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品
诗文作品
-
《太平御览》 封建部·卷五
○妇人封《左传·成公上》曰:晋败齐师,齐侯遂自徐关入,见保者,曰:"勉之,齐师败矣。"避女子,(使避君也。齐侯单还,妇人不知之也。)女子曰:"君免乎?"曰:"免矣。"曰:"锐司徒免乎?"曰:"免矣。"曰:"苟君与吾父免矣,可若何!"乃奔。齐侯以为有礼,既而问之,壁司徒之妻也。(壁司徒,主垒壁。)予之石窌。(石窌,邑名。济北卢县东,有地名石窌。)《陈留风俗传》曰:高祖与项氏战,厄於延乡,有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一
○总叙官《礼记》曰: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又《王制》曰: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谓此地之田税所给也)。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帅;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帅,三百三十六长。八伯各以其属,属於天子之老二人…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六
○司徒下《晋书》曰:王浑,字玄冲,迁司徒仍加兵。浑以司徒文官主吏不持兵,持兵乃吏属;绛衣自以非是旧典,皆令皂服。论者美其谦而识体。又曰:石苞为司徒,奏州郡农桑未有赏罚之制,宜遣掾属循行,皆当均其土,宜举其殿最然后黜陟焉。诏曰:"农殖者,为政之本,有国之大务也。虽欲安民兴化,不先富而教之,其道无由而至。今四海多事,军国用广,加承征役之后,属有水旱之患,仓库不充,百姓无积。稼穑树艺,司徒掌之。今虽登…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九
○左右仆射《汉书·百官表》曰:仆射,秦官也。古者重武官,有主射以督课之。自待中、尚书、博士及驺宰、永巷,皆有仆射。取所领之事以为号,若尚书,则名曰尚书仆射。《东观汉记》曰:鲍永字君长,拜仆射,行将军事,将兵安集河东。永好文德,行军常皂襜,路称"鲍尚书兵"。《后汉书》曰:郅寿为尚书仆射,是时,大将军窦宪以外戚之宠,威倾天下。宪常使门生赍书诣寿,有所请讬,寿即送诏狱。前后上书陈宪骄恣,引王莽以诫国家…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十二
○吏部尚书《六典》曰:吏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其属有四:一曰吏部,二曰司封,三曰司勋,四曰考功,总其职务而行其制命。凡中外百司之事,由於所属,皆质正焉。《后汉书》曰:光武改常侍曹为吏部曹,主举选、斋祀事。《魏志》曰:卢毓为侍中,在职三年,多所驳易。诏曰:"官人秩才,圣帝所难,必须良佐,进可替否。侍中毓禀性贞固,心平体正,可谓明试有功、不懈于位者也。其以毓为吏部尚书。"使毓自选代,曰…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十九
○黄门侍郎《六典》曰:黄门侍郎,掌贰侍中之职。凡政之弛张,事之与夺,皆参议焉。若大祭祀,则从升坛以陪礼;皇帝盥手,则奉巾以进;既帨则奠巾於篚,奉匏爵以赞献。凡元正、冬至天子视朝,则以天下祥瑞奏闻。《汉官仪》曰:给事黄门侍郎,次侍中,侍从左右,开通内外,给事於中,故曰给事中黄门侍郎。《汉书》曰:王音荐扬雄待诏,岁馀,为给事黄门郎。成、哀、平三代不徙。又曰:张禹为太傅,有疾,成帝临视,拜於床下,禹有…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二十三
○御史大夫《六典》曰:御史大夫之职,掌邦国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列;中丞为之贰。凡天下之人有称冤而无告者,与三司诘之。(三司即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也。)凡中外百寮之事应弹劾者,御史言於大夫,大事则方幅奏弹之,小事但署名而已。《汉书·公卿表》曰:御史大夫,秦官也。应劭曰:"侍御之率,故称大夫。"《史记》曰:赵尧者,少为符玺御史。赵人方兴公谓御史大夫周昌曰:"君之史赵尧,年虽少,奇士也,君必异之,且代…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二十四
○御史中丞下《晋书》曰:熊远字孝文。迁御史中丞,中宗每叹其公忠,谓远曰:"卿在朝政正色,不茹柔吐刚,忠亮至劲,可谓王臣。"又曰:庾峻字山甫,为御史中丞,优而不克。又曰:周处字子隐,为御史中丞,奏征虏将军石崇、大将军梁王彤等,正绳直笔,权豪震肃。又曰:刘暾(他昆切。)字长升,兼中丞,奏免尚书仆射等十馀人,朝廷嘉之,遂以即真。谢灵运《晋书》曰:汉官,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是为三台。自汉…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二十六
○叙卿韦昭《辨释名》曰:卿,庆也。言万国皆庆赖之也。《帝王世纪》曰:九卿者,所以参三公也。《白虎通》曰:卿,章也,善明理也。韦昭《辨释名》曰:汉置十二卿:一曰太常,二曰太仆,三曰太卫尉,四曰光禄,五曰宗正,六曰执金吾,七曰大司农,八曰少府,九曰大鸿胪,十曰廷尉,十一曰大长秋,十二曰将作大匠。辨云:汉正卿九:一曰太常,二曰光禄勋,三曰卫尉,四曰太仆,五曰廷尉,六曰鸿胪,七曰宗正,八曰司农,九曰少府…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二十八
○卫尉卿《六典》曰:卫卿之职,掌邦国器械、文物之事,总武库、武器、守宫三署之官属;少卿为之贰。凡大祭祀、大朝会,则供具羽仪、节钺、金戟、帷帟、茵蓆之属。《汉书·百官表》曰:卫尉,秦官也,掌宫门卫屯兵。汉因之。景帝初,更名中大夫,后元年改为卫尉。《东观汉记》曰:光武二十三年,太尉鲍昱兼卫尉。永元三年,司徒丁鸿兼卫尉。《后汉书》曰:铫,(音遥。)期字次况,颍川人也。拜卫尉卿,期重於信义,忧国忧主,其…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三十
○鸿胪卿《六典》曰:鸿胪卿之职,掌宾客及凶仪之事,领典客、司仪二署,以率其官属,而供其职务;少卿为之贰。凡四方夷狄君长朝见者,辨其等位,以宾待之。凡二王之后及夷狄君长之子袭官爵者,皆辨其嫡庶,详其可否。若诸蕃大酋渠有封礼命,则受册而往其国。韦昭《辨释名》曰:腹前肥者胪,言以京师为心腹,王侯外国为四体以养之也。辨云:鸿胪,本故典客,掌宾礼。鸿,大也;胪,陈序也。欲以大礼陈序宾客也。《汉书》曰:田序…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三十二
○著作郎《续汉书》曰:弘农杨彪,字文先,多识博闻,与诸郎著作东观。王隐《晋书》曰:陈寿为著作佐郎,迁大著作。又曰:陆士衡以文学为秘书监虞濬所请为著作郎,议《晋书》限断。又曰:何嵩善《史》《汉》,为著作。《晋书》曰:元康元年诏:著作郎旧隶中书,而秘书既典司文籍,今改中书著作郎为秘书著作郎。《晋中兴书》曰:孙盛历散骑常侍、秘书监,常领著作。又曰:孙绰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於时才笔之士,绰为其冠。又曰…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三十五
○总叙将军石氏《中官占》曰:河鼓星主军鼓,一曰三星主天子三将军。中央大星为大将军,左星为左将军,右星为右将军,所以备关梁而距难也。《周礼·夏官上·大司马》曰: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一乡之民也。凡起从役家一人也。)王六军,(六乡之数也。卿治文教,军定武功。其道皆兼三才而两之,故数俱六也。)大国三军,(公侯之封也。成国不过半天子之一军。)次国二军,(诸伯之封。)小国一军。(子男之封。)军将皆…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三十六
○大将军《史记》曰:武帝伐匈奴以卫青为大将军,位在诸公上。公卿皆拜,惟汲黯独揖。有言大将军尊贵不宜尔,黯曰:"大将军有揖客,独不贵耶?"青闻之,愈重黯。《汉书》曰:武帝以霍光为大将军,辅昭帝,田千秋为丞相,及昭帝初即位,未任听政事,一决大将军光。千秋居相位,谨厚有重名。光谓千秋曰:"始与君具受先帝遗诏,令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无负天下。"千秋曰:"惟将军留意,即天下幸甚。"终不肯有所…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三十七
○四征将军征东将军《魏志》曰:张辽字文远,为征东将军。征孙权,被甲持戟先登陷阵,冲垒入,至权麾下。又曰:满宠字伯宁,为征东将军。诏曰:"君典兵在外,专心忧公,赐田十顷、穀五百斛、钱二十万,以明清忠俭约之节。"《晋书》:王浑平吴,转征东大将军,复镇寿阳。浑不尚刑名,处断明允。时吴人新附,颇怀畏惧。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於是江东之士,莫不悦附。征西将军《东观汉记》曰:冯异为征西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