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藻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玄端而朝日于东门之外.听朔于南门之外.闰月.则阖门左扉.立于其中.皮弁以日视朝.遂以食.日中而馂.奏而食.日少牢.朔月大牢.五饮.上水.浆.酒.醴.酏.卒食.玄端而居.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御瞽几声之上下.年不顺成.则天子素服.乘素车.食无乐. 诸侯玄端以祭.裨冕以朝.皮弁以听朔于大庙.朝服以日视朝于内朝.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视之.退适路寝听政.使人视大夫.大夫退.然后适小寝.释服.又朝服以食.特牲三俎.祭肺.夕深衣.祭牢肉.朔月少牢.五俎四簋.……

  • 明堂位

    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之国.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国.门东.北面东上.诸男之国.门西.北面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北面东上.六戎之国.西门之外.东面南上.五狄之国.北门之外.南面东上.九采之国.应门之外.北面东上.四塞.世告至.此周公明堂之位也.明堂也者.明诸侯之尊卑也. 昔殷纣乱天下.脯鬼侯以飨诸侯.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纣.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

  • 丧服小记

    斩衰括发以麻.为母括发以麻.免而以布.齐衰恶笄以终丧.男子冠而妇人笄.男子免而妇人髽.其义.为男子则免.为妇人则髽. 苴杖.竹也.削杖.桐也. 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 为父母长子稽颡.大夫吊之.虽缌必稽颡.妇人为夫与长子稽颡.其余则否. 男主必使同姓.妇主.必使异姓. 为父后者.为出母无服. 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矣. 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亦如之.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

  • 大传

    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诸侯及其大祖.大夫士有大事.省于其君.干祫及其高祖. 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既事而退.柴于上帝.祈于社.设奠于牧室.遂率天下诸侯.执豆笾.逡奔走.追王大王亶父.王季历.文王昌.不以卑临尊也. 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旁治昆弟.合族以食.序以昭缪.别之以礼义.人道竭矣.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且先者五.民不与焉.一曰治亲.二曰报功.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五者一得于天下.民无不足.无不赡者.五者一物纰缪.民莫得其死.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

  • 少仪

    闻始见君子者.辞曰.某固愿闻名于将命者.不得阶主.适者曰.某固愿见.罕见曰闻名.亟见曰朝夕.瞽曰闻名. 适有丧者曰比.童子曰听事.适公卿之丧.则曰听役于司徒. 君将适他.臣如致金玉货贝于君.则曰致马资于有司.敌者曰赠从者. 臣致襚于君.则曰致废衣于贾人.敌者曰襚. 亲者兄弟.不以襚进. 臣为君丧.纳货贝于君.则曰纳甸于有司. 赗马入庙门.赙马.与其币.大白兵车.不入庙门. 赙者既致命.坐委之.摈者举之.主人无亲受也. 受立授立.不坐.性之直者.则有之矣. 始入而辞.曰辞矣.即席.曰可矣. 排阖……

  • 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

  • 《太平广记》 卷第二十八 神仙二十八

    郗鉴 僧契虚郗 鉴荥阳郑曙,著作郎郑虔之弟也。博学多能,好奇任侠。尝因会客,言及人间奇事。曙曰:“诸公颇读《晋书》乎?见太尉郗鉴事迹否?《晋书》虽言其人死,今则存。”坐客惊曰:“愿闻其说。”曙曰:“某所善武威段扬,为定襄令。扬有子曰恝,少好清虚慕道,不食酒肉。年十六,请于父曰:‘愿寻名山,访异人求道。’扬许之,赐钱十万,从其志。段子天宝五载,行过魏郡,舍于逆旅,逆旅有客焉,自驾一驴,市药数十斤,皆养生辟谷之物也。而其药有难求未备者,日日于市邸谒胡商觅之。恝视此客,七十余矣,雪眉霜须,而貌如桃花……

  • 《太平广记》 卷第二十九 神仙二十九

    九天使者 十仙子 二十七仙姚泓 李卫公九天使者唐开元中,玄宗梦神仙羽卫,千乘万骑,集于空中。有一人朱衣金冠,乘车而下,谒帝曰:“我九天采访,巡纠人间,欲于庐山西北,置一下宫,自有木石基址,但须工力而已。”帝即遣中使,诣山西北,果有基迹宛然。信宿,有巨木数千段,自然而至,非人所运。堂殿廊宇,随类致木,皆得足用。或云,此木昔九江王所采,拟作宫殿,沉在江州湓浦;至是神人运来,以供所用。庙西长廊,柱础架虚,在巨涧之上。其下汨流奔响,泓?不测,久历年岁,曾无危垫。初作庙时,材木并至,一夕巨万,皆有水痕。……

  • 《太平广记》 卷第三十 神仙三十

    张果 翟乾? 凡八兄张 果张果者,隐于恒州条山,常往来汾晋间。时人传有长年秘术。耆老云:“为儿童时见之,自言数百岁矣。”唐太宗、高宗累征之,不起。则天召之出山,佯死于妒女庙前。时方盛热,须臾臭烂生虫。闻于则天,信其死矣。后有人于恒州山中复见之。果常乘一白驴,日行数万里,休则重叠之,其厚如纸,置于巾箱中;乘则以水?之,还成驴矣。开元二十三年,玄宗遣通事舍人裴晤,驰驿于恒州迎之。果对晤气绝而死。晤乃焚香启请,宣天子求道之意。俄顷渐苏。晤不敢逼,驰还奏之。乃命中书舍人徐峤,赍玺书迎之。果随峤到东都,……

  • 《太平广记》 卷第三十一 神仙三十一

    李遐周 许老翁 李珏章全素李遐周李遐周者,颇有道术。唐开元中,尝召入禁中。后求出住玄都观。唐宰相李林甫尝往谒之。遐周谓曰:“公存则家泰,殁则家亡。”林甫拜泣,求其救解。笑而不答,曰:“戏之耳。”天宝末,禄山豪横跋扈,远近忧之;而上意未寤。一旦遐周隐去,不知所之。但于其所居壁上,题诗数章,言禄山僭窃及幸蜀之事。时人莫晓,后方验之。其末篇曰:“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燕市人皆去”,禄山悉幽蓟之众而起也。“函关马不归”者,哥舒翰潼关之败,疋马不还也。“若逢山下鬼”者,马嵬……

  • 《太平广记》 卷第三十二 神仙三十二

    王贾 颜真卿王 贾婺州参军王贾,本太原人,移家覃怀,而先人之垄,在于临汝。贾少而聪颖,未尝有过,沉静少言。年十四,忽谓诸兄曰:“不出三日,家中当恐,且有大丧。”居二日,宅中火,延烧堂室,祖母年老震惊,自投于床而卒。兄以贾言闻诸父,诸父讯贾。贾曰:“卜筮而知。”后又白诸父曰:“太行南,泌河湾澳内,有两龙居之。欲识真龙,请同观之。”诸父怒曰:“小子好诡言骇物,当笞之。”贾跪曰:“实有。”故请观之。诸父怒曰:“小子好诡。”与同行。贾请具雨衣。于是至泌河浦深处。贾入水,以鞭画之,水为之分。下有大石,二……

  • 《太平广记》 卷第三十三 神仙三十三

    韦? 申元之 马自然张巨君韦 ?韦?字景照。开元中,举进士下第,游蜀。时将春暮,胜景尚多,与其友寻花访异,日为游宴。忽一旦有请者曰:“郡南十里许,有郑氏林亭,花卉方茂,有出尘之胜,愿偕游焉。”?喜,遂与俱。果南十里,得郑氏亭焉。端室巍巍,横然四峙,山门花辟,曲径烟矗。眙而望之,不暇他视,真尘外景也。俄而延?升巨享之上。回廊环构,饰以珠玉,殆非人世所有。即引见仙子十数,左右侍卫,华裾靓妆,亦非常世所睹。中有一人与?语,?遍拜且诘之。美人曰:“闻吾子西游蜀都,历访佳景,春煦将尽,花卉芳妍,愿聊奉一……

  • 《太平广记》 卷第三十四 神仙三十四

    裴氏子 崔炜裴氏子唐开元中,长安裴氏子,于延平门外庄居,兄弟三人未仕,以孝义闻,虽贫好施惠。常有一老父过之求浆,衣服颜色稍异。裴子待之甚谨,问其所事。云:“以卖药为业。”问其族。曰:“不必言也。”因是往来憩宿于裴舍,积数年而无倦色。一日谓裴曰:“观君兄弟至窭,而常能恭己不倦于客,君实长者,积德如是,必有大福。吾亦厚君之惠,今为君致少财物,以备数年之储。”裴敬谢之。老父遂命求炭数斤,坎地为炉,炽火。少顷,命取小砖瓦如手指大者数枚,烧之,少顷皆赤,怀中取少药投之,乃生紫烟,食顷变为金矣,约重百两,……

  • 《太平广记》 卷第三十五 神仙三十五

    成真人 柏叶仙人 齐映王四郎 韦丹 冯大亮成真人成真人者,不知其名,亦不知所自。唐开元末,有中使自岭外回,谒金天庙,奠祝既毕,戏问巫曰:“大王在否?”对曰:“不在。”中使讶其所答,乃诘之曰:“大王何往而云不在?”巫曰:“关外三十里迎成真人耳。”中使遽令人于关候之。有一道士,弊衣负布囊,自关外来。问之姓成,延于传舍,问以所习,皆不对。以驿骑载之到京,馆于私第,密以其事奏焉。玄宗大异之,召入内殿,馆于蓬莱院,诏问道术及所修之事,皆拱默不能对,沉真朴略而已。半岁余,恳求归山。既无所访问,亦听其所适,……

  • 《太平广记》 卷第三十六 神仙三十六

    徐佐卿 拓跋大郎 魏方进弟李清徐佐卿唐玄宗天宝十三载重阳日猎于沙苑。时云间有孤鹤徊翔。玄宗亲御弧矢中之。其鹤即带箭徐坠,将及地丈许,?然矫翼,西南而逝。万众极目,良久乃灭。益州城西十五里,有道观焉。依山临水,松桂深寂,道流非修习精悫者莫得而居之。观之东廊第一院,尤为幽寂。有自称青城山道士徐佐卿者,清粹高古,一岁率三四至焉。观之耆旧,因虚其院之正堂,以俟其来。而佐卿至则栖焉,或三五日,或旬朔,言归青城。甚为道流所倾仰。一日忽自外至,神彩不怡,谓院中人曰:“吾行山中,偶为飞矢所加,寻已无恙矣;然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