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笈七签》 纪传部·卷一·纪一

    ◎真宗皇帝御制《先天纪叙》盖闻幽通造化,是谓神功;胥洎范围,斯云圣迹。若乃六合无外,亿世相因。仰之若日星,遵之若绳墨,上宾之御,默赞于高旻;长发之祥,隆兴于丕绪。故当遹追盛烈,昭示群伦,广五典之阙疑,为六经之首冠者也。思文圣祖,肇初生民,时属洪荒,政方朴略。储精曾宙,下抚于八纮;应运中央,茂宣于三统。先觉以化庶汇,总己以御众灵。涿鹿观兵,济人而定难,梁峰纪号,奉天而告成。顺拜峒山,所以尊乎冲妙;…

  • 《太平御览》 杂物部·卷二

    ○板葛洪《神仙传》曰:王远,字方平,东海人也。博学六经,尤明天文、图谶、河洛之要,逆知天人盛衰之期、九州吉凶。汉桓帝闻之,连征,不出。使郡国逼载,以诣京师。低头闭口,不肯答,乃题宫门扇板四百馀字,皆说方来。帝甚怒之,使人削之。外字去,内字复见,墨皆彻入板里。《续搜神记》曰:聂友,豫章新滏人。少时贫,常夜照见一白鹿,射中之。明寻踪,血既尽,不知所在。且已饥极,便卧一梓树下。仰见箭着树枝,视之,乃是…

  • 《老老恒言》 卷一·饮食

    《记·内则》曰:“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注:酸苦辛咸,木火金水之所属。)多其时味,所以养气也。四时皆调以滑甘,象土之寄也。孙思邈曰:“春少酸增甘,夏少苦增辛,秋少辛增酸,冬少咸增苦,四季少甘增咸。”《内则》意在乘旺,孙氏意在扶衰。要之无论四时,五味不可偏多。《抱朴子》曰:“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此五味克五脏,乃五行自然之理也,凡言伤者…

  • 《魏书》 列传·卷二十四

    李顺李顺,字德正,赵郡平棘人也。父系,慕容垂散骑侍郎,东武城令,治有能名。太祖定中原,以系为平棘令。年老,卒于家。赠宁朔将军、赵郡太守、平棘男。顺博涉经史,有才策,知名于世。神瑞中,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郎。始光初,从征蠕蠕。以筹略之功,拜后军将军,仍赐爵平棘子,加奋威将军。世祖将讨赫连昌,谓崔浩曰:“朕前北征,李顺献策数事,实合经略大谋。今欲使总摄前驱之事,卿以为何如?”浩对曰:“顺智足周务,实如…

  • 《折狱龟鉴》 证慝

    183、孙宝称馓(曹冲一事附)汉孙宝,为京兆尹。有卖散者,偶与村民相逢,击落散尽碎。村民认填五十枚,卖者坚言三百枚,因致喧争。宝令别买散一枚,称见分两,乃都称碎者纽折,立见元数。众皆叹服。旧不着出处。按:魏太祖时,孙权致巨象,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莫能出其理。邓哀王冲方数岁,请:“置象大船之上,刻水痕所至,而称物以载之,校可知也。”与称散之理同矣。宝以散一枚之重,校…

  • 《女仙外史》 第五回

    唐赛儿守制辞婚林公子弃家就妇唐孝廉见林公子自来行聘,性情是倜傥的,未必沉潜学问。诗虽做得合式,不知文章一道如何,还要试他一试。发帖去请,早已车如流水马如龙,行过青山第几重矣。柏家又回得好,说公子为着求姻,旷了文课,亟亟回家读书去了,孝廉返生欢喜。因婚期甚迩,请鲍母相商制备妆奁。赛儿道:“第一件正经大事,要寻块地安葬母亲,那些妆奁的事,有亦不见得好,没亦不见得不好,不用费心的。”孝廉道:“我已安排…

  • 《太平御览》 服用部·卷一

    ○帐《释名》曰:帐,张也,张施於床氏也。小帐曰斗,形如覆斗也。《尔雅》曰:帱谓之帐。《史记》曰:丞相公孙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汉书》曰:东方朔曰:"陛下诚能用臣朔之计,推甲乙之帐,(甲乙,帐名。瓒曰:造甲乙之帐,缀以随珠。)燔之於四达之衢。"《东观汉记》曰:冯鲂,永平中,上行幸诸国,敕鲂车驾发后将缇骑…

  • 《滴天髓阐微》 下篇·子象

    知孝子奉亲之方,始克谐成大顺之风。【原注】日主为子,生日得为母。如甲乙满局皆是木,中有一二水气,为了众母衰。其势要多方以安母。用金以生水,用土以生金,则成母子之情,为大顺矣,设或无金,则水之神依乎木,而行木火金盛地亦可。【任氏曰】:子众母衰,母之性依乎子,须要安母之心,亦不可逆子性。如甲乙日为主,满局皆木,中有一二水气,谓子众母孤,母这情依乎子,必要安母之心。一不可见土,见土则子恋妇而不顾母,母…

  • 《太平御览》 皇亲部·卷十九

    ○公主中沈约《宋书》曰:山阴公主淫恣过度,谓帝曰:"妾与陛下男女虽异,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百数,而妾唯一驸马,事不均平乃如此。"帝为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进爵会稽郡长公主,秩同郡王,食汤沐邑二千户,给鼓吹一部,加班剑二十人。帝每出,主与朝臣常共陪辇。主以吏部褚渊美貌,就帝请以自侍,帝许之。渊侍主十日,备见逼迫,誓死不回,遂得免也。又曰:徐达之尚武帝长女会稽宣公主,为彭城、沛二郡太守。子湛之,字孝源…

  • 《太平御览》 皇王部·卷三十

    ○后周太祖文皇帝《周书》曰: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郡武川人。其先出自炎帝,炎帝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有葛乌兔者,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总十二部落,世为大人。其后裔孙曰普回,因狩得玉玺三纽,有文曰:皇帝玺,普回异之,以为天授。其俗谓天子曰宇文,因号宇文国,并以为氏焉。太祖,德皇帝之少子也。母曰王氏,初孕五月,夜梦抱子昇天,才不至而止。寤而告德皇帝,德皇帝喜曰:"虽不…

  • 《宣室志》 袁隐居

    贞元中,有袁隐居者,家于湘楚间,善《阴阳占诀歌》一百二十章。时故相国李公吉甫,自尚书郎谪官东南。一日,隐居来谒公。公久闻其名,即延与语。公命算己之禄仕,隐居曰:“公之禄真将相也。公之寿九十三矣。”李公曰:“吾之先未尝有及七十者,吾何敢望九十三乎?”隐居曰:“运算举数,乃九十三耳。”其后李公果相宪宗皇帝,节制淮南,再入相而薨,年五十六,时元和九年十月三日也。校其年月日,亦符九十三之数。岂非悬解之妙…

  • 《太平御览》 乐部·卷二十二

    ○觱篥《乐部》曰:觱篥者,笳管也。卷芦为头,截竹为管,出於胡地。制法角音,九孔漏声,五音咸备。唐以编入卤部,名为笳管,用之雅乐,以为雅管。六窍之制,则为凤管,旋宫转器,以应律管者也。《通典》曰:筚篥本名悲篥,出於胡中,其声悲。(或云儒者得传,胡人吹以惊中国马,后乃以笳为首,竹为管也。)《通典》曰:桃皮,东夷有卷桃皮以为筚篥也。二具大蠡也,容可数升,并吹之,以节乐。亦出南蛮。《乐府杂录》曰:筚篥者…

  • 《国语》 晋语·里克杀奚齐而秦立惠公

    二十六年,献公卒。里克将杀奚齐,先告荀息曰:“三公子之徒将杀孺子,子将如何?”荀息曰:“死吾君而杀其孤,吾有死而已,吾蔑从之矣!”里克曰:“子死,孺子立,不亦可乎?子死,孺子废,焉用死?”荀息曰:“昔君问臣事君于我,我对以忠贞。君曰:‘何谓也?’我对曰:‘可以利公室,力有所能,无不为,忠也。葬死者,养生者,死人复生不悔,生人不愧,贞也。’吾言既往矣,岂能欲行吾言而又爱吾身乎?虽死,焉避之?”里克…

  • 《旧唐书》 列传·卷三十六
    沈昫

    高宗中宗诸子○燕王忠原王孝泽王上金许王素节孝敬皇帝弘裴居道附章怀太子贤贤子邠王守礼懿德太子重润庶人重福节愍太子重俊殇帝重茂高宗八男:则天顺圣皇后生中宗、睿宗及孝敬皇帝弘、章怀太子贤,后宫刘氏生燕王忠,郑氏生原王孝,杨氏生泽王上金,萧淑妃生许王素节。燕王忠,字正本,高宗长子也。高宗初入东宫而生忠,宴宫僚于弘教殿。太宗幸宫,顾谓宫臣曰:“顷来王业稍可,非无酒食,而唐突卿等宴会者,朕初有此孙,故相就为…

  • 《夜航船》 天文部·星

    北斗七星第一天枢,第二璇,第三玑,第四权,第五玉衡,第六开阳,第七瑶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合之为斗。按《道藏经》:七星,一贪狼,二巨门,三禄存,四文曲,五廉贞,六武曲,七破军,堪舆家用此。斗柄东,则天下皆春;斗柄南,则天下皆夏;斗柄西,则天下皆秋;斗柄北,则天下皆冬。《史记》:中宫、文昌下六星,两两相比,名曰三能。台,三台。色齐,君臣和;不齐,为乖戾。泰阶六符泰阶,三台也。每台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