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花列传
    海上花列传

    《海上花列传》是清末小说,作者韩邦庆。这部长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写清末中国上海十里洋场中的妓院生活,涉及当时的官场、商界及与之相链接的社会层面。《海上花列传》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后世张爱玲曾将其翻译为国语,命名为《海上花》。 《海上花列传》是清末著名小说。它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亦名《绘图青楼宝鉴》、《绘图海上青楼奇缘》,凡64回。 这部长篇小说的主

  • 白牡丹
    白牡丹

    序 国之有史,以纪事也,古者左史记事,右史记言。故一代之君,必有一代之史,以垂后世,俾后世得以考其实录,昭其劝戒焉:下此若稗官、野乘微矣。至于小说家,不过听其遗事而敷衍之,绎之,非有褒贬是非之可寓,非有议论评断之足观,是微之又凝矣,何足尚焉!然独不曰史缺有间,乃时时于他说,而小说抑何不足尚者说乎?其中具有忠孝廉节之可风,邪慝谗色之足戒,岂无稗于世道人心乎?如有明正

  • 小八义
    小八义

    《小八义》是由半闲居士所写的长篇鼓词,于2009年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北京金诺美艺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河南龙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46集电视连续剧《小八义》于2014年1月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公示。《小八义》,又名《英雄小八义》、《梁山后代》,是部在民间流传较久的长篇鼓词,讲述的是水浒梁山英雄后代的传奇故事。 田连元评书《小八义》叙宋徽宗时,落难公子周顺与表兄徐文彪、江湖好汉尉迟霄、唐铁

  • 鬼神传
    鬼神传

    鬼神传(又名《阴阳显报鬼神全传》、《鬼神传终须报》、《终须报》)。清代小说。丹柱堂刊本。四卷十八回。短篇小说集。均演述因果报应的故事。末三回出自《古今小说》卷十“滕大尹鬼断家私”。

  • 焦氏易林注
    焦氏易林注

    《焦氏易林》又名《易林》,十六卷,西汉焦延寿撰。《四库全书》将之列于“子部术数类”。易林源自于《周易》,每一卦各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变四千零九十六卦。《易经》共有卦爻辞450条,《易林》有4096占卦变之辞,卦爻辞较之增加十倍之多,各系以文辞,皆四言韵语。《易林》的作者未定,一般有四种说法:焦延寿,崔篆,许峻,明代学者顾炎武以为东汉后期著作。 《焦氏易林注》分为六十四部分,对《周易》、《易林》等

  • 何典
    何典

    《何典》是一部用吴方言写的借鬼说事的清代讽刺小说。成于清嘉庆年间,翻刻于光绪四年(1879年),而真正流传开来则在1926年。1981年,工商出版社印行“内部发行”版。2005年,学林出版社再出新注彩绘本。《何典》编著者“过路人”原名张南庄,清代上海人;评者“缠夹二先生”原名陈得仁,清代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一九二六年六月,刘复(半农)将此书标点重印,鲁迅曾为作题记(后收入《集外集拾遗》)。 《何

  • 狄公案
    狄公案

    《狄公案》又名《武则天四大奇案》《狄梁公全传》,清末长篇公案小说,作者名已佚,共六卷六十四回。前三十回,写狄仁杰任昌平县令时平断冤狱;后三十四回,写其任宰相时整肃朝纲的故事。故事情节较为细致缜密,带有政治色彩。 狄仁杰是武则天时期的名臣,曾任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断案的传说。清光绪年间,部分学者认为作者取材于这些传说,又借鉴了《百家公案》《施公案》等小说,写下了《狄公案》,

  • 小五义
    小五义

    《小五义》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之一,全称《忠烈小五义传》又称《续忠烈侠义传》。作者佚名,“小五义”指的五鼠后人,窜天鼠卢方之子粉面子都卢珍、掣地鼠韩彰义子霹雳鬼韩天锦、钻山鼠徐庆之子山西雁徐良、锦毛鼠白玉堂的侄儿玉面专诸白芸生和“小侠”艾虎五人,全书主题环绕在群侠于忠协助平定藩王作乱、于义惩治为恶盗匪两大主题,全书贯彻忠义思想,歌颂行侠仗义精神。 作品所写故事,自白玉堂夜盗盟单始,至众侠

  • 荡寇志
    荡寇志

    《荡寇志》是中国清代长篇小说名,作者俞万春(1794—1849),此书草创于道光六年(1826),写成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间凡“三易其稿”,首尾历22年。本书中,作者仇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起义的思想与金圣叹一致,所以他紧接金圣叹“腰斩”过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从七十一回写起,杜撰出一大篇宋江等如何“被张叔夜擒拿正法”的故事,自名其书为《荡寇志》,此书的初刻本却又署书名为《结水浒传》。

  • 春秋配
    春秋配

    小说《春秋配》叙述了主角李春发、姜秋莲与张秋联三人曲折离奇、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戏曲《春秋配》据此改编。《春秋配》是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豫剧皇后陈素真先生的代表作,为秦腔传统剧目。 明朝天启年间,有一书生姓李名花,博学多闻。其友张伯言中进士,但因一字之差被黜落,故而去作强盗,并招李花同去,李花未从。后来,有一名叫石敬坡的人到李家行窃,被李花捉住,李花不仅没有责怪他,反怜其家贫,赠以金银。这就引出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上以杜甫诗最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

  •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 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 同时《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