泾渭自明。藿食者,但能粗忆梗概而已。至于风气之转移,俗尚之改革,又渐与往年稍不同。盖自丙午、丁未间。有《万历野获编》共卅卷,弃置废簏中,且辍笔已十余年而往矣。壮岁已去,记性日颓;诸所见闻,又有出往事外者。胸臆旧贮,遗忘未尽。恐久而并未尽者失之,邃不问新旧,辄随意录写,亦复成帙,绪成前稿,名曰“续编“,仍…

  • 《辽史》 列传·卷九
    脱脱

    室昉耶律贤适女里郭袭耶律阿没里室昉,字梦奇,南京人。幼谨厚笃学,不出外户者二十年,虽里人莫识。其精如此。会同初,登进士第,为卢龙巡捕官。太宗入汴受册礼,诏昉知制诰,总礼仪事。天禄中,为南京留守判官。应历间,累迁翰林学士,出入禁闼十余年。保宁间,兼政事舍人,数延问古今治乱得失,奏对称旨。上多昉有理剧才,改南京副留守,决讼平允,人皆便之。迁工部尚书,寻改枢密副使,参知政事。顷之,拜枢密使,兼北府宰相…

  • 《旧五代史》 后周·列传七
    薛居正

    卢文纪,字子持,京兆万年人。案:此下有阙文。长兴末,为太常卿。文纪形貌魁伟,语音高朗,占对铿锵,健于饮啖。奉使蜀川,路由岐下,时唐末帝为岐帅,以主礼待之,观其仪形旨趣,遇之颇厚。清泰初,中书阙辅相,末帝访之于朝,左右曰:“臣见班行中所誉,当大拜者,姚顗、卢文纪、崔居俭耳。”或品藻三人才行,其心愈惑。末帝乃俱书当时清望达官数人姓名,投琉璃瓶中,月夜焚香,祷请于天,旭旦以箸挟之,首得文纪之名,次即姚…

  • 《明季北略》 卷十一·贼袭庐江

    正月二十七日戊寅,贼自舒城抵庐江,邑人具币求兔,伪许之,夜袭城,城陷。

  • 《续资治通鉴》 宋纪·宋纪一百五十六

    起重光作噩正月,尽阏逢困敦三月,凡三年有奇。○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嘉泰元年(金泰和元年)春,正月,戊午,申严福建科盐之禁。壬戌,谢深甫等荐士二十有五人,诏籍名中书,以待选擢。丁卯,命路钤按阅诸州兵士,毋受馈遗及擅招军,违者置诸法。己巳,金太府监孙复言:“方今在仕者三万七千馀人,而门廕补叙居三之二。诸司待阙,动至累年,盖由补廕猥多,流品混淆,本末相舛。至于进纳之人,既无劳绩,又…

  • 《国语》 周语·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源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川竭,山必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

  • 《神农本草经》 发髲

    味苦温。主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疗小儿痫,大人痓,仍自还神化。案《说文》云:发,根也。髲鬄也。鬄髲也。或作髢。《毛诗》云:不屑髢。《笺》云:髢髲也。仪礼云:主妇被锡。注云:被锡,读为髲鬄。古者或剔贱者刑者之发,以被妇人之为饰,因名髲鬄焉。李当之云:是童男发,据汉人说:发髲,当是剃刑人发,或童男发本经不忍取人发用之。故用剃余也。方家至用天灵盖,害及枯骨,卒不能治病。古人所无矣。右人一种,旧同。

  • 《新唐书》 表·卷十一

    宰相世系一上表格略宰相世系一下表格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