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园春】 (寄竹溪)

    老子衰颓,晚与亲朋,约法三章。有谈除目者,勒回车马,谈时事者,麾出门墙。已挂衣冠,怕言轩冕,犯令先当举罚觞。书尺里,但平安二字,多少深长。溪翁苦未相忘。我今有双鱼烦寄将。道荒芜羞对,宫中莲烛,昏花难映,阁上藜光。闻庙瑟音,识关雎乱,诗学专门尽不妨。百年后,尚庶几申白,不数韦康。

  • 《百家姓》 “申”姓的来历

    历史来源 1、出自姜氏,以国名为氏。据《姓氏考略》和《元和姓纂》、《史记》等所载,商末时,原姜姓封国在今河北省卢龙一带的孤竹国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周灭商后“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今山西省永济境),后人居住在大河一带。周宣王时,其族一部分被封于谢(今河南省南阳),建立申国,春秋初为楚国所灭,后人以国名为氏,是为申氏。 2、留在大河一带未迁走的伯夷、叔齐后人渡过大河,移居陕西,称为西申,后称为申戎,又叫姜氏之戎。西周末年,曾联合犬戎攻周。后被秦所灭。其后人也以申为氏。 3、炎帝后人吕封于申地,这个…

  • 【清平乐】

    西池烟草。恨不寻芳早。满路落花红不扫。春色渐随人老。远山眉黛娇长。清歌细逐霞觞。正在十洲残梦,水心宫殿斜阳。

  • 《太平广记》 卷第二百九十二 神二

    栾侯 阳起 欧明 李高 黄原 贾逵 李宪 张璞 洛子渊 陈虞 黄翻 阳雍 钱? 徐郎 丁氏妇 阿紫栾 侯汉中有鬼神栾侯,常在承尘上,喜食?菜,能知吉凶。甘露中,大蝗起,所经处,禾稼辄尽。太守遣使告栾侯,祀以?菜。侯谓吏曰:“蝗虫小事,则当除之。”言讫,翕然飞出。吏仿佛其状类鸠,声如水鸟。吏还,具白太守。即果有众鸟亿万,来食蝗虫,须臾皆尽。(出《列异传》) 汉中郡有个叫栾侯的鬼神,常常住在室内的棚顶上或帐幕后,喜欢吃腌制的鱼类,能卜吉凶。甘露年间,这里闹起了蝗灾,蝗虫经过之处,庄稼全被吃光了。郡……

  • 【浪淘沙】 (桃花)

    桃萼正芳菲。初占春时。蒸霞灿锦望中迷。斜出繁枝临曲沼,鸾鉴妆迟。蜂蝶镇相依。天气融怡。空教追忆武陵溪。片片漫随流水去,风暖烟霏。

  • 《容斋随笔》 卷十四·元次山元子

    元次山有《文编》十卷,李商隐作序,今九江所刻是也。又有《元子》十卷,李纾作序,予家有之,凡一百五篇,其十四篇已见于《文编》余者大氐澶漫矫亢。而弟八卷中所载{宀昏}方国二十国事最为谲诞,其略云:方国之惣,尽身皆方,其俗恶圆。设有问者,曰:“汝心圆”,则两手破胸露心,曰:“此心圆耶?”圆国则反之。言国之惣,三口三舌。相乳国之惣,口以下直为一窍。无手国足便于手。无足国肤行如风。其说颇近《山海经》,固已不韪,至云:恶国之惣,男长大则杀父,女长大则杀母。忍国之惣,父母见子,如臣见君。无鼻之国,兄弟相逢则相…

  • 【西江月】

    梁上喃喃燕语,纸间戢戢蚕生。满城风雨近清明。不道有人新病。春事一溪流水,杨花千点浮萍。好风一霎为吹晴。独步小园清影。

  • 【落梅慢】

    带烟和雪,繁枝澹伫,谁将粉融酥滴。疏枝冷蕊压群芳,年年常占春色。江路溪桥谩倒,袅袅风中无力。暗香浮动冰姿,明月里,想无花比高格。争奈光阴瞬息。动幽怨、潜生羌笛。新花斗巧,有天然闲态,倚阑堪惜。零乱残英片片,飞上舞筵歌席。断肠忍泪念前期,经岁还有芳容隔。

  • 【江城子】 (外舅作梅坡因寿日作此)

    小山初筑自天成。架危亭。与云平。面面梅花,阑槛十分清。唤得长淮春意满,香暗度,月微明。数枝长忆傍岩扃。杖履轻。醉中行。笑问东风,何日是归程,只怕和羹消息近,天未许,遂幽情。

  • 【清平乐】 大石调(清平乐)

    屏山斜展。帐卷红绡半。泥浅曲池飞海燕。风度杨花满院。云情雨意空深。觉来一枕春阴。陇上梅花落尽,江南消息沉沉。

  • 【少年游】 (黄钟)

    南都石黛扫晴山。衣薄耐朝寒。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而今丽日明如洗,南陌暖雕鞍。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

  • 【极相思】 (题陈藏一水月梅扇)

    玉纤风透秋痕。凉与素怀分。乘鸾归后,生绡净翦,一片冰云。心事孤山春梦在,到思量、犹断诗魂。水清月冷,香消影瘦,人立黄昏。

  • 【导引】 神主祔别庙导引一首

    柔容懿范,早岁蔼层闱。兰梦结芳时。秋风一夜惊罗幕,鸾扇影空回。荣追袆翟盛威仪。遗像掩瑶扉。春来只有芭蕉叶,依旧倚晴晖。

  • 【摘红英】

    东风冽。红梅拆。画帘几片飞来雪。银屏悄。罗裙小。一点相思,满塘春草。空愁切。何年彻。不归也合分明说。长安道。箫声闹。去时骢马,谁家系了。

  • 【鹧鸪天】 (送客至汤泉)

    十月南闽未有霜。蕉林蔗圃郁相望。压枝橄榄浑如画,透甲香橙半弄黄。斟绿醑,泛沧浪。白沙翠竹近温汤。分明水墨山阴道,只欠冰谿雪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