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品
诗文作品
-
《本草纲目》 巴戟天
释名 亦名不凋草、三蔓草。 气味 (根)辛、甘、微温、无毒。 主治 风湿、脚气、肾虚、阳痿。…
-
《本草纲目》 淫羊藿
释名 亦名仙灵脾、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干鸡筋、黄连祖、三枝九叶草、刚草。 气味 辛、寒、无毒。李时珍说:“淫羊藿味甘气香,性温不寒,能益精气。......真阳不足者宜之”。 主治 阳痿,腰膝冷。用淫羊藿一斤,酒一斗浸泡三天后,常饮服。此方名“仙灵脾酒”。 偏风不遂。服仙灵脾酒。 咳嗽,气不顺,腹满不思饮食。用淫羊藿、覆盆子、五味子(炒)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熟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茶送下。 日昏生翳。用淫羊藿、生王瓜(既红色的小栝楼),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茶送下。一天服二次。 病…
-
《本草纲目》 徐长卿
释名 亦名鬼督邮、别仙踪。 气味 (根)辛、温、无毒(陶弘景认为有毒)。 主治 小便不通。用徐长卿(灸过)半两,茅根三分,木通、冬葵子各一两,滑石二两,槟榔一分,瞿麦穗半两。每服五钱,水煎,再加朴硝一钱,温服。此方名“徐长卿汤”。 晕车晕船。用徐长卿、石长生、车前子、车下李根此,等分捣碎,取半合装在袋子里悬衣带上。徐长卿亦治疫疾邪恶气、温疟等。…
-
《本草纲目》 白头翁
释名 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热痢下重。用白头翁二两,黄连、黄蘖、秦皮各三两,加水七升煮成二升。每服一长。不愈再服。妇人产后痢虚极者,可加甘草、阿胶各二两。 下痢咽痛。用白头翁、黄连各一两,木香二两,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半,分三次用服。 肠坠偏肿。用白头翁根,捣敷患处。 包痔肿痛。治法同上。 小儿秃疮。治法同上。 附方 白头翁的主要药效是:清热、凉血。近年多用它作为治疗痢疾的要药,对急性及慢性阿米巴痢。功效都比较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