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州春秋》 贾诩

    曹公与袁绍相距,遣人招张绣。绣欲归绍,贾诩劝绣归曹公。绣曰:“绍强,又曹公与吾有雠,不可。”诩曰:“此乃所以宜从之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大怨,明德于四海也。”绣从之,归曹公。曹公见之喜,执诩手曰:“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君也。”

  • 《九州春秋》 刘备

    刘备奔荆州,刘表甚敬礼之。备作上客数年,尝于坐中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流涕还坐。表问备,备曰:“昔年尝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生肉,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立,是以悲耳。”

  • 《九州春秋》 傅干

    参军傅干谏曰:“治天下之大具有二,文与武也;用武则先威,用文则先德,威德足以相济,而后王道备矣。往者天下大乱,上下失序,明公用武攘之,上平其九。今未承王命者,吴与蜀也,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难以威服,易以德怀。愚以为可且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分土定封,论功行赏,若此则内外之心固,有功者劝,而天下知制矣。然后渐兴学校,以导其善性而长其义节。公神武震于四海,若修文以济之,则普天之下,无思不服矣…

  • 《九州春秋》 鲁肃

    曹公征荆州,孙权大惧,鲁肃欲劝权拒曹公,乃激说权曰:“彼曹公者,实严敌也,新并袁绍,兵马甚精,乘战胜之威,伐丧乱之国,克可必也。不如遣兵助之,且送将军家诣邺;不然,将危。”权大怒,欲斩肃,肃因曰:“今事已急,即有他图,何不遣兵助刘备,而欲斩我乎?”权然之,即遣周瑜助备。

  • 《九州春秋》 庞统

    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吾所不取也。”统曰:“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霸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

  • 《九州春秋》 杨修

    夏侯渊为刘备所杀于平阳。曹公自长安出斜谷,至阳平,备拒险守峡。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杨修便曰:“夫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王欲还也。”遂引还。

  • 《龙川别志》 序

    予居龙川为《略志》,志平生之一二,至于所闻于人,则未暇也。然予年将五十起自疏远,所见朝廷遗老数人而已,如欧阳公永叔、张公安道皆一世伟人,苏子容、刘贡父博学强识,亦可以名世,予幸获与之周旋,听其所讲说,后生有不闻者矣。贡父尝与予对直紫微阁下,喟然太息曰:「予一二人死,前言往行堙灭不载矣。君苟能记之,尚有传也。」时予方苦多事,懒于述录。今谪居六年,终日燕坐,欲追考昔日所闻,而炎荒无士大夫,莫可问者…

  • 《龙川别志》 上卷

    周高祖柴后,魏成安人,父曰柴三礼,本后唐庄宗之嫔御也。庄宗没,明宗遣归其家,行至河上,父母迓之。会大风雨,止于逆旅。数日,有一丈夫冒雨走过其门,衣弊破裂,不能自庇。后见之,惊曰:“此何人耶?”逆旅主人曰:“此马铺卒吏郭雀儿者也。”后召与语,异之,谓父母曰:“此贵人,我当嫁之。”父母恚曰:“汝帝左右人,归当嫁节度使,奈何嫁此乞人?”后曰:“我久在官中,颇识贵人,此人贵不可言,不可失也。橐中装分半与…

  • 《龙川别志》 下卷

    宝元初,元昊创立文法,故名吾祖,慢书始闻,朝廷为之忿然。张邓公为相,即议绝和问罪,时西边弛备已久,人不知兵,识者以为忧。吴春卿时为谏官,上言夷狄不识礼义,宜且勿与较,许其所求,彼将无词举动,然后阴勑边臣密修战备,使年岁间战守之计立,则元昊虽欲妄作,不能为深害矣。奏入,邓公笑曰:“人言吴舍人心风,果然。”既而和事一绝,元昊入寇,所至如入无人之境。后数年,力尽求和,岁增赂遗,仍改名“兀卒”,朝廷竟不…

  • 《平宋录》 卷上

    丞相素有盛德,不屑细务,重厚深沉,外莫窥其际。中统四年,自西城入觐朝廷。至尊一见,如有所感,遂以德器遇之,以心膂寄之,拜中书平章事。虽入省预政,默然寡言,几数月余。每事参决,无不中理,八座皆惊。再拜中书左丞相,次领枢密院事,调遣四方军马务繁,无少凝滞。至元十一年秋九月,分阃南伐。其折冲御侮,极有方略,信赏必罚,得士众心,尤明于知人。其或以文进,或以武用,无不称职。临戎制胜,规画经理,英谋独运。以…

  • 《平宋录》 卷中

    夏四月乙丑,阿珠奉圣旨分兵筑围守扬州,屯于瓜洲城。丞相与吕文焕及诸将镇守建康,候秋再举。翌曰,侍奉御爱仙奉旨召丞相赴阙计事。丞相令蒙古万户阿喇哈权省事,仍咨升郎中孟祺、员外郎刘江议事。五月辛巳,丞相趣装发建康。壬午至镇江,会同阿珠、阿达哈等议镇守等事,仍谕诸将练习所部水陆士卒,甲仗务要严整,缓急适用,毋令怠惰。诸将受指挥还。癸未,同吕文焕济江北,石天麟从行。至清河口,丞相驰驿先赴阙,敷陈平宋筹画…

  • 《平宋录》 卷下

    宋太后书,传于淮东制置李知院,曰:“吾老矣,值此时艰,比奉大元皇帝诏书,俾相率来附,以全宗社,以保族属,以救万姓。然事已至此,无可奈何,举国内属。今大兵在城,三宫不惊,九庙如故,百姓安堵。其余州县,已戒嗣君下诏开谕,俾各以其地归于大元。卿自守孤城,勤劳甚至,但根本已拔,纵欲固守,民其何辜?毋重困一方之人。”宋主诏剌扬州帅臣李庭芝:“自朕嗣基绪,遭家多难,权臣似道误国背盟,至勤大元兴师问罪,已入京…

  • 《十六国春秋别传》 前赵录

    刘渊刘渊字元海,新兴匈奴人。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世居北狄。千有余岁至冒顿,袭破东胡,西走月氏,服丁零,内侵燕代,控弦四十万。汉祖患之,使刘敬奉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子孙遂冒姓为刘氏。建武初,入居西河美稷。后汉中平中,单于羌渠使子于扶罗将兵助汉讨平黄巾,会羌渠为国人所杀,于扶罗以其众留汉,自立为单于。属董卓之乱,寇掠太原、河东,屯于河内。于扶罗死,弟呼厨泉立,以于扶罗子豹为左贤王,即元海…

  • 《十六国春秋别传》 后赵录

    石勒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羯人。父周曷朱,勒生时赤光满室,白气自天属于庭中。长而壮健,有胆力,雄武好骑射。幼而力耕,每闻鞞铎之声,或在前后,归以告其母,母以作劳耳鸣,非不祥也。会并州刺史司马腾执诸胡山东,卖充军实,将诣冀州,两胡一枷,勒亦在中,东至平原卖与荏平人师欢为奴,每夜于野,尝闻鼓角之声,诸奴亦闻,归以白欢,欢惧而免之。欢家邻于马牧率汲桑,往来,勒以能相马,自托于桑,而佣于武安,临水为游军所…

  • 《十六国春秋别传》 前燕录

    慕容廆慕容廆,字奕落瑰,昌黎棘城人。昔高辛氏游于海滨,留少子厌越以君北夷,世居辽左,号曰东胡。秦汉之际,为匈奴所败,分保鲜卑山,因复以为号。曾祖莫护跋,魏初率其诸部入居辽西,从司马宣王讨公孙渊有功,拜率义王,始建国于棘城之北。见燕代少年多冠步摇,跋意甚好之,遂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为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祖木延,左贤王,从毋丘俭征高丽有功,加号大都督父涉归,以全柳城之勋,进拜单于,迁邑辽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