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来源 出自芈姓,是春秋时期楚国王族的后裔。楚威王有个儿子名叫公子卓,其后代以祖字为姓,称为卓氏。根据考证,卓氏是发源于2800多年前的楚国。又据《战国策》中有卓氏是楚大夫卓滑之后这一说法。另外《姓氏考略》上提到,卓姓望出西河。古代的西河,即今山西省阳城,全国卓姓人家的老家便在这里。望族居西河郡(今山西省离石县)。 家族名人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性格宽厚仁慈,谦恭友爱。乡里的老朋友,即使品行才能与卓茂有所不同,也都真心诚意地敬爱仰慕他。起初卓茂被征召为丞相府史,奉事孔光,孔光称赞他是长者。…
开随律琯度芳辰。鲜艳见天真。不比浮花浪蕊,天教月月常新。蔷薇颜色,玫瑰态度,宝相精神。休数岁时月季,仙家栏槛长春。
帐外华灯,翠屏花影参差满。锦衣香暖。苦恨春宵短。画角声中,云雨还轻散。河桥畔。月华如练。回首成肠断。
西曲罥衣迷去路,雪销断岸无痕。寻花不拟到前村。暖风初转袖,小径忽开门。却忆临塘桥下马古心旧居,暗香不是黄昏。人生南北与谁论。岭梅花树下,闲听蜜蜂喧。
历史来源 1、起源于地名。古代有县名叫阙巩,居住在这个县的人家就以阙为姓。 2、来源于以封地名为氏。春秋时的鲁国有邑名为阙党。有人被封在这个地方,于是以封地名为氏,称做阙姓。 3、来源于以地名为氏。春秋时期孔子居住在阙里,后来住在这个地方的人,就把地名当作自己的姓氏。 得姓始祖:童子。阙姓,根据《姓氏考略》一书考证,是来自孔子故乡的阙党。《姓氏考略》对于阙氏的来源,考证结论是这样的,根据风俗通记载,阙姓是阙党的童子的后带,一说传有阙巩之甲,有后代以地为姓氏,望族出于下邳。汉书梅福传师古注,阙里,…
前村雪里虽然早。争似横斜开处好。直饶隔水是江南,也恐一枝春未到。延宾莫恨花阴小。见说芳林今古抱。集花潇洒洞天深,永夜玉山应自倒。
归去来兮,名山何处,梦中庐阜嵯峨。二林深处幽士往来多。自画远公莲社,教儿诵、李白长歌。如重到,丹崖翠户,琼草秀金坡。生绡,双幅上,诸贤中屦,文彩天梭。社中客,禅心古井无波。我似渊明逃社,怡颜盼、百尺庭柯。牛闲放,溪童任懒,吾已废鞭蓑。
红翻茧栗梢头遍。
天怜豪俊腰金晚。故教月向松江满。清景为淹留。从君都占秋。身闲惟有酒。试问清游首。帝梦已遥思。匆匆归去时。
景泮冰檐,情回瑶草。副能守得春来到。管曾独自索春怜,而今觑著东风笑。粉凝酥寒,云房睡觉。胭脂也不添些小。天真要与此花争,是伊占得春多少。
亭下花飞。月照妆楼春欲晓。珠帘风,兰烛烬,怨空闺。迢迢何处寄相思。玉箸零零肠断。屏帏深,更漏永,梦魂迷。
达则青云,便玉堂金马,穷则茅庐。逍遥小大自适,鹏鷃何殊。君如星斗,灿中天、密密疏疏。荒草外,自怜萤火,清光暂有还无。千古季鹰犹在,向松江道我,问讯何如。白头爱山下去,翁定嗔予。人生谩尔,岂食鱼、必鲙之鲈。还自笑,君诗顿觉,胸中万卷藏书。
庞严 张正矩 刘遵古 舒元舆 李德裕 李言 王沐 舒元谦 杜?外生 石雄 贾岛 崔洁庞 严唐京兆尹庞严为衢州刺史,到郡数月,忽梦二僧入寝门。严不信释氏,梦中呵之。僧曰:“使君莫怒,余有先知,故来相告耳。严喜闻之,乃问曰:“余为相乎?”曰:“无”。“有节制乎?”曰:“无”。“然则当为何官?”曰:“类廉察而无兵权,有土地而不出畿内。过此已往,吾非所知也。曰:“然寿几何?”曰:“惜哉,所乏者寿。向使有寿,则何求不可。”曰:“何日当去此?”曰:“来年五月二十二日及明年春有除替。先以状请于廉使,愿得使下……
搭柳阑干倚伫频。杏帘胡蝶绣床春。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箫外月,梦中云。秦楼楚殿可怜身。新愁换尽风流性,偏恨鸳鸯不念人。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