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五代史》 后汉·列传一
    薛居正

    高祖皇后李氏,晋阳人也。高祖微时,尝牧马于晋阳别墅,因夜入其家,劫而取之。及高祖领籓镇,累封魏国夫人。高祖建义于太原,欲行颁赉于军士,以公帑不足,议率井邑,助成其事。后闻而谏曰:“自晋高祖建义,及国家兴运,虽出于天意,亦土地人民福力同致耳,未能惠其众而欲夺其财,非新天子恤隐之理也。今后宫所积,宜悉以散之,设使不厚,人无怨言。”高祖改容曰:“敬闻命矣。”遂停敛贷之议。后倾内府以助之,中外闻者,无不…

  • 《新五代史》 列传·唐臣传第十二

    ○郭崇韬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河东教练使。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孟知祥为中门使,崇韬为副使。中门之职,参管机要,先时,吴珙、张虔厚等皆以中门使相继获罪。知祥惧,求外任,庄宗曰:“公欲避事,当举可代公者。”知祥乃荐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契丹至新乐,晋人皆恐,欲解围去,庄宗未决,崇韬曰:“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

  • 《新五代史》 列传·杂传第三十三

    ○张全义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也。少以田家子役于县,县令数困辱之,全义因亡入黄巢贼中。巢陷长安,以全义为吏部尚书、水运使。巢贼败,去事诸葛爽于河阳。爽死,事其子仲方。仲方为孙儒所逐,全义与李罕之分据河阳、洛阳以附于梁,二人相得甚欢。然罕之性贪暴,日以寇钞为事。全义勤俭,御军有法,督民耕殖。以故,罕之常乏食,而全义常有馀。罕之仰给全义,全义不能给,二人因有隙。罕之出兵攻晋、绛,全义袭取河阳,罕…

  • 《新五代史》 列传·杂传第三十九

    ○硃守殷硃守殷,少事唐庄宗为奴,名曰会兒。庄宗读书,会兒常侍左右。庄宗即位,以其厮养为长直军,以守殷为军使,故未尝经战阵之用。然好言人阴私长短以自结,庄宗以为忠,迁蕃汉马步军都虞候,使守德胜。王彦章攻德胜,守殷无备,遂破南城,庄宗骂曰:“驽才,果误予事!”明宗请以守殷行军法,庄宗不听。同光二年,领镇武军节度使。是时,庄宗初入洛,守殷巡检校京师,恃恩骄恣,凌侮勋旧,与伶人景进相为表里。魏王继岌已杀…

  • 《新五代史》 列传·杂传第四十三

    ○刘昫刘昫,涿州归义人也。昫为人美风仪,与其兄暄、弟皞,皆以好学知名燕、蓟之间。后为定州王处直观察推官。处直为子都所囚,昫兄暄亦为怨家所杀,昫乃避之沧州。唐庄宗即位,拜昫太常博士,以为翰林学士,明宗时,累迁兵部侍郎居职。明宗素重昫而爱其风韵,迁端明殿学士。长兴三年,拜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昫诣中兴殿门谢,是日大祠不坐,句入谢端明殿。昫自端明殿学士拜相,当时以此为荣。废帝入立,迁…

  • 《宋史》 志·卷二

    ○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一曰大帝之坐,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东蕃近阊阖门第一星为左枢,第二星为上宰,三星曰少宰,四星曰上弼一曰上辅,五星为少弼一曰少辅,六星为上卫,七星为少卫,八星为少丞或曰上丞。其西蕃近阊阖门第一星为右枢,第二星为少尉,第三星为上辅,第四星为少辅,第五星为上卫,第六星为少卫,第七星为上丞。其占,欲均明,大小有常…

  • 《宋史》 志·卷六

    ◎天文六○月犯五纬月犯列舍上月犯五纬建隆二年十一月癸未,月犯岁星。三年二月乙巳,又犯。开宝三年九月乙卯,犯填星。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己亥,掩荧惑。八月甲戌,与太白合。八年七月辛巳,凌岁星。端拱元年二月戊申,犯填星。辛亥,犯岁星。六月丁卯,掩填星。淳化元年十一月丙申,与荧惑合。二年六月己丑,犯岁星。三年三月癸亥,与太白合。九月戊午,掩荧惑。十二月甲申,与荧惑合。四年十月癸未,与辰星合。五年二月己亥,犯…

  • 《宋史》 志·卷十六

    ◎五行二上○火上炎上,火之性也。火失其性,则为灾眚。旧说以恒燠、草妖、羽虫之孽,羊祸、赤眚、赤祥之类皆属之火,今从之。建隆元年,宿州火,燔民舍万余区。二年三月,内酒坊火,燔舍百八十区,酒工死者三十余。三年正月,滑州甲仗库火。燔仪门及军资库一百九十区,兵器、钱帛并尽。开封府通许镇民家火。燔庐舍三百四十余区。二月,安州牙吏施延业家火。燔民舍并显义军营六百余区。五月,京师相国寺火,燔舍数百区。海州火…

  • 《宋史》 志·卷二十

    ◎五行五○土稼穑作甘,土之性也。土失其性,则为灾凶。旧说以恒风、脂夜之妖,华孽、臝虫之孽,牛祸、黄眚、黄祥,皆属之土,今从之。建隆元年,河南诸州乏食。乾德元年,齐、隰等州饥。二年,州府二十二饥。开宝四年,州府六水、一旱,诸州民乏食。五年,大饥。六年,水,民饥。九年,州府十二饥。太平兴国四年,太平州饥。淳化元年,开封、河南等九州饥。五年,京东西、淮南、陕西水潦,民饥。咸平五年,河北及郑、曹、滑饥…

  • 《宋史》 志·卷二十七

    ◎律历七○明天历《崇天历》行之至于嘉祐之末,英宗即位,命殿中丞、判司天监周琮及司天冬官正王炳、丞王栋、主簿周应祥、周安世、马杰、灵台郎杨得言作新历,三年而成。琮言:"旧历气节加时,后天半日;五星之行差半次;日食之候差十刻。"既而司天中官正舒易简与监生石道、李遘更陈家学。于是诏翰林学士范镇、诸王府侍讲孙思恭、国子监直讲刘攽考定是非,上推《尚书》"辰弗集于房"与《春秋》之日食,参今历之所候,而易简、…

  • 《宋史》 志·卷五十四

    ◎礼四(吉礼四)○明堂明堂。宋初,虽有季秋大享之文,然未尝亲祠,命有司摄事而已。真宗始议行之,属封岱宗、祀汾阴,故亦未遑。皇祐二年三月,仁宗谓辅臣:"今年冬至日,当亲祀圜丘,欲以季秋行大享明堂礼。然自汉以来,诸儒各为论议,驳而不同。夫明堂者,布政之宫,朝诸侯之位,天子之路寝,乃今之大庆殿也。况明道初合祀天地于此,今之亲祀,不当因循,尚于郊壝寓祭也。其以大庆殿为明堂,分五室于内。"仍诏所司详定仪注…

  • 《宋史》 志·卷七十四

    ◎礼二十四(军礼)○祃祭阅武受降献俘田猎打球救日伐鼓祃,师祭也,宜居军礼之首。讲武次之,受降、献俘又次之。田猎以下,亦各以类附焉。军前大旗曰牙,师出必祭,谓之祃。后魏出师,又建纛头旗上。太宗征河东,出京前一日,遣右赞善大夫潘慎修出郊,用少牢一祭蚩尤、祃牙;遣著作佐郎李巨源即北郊望气坛用香、柳枝、灯油、乳粥、酥蜜饼、果,祭北方天王。咸平中,诏太常礼院定祃仪。所司除地为坛,两壝绕以青绳,张幄帟,置军…

  • 《宋史》 志·卷八十四

    ◎乐六光宗受禅,崇上寿皇圣帝、寿成皇后暨寿圣皇太后尊号,寿皇乐用《乾安》,寿圣、寿成乐用《坤安》,三殿庆礼,在当时侈为盛仪。寻以礼部、太常寺言:"国朝岁飨上帝,太祖肇造王业,则配冬飨于圜丘;太宗混一区宇,则春祈谷、夏大雩、秋明堂俱配焉。高宗身济大业,功德茂盛,所宜奉侑,仰继祖宗,以协先儒严祖之议,以彰文祖配天之烈。"乃季秋升侑于明堂,奠币用《宗安》之乐,酌献用《德安》之乐,并登歌作大吕宫。及加上…

  • 《宋史》 志·卷九十二

    ◎乐十四(乐章八)○恭上皇帝皇太后尊号下册立皇后册皇太子皇子冠乡饮酒闻喜宴鹿鸣宴绍熙元年恭上寿圣皇太后、至尊寿皇圣帝、寿成皇后尊号册宝十四首大庆殿发册宝降殿,《正安》帝受内禅,纪元绍熙。钦崇慈亲,孝心肃祗。乃建显号,乃蒇丕仪。发册广庭,声歌侑之。中书令、侍中奉三宫册宝诣东阶下,用《礼安》钟鼓交作,文物咸备。彤庭玉阶,天子是莅。咨尔辅臣,展采错事。辅臣稽首,敢不率礼!册宝出门,《正安》巍巍天宫,洞…

  • 《宋史》 志·卷九十四

    ◎乐十六(鼓吹下)○高宗郊祀大礼五首《导引》圣皇巡狩,清跸驻三吴,十世嗣瑶图。边尘不动干戈戢,文德溥天敷。灰飞缇室气潜嘘,郊见紫坛初。归来赦令楼前下,喜气溢寰区。《六州》双凤落,佳气蔼龙山。澄江左,清湖右,日夜海潮翻。因吉地,卜筑圜坛。宏基隆陛级,神位周环。边陲静,挂起橐鞬,奠枕海隅安。三年亲祀,一阳初动,虔修大报,高处紫烟燔。看鸣銮,钩陈肃,天仗转,朔风寒。孤竹管,云和瑟,乐奏彻天关。嘉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