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广记》 卷第五十一 神仙五十一

    侯道华 宜君王老 陈师 陈金侯道华河中永乐县道净院,居蒲中之胜境,道士寓居,有以十数。唐文宗时,道士邓太玄炼丹于药院中。药成,疑功未究,留贮院内,人共掌之。太玄死(死原作师。据明钞本改),门徒周悟仙主院事。时有蒲人侯道华,事悟仙以供给使。诸道士皆奴畜之,洒扫隶役,无所不为,而道华愈欣然。又常好子史,手不释卷,一览必诵之于口。众或问之,要此何为,答曰:“天上无愚懵仙人。”咸大笑之。蒲中多大枣,天下人传,岁中不过一二无核者,道华比三年辄得啖之。一旦,道华执斧,科古松枝垂且尽,如削,院中人无喻其意。……

  • 《太平广记》 卷第四百二十三 龙六

    卢君畅 元义方 平昌井 虎头骨 法喜寺 龙庙 豢龙者 孔威 华阴湫 崔道枢 金龙子 黄驯 临汉豕 烧龙 柳翁卢君畅故东都留守判官祠部郎中范阳卢君畅为白衣时,侨居汉上。尝一日,独驱郊野,见二白犬腰甚长,而其臆丰,飘然若坠,俱驰走田间。户讶其异于常犬,因立马以望。俄而其犬俱跳入于一湫中,已而湫浪泛腾,旋有二白龙自湫中起,云气噎空,风雷大震。卢惧甚,鞭马而归。未及行数里,衣尽沾湿。方悟二犬乃龙也。(出《宣室志》) 以前东都留守判官祠部郎中范阳的卢君畅还是老百姓的时候,侨居汉水。曾经有那么一天,他独自……

  • 《太平广记》 卷第四百五十五 狐九

    张直方 张谨 昝规 狐龙 沧渚民 民妇张直方唐咸通庚寅岁,卢龙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张直方,抗表请修入觐之礼,优诏允焉。先是张氏世莅燕土,燕民世服其恩,礼燕台之嘉宾,抚易水之壮士,地沃兵庶。朝廷每姑息之。洎直方之嗣事也,出绮绔之中,据方岳之上,未尝以民间休戚为意。而酣酒于室,淫兽于原,巨赏狎于皮冠,厚宠集于绿帻。暮年而三军大怨,直方稍不自安,左右有为其计者,乃尽室西上至京。懿宗授之左武卫大将军,而直方飞苍走黄,莫亲徼道之职。往往设?罘于通道,则犬彘无遗,臧获有不如意者,立杀之。或曰:“辇毂之下……

  • 《太平广记》 卷第四百三十一 虎六

    李大可 蔺庭雍 王太 荆州人 刘老 虎妇 赵倜 周义 中朝子李大可宗正卿李大可尝至沧州。州之饶安县有人野行,为虎所逐。既及,伸其左足示之,有大竹刺,贯其臂。虎俯伏贴耳,若请去之者。其人为拔之,虎甚悦,宛转摇尾,随其人至家乃去。是夜,投一鹿于庭。如此岁余,投野豕獐鹿,月月不绝。或野外逢之,则随行。其人家渐丰,因洁其衣服,虎后见改服,不识,遂齿杀之。家人收葬讫,虎复来其家。母骂之曰:“吾子为汝去刺,不知报德,反见杀伤。今更来吾舍,岂不愧乎?”虎羞惭而出。然数日常旁其家,既不见其人,知其误杀,乃号呼……

  • 《百家姓》 “蓝”姓的来历

    历史来源 「蓝」源出; 一:以地名为氏,据《竹书纪年》云:梁惠王三年,秦子向命为蓝君,封邑在蓝田(今陜西省蓝田县),其后以蓝为氏。 二:春秋时楚国楚眧王时,有蓝伊大夫。其后亦有蓝氏。 家族名人 蓝采和 地望分布 河北省正定,山东省沂水,河南省上蔡…

  • 超然台记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

  • 《百家姓》 “封”姓的来历

    历史来源 「封」源出: 一、出自姜姓。以地名为氏。据《姓苑》所载,夏商时代有封父国(在今河南省封丘县)。周代,封父国灭,其国人为封父氏、封氏。 二、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鲜卑族代北复姓是贲氏,南迁中原后改为封氏。 家族名人 封孚 字处道,南燕渤海郡蓨县人。后燕慕容宝(公元396-397年在位)时任吏部尚书,后入南燕,参与内外机密要事,职位很高,但谦虚待人,广听意见,甚有大臣之体(大臣的风度)。慕容超即位后,朝政日益衰败,封孚骂他是"桀纣之主",面不改色。 封…

  • 谏院题名记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於名者,犹汲汲於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於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 《资治通鉴》 108

    【晋纪三十】 起玄?执徐,尽柔兆?滩,凡五年。 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十七年(壬辰,公元三九二年) 春,正月,已巳朔,大赦。 秦主登立昭仪陇西李氏为皇后。 二月,壬寅,燕主垂自鲁口如河间、渤海、平原。翟钊遣其将翟都侵馆陶,屯苏康垒。三月,垂引兵南击钊。 秦骠骑将军没弈干帅众降于后秦,后秦以为车骑将军,封高平公。 后秦主苌寝疾,命姚硕德镇李润,尹纬守长安,召太子兴诣行营。征南将军姚方成言于兴曰:“今寇敌未灭,上复寝疾。王统等皆有部曲,终为人患,宜尽除之。”兴从之,杀王统、王广、苻胤、徐成、毛盛。苌怒……

  • 《太平广记》 卷第一百一十八 报应十七(异类)

    汉武帝 东方朔 毛宝 孔愉宗叔林 桓邈 刘枢 蔡喜夫 刘沼 刘之亨 严泰 程灵铣韦丹 熊慎 王行思 陈弘泰汉武帝昆明池,汉武帝凿之,习水战。中有灵沼神池,云:尧时洪水,停船此池,池通白鹿原,人钓鱼于原,纶绝而去。鱼梦于武帝,求去其钩。明日,帝游戏于池,见大鱼衔索,曰:“岂非昨所梦乎?”取鱼去钩而放之,帝后得明珠。(出《三秦记》) 昆明池是汉武帝令人开凿出来的,为了演习水战。其中有个灵沼池。据传说,尧帝时闹洪水,尧帝在这个池里停过船,池水直通白鹿原,有人在白鹿原钓鱼,鱼弦断了鱼跑了。鱼托梦给汉武……

  • 《百家姓》 “钟”姓的来历

    历史来源 「钟」源出 ; 一:以地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所载,春秋时宋桓公之曾孙伯宗在晋国做官, 生州黎, 逃奔楚国, 食采于钟离(在今安徽省凤阳市, 一说在今湖北省汉川县东五里处)。其后有钟氏, 钟离氏。 二:为钟离氏所改。据《姓氏急就篇》所载,楚汉之际, 钟离昧为项羽部将, 其次子接, 居颍川长社(故城在今河南省长葛县西), 其后为钟氏。 家族名人 钟繇 (公元151-230) 字符常, 三国时魏颍川郡人。 汉末官至侍中, 尚书仆 射, 入魏升太傅。 善书法, 从师刘德升。其书…

  • 《容斋随笔》 卷四·温公客位榜

    司马温公作相日,亲书榜稿揭于客位,曰:“访及诸君,若睹朝政阙遗,庶民疾苦,欲进忠言者,请以奏牍闻于朝廷,光得与同僚商议,择可行者进呈,取旨行之。若但以私书宠谕,终无所益。若光身有过失,欲赐规正,即以通封书简分付吏人,令传入,光得内自省讼,佩服改行。至于整会官职差遣、理雪罪名,凡干身计,并请一面进状,光得与朝省众官公议施行。若在私弟垂访,不请语及。某再拜咨白。”乾道九年,公之曾孙伋出镇广州,道过赣,获观之。…

  • 《太平广记》 卷第六十三 女仙八

    玉女 边洞玄 崔书生 骊山姥黄观福玉 女唐开元中,华山云台观有婢玉女,年四十五,大疾,遍身溃烂臭秽。观中人惧其污染,即共送于山涧幽僻之处。玉女痛楚呻吟。忽有道士过前,遥掷青草三四株,其草如菜,谓之曰:“勉食此,不久当愈。”玉女即茹之。自是疾渐痊,不旬日复旧。初忘饮食,惟恣游览,但意中飘摇,不喜人间,及观之前后左右亦不愿过。此观中人谓其消散久矣,亦无复有访之者。玉女周旋山中,酌泉水、食木实而已。后于岩下。忽逢前,道士谓曰:“汝疾即瘥,不用更在人间。云台观西二里有石池,汝可日至辰时,投以小石,当有……

  • 《百家姓》 “危”姓的来历

    历史来源 「危」源出: 一:以地为氏,《潜夫论》云:危氏,三苗之后。《舜典.传》云:三苗,国 名,缙云氏之后。按,上古三苗族原住在今河南省南部至洞庭湖,及江西省鄱阳湖一代。传说在古帝虞舜时被迁至三危,其后有危氏。 二:明初文学家危素之祖本姓黄,后冒姓危氏。 家族名人 危应宗 明代光泽人。国变荒乱,家族中幼孤无依者,应宗皆收养之,曰:「 与其独饱,无宁同饥。今幸我存,若令若属失所乎 ?」梓里,故乡。 地望分布 河南上蔡县 江西抚州市…

  • 《梦溪笔谈》 技艺

    贾魏公为相日,有方士姓许,对人未尝称名,无贵贱皆称“我”,时人谓之“许我”。言谈颇有可采。然傲诞,视公卿蔑如也。公欲见,使人邀召数四,卒不至。又使门人苦邀致之,许骑驴,径欲造丞相厅事。门吏止之,不可,吏曰:“此丞相厅门,虽丞郎亦须下。”许曰:“我无所求于丞相,丞相召我来,若如此,但须我去耳。”不下驴而去。门吏急追之,不还,以白丞相。魏公又使人谢而召之,终不至。公叹曰:“许市井人耳。惟其无所求于人,尚不可以势屈,况其以道义自任者乎。” 造舍之法,谓之《木经》,或云喻皓所撰。凡屋有三分:去声。自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