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籍典藏

国学典籍

  • 首页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古籍
  3. 经部
  4. 四书类
  5. 《孟子》

《孟子》

第七节

+ -

万章曰:“敢问不见诸侯,何义也?”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见于诸侯,礼也。”

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曰:“往役,义也;往见,不义也。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

曰:“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曰:“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

曰:“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旗,大夫以旌。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万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然则孔子非与?”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也。”

梁惠王章句上
第一节 1
第二节 2
第三节 3
第四节 4
第五节 5
第六节 6
第七节 7
第八节 8
梁惠王章句下
第一节 9
第二节 10
第三节 11
第四节 12
第五节 13
第六节 14
第七节 15
第八节 16
第九节 17
第十节 18
第十一节 19
第十二节 20
第十三节 21
第十四节 22
第十五节 23
第十六节 24
公孙丑章句上
第一节 25
第二节 26
第三节 27
第四节 28
第五节 29
第六节 30
第七节 31
第八节 32
第九节 33
公孙丑章句下
第一节 34
第二节 35
第三节 36
第四节 37
第五节 38
第六节 39
第七节 40
第八节 41
第九节 42
第十节 43
第十一节 44
第十二节 45
第十三节 46
第十四节 47
滕文公章句上
第一节 48
第二节 49
第三节 50
第四节 51
第五节 52
滕文公章句下
第一节 53
第二节 54
第三节 55
第四节 56
第五节 57
第六节 58
第七节 59
第八节 60
第九节 61
第十节 62
离娄章句上
第一节 63
第二节 64
第三节 65
第四节 66
第五节 67
第六节 68
第七节 69
第八节 70
第九节 71
第十节 72
第十一节 73
第十二节 74
第十三节 75
第十四节 76
第十五节 77
第十六节 78
第十七节 79
第十八节 80
第十九节 81
第二十节 82
第二十一节 83
第二十二节 84
第二十三节 85
第二十四节 86
第二十五节 87
第二十六节 88
第二十七节 89
第二十八节 90
离娄章句下
第一节 91
第二节 92
第三节 93
第四节 94
第五节 95
第六节 96
第七节 97
第八节 98
第九节 99
第十节 100
第十一节 101
第十二节 102
第十三节 103
第十四节 104
第十五节 105
第十六节 106
第十七节 107
第十八节 108
第十九节 109
第二十节 110
第二十一节 111
第二十二节 112
第二十三节 113
第二十四节 114
第二十五节 115
第二十六节 116
第二十七节 117
第二十八节 118
第二十九节 119
第三十节 120
第三十一节 121
第三十二节 122
第三十三节 123
万章章句上
第一节 124
第二节 125
第三节 126
第四节 127
第五节 128
第六节 129
第七节 130
第八节 131
第九节 132
万章章句下
第一节 133
第二节 134
第三节 135
第四节 136
第五节 137
第六节 138
第七节 139
第八节 140
第九节 141
告子章句上
第一节 142
第二节 143
第三节 144
第四节 145
第五节 146
第六节 147
第七节 148
第八节 149
第九节 150
第十节 151
第十一节 152
第十二节 153
第十三节 154
第十四节 155
第十五节 156
第十六节 157
第十七节 158
第十八节 159
第十九节 160
第二十节 161
告子章句下
第一节 162
第二节 163
第三节 164
第四节 165
第五节 166
第六节 167
第七节 168
第八节 169
第九节 170
第十节 171
第十一节 172
第十二节 173
第十三节 174
第十四节 175
第十五节 176
第十六节 177
尽心章句上
第一节 178
第二节 179
第三节 180
第四节 181
第五节 182
第六节 183
第七节 184
第八节 185
第九节 186
第十节 187
第十一节 188
第十二节 189
第十三节 190
第十四节 191
第十五节 192
第十六节 193
第十七节 194
第十八节 195
第十九节 196
第二十节 197
第二十一节 198
第二十二节 199
第二十三节 200
第二十四节 201
第二十五节 202
第二十六节 203
第二十七节 204
第二十八节 205
第二十九节 206
第三十节 207
第三十一节 208
第三十二节 209
第三十三节 210
第三十四节 211
第三十五节 212
第三十六节 213
第三十七节 214
第三十八节 215
第三十九节 216
第四十节 217
第四十一节 218
第四十二节 219
第四十三节 220
第四十四节 221
第四十五节 222
第四十六节 223
尽心章句下
第一节 224
第二节 225
第三节 226
第四节 227
第五节 228
第六节 229
第七节 230
第八节 231
第九节 232
第十节 233
第十一节 234
第十二节 235
第十三节 236
第十四节 237
第十五节 238
第十六节 239
第十七节 240
第十八节 241
第十九节 242
第二十节 243
第二十一节 244
第二十二节 245
第二十三节 246
第二十四节 247
第二十五节 248
第二十六节 249
第二十七节 250
第二十八节 251
第二十九节 252
第三十节 253
第三十一节 254
第三十二节 255
第三十三节 256
第三十四节 257
第三十五节 258
第三十六节 259
第三十七节 260
第三十八节 261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朝代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Copyright ©国学书籍典藏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84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