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籍典藏

国学典籍

  • 首页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古籍
  3. 总集类
  4. 集部
  5. 《全唐诗》

《全唐诗》

江行无题一百首

+ -

倾酒向涟漪,乘流东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浦烟函夜色,冷日转秋旻。

自有沈碑石,清光不照人。

行背青山郭,吟当白露秋。

风流无屈宋,空咏古荆州。

去指龙沙路,徒悬象阙心。

夜凉无远梦,不为偶闻砧。

好日当秋半,层波动旅肠。

已行千里外,谁与共秋光。

夜江清未晓,徒惜月光沉。

不是因行乐,堪伤老大心。

箭漏日初短,汀烟草未衰。

雨馀虽更绿,不是采蘋时。

渚边新雁下,舟上独凄凉。

俱是南来客,怜君缀一行。

云密连江暗,风斜著物鸣。

一杯真战将,笑尔作愁兵。

不识桓公渴,徒吟子美诗。

江清唯独看,心外更谁知。

水涵秋色静,云带夕阳高。

诗癖非吾病,何妨吮短毫。

帆翅初张处,云鹏怒翼同。

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佳节虽逢菊,浮生正似萍。

故山何处望,荒岸小长亭。

月下江流静,村荒人语稀。

鹭鸶虽有伴,仍共影双飞。

棹惊沙鸟迅,飞溅夕阳波。

不顾鱼多处,应防一目罗。

岸草连荒色,村声乐稔年。

晚晴初获稻,闲却采莲船。

蛩响依莎草,萤飞透水烟。

夜凉谁咏史,空泊运租船。

自念平生意,曾期一郡符。

岂知因谪宦,斑鬓入江湖。

水天凉夜月,不是惜清光。

好物随人秘,秦淮忆建康。

映竹疑村好,穿芦觉渚幽。

渐安无旷土,姜芋当农收。

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

旅吟还有伴,沙柳数枝蝉。

兵火有馀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轻云未护霜,树杪橘初黄。

信是知名物,微风过水香。

土旷深耕少,江平远钓多。

生平皆弃本,金革竟如何。

风晚冷飕飕,芦花已白头。

旧来红叶寺,堪忆玉京秋。

吴疆连楚甸,楚俗异吴乡。

漫把尊中物,无人啄蟹筐。

雨馀江始涨,漾漾见流薪。

曾叹河中木,斯言忆古人。

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

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

舟航依浦定,星斗满江寒。

若比阴霾日,何妨夜未阑。

丛菊生堤上,此花长后时。

有人还采掇,何必在春期。

堤坏漏江水,地坳成野塘。

晚荷人不折,留取作秋香。

楼空人不归,云似去时衣。

黄鹤无心下,长应笑令威。

橹慢开轻浪,帆虚带白云。

客船虽狭小,容得庾将军。

静看秋江水,风微浪渐平。

人间驰竞处,尘土自波成。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曾有烟波客,能歌西塞山。

落帆唯待月,一钓紫菱湾。

光阔重湖水,低斜远雁行。

未曾无兴咏,多谢沈东阳。

秋寒鹰隼健,逐雀下云空。

知是江湖阔,无心击塞鸿。

江草何多思,冬青尚满洲。

谁能惊鵩鸟,作赋为沙鸥。

身世比行舟,无风亦暂休。

敢言终破浪,唯愿稳乘流。

兴闲停桂楫,路好过松门。

不负佳山水,还开酒一尊。

短楫休敲桂,孤根自驻萍。

自怜非剑气,空向斗牛星。

高浪如银屋,江风一发时。

笔端降太白,才大语终奇。

幸有烟波兴,宁辞笔砚劳。

缘情无怨刺,却似反离骚。

数峰云断处,去岸映高山。

身到韦江日,犹应未得闲。

江雨正霏微,江村晚渡稀。

何曾妨钓艇,更待得鱼归。

新野旧楼名,浔阳胜赏情。

照人长一色,江月共凄清。

湖口分江水,东流独有情。

当时好风物,谁伴谢宣城。

高峰有佳号,千尺倚寒松。

若使炉烟在,犹应为上公。

楚水苦萦回,征帆落又开。

可缘非直路,却有好风来。

第二百零一卷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和贾舍人早朝 8524
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8525
奉和相公发益昌 8526
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 8527
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 8528
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 8529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 8530
西掖省即事 8531
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 8532
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 8533
酬畅当嵩山寻麻道士见寄 8534
和刑部成员外秋夜寓直寄台省知己 8535
送卢郎中除杭州赴任 8536
奉送李宾客荆南迎亲 8537
送严维下第还江东 8538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539
饯王岑判官赴襄阳道 8540
送薛弁归河东 8541
送薛播擢第归河东 8542
送陶铣弃举荆南觐省 8543
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 8544
送严黄门拜御史大夫再镇蜀川兼觐省 8545
送郭仆射节制剑南 8546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 8547
佐郡思旧游 8548
灭胡曲 8549
尚书念旧,垂赐袍衣,率题绝句献上,以申感谢 8550
忆长安曲二章寄庞[QCXC] 8551
寄韩樽 8552
醉里送裴子赴镇西 8553
题井陉双谿李道士所居 8554
题云际南峰眼上人读经堂 8555
题梁锽城中高居 8556
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 8557
日没贺延碛作 8558
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8559
经陇头分水 8560
秋思 8561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8562
戏题关门 8563
叹白发 8564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 8565
失题 8566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 8567
春兴戏题赠李侯 8568
过燕支寄杜位 8569
题苜蓿峰寄家人 8570
玉关寄长安李主簿 8571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8572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 8573
五月四日送王少府归华阴 8574
原头送范侍御 8575
送李明府赴睦州,便拜觐太夫人 8576
虢州西山亭子送范端公 8577
奉送贾侍御使江外 8578
崔仓曹席上送殷寅充石相判官赴淮南 8579
送崔子还京 8580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8581
题观楼 8582
草堂村寻罗生不遇 8583
山房春事二首 8584
逢入京使 8585
过碛 8586
碛中作 8587
赴北庭度陇思家 8588
胡歌 8589
赵将军歌 8590
醉戏窦子美人 8591
秋夜闻笛 8592
戏问花门酒家翁 8593
春梦 8594
冬夕 8595
第二百零二卷
武阳送别 8596
捣衣 8597
代闺人 8598
江南遇雨 8599
邺城引 8600
僧舍小池 8601
拟古 8602
和李起居秋夜之作 8603
吴声子夜歌 8604
塞下曲 8605
云中行 8606
楚宫词二首 8607
长孙十一东山春夜见赠 8608
赠知己 8609
东谿待苏户曹不至 8610
登天目山下作 8611
送裴少府 8612
旅次灞亭 8613
春旦歌 8614
早发西山 8615
送人还吴 8616
送金文学还日东 8617
卫中作 8618
天长节 8619
长门怨 8620
美人春卧 8621
名姝咏 8622
艳女词 8623
狷氏子 8624
戏赠歌者 8625
七夕泛舟 8626
崔驸马宅咏画山水扇 8627
观王美人海图障子 8628
闻百舌鸟 8629
省试方士进恒春草 8630
代征人妻喜夫还 8631
赠李中华 8632
咏木老人 8633
第二百零三卷
客中作 8634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 8635
郑国夫人挽歌词 8636
郡中客舍 8637
途中口号 8638
题李将军山亭 8639
早行 8640
过故人旧宅 8641
关山月 8642
战城南 8643
咏史 8644
途中览镜 8645
送部四镇人往单于别知故 8646
松滋江北阻风 8647
晓入宜都渚 8648
古意 8649
春宵览月 8650
秋怀 8651
和中书侍郎院壁画云 8652
幽情 8653
怀鲁 8654
燕歌行 8655
乌江女 8656
昌年宫之作 8657
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 8658
奉试咏青 8659
观汉水 8660
游越溪 8661
登楼 8662
感寓二首 8663
咏谈容娘 8664
览史 8665
奉试冷井诗 8666
都中闲居 8667
江南弄 8668
少年行 8669
伊水门 8670
东郊纳凉,忆左威卫李录事收昆季、太原崔参军三首 8671
西施石 8672
江南行 8673
采莲曲 8674
玉华仙子歌 8675
自君之出矣 8676
第二百零四卷
时兴 8677
咏石季伦 8678
鹤警露 8679
湘灵鼓瑟 8680
湘灵鼓瑟 8681
嵩山望幸 8682
湘灵鼓瑟 8683
湘灵鼓瑟 8684
怀素上人草书歌 8685
怀素上人草书歌 8686
怀素上人草书歌 8687
怀素上人草书歌 8688
题怀素上人草书 8689
第二百零五卷
祀风师乐章·迎神 8690
祀风师乐章·奠币登歌 8691
祀风师乐章·迎俎酌献 8692
祀风师乐章·亚献终献 8693
祀风师乐章·送神 8694
祀雨师乐章·迎神 8695
祀雨师乐章·奠币登歌 8696
祀雨师乐章·迎俎酌献 8697
祀雨师乐章·亚献终献 8698
祀雨师乐章·送神 8699
答窦拾遗卧病见寄 8700
对酒赠故人 8701
同李吏部伏日口号,呈元庶子、路中丞 8702
岭下卧疾,寄刘长卿员外 8703
戏题诸判官厅壁 8704
酬兵部李侍郎晚过东厅之作 8705
昭德皇后挽歌词 8706
秋日过徐氏园林 8707
双山过信公所居 8708
尚书宗兄使过诗以奉献 8709
抱疾谢李吏部赠诃黎勒叶 8710
奉和柳相公中书言怀 8711
客自江南话过亡友朱司议故宅 8712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 8713
朝拜元陵 8714
发襄阳后却寄公安人 8715
立春后休沐 8716
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 8717
观壁画九想图 8718
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东归 8719
顾著作宅赋诗 8720
近获风痹之疾,题寄所怀 8721
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郎 8722
酬顾况见寄 8723
岁日作 8724
元日观百僚朝会 8725
再过金陵 8726
寄杨侍御 8727
  • « 上一页
  • 下一页 »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朝代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Copyright ©国学书籍典藏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84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