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品
诗文作品
-
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
秋潦淹辙迹,高居限参拜。(韩愈)耿耿蓄良思,遥遥仰嘉话。(孟郊)一晨长隔岁,百步远殊界。(韩愈)商听饶清耸,闷怀空抑噫。(孟郊)美君知道腴,逸步谢天械。(韩愈)吟馨铄纷杂,抱照莹疑怪。(孟郊)撞宏声不掉,输邈澜逾杀。(韩愈)檐泻碎江喧,街流浅溪迈。(孟郊)念初相遭逢,幸免因媒介。祛烦类决痈,惬兴剧爬疥。(韩愈)研文较幽玄,呼博骋雄快。今君轺方驰,伊我羽已铩。(韩愈)温存感深惠,琢切奉明诫。(韩愈)
秋潦淹辙迹,高居限参拜。(韩愈)耿耿蓄良思,遥遥仰嘉话。(孟郊)一晨长隔岁,百步远殊界。(韩愈)商听饶清耸,闷怀空抑噫。(孟郊)美君知道腴,逸步谢天械。(韩愈)吟馨铄纷杂,抱照莹疑怪。(孟郊)撞宏声不掉,输邈澜逾杀。(韩愈)檐泻碎江喧,街流浅溪迈。(孟郊)念初相遭逢,幸免因媒介。祛烦类决痈,惬兴剧爬疥。(韩愈)研文较幽玄,呼博骋雄快。今君轺方驰,伊我羽已铩。(韩愈)温存感深惠,琢切奉明诫。(韩愈)
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唐肃宗曾赐给他奴、婢各一,称“渔童”和“樵青”,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浮三江,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