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品
诗文作品
-
《黄帝内经》 缪刺论
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 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 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 岐伯曰:邪客于经,左盛…
-
《黄帝四经》 雌雄节
皇后屯磨(历),吉凶之常,以辩(辨)雌雄之节,乃分祸福之乡(向)。宪敖(傲)骄居(倨),是胃(谓)雄节,□□共(恭)验(俭),是胃(谓)雌节。夫雄节者,涅之徒也。雌节者,兼之徒也。夫雄节以得,乃不为福,雌节以亡,必得将有赏。夫雄节而数得,是胃(谓)积央(殃)。凶忧重至,几于死亡。雌节而数之,是胃(谓)积德。慎戒毋法,大禄将极。凡彼祸难也,先者恒凶,后者恒吉。先而不凶者,是恒备雌节存也,后(而不吉者,是)恒备雄节存也。先亦不凶,后亦不凶,是恒备雌节存也。先亦不吉,后亦不吉,是恒备雄节存也。凡人好用…
-
《孔子家语》 正论解
孔子在齊,齊侯出田,招虞人以旌不進,公使執之對曰:「昔先君之田也,旌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見皮冠,故不敢進,乃舍之.」孔子聞之曰:「善哉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韙之.」 齊國師伐魯,季康子使冉求率左師禦之,樊遲為右,非不能也,不信子,請三刻而踰之,如之,眾從之,師入齊軍,齊軍遁,冉有用戈,故能入焉.孔子聞之曰:「義也.」既戰,季孫謂冉有曰:「子之於戰,學之乎?性達之乎?」對曰:「學之.」季孫曰:「從事孔子,惡乎學?」冉有曰:「即學之孔子也.夫孔子者,大聖無不該,文武並用、兼通,求也適聞…
-
《农桑辑要》 典训·先贤务农
《孟子》:“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氾胜之书》:“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氾,扶岩反,水名。又姓,出敦煌、济北二望,本姓凡氏,避地于汜水,因改焉。 《史记》:“管仲相齐,与俗同好恶。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猗顿,鲁穷士,闻陶朱公富,问术焉。告之曰:“欲速富,养五牸。”乃畜牛、羊,子息万计,赀拟王公。 《庄子》:“长梧封人曰:‘昔予为禾稼,而卤莽种之,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来年深其耕而熟耨之,其…
-
《农桑辑要》 簇蚕缫丝等法·缲丝
《士农必用》:缲丝之诀,惟在细、圆、匀、紧,使无褊慢、节核,接头为“节”;疙疸为“核”。粗恶不匀也。生茧缲为上,如人手不及,杀过茧慢慢缲。杀茧法有三:一、日晒;二、盐浥:三、蒸。蒸最好,人多不会。日晒损茧,盐浥者稳。热釜:可缲粗丝单缴者,双缴亦可。但不如冷盆所缲者洁净光莹也。釜要大,置于灶上。如蒸灶法。釜上大盆甑接口,添水至甑中八分满。甑中用一板栏断,可容二人对缲也。茧少者,止可用一小甑。水须热。宜旋旋下茧。多下则缲不及,煮损。冷盆:可缲全缴细丝。中等茧可缲双缴,比热釜者有精神,而又坚韧。虽曰“…
-
《农桑辑要》 禽鱼·鱼
《齐民要术》:《陶朱公养鱼经》曰:夫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水畜,所谓“鱼池”也。以六亩地为池,池中作九洲。求怀子鲤鱼长三尺者二十头,牡鲤鱼长三尺者四头。以二月上庚日内池中,令水无声,鱼必生。至四月,内一神守;六月,内二神守;八月,内三神守。“神守”者,鳖也。所以内鳖者,鱼满三百六十,则蛟龙为之长,而将鱼飞去;内鳖则鱼不复去,在池中周绕九洲无穷,自谓江湖也。 至来年二月,得鲤鱼长一尺者一万五千枚,三尺者四万五千枚,二尺者万枚。至明年,得长一尺者十万枚,长二尺者五万枚,长三尺者五万枚,长四尺者四万…
-
《三十六计》 并战计·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