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源忆故人】

    朔风弄月吹银霰。帘幕低垂三面。酒入玉肌香软。压得寒威敛。檀槽乍捻么丝慢。弹得相思一半。不道有人肠断。犹作声声颤。

  • 【满江红】 (大热卧疾,浸石种蒲,强作凉想)

    竹翠阴森,寒泉浸、几峰奇石。销畏日、溪蒲呈秀,水蕉供碧。筠簟平铺光欲动,纱裯高挂空无色。似月明、蘋叶起秋风,潇湘白。不敢笑,红尘客。争肯羡,神仙宅。且披襟脱帽,自适其适。靖节窗风犹有待,本初朔饮非长策。怎似我、心闲便清凉,无南北。

  • 【清平乐】 (为儿铁柱作)

    灵皇醮罢。福禄都来也。试引鹓雏花树下。断了惊惊怕怕。从今日日聪明。更宜潭妹嵩兄。看取辛家铁柱,无灾无难公卿。

  • 【千秋岁引】 (咏前)

    濯锦丰姿,新凉台阁。懊悔巫云太轻薄。琵琶未诉衣衫湿,菱花不照胭脂落。凤凰池,鸳鸯殿,重金钥。春色画船何处泊。秋色丹青人难摸。可惜风流总闲却。此情不与人知道,知时只恐人挠著。碧窗前,银灯下,陪孤酌。

  • 【鹧鸪天】 (九日南楼和范总幹韵)

    槛外长江浪拍空。萧萧红蓼白蘋风。三秋告稔三农庆,九日追欢九客同。烟渚北,月岩东。莫嫌光景太匆匆。登龙戏马英雄事,都在南楼一啸中。

  • 《容斋随笔》 卷一·八月端午

    唐玄宗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张说《上大衍历序》云:“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唐类表》有宋璟《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

  • 【玉漏迟】 (四时怀古冬词)

    故都冬亦好。风光可是,人间曾有。问雪楼台,肉阵不教寒透。妙手搀春弄巧,唤得应、千花如绣。灯市酒。笙歌镇似,元宵时候。见说是事都新,但破冻潮声,去来依旧。老梦无情,不到六桥风柳。回首孤山好景,倩人问、梅花安否。应自瘦。雪霜可能僝僽。

  • 【浪淘沙】 (赠妓)

    趁拍舞初筵。柳袅春烟。街头桃李莫争妍。家本凤楼高处住,锦瑟华年。不用抹繁弦。歌韵天然。天教独立百花前。但愿人如天上月,三五团圆。

  • 【浣溪沙】 (闺情)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 【菩萨蛮】

    缥缈飞来双彩凤。雨疏云澹撩清梦。兰薄未禁秋。月华如水流。采香溪上路。愁满参差树。独倚晚楼风。断霞萦素空。

  • 【朝中措】 (董令升待制生日)

    天庭丹熟在何时。铅汞适投机。四海方思霖雨,未容驾鹤先飞。当年今日,谪仙初降,庭露馡々。愿对良辰好景,称觞为醉芳菲。

  • 【凤来朝】 (五日感事)

    晕粉就妆镜。掩金闺、彩丝未整。趁无人、学指鸳鸯颈。恨谁踏、藓花径。一梦蒲香葵冷。堕银瓶、脆绳挂井。扇底并团圆影。只此是、沈郎病。

  • 【浣溪沙】

    江上秋高风怒号。江声不断雁嗷嗷。别魂迢递为君销。一夜不眠孤客耳,耳边愁听雨萧萧。碧纱窗外有芭蕉。

  • 【沁园春】 (送王玉良)

    万里湖南,江山历历,皆吾旧游。看飞凫仙子,张帆直上,周郎赤壁,鹦鹉汀洲。吸尽西江,醉中横笛,人在岳阳楼上头。波涛静,泛洞庭青草,重整兰舟。长沙会府风流。有万户娉婷帘玉钩。恨楚城春晚,岸花樯燕,还将客送,不与人留。且唤阳城,更招元结,摩抚之馀歌咏休。心期处,算世间真有,骑鹤扬州。

  • 《资治通鉴》 072

    【魏纪四】 起重光大渊献,尽阏逢摄提格,凡四年。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太和五年(辛亥,公元二三一年) 春,二月,吴主假太常潘?节,使与吕岱督诸军五万人讨五溪蛮。?姨史蒋琬为诸葛亮长史,武陵太守卫?奏?遣密使与琬相闻,欲有自托之计。吴主曰:“承明不为此也。”即封?表以示?,而召?还,免官。 卫温、诸葛直军行经岁,士卒疾疫死者什八九,?洲绝远,卒不可得至,得夷洲数千人还。温、直坐无功,诛。 汉丞相亮命李严以中都护署府事。严更名平。亮帅诸军入寇,围祁山,以木牛运。于是大司马曹真有疾,帝命司马懿西屯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