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尉缭子》 十二陵

    威在于不变;惠在于因时;机在于应事;战在于治气;攻在于意表;守在于外饰;无过在于度数;无(因)[困]在于豫备;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除害在于敢断;得众在于下人。悔在于任疑;孽在于屠戮;偏在于多私;不祥在于恶闻己过;不度在于竭民财;不明在于受间;不实在于轻发;固陋在于离贤;祸在于好利;害在于亲小人;亡在于无所守;危在于无号令。

  • 《国语》 齐语·管仲对桓公以霸术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失犹是也。”桓…

  • 《小八义》 第八十二回

    阮英与弟兄回铁龙众英雄计议救铁牛诗曰:周老夫人居山峰望子不回暗伤情诸位英雄将山下四外寻找周景隆闻听阮英回山寨必是来了我亲生这回一齐把山下大兵杀进汴梁城话说周老夫人,闻听阮英回山,满心欢喜。又听他同着那两个人回来的,内中必有公子周顺回来了,该我母子相逢这山中。铁梁寨主招聚许多的喽兵,无数的粮草,兵多粮足,此时你回来,正好起兵杀进汴梁拿奸相。夫人闻听喜气生正好发兵进东京拿住蔡京将仇报不枉留你周景隆不…

  • 《封神演义》 第十三回

    太乙真人收石矶诗曰:天然顽石得机先,结就灵胎已万年。吸月餐星探地窟,填离取坎复天干。漫跨步雾兴云术,且听吟龙啸虎仙。劫火运逢难措手,须知邪正有偏全。话说哪咤在宝德门将敖光踏住后心,敖光扭颈回头看时,认得是哪咤,不觉勃然大怒,况又被他打倒,用脚踏住,挣持不得,乃大骂曰:“好大胆泼贼!你黄牙未退,奶毛未干,骋凶将御笔钦点夜叉打死,又将我三太子打死,他与你何仇,你敢将他筋俱抽去!这等凶顽,罪已不赦。今…

  • 《针灸大成》 卷五·八穴配合歌

    公孙偏与内关合,列缺能消照海疴,临泣、外关分主客,后溪、申脉正相和。左针右病知高下,以意通经广按摩,补泻迎随分逆顺,五门八法是真科。

  • 《聊斋志异》 卷四·胡四相公

    莱芜张虚一者,学使张道一之仲兄也,性豪放自纵。闻邑中某宅为狐狸所居,敬怀刺往谒,冀一见之。投刺隙中,移时扉自辟,仆大愕却走,张肃衣敬入,见堂中几榻宛然,而阒寂无人,揖而祝曰:“小生斋宿而来,仙人既不以门外见斥,何不竟赐光霁?”忽闻空中有人言曰:“劳君枉驾,可谓跫然足音矣。请坐赐教。”即见两坐自移相向。甫坐,即有镂漆朱盘贮双茗盏,悬目前。各取对饮,吸呖有声,而终不见其人。茶已,继之以酒。细审官阀…

  • 《元史》 志·卷三十

    ◎祭祀六○至正亲祀南郊至正三年十月十七日,亲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太祖皇帝配享,如旧行仪制。右丞相脱脱为亚献官,太尉、枢密知院阿鲁秃为终献官,御史大夫伯撒里为摄司徒,枢密知院汪家奴为大礼使,中书平章也先帖木儿、铁木儿达识二人为侍中,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中书右丞太平二人为门下侍郎,宣徽使达世帖睦尔、太常同知李好文二人为礼仪使,宣徽院使也先帖木儿执劈正斧,其余侍祀官依等第定拟。前期八月初七日,太常礼仪…

  • 《武经总要》 后集·卷二十

    太乙定主客胜负阴局立成。△第一局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太乙在九宫,天目文昌将临吕申。主算五,八门杜,主大将、参将不出中宫,始击将大武。客算二十九不和,客大将九宫囚,客参将七宫发,计神申。此局主人杜塞无门,客大将囚,主客俱不利,各宜固守。主闻贼备东北,客闻贼备西南。△第二局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太乙在九宫,天目高丛。主算四不和,主大将四宫内迫,主参将二宫外迫,始击将临阴主。客算十七长和,客大将七宫发…

  • 《魏书》 列传·卷二十六

    刁雍王慧龙韩延之袁式刁雍,字淑和,勃海饶安人也。高祖攸,晋御史中丞。曾祖协,从司马叡渡江,居于京口,位至尚书令。父暢,司马德宗右卫将军。初,暢兄逵以刘裕轻狡薄行,负社钱三万,违时不还,执而徵焉。及裕诛桓玄,以嫌故先诛刁氏。雍为暢故吏所匿,奔姚兴豫州牧姚绍于洛阳,后至长安。雍博览书传,姚兴以雍为太子中庶子。泰常二年,姚泓灭,与司马休之等归国。上表陈诚,于南境自效。太宗许之,假雍建义将军。雍遂于河济…

  • 《针灸大成》 卷三·行针指要歌

    或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或针水,水分侠脐上边取。或针结,针着大肠泄水穴。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或针虚,气海丹田委中奇。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或针嗽,肺俞风门须用灸。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翻胃吐食一般医,针中有妙少人知。

  • 《列女传》 仁智传·鲁公乘姒

    鲁公乘姒者,鲁公乘子皮之姒也。其族人死,姒哭之甚悲。子皮止姒曰:“安之,吾今嫁姊矣。”已过时,子皮不复言也。鲁君欲以子皮为相,子皮问姒曰:“鲁君欲以我为相,为之乎?”姒曰:“勿为也。”子皮曰:“何也?”姒曰:“夫临丧而言嫁,一何不习礼也!后过时而不言,一何不达人事也!子内不习礼,而外不达人事,子不可以为相。”子皮曰:“姒欲嫁,何不早言?”姒曰:“妇人之事,唱而后和。吾岂以欲嫁之故数子乎!子诚不习…

  • 《北溪字义》 卷下·皇极

    书所谓“皇极”,皇者,君也。极者,以一身为天下至极之标准也。孔安国训作大中,全失了字义。人君中天下而立,则正身以为四方之标准,故谓之皇极。若就君德论,则德到这处,极至而无以加。以孝言之,则极天下之孝;以弟言之,则极天下之弟。德极其至,而天下之人以为标准,周礼所谓“以为民极”,正是此意。诗说“立我烝民,莫非尔极”,又是就牟麦上论。后稷以此教民,民亦以此为准则。皇极,域中之大宝,又是就崇高富贵之位而…

  • 《说苑》 善说

    孙卿曰:“夫谈说之术,齐庄以立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谕之,分别以明之,欢欣愤满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行矣。”夫是之谓能贵其所贵。传曰:“唯君子为能贵其所贵也。”诗云:“无易由言,无曰苟矣。”鬼谷子曰:“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矣。说之不行,言之不从者,其辩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辩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

  • 《宋史》 列传·卷二百三十四

    ◎叛臣上○张邦昌刘豫苗傅(刘正彦附)杜充吴曦宋失其政,金人乘之,俘其人民,迁其宝器,效辽故事,立其臣为君,冠屦易位,莫甚斯时。高宗南渡,国势弗振,悍仆狂奴,欺主衰败,易动于恶。兵虽凶器,尤忌残忍,将用忍人,先无仁心,视背君亲犹反掌耳。世将之子使握重兵,居之厄塞之地,岂非召乱之道乎?大义昭明,旋踵殄灭,盖天道也。扶纲常,遏乱略,作《叛臣传》。张邦昌,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人也。举进士,累官大司成,以训…

  • 襄公·九年

    一、九年。春,宋火。曷为或言灾?或言火?大者曰灾,小者曰火。然则内何以不言火?内不言火者,甚之也。何以书?记灾也。外灾不书,此何以书?为王者之后记灾也。二、夏,季孙宿如晋。三、五月辛酉,夫人姜氏薨。四、秋八月癸未,葬我小君缪姜。五、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齐世子光伐郑。十有二月己亥,同盟于戏。六、楚子伐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