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书》 志·卷二十八
    魏征

    经籍二史《史记》一百三十卷目录一卷,汉中书令司马迁撰。《史记》八十卷宋南中郎外兵参军裴骃注。《史记音义》十二卷宋中散大夫徐野民撰。《史记音》三卷梁轻车录事参军邹诞生撰。《古史考》二十五卷晋义阳亭侯谯周撰。《汉书》一百一十五卷汉护军班固撰,太山太守应劭集解。《汉书集解音义》二十四卷应劭撰。《汉书音训》一卷服虔撰。《汉书音义》七卷韦昭撰。《汉书音》二卷梁寻阳太守刘显撰。《汉书音》二卷夏侯咏撰。《汉书…

  • 《隋书》 志·卷二十九
    魏征

    经籍三子《晏子春秋》七卷齐大夫晏婴撰。《曾子》二卷目一卷。鲁国曾参撰。《子思子》七卷鲁穆公师孔亻及撰。《公孙尼子》一卷尼,似孔子弟子。《孟子》十四卷齐卿孟轲撰,赵岐注。《孟子》七卷郑玄注。《孟子》七卷刘熙注。梁有《孟子》九卷,綦毋邃撰,亡。《孙卿子》十二卷楚兰陵令荀况撰。梁有王孙子一卷,亡。《董子》一卷战国时董无心撰。《鲁连子》五卷、录一卷鲁连,齐人,不仕,称为先生。《新语》二卷陆贾撰。《贾子》…

  • 《隋书》 志·卷三十
    魏征

    经籍四集道经佛经《楚辞》十二卷并目录。后汉校书郎王逸注。《楚辞》三卷郭璞注。梁有《楚辞》十一卷,宋何偃删王逸注,亡。《楚辞九悼》一卷杨穆撰。《参解楚辞》七卷皇甫遵训撰。《楚辞音》一卷徐邈撰。《楚辞音》一卷宋处士诸葛氏撰。《楚辞音》一卷孟奥撰。《楚辞音》一卷《楚辞音》一卷释道骞撰。《离骚草木疏》二卷刘杳撰。右十部,二十九卷。通计亡书,十一部,四十卷。《楚辞》者,屈原之所作也。自周室衰乱,诗人寝息…

  • 《隋书》 列传·卷一
    魏征

    后妃夫阴阳肇分,乾坤定位,君臣之道斯著,夫妇之义存焉。阴阳和则裁成万物,家道正则化行天下,由近及远,自家刑国,配天作合,不亦大乎!兴亡是系,不亦重乎!是以先王慎之,正其本而严其防。后之继体,靡克聿修,甘心柔曼之容,罔念幽闲之操。成败攸属,安危斯在。故皇、英降而虞道隆,任、姒归而姬宗盛,妹、妲致夏、殷之衅,褒、赵结周、汉之祸。爰历晋、宋,实繁有徒。皆位以宠升,荣非德进,恣行淫僻,莫顾礼仪,为枭为鸱…

  • 《隋书》 列传·卷二
    魏征

    李穆子浑穆兄子询询弟崇崇子敏李穆,字显庆,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代居北狄,其后随魏南迁,复归汧、陇。祖斌,以都督镇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及穆贵,赠司空。穆风神警俊,倜傥有奇节。周太祖首建义旗,穆便委质,释褐统军。永熙末,奉迎魏武帝,授都督,封永平县子,邑三百户。又领乡兵,累以军功进爵为伯。从太祖击齐师于芒山,太祖临阵堕马,穆突围而进,以马策击太祖而詈之,授以从骑…

  • 《隋书》 列传·卷三
    魏征

    刘昉刘昉,博陵望都人也。父孟良,大司农。从魏武入关,周太祖以为东梁州刺史。昉性轻狡,有奸数。周武帝时,以功臣子入侍皇太子。及宣帝嗣位,以技佞见狎,出入宫掖,宠冠一时。授大都督,迁小御正,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并见亲信。及帝不悆,召方及之仪俱入卧内,属以后事。帝喑不复能言。昉见静帝幼冲,不堪负荷。然昉素知高祖,又以后父之故,有重名于天下,遂与郑译谋,引高祖辅政。高祖固让,不敢当。昉曰:“公若为,当速为…

  • 《隋书》 列传·卷四
    魏征

    于义子宣道宣敏于义,字慈恭,河南洛阳人也。父谨,从魏武帝入关,仕周,官至太师,因家京兆。义少矜严,有操尚,笃志好学。大统末,以父功,赐爵平昌县伯,邑五百户。起家直閤将军。其后改封广都县公。周闵帝受禅,增邑六百户。累迁安武太守,专崇德教,不尚威刑。有郡民张善安、王叔兒争财相讼,义曰:“太守德薄不胜任之所致,非其罪也。”于是取家财,倍与二人,喻而遣去。善安等各怀耻愧,移贯他州。于是风教大洽。其以德化…

  • 《隋书》 列传·卷五
    魏征

    梁士彦子刚梁默梁士彦,字相如,安定乌氏人也。少任侠,不仕州郡。性刚果,喜正人之是非。好读兵书,颇涉经史。周世以军功拜仪同三司。武帝将有事东夏,闻其勇决,自扶风郡守除九曲镇将,进位上开府,封建威县公,齐人甚惮焉。寻迁熊州刺史。后从武帝拔晋州,进位柱国,除使持节、晋绛二州诸军事、晋州刺史。及帝还后,齐后主亲总六军而围之。独守孤城,外无声援,众皆震惧,士彦慷慨自若。贼尽锐攻之,楼堞皆尽,城雉所存,寻仞…

  • 《隋书》 列传·卷六
    魏征

    高颎高颎,字昭玄,一名敏,自云渤海蓚人也。父宾,背齐归周,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氏。及信被诛,妻子徙蜀。文献皇后以宾父之故吏,每往来其家。宾后官至鄀州刺史,及颎贵,赠礼部尚书、渤海公。颎少明敏,有器局,略涉书史,尤善词令。初,孩孺时,家有柳树,高百许尺,亭亭如盖。里中父老曰:“此家当出贵人。”年十七,周齐王宪引为记室。武帝时,袭爵武阳县伯,除内史上士,寻迁下大夫。以平齐功,拜开府。寻从越…

  • 《隋书》 列传·卷七
    魏征

    李德林子百药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也。祖寿,湖州户曹从事。父敬族,历太学博士、镇远将军。魏孝静帝时,命当世通人正定文籍,以为内校书,别在直閤省。德林幼聪敏,年数岁,诵左思《蜀都赋》,十余日便度。高隆之见而嗟叹,遍告朝士,云:“若假其年,必为天下伟器。”鄴京人士多就宅观之,月余,日中车马不绝。年十五,诵五经及古今文集,日数千言。俄而该博坟典,阴阳纬候,无不通涉。善属文,辞核而理暢。魏收尝对高隆…

  • 《隋书》 列传·卷八
    魏征

    河间王弘(子庆)河间王弘,字辟恶,高祖从祖弟也。祖爱敬,早卒。父元孙,少孤,随母郭氏养于舅族。及武元皇帝与周太祖建义关中,元孙时在鄴下,惧为齐人所诛,因假外家姓为郭氏。元孙死,齐为周所并,弘始入关,与高祖相得。高祖哀之,为买田宅。弘性明悟,有文武干略。数从征伐,累迁开府仪同三司。高祖为丞相,常置左右,委以心腹。高祖诣周赵王宅,将及于难,弘时立于户外,以卫高祖。寻加上开府,赐爵永康县公。及上受禅…

  • 《隋书》 列传·卷九
    魏征

    滕穆王瓚嗣王纶膝穆王瓚,字恆生,一名慧,高祖母弟也。周世以太祖军功封竟陵郡公,尚武帝妹顺阳公主,自右中侍上士迁御伯中大夫。保定四年,改为纳言,授仪同。瓚贵公子,又尚公主,美姿仪,好书爱士,甚有令名于当世,时人号曰杨三郎。武帝甚亲爱之。平齐之役,诸王咸从,留瓚居守,帝谓之曰:“六府事殷,一以相付。朕将遂事东方,无西顾之忧矣。”其见亲信如此。宣帝即位,迁吏部中大夫,加上仪同。未几,帝崩,高祖入禁中…

  • 《隋书》 列传·卷十
    魏征

    文四子高祖五男,皆文献皇后之所生也。长曰房陵王勇,次炀帝,次秦孝王俊,次庶人秀,次庶人谅。房陵王勇,字睍地伐,高祖长子也。周世,以太祖军功封博平侯。及高祖辅政,立为世子,拜大将军、左司卫,封长宁郡公。出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总统旧齐之地。后征还京师,进位上柱国、大司马,领内史御正,诸禁卫皆属焉。高祖受禅,立为皇太子,军国政事及尚书奏死罪已下,皆令勇参决之。上以山东民多流冗,遣使按检,又欲徙民北…

  • 《隋书》 列传·卷十一
    魏征

    赵煚赵煚,字贤通,天水西人也。祖超宗,魏河东太守。父仲懿,尚书左丞。煚少孤,养母至孝。年十四,有人盗伐其父墓中树者,煚对之号恸,因执送官。见魏右仆射周惠达,长揖不拜,自述孤苦,涕泗交集,惠达为之陨涕,叹息者久之。及长,深沉有器局,略涉书史。周太祖引为相府参军事。寻从破洛阳。及太祖班师,煚请留抚纳亡叛,太祖从之。煚于是帅所领与齐人前后五战,斩郡守、镇将、县令五人,虏获甚众,以功封平定县男,邑三百户…

  • 《隋书》 列传·卷十二
    魏征

    韦世康(弟洸艺冲从父弟寿)韦世康,京兆杜陵人也,世为关右著姓。祖旭,魏南幽州刺史。父夐,隐居不仕,魏、周二代,十征不出,号为逍遥公。世康幼而沉敏,有器度。年十岁,州辟主簿。在魏,弱冠为直寝,封汉安县公,尚周文帝女襄乐公主,授仪同三司。后仕周,自典祠下大夫历沔、硖二州刺史。从武帝平齐,授司州总管长史。于时东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绥抚之,士民胥悦。岁馀,入为民部中大夫,进位上开府,转司会中大夫。尉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