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史》 志·卷一百四十四

    ◎兵五(乡兵二)○河北河东陕西义勇陕西护塞川峡土丁荆湖义军土丁弩手夔施黔思等处义军土丁广南西路土丁广南东路枪手邕钦溪洞壮丁福建路枪仗手江南西路枪仗手蕃兵河北、河东、陕西义勇庆历二年,选河北、河东强壮并抄民丁涅手背为之。户三等以上置弩一,当税钱二千,三等以下官给。各营于其州,岁分两番训练,上番给奉廪,犯罪断比厢军,下番比强壮。治平元年,诏陕西除商、虢二州,余悉籍义勇。凡主户三丁选一,六丁选二,九丁…

  • 《针灸大成》 卷九·灸结胸伤寒法;灸阴毒结胸

    灸结胸伤寒法宣黄连七寸,捣末,巴豆七个,去壳不去油,一处研细成膏,如干,滴水两点,纳于脐中,用艾灸腹中通快痛为度。灸阴毒结胸巴豆十粒研烂,入面一钱,捣作饼子,实搽脐中心,上用艾炷如豆许,灸七壮,觉腹中鸣吼,良久自通利;次用葱白一束紧札,切作饼餤,灸令热,与熨脐下;更用灰火熨斗烙其饼餤,令生真气,渐觉体温热,即用五积散二钱,入附子末一钱,水盏半,姜枣加盐一捻,同煎至七分,温服,日并三两服,即汗自行…

  • 《三朝北盟会编》 卷三十四

    靖康中帙。起靖康元年二月五日辛丑,尽其日。五日辛丑太学生陈东伏阙上书乞罢李邦彦用李纲种师道。《书》曰:臣等闻任贤勿贰去邪勿疑者社稷之主也。奋不顾身死生以之者社稷之臣也。妒贤嫉善妨功害能者社稷之贼也。恭惟皇帝陛下聪明英睿独智旁烛贤邪之分宸衷默判天下戴以为社稷之主而在廷之臣奋不顾身以任天下之重者李纲是也。所谓社稷之臣也。其庸谬不才忌嫉贤能动为身谋不恤国计者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赵野王孝迪蔡懋李梲之徒是也…

  • 《辽史》 志·卷二十一
    脱脱

    ◎礼志三(军仪)皇帝亲征仪:常以秋冬,应敌制变或无时。将出师,必先告庙。乃立三神主祭之:曰先帝,曰道路,曰军旅。刑青牛白马以祭天地。其祭,常依独树;无独树,即所舍而行之。或皇帝服介胄,祭诸先帝宫庙,乃阅兵。将行,牝牡麃各一为礻厌祭。将临敌,结马尾,祈拜天地而后入。下城克敌,祭天地,牲以白黑羊。班师,以所获牡马、牛各一祭天地。出师以死囚,还师以一谍者,植柱缚其上,于所向之方乱射之,矢集如猬,谓之“…

  • 《三侠五义》 第九十七回

    长沙府施俊遇丫环黑狼山金辉逢盗寇说话邵老爷当堂叫吴玉据实招上来。吴玉道:“小……小……小人没有招……招的。”邵老爷吩咐:“拉下去打。”左右呐了一声喊,将吴玉拖翻在地,竹板高扬,打了十数极。吴玉嚷道:“我招呀,我招!”左右放他起来,道:“快说,快说!”吴玉道:“小人原无生理,以赌为事。偏偏的时运不好,屡赌屡输。东干东不着,西干西不着,要帐堆了门,小人白日不敢出门来。那日天色将晚,小人刚然出来,就瞧…

  • 《梁书》 列传·卷十一

    张弘策庾域郑绍叔吕僧珍张弘策,字真简,范阳方城人,文献皇后之从父弟也。幼以孝闻。母尝有疾,五日不食,弘策亦不食。母强为进粥,乃食母所余。遭母忧,三年不食盐菜,几至灭性。兄弟友爱,不忍暂离,虽各有室,常同卧起,世比之姜肱兄弟。起家齐邵陵王国常侍,迁奉朝请、西中郎江夏王行参军。弘策与高祖年相辈,幼见亲狎,恒随高祖游处。每入室,常觉有云烟气,体辄肃然,弘策由此特敬高祖。建武末,弘策从高祖宿,酒酣,徙席…

  • 《夜航船》 礼乐部·礼制一·婚姻

    冠礼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也。冠乎祚,以着代也。醮于客位,三加弥尊(始加缁布冠,再加皮冠,三加爵弁),加有成也。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与为礼也。玄冠玄冕,奠挚于君,遂以挚见于卿大夫、乡先生,以成人见也。鲁两生汉叔孙通制礼,征鲁诸生三十余人。有两生不肯行,曰:“礼乐必积德百年而后兴,今天下初定,何暇为此?”通笑曰:“鄙儒,不知时变者也。”应时而变…

  • 《孽海花》 第七回

    宝玉明珠弹章成艳史红牙檀板画舫识花魁却说雯青正在浔阳江上,访白傅琵琶亭故址,虽然遇着一人,跳过船来,这人是谁呢?仔细一认,却的真是现任浙江学台宗室祝宝廷。宝廷好端端地做他浙江学台,为何无缘无故,跑到江西九江来?不是说梦话么!列位且休性急,听我慢慢说与你们听。原来宝廷的为人,是八面玲珑,却十分落拓,读了几句线装书,自道满洲名士,不肯人云亦云,在京里跟着庄仑樵一班人高谈气节,煞有锋芒。终究旗人本性是…

  • 《宋史》 列传·卷一百七十五

    吴渊余玠汪立信向士璧胡颖冷应澂曹叔远(从子豳)王万马光祖吴渊,字道父,秘阁修撰柔胜之第三子也。幼端重寡言,苦志力学。五岁丧母,哭泣哀慕如成人。嘉定七年举进士,调建德县主簿,丞相史弥远馆留之,语竟日,大悦,谓渊曰:"君,国器也,今开化新置尉,即日可上,欲以此处君。"渊对曰:"甫得一官,何敢躁进,况家有严君,所当禀命。"弥远为之改容,不复强。至官,就辟令。江东九郡之冤,讼于诸使者,皆乞送渊。改差浙东…

  • 《针灸大成》 卷一·刺志论

    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歧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帝曰:“如何而反?”歧伯曰:“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小血多,此谓反也。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

  • 《小八义》 第八十八回

    孔生上阵与妖僧拼命妖僧施法宝再显淫威诗曰:为人强暴必招殃屡次欺敌大不该英雄不怕遇好汉强存弱死把头埋独恐妖僧神珠打大罗神仙躲不开个个中宝落下马多亏金定女裙钗话说尉迟肖又往上闯来,到妖僧对面。只见妖僧一撒手,拿出一桩东西,白光夺目,说道“这是甚么”,一句话还未曾说完,就打在脸上。只听喀嚓的一声响,尉迟肖哎哟咕咚,栽于马下。妖僧收宝,急忙的催马上前,举了铲仗,才要结果尉迟肖的性命。一千喽兵吓一跳一拥前…

  • 《太平御览》 兵部·卷二十三

    ○用间《孙子》曰:兴师十万,出师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古者八家为邻,一家从军,七家奉之。言十万之师不事不耕者凡七十万家也。)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是故明王圣主、贤君胜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於众者先知。先知者不可取於神鬼,(不可祈祷以求。)不可像於事也,(不可以事类求。)不可验於事度,(不可以行事度也。)必取於人,知敌之情也。(因人也。)故用间有五…

  • 《国语》 鲁语·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

    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飨其宗老,而为赋《绿衣》之三章。老请守龟卜室之族。师亥闻之曰:“善哉!男女之飨,不及宗臣;宗室之谋,不过宗人。谋而不犯,微而昭矣。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今诗以合室,歌以咏之,度于法矣。”

  • 治家篇·致四弟·得两弟为帮手

    澄侯四弟左右:二十八日由瑞州营递到父大人手谕,并弟与泽儿等信,具悉一切。六弟在瑞州输一应事宜,尚属妥善,识见本好,气质近亦和平。九弟治军严明,名望极振。吾得两弟为帮手,大局或有转机。次青在贵溪尚平安,惟久缺口粮,又败挫之后,至今尚未克整顿完好。雪琴在吴城,名声尚好,惟水浅不宜舟战,时时可虑。余身体平安,癣疾虽发,较之住在京师,则已大减,幕府乏好帮手,凡奏折书信批禀,均须亲手为之,以是不免有廷阁耳…

  • 《宋书》 志·卷三十一

    五行二《五行传》曰:“好战攻,轻百姓,饰城郭,侵边境,则金不从革。谓金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言之不从,是谓不乂。厥咎僭,厥罚恆晹,厥极忧。时则有诗妖,时则有介虫之孽,时则有犬祸,时则有口舌之疴,时则有白眚、白祥。惟木沴金。”介虫,刘歆传以为毛虫。金不从革:魏世张掖石瑞,虽是晋氏之符命,而于魏为妖。好攻战,轻百姓,饰城郭,侵边境,魏氏三祖皆有其事。刘歆以为金石同类,石图发非常之文,此不从革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