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拍,是中国明代凌濛初的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刊于明代崇祯年间。与“三言”合称“三言二拍”。每集40篇,共80篇,内有1篇重复,1篇杂剧,故实有拟话本78篇。作品多是取材于古往今来的一些新鲜有趣的轶事,敷演成文,以迎合市民的需要,同时也寓有劝惩之意。对人欲充分肯定,以揭露官府的黑暗,抨击贪官污史的罪行为主题。然而其中消极落后的成分较大,封建迷信、因果报应、宿命思想及色情描写较多。
“二拍”每集40卷,共80卷。作者根据野史笔记、闻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题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叠居奇程客得助》等篇,通过对商人追求金钱的活动和他们海外冒险理想的描写,反映了明中叶后商品经济的活跃和市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部分描写爱情婚姻的作品,如《李将军错认舅》歌颂了坚贞的爱情,《满少卿饥附饱飏》批判了忘恩负义、富贵易妻的丑行,提出了在爱情婚姻中男女平等的要求。而《青楼市探人踪》一类作品则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贪婪凶残,荒淫好色。但总的说来,二拍中消极落后的成分较大,封建迷信、因果报应、宿命思想及色情描写较多。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多数篇章有一定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它是继三言之后最有影响的古代白话小说集,但在思想内容、艺术水平方面不及三言。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分别写于天启七年(1627)和崇祯五年(1632)。凌濛初创作“二拍”的动机,据《拍案惊奇·序》和《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大致有三:一是应书商所邀。由于冯梦龙的“三言”“行世颇捷”,于是凌濛初即在“肆中人”的要求下编撰起《拍案惊奇》,由于《拍案惊奇》问世后反响极大,销路畅通,在书商的怂恿下,凌濛初又开始了《二刻拍案惊奇》的创作。二是救时匡弊、挽救颓风。明代中后期,社会风气渐趋淫靡,小说创作亦堕入恶道,产生了一大批格调低下,以描写男女淫乱为主的艳情小说。凌濛初认为这些小说“广摭诬选”,“亵秽不忍闻”,背离了小说创作“劝善惩恶,有益风化”的宗旨。他再三声明自己创作“两拍”“意存劝戒,不为风雅罪人”。三是,宣泄苦闷,创作自娱。举业上的坎坷多艰,使他郁郁不乐,愁苦万端,为宣泄苦闷,抒发悒郁情怀,以游戏笔墨求取精神的慰藉。
“二拍”的内容概括起来大致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描写爱情与妇女问题的。这在“二拍”中占有重大比重。这一题材的作品很大部分肯定了青年男女,特别是年轻女性对爱情坚贞的信念、大胆的追求,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陈旧观念,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在这一题材的作品中,有不少还表现与肯定了青年男女,特别是女性对情欲的积极追求,这是肯定人欲的晚明启蒙思潮的鲜明体现。从肯定情欲的观念出发,不少作品对那些受情欲驱使而失去贞操的妇女表示宽容和同情。二是描写商人与商业活动的。这在“二拍”中也占相当的比重。在“二拍”所描写的众多商人形象中,大部分是正面人物。他们忠厚老实,买卖公平,对事业、爱情追求执着,并最终获得成功。“二拍”也描写了一大批反面的商人形象,有癖好女色的,有狠心刻毒的,有嫌贫爱富的,有凶暴残忍的、有薄情厌旧的。“二拍”不仅刻划了众多的形形色色的商人,还写到了世人对商人和经商行业的看法,已视经商为正道、善业,不仅认为官宦人家与商人通婚是门当户对,商人甚至高于读书人;商人的将本求利,也被视为正当的谋生手段;他们对金银财货的追求,被当作美好的理想愿望;对商人的活动不以“义”来评价,只是单纯地叙写和赞颂商人追求暴富的商业活动。三是描写官吏及其活动的。“二拍”写了不少贪官和酷吏。有贪赃枉法的,有谋通强盗的,有官盗一体的,有徇私舞弊的,有买官卖官的。“二拍”也写了不少的好官。他们能主持正义,为民伸冤。四是描写社会险恶,世风颓废的。有描写盗贼横行不法的,有骗子行骗的,有僧尼道士淫乱不法的,有贪图钱财,事亲不孝,甚至家庭成员反目成仇的。
“二拍”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世俗社会的生活风貌,鲜明地体现出反抗封建礼教,争取个性自由的时代精神,它是明代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它生动地反映了明代随着社会阶级关系的改变而发生的生活观念的变化,表现了金钱对封建社会的腐蚀和冲击,形象地勾勒出一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中国社会的生活画卷。它肯定人们对金钱财富的追求和聚敛,不仅赞扬人们通过经商致富,对通过其它途径获取财富的行为也表示支持。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反对封建礼教,争取爱情自由外,“两拍”肯定人类对情欲的积极追求,对那些受情欲驱使失去贞操的妇女,表示了宽容和谅解,显示出与传统相背离的道德标准。它还肯定每一个人都有生存权力,鼓励人们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去追求自身的幸福,体现出新的人生价值观念,表现了尊重个性,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意识。
“二拍”基本上是凌潆初个人独立创作的,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它标志着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已由集体的锤炼跃进到个人的创造,由说话人的技艺转为作家的文学创作,由娱乐听众的手段变成教育讽劝的工具,它已成了作家的自觉的事业了。它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二拍”较之“三言”其撷取的社会内容更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反映了中国十七世纪正在崛起的城市市民阶层的普遍要求与思想情感,从中折射出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风貌、时代精神。因此,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的时代,这是“二拍”的价值所在。
诗曰: 夫握乾纲图画中,未闻惧内受妾宠, 何事甘心尸首伏,弄得臭名世世洪。 这首诗,单表人间,有夫妇犹如内有天地;天位乎上主拖,地位乎下主受;夫以义率,妻以顺事,哪有丈夫怕妻子之礼?无奈今之惧内者,白缙绅以逮下贱,习以成风,恬不知耻,即目击妻之淫纵,亦无奈付。无他,其祸皆起于“爱”之一字。盖人当初娶时,未免爱其色,而至于宠,宠之一成,就是: 堂上公言,似铁对钉; 枕边私语,如兰斯馨。 虽神功妙手,孰能医治?狮子一吼,则丈夫无所措手足,因而成畏。此必然之理也! 话说南直隶本府城内,莫有巷,有一人……
诗曰: 情宠娇多不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 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 这首诗是胡僧的专道,昔日周幽王宠个妃子,名褒姒。那幽王千方百计去媚她,因要取她一笑而不可得,乃把骊山下与诸侯为号的烽火,突然烧起来。那些诸侯,只道幽王有难,都统兵来救援。及到其地,却寂然无事,褒姒其时呵呵大笑。后来犬戎起兵来寇,再烧烽火,诸侯皆不来救,犬戎遂杀幽王于骊山之下。 又春秋时,有个陈灵公,私通夏征舒之母夏姬,日夜至其家饮酒作乐。征舒愧恨,因射杀灵公。 后来,隋朝又有个炀帝,也宠萧妃之色。要看扬州景致,用麻叔谋……
诗曰: 人世姻缘亦最奇,变无为有甚难期; 饶伊防御千般巧,早出重垣向别啼。 这首诗,单表人的姻缘有个定数。由今看来,定数虽不可逃,其中变幻,又不可测。明明是我妻子,偶起个风波,却失去了。明明不是我妻子,偶凑个机关,却又得了。其间离合,难以发举。 看官请听:话说湖州府清白镇地头,有百十户人家。内有一瞽者,姓何,起课最灵,远近皆来问卜,无有不验,因此人称他个号,叫做“赛康节”。每日间,任你没生意,除食用外,也有两多银子余剩,时附近有个杜家,见他生意好,把个女儿,叫做羞月,与他为配。不知那羞月极其伶……
褚人获(1635—1682),字稼轩,又字学稼,号石农、没世农夫等,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末清初小说家。 终身不仕,文名甚高,能诗善文,交游皆吴中名士,尤侗《坚瓠集》序说他:“少而好学,至老弥笃,搜群书穷秘籍,取经史所未及载者,条列枚举,其事小可悟乎大,其文奇而不离乎正”。尤喜涉猎历代稗史轶闻,著作颇多,著有《坚瓠集》、《读史随笔》、《退佳琐录》、《鼎甲考》、《圣贤群辅录》、《续蟹谱》等。
凌濛初(1580~1644),明末小说家。字玄房,一字元方,号初成、雅成、迪知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仁舍(今湖州市仁舍乡)人。18岁赠补廪膳生,后三次赴考未中。明崇祯四年(1631),以副贡授上海县丞,署海防事。在任清理盐场积弊,颇有政声。十五年,擢徐州通判,分置房村。治河时,淮徐兵备道何腾蛟慕名征入幕中,进献《剿寇十策》,因功被授为楚中监军佥事。十七年,被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围困于徐州城
余象斗(16世纪中叶-1637年后),字仰止(一说名文台,字象斗),号三台山人,又名余世腾、余君召、余文台、余象乌等,福建建阳书林(今南平市建阳区书坊乡)人。明代著名的书坊主、雕版印刷出版家、通俗小说家、评点家。“建本”或“闽本”刻书的代表人物之一。 余象斗身兼书坊主和编书者的角色。他主持刻书长达数十年,促进了中国古代出版业的发展,并且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书籍印刷品资料;而他在小说创作、编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