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品
诗文作品
-
《本草纲目》 锦地罗
释名 (根)微苦、平、无毒。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山岚、瘴毒、疮毒及其他中毒。用锦地罗根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
《本草纲目》 淫羊藿
释名 亦名仙灵脾、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干鸡筋、黄连祖、三枝九叶草、刚草。 气味 辛、寒、无毒。李时珍说:“淫羊藿味甘气香,性温不寒,能益精气。......真阳不足者宜之”。 主治 阳痿,腰膝冷。用淫羊藿一斤,酒一斗浸泡三天后,常饮服。此方名“仙灵脾酒”。 偏风不遂。服仙灵脾酒。 咳嗽,气不顺,腹满不思饮食。用淫羊藿、覆盆子、五味子(炒)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熟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茶送下。 日昏生翳。用淫羊藿、生王瓜(既红色的小栝楼),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茶送下。一天服二次。 病…
-
《本草纲目》 白附子
气味 辛、甘、大温、有小毒。 主治 中风口,半身不遂。用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等分,生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风痰眩晕(头痛,胸隔不利)。用白附子(炮,去皮脐)半斤、朱砂二两二钱半,龙脑一钱,共研为末,加粟米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在。每服三十丸,饭后服,茶或酒送下。 赤白清真斑。用白附子、硫磺,等分为末,加姜汁调稀,以匣蒂蘸搽。一天可搽数次。 喉痹肿痛。用白附子末。枯矾,等分研细,涂舌上,有涎水吐出。 偏附疝气。用白附子一个,研为末,加口涎调填脐上,再以艾灸三壮或五壮,即愈。 小儿慢脾惊风。用白…
-
《本草纲目》 羊踯躅
释名 黄踯躅、黄杜鹃、羊不食草、闹羊花、惊羊花,老虎花、玉枝。 气味 (花)辛、温、有大毒。 主治 风痰注痛。用羊踯躅花、天南星,一起生捣作饼,蒸四、五遍,以衡布袋收存。用时取焙为末,加蒸饼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温酒送下。腰脚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饭反服。 风湿痹痛(手足身体收摄不遂,肢节疼痛,言语蹇涩)。用凌晨踯躅花,酒拦后蒸过,晒干,研为末。每服五分,以牛乳一合、酒二合调服。…
-
《本草纲目》 牵牛子
释名 黑丑、草金铃、盆甑草、狗耳草。 气味 (子)苦、寒、有毒。 主治 大便不通。用牵牛子半生半熟,研为末。每服二钱,姜汤送下。又方:加大黄等分。又方:加生槟榔等分。 水盅胀满。用白牵牛、黑牵牛各取头末二钱,大麦面四两,和成烧饼,临星时烙熟食下,以茶送服。降气为验。 水肿尿涩。用牵牛研末,每服一匙,以小便通利为度。 浮肿气促,坐卧不安。用牵牛子二两,微炒,捣成末,浸乌牛尿中一夜,天明后加入葱白一把,煎开十多次,分二次安心服下。水从不便排出。 脚肿。用牵牛子捣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