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正好】

    野禽林栖啾唧语。闲庭院、残阳将暮。兰堂静悄珠帘窣。想玉人、归何处。喜鹊几回薄无据。愁都在、双眉头聚。凄凉方感孤鸳侣。对夜永、成愁绪。

  • 《棠阴比事》 彦超虚盗

    五代慕容彦超善捕盗,为郓帅日,有库在州中,或以假银二锭质钱十万。彦超知之,使主库者出榜,虚称被盗,失所质银铤等物,召人缉首。不日间果有人来赎银,执之伏罪。

  • 【绣带子】 (张宽夫园赏梅)

    小院一枝梅。冲破晓寒开。晚到芳园游戏,满袖带香回。玉酒覆银杯。尽醉去、犹待重来。东邻何事,惊吹怨笛,雪片成堆。

  • 【齐天乐】 (次韵赵芳谷曲,有香玉之怨)

    碧梧枝上占秋信,微闻雨声还惬。虹影分晴,云光透晚,残日依依团箑。阑干一霎。又长笛归舟,乱鸦荒堞。两鬓西风,有人心事到红叶。娇莲相对欲语,奈莲茎有刺,愁不成折。天上欢期,人间巧意,今夜明河如雪。新宽带结。想宝篆频温,翠奁低揭。雾湿云鬟,浅妆深拜月。

  • 【法曲献仙音】 (席上听琵琶有感)

    云隐山晖,树分溪影,未放妆台帘卷。篝密笼香,镜圆窥粉,花深自然寒浅。正人在、银屏底,琵琶半遮面。语声软。且休弹、玉关愁怨。怕唤起西湖。那时春感。杨柳古湾头,记小怜、隔水曾见。听到无声,谩赢得、情绪难剪。把一襟心事,散入落梅千点。

  • 【南歌子】

    懒傍青鸾镜,慵簪翠凤翘。玉屏春重宝香销。因甚不忺梳洗、怕登楼。载酒垂杨浦,停桡杜若洲。伤春情绪寄箜篌。流水残阳芳草、伴人愁。

  • 【酹江月】 (中秋,彭明叔别去赴永阳,夜集)

    团团桂影,怕人道、大地山河里许。旧日影娥池未缺,惊断霓裳歌舞。雪白长城,金明古驿,尽是乘槎路。少年白发,自无八骏能去。犹记流落荒滨,故人相过,共吹箫前度。无酒无鱼空此客,昨夜留之不住。睡起披衣,行吟坐对,又有重圆处。不知今夕,那人有甚佳句。

  • 《百家姓》 “易”姓的来历

    历史来源 源流一 易姓乃黄帝后裔,黄帝象日月之形以作《易》,征日月之兆以为姓,易者,日月为之也(象形文字,上日,下月);开物成务,生生不息之意也;《易》者,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周易彖辞上》,详见《周易译注》,黄寿祺、张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538—563页。 源流二 源于姜姓,出自姜太公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作者在陕西黄帝陵,见馆藏百家源流纪念馆中,所记如此,并有盾章作为纪念。 据史籍《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期,姜太公的后裔中有人被封于易州(今河北易县),他便以封邑名称…

  • 【江城子】

    细风吹起翠田田。雨和烟。入梅天。鲜润繁阴,悄悄转清圆。十顷蒲萄深贮碧,鸥共鹭,各翩翩。影摇香度小婵娟。竹林贤。总神仙。滴露飞霜,雪壑注冰泉。伴了芙蓉城里客,无一事,北窗眠。

  • 《棠阴比事》 李杰买棺

    唐李杰为河南尹,有寡妇告子不孝,杰察其状非不孝者,乃谓曰:汝寡居惟一子,今罪至死,得无悔乎?妇曰:不顺之子,宁复惜之?杰曰:审如是,可买棺来取尸。因使人觇之,乃谓一道士曰:事了矣,俄将棺至。杰尚冀其悔,而寡妇坚执如初。时道士在门外,密令擒之,一问承服。曰:某与寡妇有私,常为儿制,故欲除之。乃杖杀道士,以棺盛之。谨按大明律云:父母诬告子孙勿论。今观所载,母与所私道士谋,诬告其子,欲致于死。母勿论…

  • 【江城梅花引】 (辛巳洪都上元)

    几年城中无看灯。夜三更。月空明。野庙残梅,村鼓自春声。长笑儿童忙踏舞,何曾见,宣德棚,不夜城。去年今年又伤心。去年晴。去年曾。不似今年,闲坐处、却不曾行。忆去年人、弹烛泪纵横。想见西窗窗下月,窗下月,是无情,是有情。

  • 【沁园春】 (同林义倩游惠觉寺,衲子差可与语,因作葛藤语示之)

    万法皆空,空即是空,佛安在哉。有云名妙净,可遮热恼,海名圆觉,堪洗尘埃。翠竹真如,黄花般若,心上种来心上开。教参熟,是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偷闲来此徘徊。把人世黄粱都唤回。算五陵豪客,百年荣贵,何如衲子,一钵生涯。俯仰溪山,婆娑松桧,两腋清风茶一杯。拏舟去,更扫尘东壁,聊记曾来。

  • 【玲珑四犯】 (重过南楼用白石体赋)

    碧黯塞榆,黄销堤柳,危栏谁料重抚。才情犹未减,指点惊如许。当时共伊东顾。为辞家、怕吟鹦鹉。衮衮波光,悠悠云气,陶写几今古。生尘每怜微步。渺江空岁晚,知在何处。土花封玉树。恨极山阳赋。吹芗扇底馀欢断,怎忘得、阴移庭午。离别苦。那堪听、敲窗冻雨。

  • 【海棠花】 折桂(海棠花下烧烛词)

    红欹醉袖殢阑干。夜将阑。去难拚。烧蜜调蜂,重照锦团栾。春到洞房深处暖,方知道,月宫寒。枝枝红泪不曾干。背人弹。语羞檀。欲睡心情,一似梦惊残。正自朦胧花下好,银烛里,几人看。

  • 《百家姓》 “简”姓的来历

    历史来源 1、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以谥号为姓。春秋时,晋国有大夫狐鞫居,他的祖先是唐叔虞(周武王之子,武王为文王之子)的支裔,因曾经居住在犬戎部落,所以姓狐。狐鞫居的族人狐射姑与太傅阳处父不和,鞫居为他刺杀阳处父,结果被赵盾处死。狐鞫居的封邑在续,死后谥为续简子,世称续简伯,他的子孙后代便以其谥号为姓,称简姓。 2、出自耿姓,为三国时蜀国简雍之后所改。简雍本姓耿,幽州人读“耿”与“简”同音,遂变为简姓。 3、出自检姓所改。汉代时有句章尉检其明,因避讳而改姓简。 家族名人 简雍:字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