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广记》 卷第十 神仙十

    河上公 刘根 李仲甫 李意期 王兴 赵瞿 王遥河上公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字,汉文帝时,公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帝读老子经,颇好之,敕诸王及大臣皆诵之。有所不解数事,时人莫能道之。闻时皆称河上公解老子经义旨,乃使赍所不决之事以问。公曰:“道尊德贵,非可遥问也。”帝即幸其庵,躬问之。帝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域中‘四大’,王居其一。子虽有道,犹朕民也,不能自屈,何乃高乎?”公即抚掌坐跃,冉冉在虚空中,去地数丈,俯仰而答曰:“余上不至天,中不累人,下不居地,何民臣之有?”帝乃下车稽首……

  • 《太平广记》 卷第四十三 神仙四十三

    尹真人 卢山人 薛玄真于涛尹真人犍为郡东十余里,有道观在深岩中,石壁四壅,有颜道士居之。观殿有石函,长三尺余,其上錾出鸟兽花卉,文理纤妙,邻于鬼工。而缄锁极固,泯然无毫缕之隙。里人相传,云是尹喜石函。真人事迹,显于纪传详矣。真人将上升,以石函付门弟子,约之曰:“此函中有符?,慎不得启之,必有大祸。”于是郡人尽敬之。大历中,有青河崔君,为犍为守。崔君素以(“以”原作“有”,据明抄本改。)刚果自恃,既至郡,闻有尹真人函,笑谓属官曰:“新垣平之诈见矣。”即诣之,且命破锁。颜道士曰:“此尹真人石函,真……

  • 《资治通鉴》 036

    【汉纪二十八】 起昭阳大渊献,尽著雍执徐,凡六年。 孝平皇帝下元始三年(癸亥,公元三年) 春,太后遣长乐少府夏侯?、宗正刘宏、尚书令平晏纳采见女。还,奏言:“公女渐渍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大师光、大司徒宫、大司空丰、左将军孙建、执金吾尹赏、行太常事、大中大夫刘秀及太卜、太史令服皮弁、素积,以礼杂卜筮,皆曰:“兆遇金水王相,卦遇父母得位,所谓康强之占,逢吉之符也。”又以太牢策告宗庙。有司奏:“故事:聘皇后,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莽深辞让,受六千三百万,而以其四千三百万分予十一……

  • 《太平广记》 卷第四百二十八 虎三

    裴? 斑子 刘荐 勤自励 宣州儿 笛师 张竭忠 裴越客 卢造裴 ?裴?为龙华军使,守北平。北平多虎。?善射。尝一日毙虎三十有一,既而于山下四顾自矜。有父老至曰:“此皆彪也,似虎而非。将军若遇真虎,无能为也。”?曰:“真虎安在?”老父曰:“自此而北三十里,往往有之。”?跃马而往,次丛薄中。果有一虎腾出,状小而势猛,据地一吼,山石震裂。?马辟易,弓矢皆坠,殆不得免。自此惭惧,不复射虎。(出《国史补》) 裴?是龙华军使,镇守北平。北平那地方老虎很多。裴?善射,曾经在一天之内射死过三十一只老虎。然后他……

  • 《百家姓》 “云”姓的来历

    历史来源 「云」源出; 一 ﹕「云」出自「妘」姓。以国名为氏,据《左传》所载,古代「妘」国,亦作「郧」国,故址在湖北郧县,后为楚国所灭,其后有「云」,「芸」,「郧」,「员」氏。 二 ﹕ 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牒云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云」氏。 家族名人 云英 唐代女子,相传遇裴航于蓝桥驿,遂结为夫妻,后夫妇俱入玉峰,食丹仙去。 地望分布 河南河南郡。…

  • 《太平广记》 卷第一百五十九 定数十四(婚姻)

    定婚店 崔元综 卢承业女 琴台子 武殷 卢生 郑还古定婚店杜陵韦固,少孤,思早娶妇,多歧,求婚不成。贞观二年,将游清河,旅次宋城南店。客有以前清河司马潘?女为议者,来旦期于店西龙兴寺门。固以求之意切,旦往焉。斜月尚明,有老人倚巾囊,坐于阶上,向月检书。觇之,不识其字。固问曰:“老父所寻者何书?固少小苦学,字书无不识者。西国梵字,亦能读之。唯此书目所未觌,如何?”老人笑曰:“此非世间书,君因得见。”固曰:“然则何书也?”曰:“幽冥之书。”固曰:“幽冥之人,何以到此?”曰:“君行自平,非某不当来也……

  • 《容斋随笔》 卷十一·汉景帝忍杀

    汉景帝恭俭爱民,上继文帝,故亦称为贤君。考其天资,则刻戾忍杀之人耳。自在东宫时,因博戏杀吴太子,以起老濞之怨。即位之后,不思罪已,一旦于三郡中而削其二,以速兵端。正信用晁错,付以国事,及爰盎之说行,但请斩错而已,帝令有司劾错以大逆,遂父母妻子同产皆弃布。七国之役,下诏以深入多杀为功,比三百石以上皆杀,无有所置,敢有议诏及不如诏者,皆要斩。周亚夫以功为丞相,坐争封匈奴降将事病免,心恶之,赐食不置箸,叱之使起,昧于敬礼大臣之义,卒以非罪置之死,悲哉!光武遣冯异征赤眉,敕之曰:“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

  • 《资治通鉴》 166

    【梁纪二十二】 起旃蒙大渊献,尽柔兆困敦,凡二年。 敬皇帝绍泰元年(乙亥,公元五五五年) 春,正月,壬午朔,邵陵太守刘?将兵援江陵,至三百里滩,部曲宋文彻杀之,帅其众还据邵陵。 梁王?即皇帝位于江陵,改元大定;追尊昭明太子为昭明皇帝,庙号高宗,妃蔡氏为昭德皇后;尊其母龚氏为皇太后,立妻王氏为皇后,子岿为皇太子。赏刑制度并同王者,唯上疏于魏则称臣,奉其正朔。至于官爵其下,亦依梁氏之旧,其勋级则兼用柱国等名。以咨议参军蔡大宝为侍中、尚书令,参掌选事;外兵参军太原王操为五兵尚书。大宝严整有智谋,雅达……

  • 《容斋随笔》 卷一·青龙寺诗

    乐天《和钱员外青龙寺上方望旧山》诗云:“旧峰松雪旧溪云,怅望今朝遥属君。共道使臣非俗吏,南山莫动《北山文》。”顷于乾道四年讲筵开日,蒙上书此章于扇以赐,改“使臣”为“侍臣”云。…

  • 《太平广记》 卷第三百三十二 鬼十七

    唐? 萧正人 韦镒 赵夏日 茹子颜 刘子贡 刘平 萧颖士唐 ?唐?者,晋昌人也。其姑适张恭,即安定张辄(明钞本辄作轨。)之后。隐居滑州卫南,人多重之。有子三人,进士擢第。女三人,长适辛氏,次适梁氏,小女姑钟念,习以诗礼,颇有令德。开元中,父亡,哀毁过礼,?常慕之,及终制,乃娶焉,而留之卫南庄。开元十八年,?以故入洛,累月不得归。夜宿主人,梦其妻隔花泣,俄而窥井笑,及觉,心恶之。明日,就日者问之,曰:“隔花泣者,颜随风谢;窥井笑者,喜于泉路也。”居数日,果有凶信。?悲恸倍常。后居数岁,方得归卫南……

  • 《太平广记》 卷第二百八十八 妖妄一

    蔡诞 须曼卿 马太守 邺城人 纥干狐尾 李恒 惠范 史崇玄 岭南淫祀 贺玄景 瀛州妇人 薛怀义 胡僧宝严 胡超僧 调猫儿鹦鹉 骆宾王 冯七姨 姜抚先生蔡诞蔡诞好道,废家业,昼夜诵《黄庭》、《太清》、《中经》、《观天》、(天字原缺。据明抄本补。)《节解》之属,谓道尽于此矣。家患之,己亦惭悔。忽弃家,言:“我仙道成矣。”因走入深山,卖薪以易衣。三年不堪苦而还家,黑瘦骨立,欺家云:“吾但为地仙,位卑,为老君牧数十龙。有一斑龙五色,老君尝与吾,后与仙人博戏,输此龙。为此见谪,送吾付昆仑下芸锄芝草三四顷……

  • 《太平广记》 卷第三百五十二 鬼三十七

    牟颖 游氏子 李云 郑总 王绍 王鲔 李戴仁 刘? 李矩 陶福 巴川崔令 冯生牟 颖洛阳人牟颖,少年时,因醉,误出郊野,夜半方醒,息于路旁。见一发露骸骨,颖甚伤念之。达曙,躬身掩埋。其夕,梦一少年,可二十已来,衣白练衣,仗一剑,拜颖曰:“我强寇耳,平生咨意杀害,作不平事。近与同辈争,遂为所害。埋于路旁,久经风雨,所以发露。蒙君复藏,我故来谢君。我生为凶勇人,死亦为凶勇鬼。若能容我栖托,但君每夜微奠祭我,我常应君指使。我既得托于君,不至饥渴,足得令君所求?意也。”颖梦中许之。及觉,乃试设祭飨,暗……

  • 《容斋随笔》 卷九·石宣为彗

    石虎将杀其子宣,佛图澄谏曰:“陛下若加慈恕,福祚犹长;若必诛之,宣当为彗星下扫邺宫。”虎不从。明年,虎死;二年,国亡。《晋史》书之以为澄言之验。予谓此乃石氏穷凶极虐,为天所弃。岂一逆子便能上干玄象,起彗孛乎?宣杀其弟韬,又欲行冒顿之事,宁有不问之理?澄言既妄,史氏误信而载之,《资治通鉴》亦失于不删也。…

  • 《容斋随笔》 卷十四·李陵诗

    《文选》编李陵、苏武诗,凡七篇,人多疑“俯观江汉流”之语,以为苏武在长安所作,何为乃及江、汉?东坡云“皆后人所拟也。”予观李诗云“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盈字正惠帝讳,汉法触讳者有罪,不应陵敢用之,益知坡公之言为可信也。…

  • 《容斋随笔》 卷六·韩退之

    《旧唐史•韩退之传》,初言:“愈常以为魏、晋以还,为文者多拘偶对,而经诰之指归,不复振起。故所为文,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后学之士,取为师法。当时作者甚众,无以过之。故世称‘韩文’。”而又云:“时有恃才肆意,亦盭孔、孟之旨。若南人妄以柳宗元为罗池神,而愈撰碑以实之。李贺父名晋,不应进士,而愈为贺作《讳辩》,令举进士。又为《毛颖传》,讥戏不近人情。此文章之甚纰缪者。撰《顺宗实录》,繁简不当,叙事拙于取舍,颇为当代所非。”裴晋公有《寄李翱书》曰:“昌黎韩愈,仆知之旧矣,其人信美材也。近或闻诸侪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