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花又绿江南岸,宾鸿带将寒去。几许落梅愁,渺暗香何处。一春长是雨。剩费却、翠篝沉炷。冷隔帘旌,润销窗纸,有人吟苦。燕垒渍芹香,画堂永、关心去年情绪。愁压曲屏深,更小山无数。溅裙前事误。□□□、□□□□。□朱阑,不了销凝,移损秦筝柱。
三洞烟霞多胜致,壶中别有登临。白鸥飞处晚云深。群峰罗户牖,空翠入衣襟。分得双溪楼上景,四时佳趣供吟。浩歌鲸饮酒频斟。莺花休恨别,风月是知音。
(九日寓居招提,旅中不复出,步上西庵绝顶,撷黄菊一枝,凄然有感,复作此歌)霜蓬零乱。笑绿鬓、光阴晚。紫茱时节,小楼长醉,一川平远。休说龙山佳会,此情不浅。黄花香满。记白苎、吴歌软。如今却向,乱山丛里,一枝重看。对著西风搔首,为谁肠断。
盘枝翦翠。叶叶西风意。吹上玉人云□底。无限新凉气味。飘萧露卷烟柔。绝怜不逐宫流。寄语多情宋玉,悲秋得似宜秋。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天末残霞卷暮红。波间时见没凫翁。斜风细雨家何在,老矣生涯尽个中。惟此意,与公同。未须持酒祝牛宫。旁人不解青蓑意,犹说黄金宝带重。
一枕盘莺锦暖。初起懒匀妆面。绿云袅娜映娇眼。酒入桃腮晕浅。翠帘半卷香萦线。碍飞燕。画屏浅立意闲远。春锁深沉小院。
秋色人家,夕阳洲渚。西风催过黄华渡。江烟引素忽飞来,水禽破暝双双去。奔走红尘,栖迟羁旅。断肠犹忆江南句。白云低处雁回峰,明朝便踏潇湘路。
十日千机可复谐。郭郎感运岂仙才。人间自是少行媒。直上扶摇须九万,满前星斗共昭回。又传贾客向曾来。
深红半面。一似墙头见。草树池塘青一片。独倚阑干几遍。更谁绛袖朱唇。火云相对英英。笑杀牡丹正午,离披不任看承。
微雨眼明处,春信著南枝。百花头上消息,为我赴襟期。松下凌霜古干,竹外横窗疏影,同是岁寒姿。唤取我曹赏,莫使俗流知。对风前,看雪后,总相宜。碧天如洗,何许羌笛月边吹。一段出群标格,合得水仙兄事,千古豫章诗。鼎鼐付佳实,终待麦秋时。
物中双美。惟邺县双凫,禹门双鲤。太华双莲,蓝田双璧,剑丰城而已。争是一门双秀,又是一朝双喜。人总道,机云双陆,同年弧矢。希耳。会见这,双桂连芳,双鹄冲霄举,鱼诏双金,带横双玉,惟道无双国士。但愿双英双戏彩,且直与、双亲儿齿。愿岁岁,见东风双燕,满城桃李。
历史来源 1、出自姬姓,为桥姓所改,是一个以山命名的姓氏。据《元和姓纂》及《万姓统谱》所载,相传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黄帝死后葬于桥山(在今陕西省黄陵县城北),子孙中有留在桥山守陵看山的,于是这些人就以山为姓,称为桥氏。至于桥氏改为乔氏,是在南北朝时的魏。据桑君编纂的《新百家姓》记载,东汉时有太尉桥玄的6世孙桥勤在北魏任平原内史,北魏末年魏孝武帝不堪忍受宰相高欢的专权和压迫逃了出来,桥勤随孝武帝一起投奔到宇文泰建立的西魏。一天,宇文泰心血来潮,叫桥勤去掉桥的木字边,变成乔,劝乔”的高远之意。桥勤不敢…
日寒风细。庭馆浮花气。白发潘郎吟欲醉。绿暗蘼芜千里。西园南浦东城。一春多少闲情。日暮采蘋歌远,梦回唤得愁生。
(水族为人) 张方 钟道 晋安民 刘万年 微生亮 芦塘 彭城男子 朱法公 王奂 蔡兴 李增 萧腾 柳镇 隋文帝 大兴村 万顷陂 长须国张 方广陵下市庙,宋元嘉十八年,张方女道香送其夫婿北行,日暮,宿祠门下。夜有一物,假作其婿来云:“离情难遣,不能便去。”道香俄昏惑失常。时有王纂者能治邪,疑道香被魅,请治之。始下针,有一獭从女被内走入前港,道香疾便愈。(出《异苑》) 南朝刘宋元嘉十八年,广陵有个下市庙,张方的女儿道香送丈夫去北方。回来的途中天黑了,她就睡在庙门前。夜间有一个东西装扮成她丈夫模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