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甲乙经》 卷七·阴阳相移发三疟第五

    黄帝问曰∶夫疟疾皆生于风,其以日作,以时发者,何也?岐伯对曰∶疟之始发,先起于毫毛,欠伸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俱热,头痛如破,渴欲饮水。曰∶何气使然?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阳实而阴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太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一作二阴)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胜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内外皆热,则喘渴,故欲冷冻饮料。此皆…

  • 《聊斋志异》 卷九·王子安

    王子安,东昌名士,困于场屋。入闱后期望甚切。近放榜时,痛饮大醉,归卧内室。忽有人白:“报马来。”王踉跄起曰:“赏钱十千!”家人因其醉,诳而安之曰:“但请睡,已赏矣。”王乃眠。俄又有入者曰:“汝中进士矣!”王自言:“尚未赴都,何得及第?”其人曰:“汝忘之耶?三场毕矣。”王大喜,起而呼曰:“赏钱十千!”家人又诳之如前。又移时,一人急入曰“汝殿试翰林,长班在此。”果见二人拜床下,衣冠修洁。王呼赐酒食…

  • 《聊斋志异》 卷十二·蛰蛇

    予邑郭生设帐于东山之和庄,童蒙五六人皆初入馆者也。书室之南为厕所,乃一牛栏;靠山石壁,壁上多杂草蓁莽。童子入厕,多历时刻而后返。郭责之,则曰:“予在厕中腾云。”郭疑之。童子入厕,从旁睨之,见其起空中二三尺,倏起倏坠,移时不动。郭进而细审,见壁缝中一蛇,昂首大于盆,吸气而上。遂遍告庄人,共视之,以炬火焚壁,蛇死壁裂。蛇不甚长,而粗则如巨桶。盖蛰于内而不能出,已历多年者也。

  • 《南游记》 第十五回

    华光闹阴司却说华光手持金枪,来至阴司,看见一十八重地狱,又见金钱山、银钱山破钱山、消钱山,又见金桥、银桥、乱柴桥、奈河桥。自思:金桥、银桥我不过,乱柴桥也不是我过的,不如去过那奈何渡,看我母过此去没有。华光见渡子来问曰:“你是何人?”华光曰:“乃上界华光天王。我且问你,我的母亲在此过渡没有?”渡子曰:“我这所在来千去万,何能知哪个是你母亲?”华光曰:“大名叫萧太婆,小名叫吉芝陀圣母便是。”渡子曰…

  • 《云笈七签》 存思部·卷二

    ◎存思三洞法常以旦思洞天,日中思洞地,夜半思洞渊,亦可日中顿思三真。存思之法:次入室东向,叩齿三十二通,先瞑目,思素灵宫清微府中青气、赤气相沓郁郁来,下入兆身中泥丸上宫,便咽九气;次思兰台府中赤、黄二气相沓如先来,下入兆身脐下丹田绛宫中,便咽九气。咽三洞气毕,便仰祝曰:天地混沌,渊源三精。元始结化,五气混生。变化玄元,灌注身形。服御流霞,升入紫庭。北帝落死,东华记名。洞达幽微,与帝合并。毕,又叩…

  • 《三朝北盟会编》 卷三

    政宣上帙三。起重和二年正月十日丁巳,尽其日。重和二年正月十日丁巳金人李善庆等至京师。是日李善庆等入国门馆於宝相院上令蔡京童贯邓文诰见之议事诏补善庆修武郎小散多(改作小索多)从义郎勃达(改作布达)秉义郎给全俸女真古肃慎国也。本名朱理真番语(删此二字)讹为女真本高丽朱蒙之遗种(删本高至此八字),或以为黑水靺鞨之种(改作部)而渤海之别族三韩之辰韩其实皆东夷之小国(删其实至此八字)至居混同江之东长白山鸭…

  • 《万历野获编》 卷十六

    ○科场【三试分占三名】弘治庚戌科,直隶丹徒人靳文康(贵),以解元举会试第二、廷试第三,分次第占三名,最为奇事。又二科丙辰,京师人陈澜,以顺天乡试第二,为会元廷试第三人,虽占第三名,然稍错综矣。至正德三年辛未科,四川新都人杨慎,以乡试第三、会试第二、廷试为状元,较靳又以次顺占为尤奇。而弇州纪盛事,云靳为榜眼,则误矣。吾浙科名虽盛,然而无如此奇者。直至嘉靖戊戌科,而慈溪人袁元峰(炜)以乡举第二人,登…

  • 《龙城录》 含元殿丹石隐语

    开元末含元殿火,去基下出丹石,上有隐语不可解,云天汉二年赤光生栗木下有子伤心遇酷,此亦不能辨也。

  • 《聊斋志异》 卷十一·织成

    洞庭湖中,往往有水神借舟。遇有空船,缆忽自解,飘然游行。但闻空中音乐并作,舟人蹲伏一隅,瞑目听之,莫敢仰视,任所往。游毕仍泊旧处。有柳生落第归,醉卧舟上。笙乐忽作。舟人摇生不得醒,急匿艎下。俄有人捽生。生醉甚,随手堕地,眠如故,即亦置之,少间,鼓吹鸣聒。生微醒,闻兰麝充盈,睨之,见满船皆佳丽。心知其异,目若瞑。少间传呼织成,即有侍儿来,立近颊际,翠袜紫鸟,细瘦如指。心好之,隐以齿啮其袜。少间,女…

  • 《隋书》 列传·卷三十一
    魏征

    ○李谔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好学,解属文。仕齐为中书舍人,有口辩,每接对陈使。周武帝平齐,拜天官都上士,谔见高祖有奇表,深自结纳。及高祖为丞相,甚见亲待,访以得失。于时兵革屡动,国用虚耗,谔上《重谷论》以讽焉。高祖深纳之。及受禅,历比部、考功二曹侍郎,赐爵南和伯。谔性公方,明达世务,为时论所推。迁治书侍御史,上谓群臣曰:“朕昔为大司马,每求外职,李谔陈十二策,苦劝不许,朕遂决意在内。今此事业…

  • 《太平御览》 治道部·卷十一

    ○荐举上《礼记·檀弓下》曰:赵文子知人,所举於晋国,管库之士,七十有馀家。(管库之士,府吏以下官长所置也。举之於君,以为大夫士也。管,键也。库,物所藏。)《礼记·杂记》曰:管仲遇盗,取二人焉,上以为公臣,曰:"其所与游僻也。可人也。"(言此人可也。但居恶人之中,使之犯法。)又《儒行》曰:儒有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左传…

  • 《南史》 列传·卷六十九

    沈炯虞荔傅縡顾野王姚察沈炯字初明,吴兴武康人也。祖瑀,梁寻阳太守。父续,王府记室参军。炯少有俊才,爲当时所重。仕梁爲尚书左户侍郎、吴令。侯景之难,吴郡太守袁君正入援建邺,以炯监郡。台城陷,景将宋子仙据吴兴,使召炯,方委以书记,炯辞以疾,子仙怒,命斩之。炯解衣将就戮,碍于路间桑树,乃更牵往他所,或救之,仅而获免。子仙爱其才,终逼之令掌书记。及子仙败,王僧辩素闻其名,军中购得之,酬所获者钱十万,自是…

  • 《镜花缘》 第十六回

    紫衣女殷勤问字白发翁傲慢谈文话说唐敖闻多九公之言,不觉喜道:“小弟向闻海外有个毗骞国,其人皆寿享长年。并闻其国有前盘古所存旧案。我们何不上去瞻仰瞻仰?”多、林二人点头称善。于是收口登岸,步入城中。只见其人生得面长三尺,颈长三尺,身长三尺,颇觉异样。林之洋道:“他这颈项生得恁长,若到天朝,要教俺们家乡裁缝作领子,还没三尺长的好领样儿哩。”登时访到前盘古存案处,见了掌管官吏,说明来意。那官吏闻是天朝…

  • 《小五义》 第一百十六回

    朱文朱德逢恶霸有侠有义救姑娘且说姑娘叫过甘妈妈去,同他娘一说,他要替人家暖玉小姐去,暗带短刀一把,下轿之时杀个干干净净的。妈妈一拦他,不让他去,他就要行拙志。妈妈也是无法,故此到前面与温员外说这套言语来了。温员外也是为难,甘妈妈也是着急。温员外说:“那如何使得!”忽然朱文慌慌张张,手中拿定打马藤鞭,打外边跑将进来。从人赶着给大爷跪下磕头,说:“大爷从那里来?”大爷也不理论那些从人,过来先给温员外…

  • 襄公·三年

    一、三年。春,楚公子婴齐帅师伐吴。二、公如晋。三、夏四月壬戌,公及晋侯盟于长樗。公至自晋。四、六月,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郑伯、莒子、邾娄子、齐世子光;己未,同盟于鸡泽。陈侯使袁侨如会。戊寅,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及陈袁侨盟。其言如会何?后会也。曷为殊及陈袁侨?为其与袁侨盟也。五、秋,公至自会。六、冬,晋荀罃帅师伐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