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籍典藏

国学典籍

  • 首页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诗文
全部
未知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现代
全部
诗 词 曲 文
  • 题王明府郊亭
    欧阳詹

    日日郊亭启竹扉,论桑劝穑是常机。山城要得牛羊下,方与农人分背归。

  • 塞上行
    欧阳詹

    闻说胡兵欲利秋,昨来投笔到营州。骁雄已许将军用,边塞无劳天子忧。

  • 题别业
    欧阳詹

    千山江上背斜晖,一径中峰见所归。不信扁舟回在晚,宿云先已到柴扉。

  • 九日广陵登高怀邵二先辈
    欧阳詹

    簪萸泛菊俯平阡,饮过三杯却惘然。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

  • 题延平剑潭
    欧阳詹

    想象精灵欲见难,通津一去水漫漫。空馀昔日凌霜色,长与澄潭生昼寒。

  • 晚泊漳州营头亭
    欧阳詹

    回峰叠嶂绕庭隅,散点烟霞胜画图。日暮华轩卷长箔,太清云上对蓬壶。

  • 赠山南严兵马使
    欧阳詹

    为雁为鸿弟与兄,如雕如鹗杰连英。天旋地转烟云黑,共鼓长风六合清。

  • 除夜侍酒呈诸兄示舍弟
    欧阳詹

    莫叹明朝又一春,相看堪共贵兹身。悠悠寰宇同今夜,膝下传杯有几人。

  • 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也
    柳宗元

    皇耆其武,于溵于淮。既巾乃车,环蔡具来。狡众昏嚚,甚毒于酲。狂奔叫呶,以干大刑。锡汝斧钺,其往视师。师是蔡人,以宥以釐。金节煌煌,锡质雕戈。犀甲熊旂,威命是荷。鼎臑俎胾,五献百笾。凡百卿士,班以周旋。宛宛周道,于山于川。远扬迩昭,陟降连连。公曰徐之,无恃额额。式和尔容,惟义之宅。赤子匍匐,厥父是亢。怒其萌芽,以悖太阳。蔡凶伊窘,悉起来聚。左捣其虚,靡愆厥虑。其危既安,有长如林。曾是讙譊,化为讴吟。

  • 奉平淮夷雅表·方城命愬守也卒入蔡得其大丑以平淮右
    柳宗元

    方城临临,王卒峙之。匪徼匪竞,皇有正命。皇命于愬,往舒余仁。踣彼艰顽,柔惠是驯。王师嶷嶷,熊罴是式。衔勇韬力,日思予殛。长戟酋矛,粲其绥章。右翦左屠,聿禽其良。维彼攸恃,乃侦乃诱。维彼攸宅,乃发乃守。雨雪洋洋,大风来加,于燠其寒,于迩其遐。狡虏既縻,输于国都。示之市人,即社行诛。汝水沄沄,既清而瀰。蔡人行歌,我步逶迟。式慕以康,为愿有馀。是究是咨,皇德既舒。内诲于家,外刑于邦。孰是蔡人,而不率从。

  •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隋乱既极唐师起晋阳平奸豪为生人义主以仁兴武为晋阳武第一
    柳宗元

    晋阳武,奋义威。炀之渝,德焉归。氓毕屠,绥者谁。皇烈烈,专天机。号以仁,扬其旗。日之升,九土晞。斥田坼,流洪辉。有其二,翼馀隋。斫枭鷔,连熊螭。枯以肉,勍者羸。后土荡,玄穹弥。合之育,莽然施。惟德辅,庆无期。

  •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唐既受命李密自败来归以开黎阳斥东土为兽之穷第二
    柳宗元

    兽之穷,奔大麓。天厚黄德,狙犷服。甲之櫜,弓弭矢箙。皇旅靖,敌逾蹙。自亡其徒,匪予戮。屈猛,虔栗栗。縻以尺组,啖以秩。黎之阳,土茫茫。富兵戎,盈仓箱。乏者德,莫能享。驱豺兕,授我疆。

  •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太宗师讨王充窦建德助逆师奋击武牢下擒之遂降充为战武牢第三
    柳宗元

    战武牢,动河朔。逆之助,图掎角。怒鷇麛,抗乔岳。翘萌牙,傲霜雹。王谋内定,申掌握。铺施芟夷,二主缚。惮华戎,廓封略。命之,卑以斫。归有德,唯先觉。

  •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薛举据泾以死子仁杲尤勇以暴师平之为泾水黄第四
    柳宗元

    泾水黄,陇野茫。负太白,腾天狼。有鸟鸷立,羽翼张。钩喙决前,钜趯傍。怒飞饥啸,翾不可当。老雄死,子复良。巢岐饮渭,肆翱翔。顿地纮,提天纲。列缺掉帜,招摇耀铓。鬼神来助,梦嘉祥。脑涂原野,魄飞扬。星辰复,恢一方。

  •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辅氏凭江淮竟东海命将平之为奔鲸沛第五
    柳宗元

    奔鲸沛,荡海垠。吐霓翳日,腥浮云。帝怒下顾,哀垫昏。授以神柄,推元臣。手援天矛,截修鳞。披攘蒙霿,开海门。地平水静,浮天根。羲和显耀,乘清氛。赫炎溥畅,融大钧。

  • ‹
  • 1
  • 2
  • ...
  • 1562
  • 1563
  • 1564
  • 1565
  • 1566
  • 1567
  • 1568
  • ...
  • 2874
  • 2875
  • ›
热门诗文
  • 早秋三首其二
    许浑

    一叶下前墀,淮南人已悲。蹉跎青汉望,迢递白云期。老信相如渴,贫忧曼倩饥。生公与园吏,何处是吾师?

  • 别裴九弟
    贾至

    西江万里向东流,今夜江边驻客舟。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 归墅
    李商隐

    行李逾南极,旬时到旧乡。楚芝应遍紫,邓橘未全黄。渠浊村舂急,旗高社酒香。故山归梦喜,先入读书堂。

  • 饯王相公出牧括州
    刘长卿

    缙云讵比长沙远,出牧犹承明主恩。城对寒山开画戟,路飞秋叶转朱轓。江潮淼淼连天望,旌旆悠悠上岭翻。萧索庭槐空闭閤,旧人谁到翟公门。

  • 使东川·南秦雪
    元稹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 咏双白鹭
    雍陶

    双鹭应怜水满池,风飘不动顶丝垂。立当青草人先见,行榜白莲鱼未知。一足独拳寒雨里,数声相叫早秋时。林塘得尔须增价,况与诗家物色宜。

热门人物
  • 胡适
    胡适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字适之,原名嗣穈。徽州绩溪人。被余英时誉为二十世纪影响力最大的学者和思想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 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是新红学考据派的创始人、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五四运动的核心人物。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 苏轼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市) 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宗亲政

  • 孔丘
    孔丘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

  • 苏洵
    苏洵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 张志和
    张志和

    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唐肃宗曾赐给他奴、婢各一,称“渔童”和“樵青”,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浮三江,

  • 顾诵坤
    顾诵坤

    顾颉刚(1893.5.8-1980.12.25),汉族,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小名双庆,笔名有余毅、铭坚等。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1920年,顾颉刚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等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民主促

热门书籍
  • 全唐诗
    全唐诗
    彭定求

    《全唐诗》,900卷,清曹寅、彭定求等奉敕编纂。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扬州诗局刻本。半页11行,行21字,白口,双鱼尾,左右双栏。版框16.6cm×11.5cm。《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一代诗歌的总集,全书共九百卷。 《全唐诗》的编修过程是这样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清圣祖玄烨即考虑编纂此书,至四十四年(1705)三月,他第五次南巡至苏州时,将主持修书的任务交给江宁织造曹寅,并将

  • 全宋词
    全宋词
    唐圭璋

    宋词总集。宋人词集丛刻﹐始自明末毛晋《宋六十名家词》。其後﹐清代侯文灿刻有《十名家词集》﹐秦恩复刻有《词学丛书》。晚清刊刻词集之风更盛﹐规模也更大。王鹏运刻有《四印斋所刻词》及《宋元三十一家词》﹐江标刻有《宋元名家词》﹐吴重熹刻有《山左人词》﹐吴昌绶刻有《双照楼景刊宋元本词》﹐朱祖谋刻有《彊村丛书》﹐陶湘刻有《续刊景宋金元明本词》。1931年﹐赵万里又补诸家丛刻之遗﹐编成《校辑宋金元人词》73卷﹐

  • 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李昉

    《太平广记》是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为宋代人撰写的一部大书。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及道经﹑释藏等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开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次年(978年)完成。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引书大约四百多种,一般

  • 红楼梦
    红楼梦
    曹沾 高鹗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红楼梦》版本可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上以杜甫诗最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

  • 百家姓
    百家姓
    佚名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朝代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Copyright ©国学书籍典藏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84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