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书》 列传·卷八

    衡阳献王昌南康愍王昙朗子方泰方庆衡阳献王昌,字敬业,高祖第六子也。梁太清末,高祖南征李贲,命昌与宣后随沈恪还吴兴。及高祖东讨侯景,昌与宣后、世祖并为景所囚。景平,拜长城国世子、吴兴太守,时年十六。昌容貌伟丽,神情秀朗,雅性聪辩,明习政事。高祖遣陈郡谢哲、济阳蔡景历辅昌为郡,又遣吴郡杜之伟授昌以经书。昌读书一览便诵,明于义理,剖析如流。寻与高宗俱往荆州,梁元帝除员外散骑常侍。荆州陷,又与高宗俱迁关…

  • 《陈书》 列传·卷九

    陈拟陈详陈慧纪陈拟,字公正,高祖疏属也。少孤贫,性质直强记,高祖南征交趾,拟从焉。又进讨侯景,至豫章,以拟为罗州刺史,与胡颖共知后事,并应接军粮。高祖作镇硃方,拟除步兵校尉、曲阿令。绍泰元年,授贞威将军、义兴太守。二年,入知卫尉事,除员外散骑常侍、明威将军、雍州刺史资,监南徐州。高祖践祚,诏曰:“维城宗子,实固有周,盘石懿亲,用隆大汉。故会盟则异姓为后,启土则非刘勿王,所以纠合枝干,广树蕃屏,前…

  • 《魏书》 帝纪·卷三

    太宗纪太宗明元皇帝,讳嗣,太祖长子也,母曰刘贵人,登国七年生于云中宫。太祖晚有子,闻而大悦,乃大赦天下。帝明睿宽毅,非礼不动,太祖甚奇之。天兴六年,封齐王,拜相国,加车骑大将军。初,帝母刘贵人赐死,太祖告帝曰:“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后与国政,使外家为乱。汝当继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帝素纯孝,哀泣不能自胜,太祖怒之。帝还宫,哀不自止,日夜号泣。太祖知而又召之。帝欲入,左右曰…

  • 《魏书》 帝纪·卷六

    显祖纪显祖献文皇帝,讳弘,高宗文成皇帝之长子也。母曰李贵人。兴光元年秋七月,生于阴山之北。太安二年二月,立为皇太子。聪睿机悟,幼而有济民神武之规,仁孝纯至,礼敬师友。和平六年夏五月甲辰,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尊皇后曰皇太后。车骑大将军乙浑矫诏杀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于禁中。戊申,侍中、司徒、平原王陆丽自汤泉入朝,浑又杀之。己酉,以侍中、车骑大将军乙浑为太尉、录尚书事,东安王刘尼为司…

  • 《魏书》 帝纪·卷八

    世宗纪世宗宣武皇帝,讳恪,高祖孝文皇帝第二子。母曰高夫人,初,梦为日所逐,避于床下。日化为龙,绕己数匝,寤而惊悸,既而有娠。太和七年闰四月,生帝于平城宫。二十一年正月甲午,立为皇太子。二十三年夏四月丁巳,即皇帝位于鲁阳,大赦天下。帝居谅暗,委政宰辅。五月丙子朔,高丽国遣使朝贡。六月乙卯,分遣侍臣巡行郡国,问民疾苦,考察守令,黜陟幽明。文武应求、道著丘园者,皆加褒礼。戊辰,追尊皇妣曰文昭皇后。秋八…

  • 《北齐书》 本纪·卷八

    后主幼主后主讳纬,字仁纲,武成皇帝之长子也。母曰胡皇后,梦于海上坐玉盆,日入裙下,遂有娠。天保七年五月五日,生帝于并州邸。帝少美容仪,武成特所爱宠,拜王世子。及武成入纂大业,大宁二年正月丙戌,立为皇太子。河清四年,武成禅位于帝。天统元年夏四月丙子,皇帝即位于晋阳宫,大赦,改河清四年为天统。丁丑,以太保贺拔仁为太师,太尉侯莫陈相为太保,司空、冯翊王润为司徒,录尚书事、赵郡王睿为司空,尚书左仆射、河…

  • 《隋书》 志·卷二十二
    魏征

    百官中后齐制官,多循后魏,置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师,拟古上公,非勋德崇者不居。次有大司马、大将军,是为二大,并典司武事。次置太尉、司徒、司空,是为三公。三师、二大、三公府,三门,当中开黄閤,设内屏。各置长史,司马,谘议参军,从事中郎,掾属,主簿,录事,功曹,记室、户曹、金曹、中兵、外兵、骑兵、长流、城局、刑狱等参军事,东西閤祭酒及参军事,法、墨、田、水、铠、集、士等曹行参军,兼左户右户行参军…

  • 《北史》 本记·卷五

    敬宗孝庄皇帝讳子攸,彭城王勰之第三子也。母曰李妃。明帝初,以勰有鲁阳翼卫之勋,封帝武城县公。幼侍明帝书于禁中;及长,风神秀慧,姿貌甚美,雅为明帝亲待。孝昌二年八月,进封长乐王,历位侍中、中军将军。以兄彭城王劭事,转为卫将军、左光禄大夫、中书监,实见出也。武泰元年二月,明帝崩。大都督尔硃荣谋废立。以帝家有忠勋,且兼人望,阴与帝通,率众来赴。帝与兄弟夜北度河,会荣于河阳。永安元年夏四月戊戌,帝南济河…

  • 《北史》 列传·卷二

    后妃下齐武明皇后娄氏蠕蠕公主郁久闾氏彭城太妃尔硃氏小尔硃氏上党太妃韩氏冯翊太妃郑氏高阳太妃游氏冯娘李娘文襄敬皇后元氏琅邪公主文宣皇后李氏段昭仪王嫔薛嫔孝昭皇后元氏武成皇后胡氏弘德李夫人后主皇后斛律氏后主皇后胡氏后主皇后穆氏冯淑妃周文皇后元氏文宣皇后叱奴氏孝闵皇后元氏明敬皇后独孤氏武成皇后阿史那氏武皇后李氏宣皇后杨氏宣皇后硃氏宣皇后陈氏宣皇后元氏宣皇后尉迟氏静皇后司马氏隋文献皇后独孤氏宣华夫人陈氏…

  • 《旧唐书》 本纪·卷十
    沈昫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讳亨,玄宗第三子,母曰元献皇后杨氏。景云二年乙亥生。初名嗣升,二岁封陕王,五岁拜安西大都护、河西四镇诸蕃落大使。上仁爱英悟,得之天然;及长,聪敏强记,属辞典丽,耳目之所听览,不复遗忘。开元十五年正月,封忠王,改名浚。五月,领朔方大使、单于大都护。十八年,奚、契丹犯塞,以上为河北道元帅,信安王祎为副,帅御史大夫李朝隐、京兆尹裴伷先等八总管兵以讨之。仍命百僚设次于光顺门,与…

  • 《旧唐书》 本纪·卷十三
    沈昫

    德宗下贞元四年春正月庚戌朔,上御丹凤楼,制曰:“朕以菲薄,托于王公之上,恭承天地之序,虔奉祖宗之训,遐想至理,思臻大和。而诚不感物,化不柔远,声教犹郁,征赋仍繁。顷者务于安人,不惮屈己,与西蕃结好,申以齐盟。而戎心不厌,背义亏信,劫胁士庶,屡犯封疆,元元何辜,皆朕之失。乃者辇毂之下,凶狂结构,上帝垂祐,悉自伏诛,刑以止杀,谅非获已。今三阳布和,万物资始,思与群公兆庶,惟新政理,宜敷在宥之泽,以覃…

  • 《新唐书》 志·卷五·礼乐五

    礼乐五皇后岁祀一。季春,吉,巳享先蚕,遂以亲桑。散斋三日于后殿;致斋一日于正寝,一日于正殿。前一日,尚舍设御幄于正殿西序及室中,俱东向。致斋之日,昼漏上水一刻,尚仪版奏“请中严”。尚服帅司仗布侍卫,司宾引内命妇陪位。六尚以下,各服其服,诣后殿奉迎。尚仪版奏“外办”。上水二刻,皇后服钿钗礼衣,结珮,乘舆出自西房,华盖警跸。皇后即御座,六尚以下侍卫。一刻顷,尚仪前跪奏称:“尚仪妾姓言,请降就斋室。”…

  • 《旧五代史》 后梁·太祖纪三
    薛居正

    开平元年正月丁亥,帝回自长芦,次于魏州。节度使罗绍威以帝回军,虑有不测之患,由是供亿甚至,因密以天人之望切陈之。帝虽拒而不纳,然心德之。壬寅,帝至自长芦。是日,有庆云覆于府署之上。甲辰,天子遣御史大夫薛贻矩来传禅代之意。贻矩谒帝,陈北面之礼,帝揖之升阶。贻矩曰:“殿下功德及人,三灵所卜已定。皇帝方议裁诏,行舜、禹之事,臣安敢违。”既而拜伏于砌下,帝侧躬以避之。二月戊申,帝之家庙栋间有五色芝生焉…

  • 《新五代史》 本纪·唐本纪第五

    存勖,克用长子也。初,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岗,伶人奏《百年歌》,至于衰老之际,声甚悲,坐上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兒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存勖年十一,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而抚其背曰:“兒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

  • 《新五代史》 本纪·晋本纪第九

    出帝父敬儒,高祖兄也,为唐庄宗骑将,早卒,高祖以其子重贵为子。高祖六子,五皆早死,而重睿幼,故重贵得立。重贵少而谨厚,善骑射。高祖使博士王震教以《礼记》,久之,不能通大义,谓震曰:“此非我家事也。”高祖为契丹所立,谋以一子留守太原。契丹使尽出诸子自择之,指重贵曰:“此眼大者可也。”遂拜金紫光禄大夫,行太原尹、北京留守,知河东节度事。天福二年九月,召拜左金吾卫上将军。三年冬,为开封尹,封郑王,加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