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一·硚园

    硚园,水盘据之,而得水之用,又安顿之若无水者。寿花堂,界以堤,以小眉山,以天问台,以竹径,则曲而长,则水之。内宅,隔以霞爽轩,以酣漱,以长廊,以小曲桥,以东篱,则深而邃,则水之。临池,截以鲈香亭、梅花禅,则静而远,则水之。缘城,护以贞六居,以无漏庵,以菜园,以邻居小户,则閟而安,则水之用尽。而水之意色,指归乎庞公池之水。庞公池,入弃我取,一意向园,目不他瞩,肠不他回,口不他诺,龙山夔蚭,三折就之…

  • 《太平御览》 兵部·卷四十五

    ○突围《汉书》曰:赵充国,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为虏所围。汉军乏食数日,充国乃与壮士百馀人溃围陷阵,贰师引军随之,遂得解。身被二十馀疮。又曰:灌夫父张孟,常为颖阴侯灌婴舍人,蒙灌氏姓为灌孟。(师古曰:蒙,冒也。)孟年老,颖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尝陷坚,遂死吴军中。军法,父子俱,有死事,得与丧归。夫奋曰:"愿得吴王下将军头以报父仇。"於是夫披甲持戟,募中军壮士所善愿从数十人。及出…

  • 《北溪字义》 卷上·一贯

    一只是这个道理全体浑沦一大本处,贯是这一理流出去,贯串乎万事万物之间。圣人之心,全体浑沦只是一理,这是一个大本处。从这大本中流出见于用,在君臣则为义,在父子则为仁,在兄弟则为友,在夫妇则为别,在朋友则为信。又分而言之,在父则为慈,在子则为孝,在君则为仁,在臣则为敬。又纤悉而言之,为视之明、听之聪、色之温、貌之恭,凡三千三百之仪,动容周旋之礼。又如乡党之条目,如见冕者与瞽者必以貌、如或仕或止、或久…

  • 昭公·七年

    一、七年。春王正月,暨齐平。二、三月,公如楚。三、叔孙舍如齐莅盟。四、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五、秋八月戊辰,卫侯恶卒。六、九月,公至自楚。七、冬十有一月癸未,季孙宿卒。八、十有二月癸亥,葬卫襄公。

  • 为政篇·致九弟·述兄弟同获圣恩

    沅弟左右:陈栋之勇,除已至金桂三营外,尚有九营。吾昨令营务点名,共四千六百余人,闻精壮者不甚多,可汰者占三分之一。余和拨二营与鲍春霆,拨一营与朱云岩,以六营归弟处。若果认去三分之一,则可挑存四营,其余或令全坐原船遣归,或酌留数百,作为余勇,听弟裁度。昨奉年终颁赏福字荷包食物之类,闻弟有一分,春霆亦有一分,此系特恩。吾兄弟报国之道,总求实浮于名,劳浮于赏,才浮于事,从此三句切切实实做去,或者免于大…

  • 《濒湖脉学》 迟(阴)

    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脉经》。迟为阳不胜阴。故脉来不及。《脉诀》言:重手乃得。是有沉无浮。一息三至,甚为易见。而曰隐隐。曰状且难。是涩脉矣。其谬可知。【体状诗】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原。【相类诗】脉来三至号为迟,小駃于迟作缓持,迟细而难知是涩,浮而迟大以虚推。三至为迟,有力为缓,无力为涩,有止为结,迟甚为败,浮大而耍为虚。黎氏曰:迟小而实。缓大而慢。迟…

  • 《小五义》 第七十二回

    大家分手官兵到弟兄走路遇凶僧诗曰:古城迢递费追寻,颠沛流离苦不禁。亲属此时相别面,故人何日再谈心?皆因逃狱辞同里,急觅安巢隐密林。待到南霄鸿脱网,依然云路寄回音。且说艾虎要烧房,徐爷拦住说:“这官司不一定打,别说不回来了。这见着大人,人情托好,让知府官一坏,你们哥们仍是回家。这时烧了,那时再想制可就费了事了。不如此时暂且将门锁上,将来回家总是咱们自己的房子。”马爷点头说:“此计甚善。”正说着,家…

  • 《太平御览》 布帛部·卷二

    ○锦《说文》曰:锦,襄邑织文也。《释名》曰: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制字"帛"与"金"也。《礼记·王制》曰:锦文珠玉成器,不鬻於市。(不示民也奢与贪。成犹善也。)《礼记·玉藻》曰:童子之节也缁布衣,锦缘,锦绅并纽,锦束发,皆朱锦。(童子,未冠之称。《冠礼》曰:将冠者彩衣紒也。)又《玉藻》曰: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锦衣、狐裘,诸侯之服也。又曰:居士锦带。(居士,道艺处士也。)又《中庸…

  • 《列女传》 辩通传·齐管妾婧

    妾婧者,齐相管仲之妾也。宁戚欲见桓公,道无从,乃为人仆。将车宿齐东门之外,桓公因出,宁戚击牛角而商歌,甚悲,桓公异之,使管仲迎之,宁戚称曰:“浩浩乎白水!”管仲不知所谓,不朝五日,而有忧色,其妾婧进曰:“今君不朝五日而有忧色,敢问国家之事耶?君之谋也?”管仲曰:“非汝所知也。”婧曰:“妾闻之也,毋老老,毋贱贱,毋少少,毋弱弱。”管仲曰:“何谓也?”“昔者太公望年七十,屠牛于朝歌市,八十为天子师…

  • 《国语》 鲁语·里革论君之过

    晋人杀厉公,边人以告,成公在朝。公曰:“臣杀其君,谁之过也?”大夫莫对,里革曰:“君之过也。夫君人者,其威大矣。失威而至于杀,其过多矣。且夫君也者,将牧民而正其邪者也,若君纵私回而弃民事,民旁有慝无由省之,益邪多矣。若以邪临民,陷而不振,用善不肯专,则不能使,至于殄灭而莫之恤也,将安用之?桀奔南巢,纣踣于京,厉流于彘,幽灭于戏,皆是术也。夫君也者,民之川泽也。行而从之,美恶皆君之由,民何能为焉。”

  • 文公·十七年

    一、十有七年,春,晋人、卫人、陈人、郑人伐宋。二、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圣姜。圣姜者何?文公之母也。三、齐侯伐我西鄙。四、六月癸未,公及齐侯盟于谷。五、诸侯会于扈。六、秋,公至自谷。七、公子遂如齐。

  • 庄公·二十七年

    一、二十有七年,春,公会杞伯姬于洮。二、夏六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同盟于幽。三、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原仲者何?陈大夫也。大夫不书葬,此何以书?通乎季子之私行也。何通乎季子之私行?辟内难也。君子辟内难而不辟外难。内难者何?公子庆父、公子牙、公子友皆庄公之母弟也。公子庆父、公子牙通乎夫人,以胁公,季子起而治之,则不得与于国政,坐而视之则亲亲。因不忍见也,故于是复请至于陈,而葬原仲也。四、…

  • 《太平御览》 礼仪部·卷二十二

    ○揖《周礼·夏官》曰:司士摈:(诏王出揖公卿大夫以下朝者。)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还揖门左,揖门右。(特揖,一一揖之,旅,众也。大夫爵同者,众揖之。公及孤卿大夫始入门右,皆北面东上,王揖之,乃就位。三揖者,士有上、中、下,王揖之,皆逡巡趋复位。)又《秋官》曰: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以诏仪容、辞令、揖让之节。(出接宾曰摈,入赞礼曰相。以诏者,以礼告生。)又《秋官》曰:司仪诏王仪…

  • 《宋史》 表·卷三十

    宗室世系二十五(表略)

  • 《宣室志》 李生(一)

    唐贞元中,有李生者,家河朔间,少有膂力,恃气好侠,不拘细行,常与轻薄少年游。年二十余,方折节读书,为歌诗,人颇称之。累为河朔官,后至深州录事参军。生美风仪,善谈笑,曲晓吏事,廉谨明干。至于击鞠饮酒,皆号为能,雅为太守所知。,士真醉悟,急召左右:“往取李某首来。”左右即于狱中斩其首以进。士真熟视而笑,既而又与太守大饮于郡斋。酒醉,太守因欢,乃起曰:“某不才,幸得守一郡,而副大使下察弊政,宽不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