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品
诗文作品
-
《太平广记》 卷第四百二十七 虎二
费忠 虎妇 稽胡 碧石 鼋啮虎 李徵 天宝选人费 忠费州蛮人,举族姓费氏。境多虎暴,俗皆楼居以避之。开元中,狄光嗣为刺史,其孙博望生于官舍。博望乳母婿费忠劲勇能射,尝自州负米还家,山路见阻,不觉日暮。前程尚三十余里,忠惧不免,以所持刃,刈薪数束,敲石取火,焚之自守。须臾,闻虎之声,震动林薮。忠以头巾冒(“冒”原作“胃”,据明抄本改。)米袋,腰带束之,立于火光之下,挺身上大树。顷之,四虎同至,望见米袋。大虎前蹶,既知非人,相顾默然。次虎引二子去,大虎独留火所。忽尔脱皮,是一老人,枕手而寐。忠素劲……
-
《太平广记》 卷第二百二十九 器玩一
周穆王 周灵王 王子乔 方丈山 昆吾山 汉太上皇 汉武帝 轻玉罄 李夫人 吉光裘 西毒国 桂宫 西胡渠王 汉宣帝 刘表周穆王周穆王时,西戎献玉杯,光照一室。置杯于中庭,明日水满。杯香而甘美,斯仙人之器也。(出《十洲记》) 周穆王时,西戎国进献一只玉杯。这只玉杯发出的光,能将满室照亮。将玉杯放在庭院中,第二天就能出现满满一杯的水。这只玉杯能发散出甘美的香气,是一只仙人的器皿啊!周灵王周灵王二十三年起昆阳台。渠胥国来献玉骆驼高五尺,琥珀凤凰高六尺,火齐镜高三尺,暗中视物如昼,向镜则影应声。周人见之……
-
《太平广记》 卷第四百六十五 水族二
峰州鱼 海虾 瓦屋子 印鱼 石斑鱼 井鱼 异鱼 螃? ?鱼 玳瑁 海术 海镜 水母 ? 百足? 螗? ?鱼 鹦鹉螺 红螺 鸯龟 鲵鱼 鲎 飞鱼 虎? ? 赤?公 雷穴鱼 虬尾 牛鱼 蝤(石多) 奔(鱼孚) ?臂 鸡嘴鱼 剑鱼 懒妇鱼 黄雀化蛤 天牛鱼峰州鱼峰州有一道水,从吐蕃中来,夏冷如冰雪。有鱼长一二寸,来去有时,盖水上如粥。人取烹之而食,千万家取不可尽。不知所从来。(出《朝野佥载》) 峰州有一道水,是从吐蕃国中流过来的,夏天水冷得象冰雪一样。水中有一种鱼长一二寸,来和去都按着季节时令。鱼浮……
-
《太平广记》 卷第五十一 神仙五十一
侯道华 宜君王老 陈师 陈金侯道华河中永乐县道净院,居蒲中之胜境,道士寓居,有以十数。唐文宗时,道士邓太玄炼丹于药院中。药成,疑功未究,留贮院内,人共掌之。太玄死(死原作师。据明钞本改),门徒周悟仙主院事。时有蒲人侯道华,事悟仙以供给使。诸道士皆奴畜之,洒扫隶役,无所不为,而道华愈欣然。又常好子史,手不释卷,一览必诵之于口。众或问之,要此何为,答曰:“天上无愚懵仙人。”咸大笑之。蒲中多大枣,天下人传,岁中不过一二无核者,道华比三年辄得啖之。一旦,道华执斧,科古松枝垂且尽,如削,院中人无喻其意。……
-
《太平广记》 卷第四百三十一 虎六
李大可 蔺庭雍 王太 荆州人 刘老 虎妇 赵倜 周义 中朝子李大可宗正卿李大可尝至沧州。州之饶安县有人野行,为虎所逐。既及,伸其左足示之,有大竹刺,贯其臂。虎俯伏贴耳,若请去之者。其人为拔之,虎甚悦,宛转摇尾,随其人至家乃去。是夜,投一鹿于庭。如此岁余,投野豕獐鹿,月月不绝。或野外逢之,则随行。其人家渐丰,因洁其衣服,虎后见改服,不识,遂齿杀之。家人收葬讫,虎复来其家。母骂之曰:“吾子为汝去刺,不知报德,反见杀伤。今更来吾舍,岂不愧乎?”虎羞惭而出。然数日常旁其家,既不见其人,知其误杀,乃号呼……
-
《太平御览》 天部·卷十
○雨上《释名》曰:雨,羽也。如鸟羽,动则散。又曰:雨,水从云下也。雨者,辅也。言辅时而生养。《说文》曰:零,徐雨也。{雨鲜},(音斯。)小雨裁落也。{雨统},(一林本反。)霖雨也。南阳名霖雨曰霡。{雨酸},(音酸。)小雨也。{雨戍},(子廉反。)微雨也。{雨资},(音资。)雨声也。溟,小雨也。澍,时雨也。滑,(子八反。)雨下也。《易》曰: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又曰: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又曰:云…
-
《太平御览》 时序部·卷十一
○冬上《释名》曰:冬曰上天,其气上腾,与地绝也。故《月令》曰:"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曰:冬,终也,物终成也。《说文》曰:冬,终也,尽也。字从攵,(古终字)。从仌。(古冰字。)《书》曰: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北称朔,亦称方,则三方见矣。北称幽,则南方称明从可知也。都谓所聚也。易谓岁改易于此也。平,均;在,察。政以从天常。上总言羲和敬顺昊天,此分别仲叔,各有所掌也。)日短,星昴…
-
《太平御览》 地部·卷九
○关中蜀汉诸山吴山《周礼》曰:雍州,其山镇曰吴岳。孙炎曰:雍州镇有吴岳山也。郭璞曰:吴岳别名开山。《汉书地理志》:吴山在汧县西,《国语》谓之西吴,秦都咸阳,以为西岳。郦元《水经注》云:汧水发南山西侧,俗以此山为吴山。其山三峰,望之恒有落势。山下有石穴,广四尺,高七赤,水溢石穴,悬波倾注,涌澜奔荡,发源成川,北流注于汧是也。骊山《三辅故事》曰:始皇葬骊山,起陵高五十丈,下锢三泉,周回七百步,以明珠…
-
《太平御览》 地部·卷二十四
○水下《晏子》曰:景公问廉政何如?对曰:"其行水也。美哉水乎!其浊无不涂,其清无不扫。"《杨子法言》曰:或问进,曰:"水。"或曰:"为其不舍昼夜与?"曰:"有是哉!满而后渐者,其水乎?"(李轨注曰:水满坎而后进,人博学而后仕。)《瑞应图》曰:共工氏受水瑞,百官师长以水为号,蒙水,瑞水也,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蒙水出於山焉。《韩诗外传》曰: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大小,似有智者;重而之下,似有礼者…
-
《太平御览》 皇王部·卷三
○天皇项峻《始学篇》曰:天地立,有天皇十二头,号曰天灵,治万八千岁,以木德王。《洞冥记》曰:天皇十二头,一姓,十二人也。徐整《三五历记》曰:溟涬始芽,濛鸿滋萌,岁起摄提,元气肇启,有神灵人十,二头号曰天皇。《洞纪》曰:古人质以头为数,犹今数鸟兽以头计也。若云十头鹿,非十头也。《春秋纬》曰: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为九州,长天下也。《河图括地象》曰:天皇九翼,题名旋复。《帝系谱》曰:天地初起…
-
《太平御览》 皇王部·卷四
○黄帝轩辕氏《史记》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诸侯有不顺者,从而征之,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崆峒,登鸡头山。南至江,登熊、湘。北极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获宝鼎。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有土德之瑞,故号曰黄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
-
《太平御览》 皇王部·卷五
○帝喾高辛氏《史记》曰:帝喾高辛氏者,黄帝之曾孙也。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位。高辛於颛顼为族子,其色郁郁,其德嶷嶷,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服从。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王世纪》曰:帝喾,高辛氏,姬姓也。其母不见,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逡〈齿并〉齿"。有圣德,年十五而佐颛顼,三十登帝位,都亳。以人事纪官,故以勾…
-
《太平御览》 皇王部·卷十八
○魏太祖武皇帝《魏志》曰: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曹瞒传》曰:太祖一名吉利,字阿瞒也。)祖腾,汉桓帝时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曹瞒传》及郭颂《世语》并云:嵩夏侯氏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为从父兄弟也。)嵩生太祖。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
-
《太平御览》 皇王部·卷二十八
○后魏显宗献文皇帝《后魏书》曰:显祖献文皇帝,讳弘,高宗文成皇帝之长子也,母曰李贵人。兴光元年秋七月,生於阴山之北。太安二年二月,立为皇太子。聪睿机悟,幼有济民神武之规,仁孝纯至,礼敬师友。和平六年夏五月,即皇帝位,大赦天下。秋七月,太尉乙浑为丞相,事无大小,皆决於浑。是岁,刘子业叔父彧杀子业僣立。天安元年春正月,大赦,改元,二月,丞相、太原王乙浑谋反伏诛。皇兴元年闰月,刘彧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
-
《太平御览》 偏霸部·卷七
○秦姚弋仲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秦录》曰:姚弋仲,南安赤亭羌人也。其先有虞氏之苗裔。昔夏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长。其后烧当雄于洮罕之间,当七世孙填虞。虞九世孙迁那率种人内附,汉朝嘉之,假西羌校尉、归顺王,处之赤亭。那玄孙柯迥,魏假绥戎校尉、西羌都督。回生弋仲,少而聪猛,英果雄毅。永嘉之乱,戎夏随之数万,自称雍州刺史、护羌校尉、扶风公。刘曜以弋仲为平西将军。石虎废石弘自立,仲称疾不贺。虎累召之,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