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籍典藏

国学典籍

  • 首页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古籍
  3. 总集类
  4. 集部
  5. 《全唐诗》

《全唐诗》

祭退之

+ -

呜呼吏部公,其道诚巍昂。

生为大贤姿,天使光我唐。

德义动鬼神,鉴用不可详。

独得雄直气,发为古文章。

学无不该贯,吏治得其方。

三次论诤退,其志亦刚强。

再使平山东,不言所谋臧。

荐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

亲朋有孤稚,婚姻有办营。

如彼天有斗,人可为信常。

如彼岁有春,物宜得华昌。

哀哉未申施,中年遽殂丧。

朝野良共哀,矧于知旧肠。

籍在江湖间,独以道自将。

学诗为众体,久乃溢笈囊。

略无相知人,黯如雾中行。

北游偶逢公,盛语相称明。

名因天下闻,传者入歌声。

公领试士司,首荐到上京。

一来遂登科,不见苦贡场。

观我性朴直,乃言及平生。

由兹类朋党,骨肉无以当。

坐令其子拜,常呼幼时名。

追招不隔日,继践公之堂。

出则连辔驰,寝则对榻床。

搜穷古今书,事事相酌量。

有花必同寻,有月必同望。

为文先见草,酿熟偕共觞。

新果及异鲑,无不相待尝。

到今三十年,曾不少异更。

公文为时师,我亦有微声。

而后之学者,或号为韩张。

我官麟台中,公为大司成。

念此委末秩,不能力自扬。

特状为博士,始获升朝行。

未几享其资,遂忝南宫郎。

是事赖拯扶,如屋有栋梁。

去夏公请告,养疾城南庄。

籍时官休罢,两月同游翔。

黄子陂岸曲,地旷气色清。

新池四平涨,中有蒲荇香。

北台临稻畴,茂柳多阴凉。

板亭坐垂钓,烦苦稍已平。

共爱池上佳,联句舒遐情。

偶有贾秀才,来兹亦同并。

移船入南溪,东西纵篙撑。

划波激船舷,前后飞鸥鶬。

回入潭濑下,网截鲤与鲂。

踏沙掇水蔬,树下烝新粳。

日来相与嬉,不知暑日长。

柴翁携童儿,聚观于岸傍。

月中登高滩,星汉交垂芒。

钓车掷长线,有获齐欢惊。

夜阑乘马归,衣上草露光。

公为游谿诗,唱咏多慨慷。

自期此可老,结社于其乡。

籍受新官诏,拜恩当入城。

公因同归还,居处隔一坊。

中秋十六夜,魄圆天差晴。

公既相邀留,坐语于阶楹。

乃出二侍女,合弹琵琶筝。

临风听繁丝,忽遽闻再更。

顾我数来过,是夜凉难忘。

公疾浸日加,孺人视药汤。

来候不得宿,出门每回遑。

自是将重危,车马候纵横。

门仆皆逆遣,独我到寝房。

公有旷达识,生死为一纲。

及当临终晨,意色亦不荒。

赠我珍重言,傲然委衾裳。

公比欲为书,遗约有修章。

令我署其末,以为后事程。

家人号于前,其书不果成。

子符奉其言,甚于亲使令。

鲁论未讫注,手迹今微茫。

新亭成未登,闭在庄西厢。

书札与诗文,重叠我笥盈。

顷息万事尽,肠情多摧伤。

旧茔盟津北,野窆动鼓钲。

柳车一出门,终天无回箱。

籍贫无赠赀,曷用申哀诚。

衣器陈下帐,醪饵奠堂皇。

明灵庶鉴知,仿佛斯来飨。

第三百七十六卷
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 17310
汝州陆中丞席喜张从事至同赋十韵 17311
夜集汝州郡斋听陆僧辩弹琴 17312
同年春燕 17313
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 17314
游石龙涡 17315
浮石亭 17316
看花 17317
济源春 17318
济源寒食 17319
游枋口 17320
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 17321
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昭成寺 17322
嵩少 17323
旅次洛城东水亭 17324
洛桥晚望 17325
北郭贫居 17326
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 17327
题韦承总吴王故城下幽居 17328
苏州昆山惠聚寺僧房 17329
题从叔述灵岩山壁 17330
题林校书花严寺书窗 17331
蓝溪元居士草堂 17332
新卜清罗幽居奉献陆大夫 17333
题韦少保静恭宅藏书洞 17334
生生亭 17335
寒溪 17336
立德新居 17337
第三百七十七卷
西上经灵宝观 17338
泛黄河 17339
往河阳宿峡陵,寄李侍御 17340
鸦路溪行,呈陆中丞 17341
独宿岘首忆长安故人 17342
自商行谒复州卢使君虔 17343
梦泽中行 17344
京山行 17345
旅次湘沅有怀灵均 17346
过彭泽 17347
过分水岭 17348
分水岭别夜示从弟寂 17349
连州吟 17350
旅行 17351
上河阳李大夫 17352
投赠张端公 17353
赠苏州韦郎中使君 17354
上张徐州 17355
上包祭酒 17356
赠别崔纯亮 17357
赠文应上人 17358
严河南 17359
赠李观 17360
吴安西馆赠从弟楚客 17361
赠章仇将军 17362
赠道月上人 17363
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监察十五叔兼呈李益端公柳缜评事 17364
赠城郭道士 17365
桐庐山中赠李明府 17366
献汉南樊尚书 17367
赠转运陆中丞 17368
赠万年陆郎中 17369
擢第后东归书怀,献座主吕侍御 17370
古意赠梁肃补阙 17371
赠黔府王中丞楚 17372
上达奚舍人 17373
赠主人 17374
赠建业契公 17375
献襄阳于大夫 17376
赠郑夫子鲂 17377
大隐坊·崔从事郧以直隳职 17378
大隐坊·章仇将军良弃功守贫 17379
大隐坊·赵记室俶在职无事 17380
赠韩郎中愈 17381
戏赠无本 17382
第三百七十八卷
寄张籍 17383
忆周秀才、素上人,时闻各在一方 17384
舟中喜遇从叔简别后寄上时从叔初擢第归江南郊不从行 17385
怀南岳隐士 17386
春夜忆萧子真 17387
寄院中诸公 17388
寄洺州李大夫 17389
寄卢虔使君 17390
寄崔纯亮 17391
汴州离乱后忆韩愈、李翱 17392
寄张籍 17393
寄义兴小女子 17394
忆江南弟 17395
宿空侄院寄澹公 17396
寄陕府邓给事 17397
送谏议十六叔至孝义渡后奉寄 17398
至孝义渡寄郑军事唐二十五 17399
答友人 17400
酬友人见寄新文 17401
答韩愈、李观别,因献张徐州 17402
答昼上人止谗作 17403
答姚怤见寄 17404
答郭郎中 17405
答卢虔故园见寄 17406
汝坟蒙从弟楚材见赠,时郊将入秦,楚材适楚 17407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 17408
酬李侍御书记秋夕雨中病假见寄 17409
答卢仝 17410
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 17411
送从弟郢东归 17412
山中送从叔简赴举 17413
送别崔寅亮下第 17414
大梁送柳淳先入关 17415
送无怀道士游富春山水 17416
送温初下第 17417
送卢虔端公守复州 17418
送任载、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 17419
送晓公归庭山 17420
送豆卢策归别墅 17421
送清远上人归楚山旧寺 17422
山中送从叔简 17423
送萧炼师入四明山 17424
第三百七十九卷
感别送从叔校书简再登科东归 17425
送玄亮师 17426
送李尊师玄 17427
同昼上人送郭秀才江南寻兄弟 17428
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阳 17429
送从叔校书简南归 17430
送韩愈从军 17431
同茅郎中使君送河南裴文学 17432
送李翱习之 17433
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 17434
送从舅端适楚地 17435
送卢汀侍御归天德幕 17436
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 17437
和薛先辈送独孤秀才上都赴嘉会得青字 17438
送崔爽之湖南 17439
送超上人归天台 17440
同李益、崔放送王炼师还楼观,兼为群公先营山居 17441
张徐州席送岑秀才 17442
送黄构擢第后归江南 17443
送道士 17444
送孟寂赴举 17445
同溧阳宰送孙秀才 17446
溧阳唐兴寺观蔷薇花,同诸公饯陈明府 17447
送柳淳 17448
送殷秀才南游 17449
送青阳上人游越 17450
奉同朝贤送新罗使 17451
留弟郢不得送之江南 17452
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 17453
送淡公 17454
送魏端公入朝 17455
送卢郎中汀 17456
送郑仆射出节山南 17457
别妻家 17458
赠姚怤别 17459
赠竟陵卢使君虔别 17460
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17461
监察十五叔东斋招李益端公会别 17462
汴州留别韩愈 17463
赠别殷山人说易后归幽墅 17464
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 17465
第三百八十卷
宇文秀才斋中海柳咏 17466
摇柳 17467
晓鹤 17468
和蔷薇花歌 17469
邀人赏蔷薇 17470
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 17471
酬郑毗踯躅咏 17472
品松 17473
答李员外小榼味 17474
井上枸杞架 17475
蜘蛛讽 17476
蚊 17477
烛蛾 17478
和钱侍郎甘露 17479
和令狐侍郎、郭郎中题项羽庙 17480
读张碧集 17481
听琴 17482
闻夜啼赠刘正元 17483
喜雨 17484
终南山下作 17485
观种树 17486
春雨后 17487
答友人赠炭 17488
烂柯石 17489
寻言上人 17490
喷玉布 17491
姑蔑城 17492
峥嵘岭 17493
寻裴处士 17494
子庆诗 17495
憩淮上观公法堂 17496
江邑春霖奉赠陈侍御 17497
溧阳秋霁 17498
列仙文·方诸青童君 17499
列仙文·清虚真人 17500
列仙文·金母飞空歌 17501
列仙文·安度明 17502
夏日谒智远禅师 17503
访嵩阳道士不遇 17504
听蓝溪僧为元居士说维摩经 17505
借车 17506
喜符郎诗有天纵 17507
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17508
上昭成阁不得,于从侄僧悟空院叹嗟 17509
魏博田兴尚书听嫂命不立非夫人诗 17510
读经 17511
谢李輈再到 17512
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 17513
  • « 上一页
  • 下一页 »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朝代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Copyright ©国学书籍典藏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84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