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品
诗文作品
-
《太平广记》 卷第一百二十九 报应二十八(婢妾)
王济婢 王范妾 宋宫人 金荆 杜嶷妾 后周女子 张公瑾妾 范略婢 胡亮妾 梁仁裕婢 张景先婢 李训妾 花严 晋阳人妾王济婢晋王济侍者,常于闱中就婢取济衣物,婢遂欲奸之。其人云:“不敢。”婢言若不从我,我当大叫,此人卒不肯。婢遂呼云:“某甲欲奸我。”济即令杀之,此人具陈说,济不信,故牵将去。顾谓济曰:“枉不可受,要当讼府君于天。”济乃病,忽见此人语之曰:“前具告实,既不见理,便应去。”济数日而死。(出《还冤记》) 晋朝王济的仆人,常常到王济的内室去通过婢女取王济的衣物。于是那个婢女就想要和那人通……
-
《太平广记》 卷第一百三十九 征应五(邦国咎征)
池阳小人 背明鸟 王琬 张聘 张林 东瀛公 长广人 黄丘村 韩僧真 洛阳金像 梁武帝 惠?师 周靖帝 苏氏 突厥首领 陈后主 渭南人 猫鬼 长星 大乌 虾蟆 幽州人 默啜 张易之 孙俭 太白昼见池阳小人王莽建国三年,池阳有小人,长一尺余,或乘马,或步行,操持万物,小人皆自相称。三日乃止。莽甚恶之。自后兵盗日盛,而竟被杀。(出《广古今五行记》) 王莽建国三年,池阳发现了小人。有一尺多高,有的骑着马,有的步行,所有的东西都能操持料理。他们自己都互相称小人。三天就没有了。王莽非常厌恶。从这以后兵匪盗……
-
《太平广记》 卷第一百九十五 豪侠三
红线 胡证 冯燕 京西店老人 兰陵老人 卢生 义侠红线唐潞州节度使薛嵩家青衣红线者善弹阮咸,又通经史。嵩乃俾掌其笺表,号曰内记室。时军中大宴,红线谓嵩曰:“羯鼓之声,颇甚悲切,其击者必有事也。”嵩素晓音律,曰:“如汝所言。”乃召而问之,云:“某妻昨夜身亡,不敢求假。”嵩遽放归。是时至德之后两河未宁,以淦阳为镇,命嵩固守,控压山东。杀伤之余,军府草创。朝廷命嵩遣女嫁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男,又遣嵩男娶滑亳节度使令狐章女。三镇交为姻娅,使使日浃往来。而田承嗣常患肺气,遇热增剧。每曰:“我若移镇山东,纳其……
-
《太平广记》 卷第二百六十四 无赖二
南荒人娶妇 赵高 韦少卿 葛清 三王子 乐从训 张从晦 李仁矩 李罕之 韩伸 李令 孟弘微 僧鸾 路德延 萧希甫南荒人娶妇南荒之人娶妇,或有喜他室之女者,率少年,持刀挺,往趋虚路以侦之,候其过,即擒缚,拥归为妻。间一二月,复与妻偕,首罪于妻之父兄。常俗谓缚妇女婿。非有父母丧,不复归其家。(出《投荒杂录》) 南方荒蛮之地的人娶媳妇,或者是有人喜欢上别人家的女子,便率领上一群年轻人,手持刀枪棍棒,悄悄地跑到那里,在没人的路上藏起来并进行侦探,等那女子从这里路过,就将她捉住绑上,抱回去之后就成了他的……
-
《太平广记》 卷第二百七十二 妇人三
美妇人 夷光 丽娟 赵飞燕 薛灵芸 孙亮姬朝姝 蜀甘后 石崇婢?风 浙东舞女 妒妇 车武子妻 段氏 王导妻 杜兰香 任瑰妻 杨弘武妻 房孺复妻 李廷璧妻 张褐妻 吴宗文 蜀功臣 秦骑将美妇人夷 光越谋灭吴,畜天下奇宝、美人、异味,以进于吴。得阴峰之瑶,古皇之骥,湘沅之?;又有美女,一名夷光,二名修明,以贡于吴。吴处于椒花之房,贯细珠以为帘幌,朝下以蔽景,夕卷以待月。二人当轩并坐,理镜靓妆于珠幌之内。窃窥者莫不动心惊魂,谓之“神人”。吴王夫差目之,若双鸾之在轻雾,?水之漾秋蕖。妖惑既深,怠于国政……
-
《太平广记》 卷第二百八十六 幻术三
张和 胡媚儿 中部民 板桥三娘子 关司法 长乐里人 陈武振 海中妇人 画工张 和唐贞元初,蜀郡豪家,富拟卓郑。蜀之名姝,无不毕致,每按图求之。媒盈其门,常恨无可意者。或言:“坊正张和,大侠也。幽房闺稚,无不知之,盍以诚投乎?”豪家子乃以金帛夜诣其居告之,张和欣然许之。异日,与豪家子皆出西郭一舍,入废兰若,有大像巍然,与豪家子升像之座。和引手扪佛乳揭之。乳坏成穴,如碗,即挺身入穴,引豪家子臂,不觉同在穴中。通行数十步,忽睹高门崇墉,状如州县。和扣门五六,有丸髻婉童迎拜曰:“主人望翁来久矣。”有顷……
-
《太平广记》 卷第二百九十六 神六
太室神 黄苗 龚双 萧总 萧岳 尔朱兆 蒋帝神 临汝侯猷 阴子春 苏岭庙 卢元明 董慎 李靖太室神后魏太武时,嵩阳太室中有宝神像,长数尺。(尺原作寸乍见三字。据明抄本改。)孝文太和中,有人避疟于此庙,见太武来造神。因言:“今日朝天帝,帝许移都洛阳,当得四百年。”神言:“昨已得天符矣。”太武出,神谓左右曰:“虏性苛贪,天符但言四十,而因之四百。”明年,孝文选都洛阳,唯得四十年矣。(出《广古今五行记》) 南北朝北魏太武帝时,在河南登封县太室山嵩阳寺中有座宝神像,高数尺。孝文帝太和年间,有人逃避疟疾……
-
《太平广记》 卷第三百三十七 鬼二十二
韦璜 薛万石 范? 李浣 张? 牛爽 李咸 李昼 元载 萧审韦 璜潞城县令周混妻者,姓韦名璜,容色妍丽,性多黠惠。恒与其嫂妹期曰:“若有(期曰若有四字原作若云若月,据明钞本改。)先死,幽冥之事,期以相报。”后适周氏,生二女,乾元中卒,月余,忽至其家,空间灵语,谓家人曰:“本期相报,故以是来。我已见阎罗王兼亲属。”家人问见锅汤剑树否,答云:“我是何人,得见是事?”后复附婢灵语云:“太山府君嫁女,知我能妆梳,所以见召。明日事了,当复来耳。”明日,婢又灵语云:“我至太山,府君嫁女,理极荣贵。令我为女……
-
《太平广记》 卷第三百三十九 鬼二十四
罗元则 李元平 刘参 闫敬立 崔书生 李则 陆凭 浔阳李生罗元则历阳罗元则,尝乘舟往广陵,道遇雨,有一人求寄载,元则引船载之。察其似长者,供待甚厚。无他装囊,但有书函一枚,元则窃异之。夜与同卧,旦至一村,乃求“暂下岸,少顷当还。君可驻船见待,慎无发我函中书也。”许之乃下去。须臾,闻村中哭声,则知有异。乃窃其书视之,曰:“某日至某村,当取其乙,某村名良是。”元则名次在某下,元则甚惧而鬼还。责曰:“君何视我书函?”元则乃前自陈伏,因乞哀甚苦。鬼愍然,谓:“君尝负人否?”元则熟思之曰:“平生唯有夺同……
-
《太平广记》 卷第二十二 神仙二十二
罗公远 仆仆先生 蓝采和罗公远罗公远,本鄂州人也。刺史春设,观者倾郡。有一白衣人长丈余,貌甚异,随群众而至,门卫者皆怪之。俄有小童傍过,叱曰:“汝何故离本处,惊怖官司耶?不速去!”其人遂摄衣而走。吏乃擒小童至宴所,具白于刺史。刺史问其姓名。云:“姓罗,名公远,自幼好道术,适见守江龙上岸看,某趣令回。”刺史不信曰:“须令我见本形。”曰:“请俟后日。”至期,于水滨作一小坑,深才一尺,去岸丈余,引水入。刺史与郡人并看。逡巡,有鱼白色,长五六寸,随流而至,腾跃渐大,青烟如线,起自坎中。少顷,黑气满空,……
-
《太平广记》 卷第五十六 女仙一
西王母 上元夫人 云华夫人 玄天二女西王母西王母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玄功,化生万物。先以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木公生于碧海之上,芬灵之墟,以主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曰东王公焉。又以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金母。金母生于神州伊川,厥姓侯氏,生而飞翔,以主元,毓神玄奥。于?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成形。与东王公共理二气,而育养天地,陶钧万物矣。柔顺之本,为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
-
《太平广记》 卷第八十三 异人三
续生 张佐 陆鸿渐 贾耽治针道士 贞元末布衣 柳成苏州义师 吴堪续 生濮阳郡有续生者,莫知其来,身长七八尺,肥黑剪发,留二三寸,不着?裤,破衫齐膝而已。人遗财帛,转施贫穷,每四月八日。市场戏处,皆有续生。郡人张孝恭不信,自在戏场,对一续生,又遣奴子往诸处看验,奴子来报,场场悉有。以此异之。天旱,续生入兴泥涂,偃展久之,必雨。土人谓之猪龙。市内有大坑,水潦停注,常有群猪止息其间,续生向夕来卧。冬月飞霜着体,睡觉则汗气冲发。无何。夜中有人见北市灶火洞赤,径往视之,有一蟒蛇,身在灶里,首出在灶外,大……
-
《太平广记》 卷第一百 释证二
长乐村圣僧 屈突仲任 婺州金刚菩提寺猪 李思元 僧齐之 张无是 张应 道严长乐村圣僧开元二十二年,京城东长乐村有人家,素敬佛教,常给僧食。忽于途中得一僧座具,既无所归,至家则宝之。后因设斋以为圣僧座。斋毕众散,忽有一僧扣门请餐。主人曰:“师何由知弟子造斋而来此也?”僧曰:“适到?水,见一老师坐水滨,洗一座具,口仍怒曰:“‘请我过斋,施钱半于众僧,污我座具,苦老身自浣之。’吾前礼谒,老僧不止。因问之曰:‘老?梨何处斋来?何为自浣?’僧具言其由,兼示其家所在,故吾此来。”主人大惊,延僧进户。先是圣……
-
《太平广记》 卷第一百一十二 报应十一(崇经像)
史世光 董吉 宋吏国 张元释智兴 董雄 孟知俭 崔善冲 唐晏 张御史 李昕 牛腾李元平 长沙人 乾符僧史世光晋史世光,襄阳人。咸和八年,死于武昌,七日,沙门支法山转小品,疲而微卧,闻灵座上如有人声。史家有婢字张信,见世光在灵座,著衣具如平日,语信云:“我本应堕狱中,支和尚为我转经,昙护、昙坚迎我上第七梵天快乐处矣。”护、坚并是山之沙弥已亡者也。后支法山复往,为转大品,又来在座。世光生时,以二幡供养,时在寺中,乃呼张信持幡送我。信曰:“诺。”便绝死。将信持幡,俱西北飞上一青山,如琉璃色。到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