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白阴经》 人谋上·数有探心篇

    经曰:古者,邻国烽烟相望,鸡犬相闻,而足迹不接於诸侯之境,车轨不结於千里之外,以道存生,以德安形,人乐其居。後世浇风起而淳朴散,权智用而谲诈生,邻国往来用间谍;纵横之事,用檃括之人矣。徐守仁义,社稷邱墟。鲁尊儒墨,宗庙泯灭。非达奥知微,不能御敌;不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见情伪,不能成名;材智不明,不能用兵;忠实不真,不能知人。是以,鬼谷先生述〈捭阖、〈揣摩、〈飞箝、〈抵巇之篇,以教苏秦、张仪游…

  • 《太白阴经》 人谋下·沉谋篇

    经曰:善用兵者,非信义不立,非阴阳不胜,非奇正不列,非诡谲不战;谋藏於心,事见於迹。心与迹同者败,心与迹异者胜。兵者,诡逆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心谋大,迹示小;心谋取,迹示与。惑其真,疑其诈;真诈不决,则强弱不分。湛然若玄元之无象,渊然若沧海之不测。如此,则阴阳不能算,鬼神不能知,术数不能穷,卜筮不能占,而况於将乎!夫善战者,胜败生於两阵之间;其谋也,策不足验;其胜也,形不足观。能言而…

  • 《太白阴经》 预备·夜号更刻篇

    经曰:夜取号於大将军处,粘藤纸二十四张,十五行界印缝安标轴,题首云:某军某年某月某日号簿。每日戍时,虞候判官持簿於大将军幕前取号,大将军取意於一行中书两字,上一字是坐喝,下一字是行答。於将军前封锁,函付诸号,各到彼巡检所,主首以本钥匙开函,告报不得令有漏泄,一夜书一行,二十四张三百六十行,尽一载,别更其簿。更漏牌一日一夜,凡一百刻,以竹马为一百,牌长三寸、阔一寸,逐月题云:某月更牌。一日一夜计行…

  • 《太白阴经》 祭文、捷书、药方·露布篇

    某道节度使某牒上中书省门下,破逆贼某乙,下兵马使告捷事,得都知兵马,使某牒称:今月某日某时於某山川,探见贼兵,与战,俘斩略尽。今乘胜逐北,末暇点拔杀获生级、器械牛马,续即申上者,天威远播,狂寇败亡,将靖烟尘,同增欢忭。谨差某乙,驰驿告捷,具状牒上中书门下,谨牒某年某月某日官牒。判官某官某行军司马,某使某官,某道节度使奏破某贼露布事,拔贼某城若干,所生擒首领某人若干,斩大将若干级,斩首若干级,获贼…

  • 《太白阴经》 杂占·占流星篇

    经曰:夫流星者,天之使也。自上而降下曰流,自下而升上曰飞。大者曰奔星,小者曰流星。星大,则使大;星小,则使小。此谓紫微宫、太微宫,出入而徐行,渐经于列宿之次也。或于列星之坐,非二宫所出者,并为妖星。流星赤色有角者,四夷有兵;前赤後黑,兵败将亡。流星入参,不出,先起者胜,後起者败。流星干七星者,兵起。流星入建星者,色青,兵起。流星入河鼓者,大将军亡;出河鼓,兵出;入河鼓,兵入。流星入王良,马尽惊…

  • 《太白阴经》 杂式·主客向背篇

    经曰:众兵大同,则先举者为主,後举者为客。陈兵原野,则先举者为客,後举者为主。又曰:天五音为客,地五音为主。五音:宫、商、角、徵、羽也。又曰:辰为客,时下为主;辰行为客,位止为主;先动先声为客,後动後声为主;高旗为客,卑旗为主;两人相见,外来为客,内坐为主;两人相见,立为客,坐为主;两人等,先举事为客,後举事为主。人有气者胜,无气者败。客利四季月日时,欲得制日,干克支,主人利;四孟月日时,欲得伐…

  • 《太白阴经》 跋·跋

    (招文张氏刻《太白阴经》十卷跋,称从影宋抄本录出较。)《四库全书》本多二卷,与唐、宋〈艺文志合。首有李筌自序,序後有内侍高班品赵承信等列衔五行,与钱遵王《读书敏求记》所称本合。惟少御书祗候臣钱承颢勘一行,或传写失去。壬辰夏,偶得旧抄本六卷,以之互校。卷三〈将军篇张刻仅存其目,卷五〈搜山烧草、〈前茅後殿、〈衅鼓、〈屯田、〈人粮马料、〈军资、〈宴设音乐等七篇,则并其目而佚之,其卷六阵图竟有大不类者…

  • 《齐民要术》 卷一

    後魏高陽太守賈思勰撰(一)耕田第一收種第二種穀第三稗附出(二)(一)各卷都在這個地位題署「後魏高陽太守賈思勰撰」,但本卷金抄、黃校、明抄、湖湘本缺,《津逮》本、漸西本已補上,茲亦補入。(二)原無「稗附出」的附注,卷內篇題下有,茲據補。耕田第一《周書》曰(一):「神農之時,天雨粟「一」,神農遂耕而種之。作陶,冶斤斧,為耒耜、鋤、耨,以墾草莽,然後五穀興助,百果藏實。」《世本》曰:「倕作耒耜。」(二…

  • 《齐民要术》 卷五

    種桑、柘第四十五養蠶附種榆、白楊第四十六種棠第四十七種穀楮第四十八種(一)漆第四十九種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種竹第五十一種紅藍花及(二)梔子第五十二燕支、香澤、面脂、手藥、紫粉、白粉附種藍第五十三種紫草第五十四伐木第五十五種地黃法附出(三)(一)卷內篇題無此「種」字,篇中也沒有提到種漆,「種」字不應有,但《要術》既專記栽培各法,應有種漆法。這是一個矛盾,茲姑仍其舊。(二)卷內篇題無「及」字…

  • 《齐东野语》 自序

    余世为齐人,居历山下,或居华不注之阳。五世祖同州府君而上,种学绩文,代有闻人。曾大父扈跸南来,受高皇帝特知,遍历三院,径跻中司。泰、禧之间,大父从属车,外大父掌帝制。朝野之故,耳闻目接,岁编日纪,可信不诬。我先君博极群书,习闻台阁旧事,每对客语,音吐洪畅,纚纚不得休。坐人倾耸敬叹,知为故家文献也。余龆侍膝下,窃剽绪余,已有叙次。意尝疑某事与世俗之言殊,某事与国史之论异。他日,过庭质之,先子出曾大…

  • 《齐东野语》 卷二

    ○张魏公三战本末略△富平之战建炎三年五月,以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许便宜黜陟。初,上问大计,浚请身任西事,置司秦州,别遣大臣与韩世忠镇淮东,令吕颐浩扈跸来武昌,从以张俊、刘光世,以相首尾。浚发行在,王彦统八字军从之。浚以御营司提举事务曲端屡挫敌,欲仗其威声,乃承制拜为威武大将军、本司都统制。浚抵秦州置司,节制五路诸帅。四年春,金帅娄室破陕州,李彦仙死之。既而与其副撤离歇及黑峰等,寇州。曲端拒之…

  • 《齐东野语》 卷三

    ○绍熙内禅绍熙二年辛亥,十一月壬申,光宗初祀圜丘。先是,贵妃黄氏有宠,慈懿李后妒之。至是,上宿斋宫,乘间杀之,以暴卒闻,上不胜骇愤。及行礼,值大风雨,黄坛灯烛尽灭,不成礼而罢。上以为获罪于天,且惮寿皇谴怒,忧惧不宁,遂得心疾,归卧青城殿。寿皇知其事,轻舆径至幄殿,欲慰勉之。直上寐,戒左右使勿言。既寤,小黄门奏知寿皇在此,上矍然惊起,下榻叩头请罪。寿皇再三开谕,终不怿。自是喜怒不常,不复视朝矣。至…

  • 《齐东野语》 卷五

    ○四皓名四皓之名,见于《法言》。《汉书·乐书》多不同,前辈尝辨之。王元之在汝日,以诗寄毕文简曰:"未必颈如樗里子,定应头似夏黄公。"文简谓绮里季夏,当为一人,黄公则别一人也。《杜诗》云:"黄、绮终辞汉。"王逸少有《尚想黄绮帖》。《陶诗》云:"黄、绮之南山。"又云:"且当从黄、绮。"《南史》,阮孝绪辞梁武之召云:"周德虽兴,夷、齐不厌薇蕨;汉道方盛,黄、绮无间山林。"盖各以首一字呼之。于是元之遂改…

  • 《齐东野语》 卷八

    ○张魏公二事高宗视师金陵,张魏公为守,杨和王领殿前司。有卒夜出,与兵马都监喧竞,卒诉之,公判云:"都监夜巡,职也,禁兵酉点后不许出营,法也,牒宿卫司照条行。"杨不得已斩之。又尝诣学,士有投牒者,视之,则争博进也。即判云:"士子争财于学校,教化不明,太守罪也。当职先罚俸半月,牒学照规行。"教官大窘,引去。○罗春伯政事罗点春伯为浙西仓摄平江府。忽有故主讼其逐仆欠钱者,究问虽得实,而仆黠甚,反欲污其主…

  • 《齐东野语》 卷十五

    ○曲壮闵本末曲端字平甫,镇戎军人,知书善属文,作字奇伟,长于兵略,屡战有声。知延安府时,王庶节制陕西六路军马,遂授端吉州团练使、节制司都统制。端雅不欲属庶,及寇犯陕西,庶召端,则以未受命辞。敌知端、庶不协,并兵寇延,庶督端为援,端以为救延,不如全陕西,乃遣吴攻华州。既而延安陷,庶无所归,遂以百骑驰至端军。端以戎服见,问庶延安失守状曰:"节制固知爱身,不知为天子爱城乎?"庶曰:"吾数令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