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品
诗文作品
-
《太平御览》 药部·卷二
○丹《易参同契》曰:丹沙木精,得金乃并。《书》曰:荆及衡阳惟荆州,杶、幹、栝、柏、砺、砥、砮、丹。(砥细于砺,皆磨石也。砮,石,中矢。丹,朱类。)《汲冢周书·王会》曰:成王时,濮人献丹沙。(濮人,西南角之蛮,丹沙所出。)《礼仪》曰:君乘木而王,地生丹。《孝经援神契》曰:德至山陵,则陵出黑丹。(宋均注曰:丹应五典,备五色也。)《春秋运斗枢》曰:摇光得陵出黑芝,亦令人长生。以金投中,则名为金浆;以玉…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十
○总叙尚书韦昭《辩释名》曰:尚,上也。言最在上,总领之也。辩云:尚,犹奉也。百官言事,当省案平处奉之,故曰尚书。尚食、尚方亦然。《周礼》曰:司会,中大夫二人。注:司会主天下之大计,计官之长,若今之尚书。《汉书·百官表》曰:成帝初,置尚书员五人。(如淳曰:主天子书、主天子物皆曰尚,如主婿曰尚主者也。)《东观汉记》曰:章帝东巡过任城,乃幸郑均舍,敕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故时人号为白衣尚书。又曰:章帝赐尚…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十四
○吏部郎中《六典》曰:吏部郎中掌考天下文吏之班秩阶品。《魏志》曰:诸葛诞,字公休,为吏部郎。人有所嘱托,辄显其言而亟用之,后有当否,则公议其得失以为褒贬。自是群僚莫不慎其所举。《魏志》曰:袁侃论议清当,柔而不犯,善与人同。当废兴之间,人所趋务者,常谦退不为也,时人以是称之。历选部郎,号为清平。《魏氏春秋》曰:许允为吏部郎,选郡守。明帝疑其所用非次,召入将加罪。允妻阮氏跣出,谓曰:"明主可以理夺…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十五
○兵部尚书《六典》曰:兵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武官选授及地图、舆马、甲仗之政令。其属有四:一曰兵部,二曰职方,三曰驾部,四曰库部,总其职务而行其制命。凡中外百司之事,由於所属,咸质正焉。《五代史·晋史》曰:王权转兵部尚书,高祖德契丹屈节以事之,驰驲乘轺,道路交织。一日,敕权为使,权以前世累为将相,未尝自称臣於戎虏者。谓人曰:"我虽不才,年今耄矣,岂能稽颡於穹庐之长乎?违诏得罪,亦所甘心。"由是…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十六
○刑部尚书《六典》曰:刑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刑法及徒隶勾覆、关禁之政令。其属有四:一曰刑部,二曰都官,三曰比部,四曰司门,总其职务而行其制命。凡中外百司之事,由於所属,咸质正焉。《唐书》曰:柳公绰为刑部尚书。京兆人有姑鞭妇致死者,府断以偿死,公绰议曰:"尊殴卑非斗,且其子在,以妻而戮其母,非教也。"竟减死。又曰:李适之拜刑部尚书。适之雅好宾友,饮酒一斗不乱,夜则宴赏,昼决公务,庭无留事。○刑…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十七
○侍中《六典》曰:侍中之职,掌出纳帝命,缉熙皇极,总典吏职,赞相礼仪,以和万邦,以弼庶务。盖以佐天子而统大政者也。凡军国之务,与中书令参而总焉,坐而论之,举而行之,此其大较也。应劭《汉书》曰:侍中,周官也。金蝉有貂,金取坚刚,百炼不耗;蝉居高食洁,口在掖下;貂内劲悍,而外温润。侍中便蕃左右,与帝升降,卒思近对,拾遗补缺,百僚之中莫密於兹。秦始皇破赵得其冠,以赐侍中。《史记》曰:二世用赵高计,不悉…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十八
○中书令《六典》曰:中书令之职,掌国之政令,缉熙帝载,统和天人。入则告之,出则奉之,以厘万邦,以度百揆,盖以佐天子而执大政者也。《汉书》曰:司马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又曰:石君防与弘恭皆少坐腐刑,为黄门以选为中尚书。宣帝时任中书官,以恭为令,君防为仆射。恭死,君防代为令,贵幸倾朝,百寮皆敬事。应劭《汉官仪》曰:左右曹受尚书事,前世文士以中书在右,因谓中书为右曹,又称西掖。《吴录》曰:纪…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二十一
○谏议大夫《六典》曰:谏议大夫掌侍从赞相,规谏讽谕。凡谏有五:一曰风谏,二曰顺谏,三曰规谏,四曰致谏,五曰直谏。《汉书》曰:韦玄成字少翁,以父任为郎。少好修文业,尤谦逊,其接人贫贱者益加,由是名誉日广,以明经擢为谏议大夫。又曰:刘辅以美才擢为谏议大夫。成帝欲立赵婕妤为皇后,辅上书曰:"陛下乃触情纵欲,以卑贱之女母天下乎?里语曰: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臣辱谏诤之官,不敢不尽死言。"又曰:…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二十五
○侍御史《六典》曰:侍御史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凡有别付者,则按其实状以奏。若寻常之狱,推讫,断於大理。凡事非大夫、中丞所劾而合弹奏者,则具其事为状;大夫、中丞押大事,则豸冠、朱衣、纁裳、白纱、中单以弹之,小事常服而已。《续汉书·百官志》曰:侍御史,员五人,秩六百石。以公府掾属高第补之,或牧守、议郎、郎中为之。掌察非法,受公卿群吏奏事,有违失者举劾之。凡郊庙及大拜则一人监威仪,有违失者则劾奏。《…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二十七
○太常少卿《六典》曰:凡有事於宗庙,少卿帅太祝、齐郎入荐香烛,整拂神幄,出入神主,将享,则与良〈酉昷〉令实鐏罍。《后魏书》曰:太和十五年,置少卿官,太常少卿一人,第三品上,至二十二年降为正四品。又曰:景明初班职,令太常少卿,第四品上,第一清选,明礼兼天文阴阳者为之。又曰:元顺为太常少卿,以父忧去职,哭泣呕血,身自负土。时年二十五,便有白发,免丧抽去,不复更生,世人以为孝思所致。《三国典略》曰:齐…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二十九
○大理卿《六典》曰:大理卿之职,掌邦国折狱详刑之事。以五听察其情:一曰气听,二曰色听,三曰视听,四曰声听,五曰词听。以三虑尽其理:一曰明慎以谳疑狱,二曰哀矜以雪冤狱,三曰公平以鞫庶狱。少卿为之贰。韦昭《辨释名》曰:廷尉,县尉,皆古官也。以尉尉人也。凡掌贼及司察之官皆曰尉。尉,罚也。言以罪罚奸非也。《尚书》曰:帝曰:"皋繇,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论语》曰:孟氏使阳肤为士师,(士师,典狱之…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三十三
○太史令《春秋元命苞》云:屈中挟一而起者为史,史之为言纪也,天度文法以此起也。《尚书·酒诰》曰:太史友,内史友。(太史,内史掌国典法所宾友者也。)《周书》曰:维正月,王在成周,昧爽召三公右史、戎夫曰:"今夕朕寤遂事其惊,余乃取,遂事之,要戒申戎夫王之朔望以闻也。"《礼记·曲礼下》曰:天子建六太,曰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典司六典。又《玉藻》曰: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春秋·宣上…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三十八
○杂号将军下建威将军《东观汉记》曰:光武以耿弇为建威大将军,从攻洛阳。奋威将军《魏志》曰:吕布杀董卓,王允以布为奋威大将军,仪比三司。又曰:沮授说袁绍,绍即表为奋威将军。奋武将军《吴志》曰:贺齐传豫章,东部民彭才、李玉、王海等起为贼乱,众万馀人。齐讨平之,诛其首恶,馀各降服。拣其精健为兵,次为县户。迁奋武将军。振威将军《魏志》曰:太祖以程昱为振威大将军,破袁谭、尚。扬威将军《魏志》曰:臧霸字宣高…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四十五
○太子率更令《六典》曰:率更令之职,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刻漏之政令。凡皇太子释奠於先圣先师,讲学齿胄,皆总其仪注,而为之导引。若皇太子备礼出入,乘轺车,位亚家令焉。《汉书》曰:颜师古注曰:"掌知漏刻曰率更。"《续汉书·百官志》曰:率更令,秩千石,与庶子、舍人更直,职似光禄勋。掌宫殿门户之禁,郎将屯卫之士。《晋起居注》曰:武帝太康八年,诏曰:"太子率更仆,东宫之达官也。其进品第五,秩与中庶子…
-
《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四十九
○都督《晋书》曰:杜预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南土美而谣之曰:"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又曰:陶侃为都督荆、雍、益、梁四州诸军事。是时荆州大饥,百姓多饥死。侃至秋熟辄籴,至饥复价粜之,士庶欢悦。咸蒙济赖。又曰: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招俊以礼,怀远以德,吴人悦服,呼为羊公。又曰:庾翼都督江、荆、益三州刺史,制度规模每出於人。数年之中,军国充实,人情翕然,称其才明。由是自河以南,皆怀归附。又曰: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