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史》 列传·卷十九
    脱脱

    耶律庶成(庶箴蒲鲁)杨皙耶律韩留杨佶耶律和尚耶律庶成,字喜隐,小字陈六,季父房之后。父吴九,检校太师。庶成幼好学,书过目不忘。善辽、汉文字,于诗尤工。重熙初,补牌印郎君,累迁枢密直学士。与萧韩家奴各进《四时逸乐赋》,帝嗟赏。初,契丹医人鲜知切脉审药,上命庶成译方脉书行之,自是人皆通习,虽诸部族亦知医事。时入禁中,参决疑议。偕林牙萧韩家奴等撰《实录》及《礼书》。与枢密副使萧德修定法令,上诏庶成曰:…

  • 《辽史》 列传·卷二十四
    脱脱

    耶律化哥耶律斡腊耶律速撒萧阿鲁带耶律那也耶律何鲁扫古耶律世良耶律化哥,字弘隐,孟父楚国王之后。善骑射。乾亨初,为北院林牙。统和四年,南侵宋,化哥擒谍者,知敌由海路来袭,即先据平州要地。事平,拜上京留守,迁北院大王。十六年,复侵宋,为先锋,破敌于遂城,以功迁南院大王,寻改北院枢密使。开泰元年,伐阻卜,阻卜弃辎重遁走,俘获甚多。帝嘉之,封豳王。后边吏奏,自化哥还阙,粮乏马弱,势不可守,上复遣化哥经略…

  • 《辽史》 列传·卷二十六
    脱脱

    耶律仁先(挞不也)耶律良萧韩家奴萧德萧惟信萧乐音奴耶律敌烈姚景行耶律阿思耶律仁先,字糺邻,小字查剌,孟父房之后。父瑰引,南府宰相,封燕王。仁先魁伟爽秀,有智略。重熙三年,补护卫。帝与论政,才之。仁先以不世遇,言无所隐。授宿直将军,累迁殿前副点检,改鹤剌唐古部节度使,俄召为北面林牙。十一年,升北院枢密副使。时宋请增岁币银绢以偿十县地产,仁先与刘六符使宋,仍议书“贡”。宋难之。仁先曰:“曩者石晋报德…

  • 《辽史》 列传·卷三十
    脱脱

    耶律棠古萧得里底萧酬斡耶律章奴耶律术者耶律棠古,字蒲速宛,六院郎君葛剌之后。大康中,补本班郎君,累迁至大将军。性坦率,好别白黑,人有不善,必尽言无隐,时号“强棠古”。在朝数论宰相得失,由是久不得调,后出为西北戍长。乾统三年,萧得里底为西北路招讨使,以后族慢侮僚吏。棠古不屈,乃罢之。棠古讼之朝,不省。天庆初,乌古敌烈叛,召拜乌古部节度使。至部,谕降之。遂出私财及发富民积,以振其困乏,部民大悦,加镇…

  • 《辽史》 列传·卷四十四
    脱脱

    ◎逆臣下○萧胡睹萧迭里得古迭耶律撒剌竹奚回离保萧特烈萧胡睹,字乙辛。口吃,视斜,发卷,伯父孝穆见之曰:“是儿状貌,族中未尝有。”及壮,魁梧桀傲,好扬人恶。重熙中,为祗候郎君。俄迁兴圣宫使,尚秦国长公主,授驸马都尉。以不谐离婚,复尚齐国公主,为北面林牙。清宁中,历北、南院枢密副使,代族兄术哲为西北路招讨使。时萧革与萧阿剌俱为枢密使,不协,革以术哲为阿剌所爱,嫉之。术哲受代赴阙,先尝借官粟,留直而去…

  • 《辽史》 列传·卷四十五
    脱脱

    高丽高丽自有国以来,传次久近,人民土田,历代各有其志,然高丽与辽,相为终始二百余年。自太祖皇帝神册间,高丽遣使进宝剑。天赞三年,来贡。太宗天显二年,来贡。会同二年,受晋上尊号册,遣使往报。圣宗统和三年秋七月,诏诸道各完戎器,以备东征高丽。八月,以辽泽沮洳,罢师。十年,以东京留守萧恒德伐高丽。十一年,王治遣朴良柔奉表请罪,诏取女直国鸭渌江东数百里地赐之。十二年,入贡。三月,王治遣使请所俘生口,诏赎…

  • 《元史》 本纪·卷十六

    ◎世祖十三二十七年春正月戊申,改大都路总管府为都总管府。庚戌,太白犯牛。改储偫提举司为军储所,秩从三品。以河东山西道宣慰使阿里火者为尚书右丞,宣慰使如故。癸丑,太阴犯井。敕从臣子弟入国子学。安南国王陈日烜遣其中大夫陈克用来贡方物。乙卯,造祀天幄殿。高丽国王王睶遣使来贡方物。丁巳,遣使代祀岳渎、海神、后土。戊午,辽阳自乃颜之叛,民甚疲敝,发钞五千八十锭赈之。己未,赐镇远王牙忽都、靖远王合带涂金银印…

  • 《元史》 本纪·卷十九

    ◎成宗二二年春正月丙子,诏蠲两都站户和顾和市。己卯,诏江南毋捕天鹅。以忽剌出千户所部屯夫贫乏,免其所输租。上思州叛贼黄胜许攻剽水口思光寨,湖广行省调兵击破之,获其党黄法安等,贼遁入上牙六罗。壬午,太阴犯舆鬼。诏凡户隶贵赤者,诸人毋争。甲申,命西平王奥鲁赤今夏居上都。丙戌,太白昼见。安西王傅铁赤、脱铁木而等复请立王相府,帝曰:“去岁阿难答已尝面陈,朕以世祖定制谕之,今复奏请,岂欲以四川、京兆悉为彼…

  • 《元史》 志·卷三

    ◎五行一人与天地,参为三极,灾祥之兴,各以类至。天之五运,地之五材,其用不穷,其初一阴阳耳,阴阳一太极耳。而人之生也,全付畀有之,具为五性,著为五事,又著为五德,修之则吉,不修则凶,吉则致福焉,不吉则致极焉。征之于天,吉则休征之所应也,不吉则咎征之所应也。天地之气,无感不应,天地之气应,亦无物不感,而况天子建中和之极,身为神人之主,而心范围天地之妙,其精神常与造化相流通,若桴鼓然。故轩辕氏治五气…

  • 《元史》 志·卷四

    ◎五行二○水不润下元统元年五月,汴梁阳武县河溢害稼。六月,京畿大霖雨,水平地丈余。泾河溢,关中水灾。黄河大溢,河南水灾。泉州霖雨,溪水暴涨,漂民居数百家。七月,潮州大水。二年正月,东平须城县、济宁济州、曹州济阴县水灾。二月,滦河、漆河溢,永平路属县皆水。瑞州路水。三月,山东霖雨,水涌。四月,东平、益都水。五月,镇江路水,宣德府大水。六月,淮河涨,漂山阳县境内民畜房舍。九月,吉安路水。至元元年,河…

  • 《元史》 志·卷五

    ◎历一夫明时治历,自黄帝、尧、舜与三代之盛王,莫不重之,其文备见于传记矣。虽去古既远,其法不详,然原其要,不过随时考验,以合于天而已。汉刘歆作《三统历》,始立积年日法,以为推步之准。后世因之,历唐而宋,其更元改法者,凡数十家,岂故相为乖异哉?盖天有不齐之运,而历为一定之法,所以既久而不能不差,既差则不可不改也。元初承用金《大明历》,庚辰岁,太祖西征,五月望,月蚀不效;二月、五月朔,微月见于西南…

  • 《元史》 志·卷九

    ◎历五○庚午元历上演纪上元庚午,距太祖庚辰岁,积年二千二十七万五千二百七十算外,上考往古,每年减一算,下验将来,每年加一算。步气朔术日法,五千二百三十。岁实,一百九十一万二百二十四。通余,二万七千四百二十四。朔实,一十五万四千四百四十五。通闰,五万六千八百八十四。岁策,三百六十五,余一千二百七十四。朔策,二十九,余二千七百七十五。气策,一十五,余一千一百四十二,秒六十。望策,一十四,余四千二,秒…

  • 《元史》 志·卷十

    ◎历六○庚午元历下步交会术交终分,一十四万二千三百一十九,秒九千三百六,微二十。交终日,二十七,余一千一百九,秒九千三百六,微二十。交中日,一十三,余三千一百六十九,秒四千六百五十三,微一十。交朔日,二,余一千六百六十五,秒六百九十三,微八十。交望日,一十四,余四千二,秒五千。秒母,一万。微母,一百。交终度,三百六十三,分七十九,秒三十六。交中度,一百八十一,分八十九,秒六十八。交象度,九十,分…

  • 《元史》 志·卷十四

    ◎地理四云南诸路行中书省,为路三十七、府二,属府三,属州五十四,属县四十七。其余甸寨军民等府不在此数。(马站七十四处,水站四处。)云南诸路道肃政廉访司(大德三年,罢云南行御史台,立肃政廉访司。)中庆路,(上。)唐姚州。阁罗凤叛,取姚州,其子凤伽异增筑城曰柘东,六世孙券丰祐改曰善阐,历五代迄宋,羁縻而已。元世祖征大理,凡收府八,善阐其一也,郡四,部三十有七。其地东至普安路之横山,西至缅地之江头城…

  • 《元史》 志·卷二十

    ◎礼乐一《传》曰:“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致礼以治躬,外貌斯须不庄不敬,则慢易之心入之矣;致乐以治心,中心斯须不和不乐,则鄙诈之心入之矣。古之礼乐,壹本于人君之身心,故其为用,足以植纲常而厚风俗;后世之礼乐,既无其本,唯属执事者从事其间,故仅足以美声文而侈观听耳。此治之所以不如古也。前圣之制,至周大备。周公相成王,制礼作乐,而教化大行,邈乎不可及矣。秦废先代典礼,汉因秦制,起朝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