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广记》 卷第二百四十三 治生(贪附)

    治生 裴明礼 何明远 罗会 窦?贪 滕蒋二王 窦知范 夏侯彪之 王志? 段崇简 崔玄信 严升期 张昌仪 李邕 裴佶 元载 张延赏 卢昂 崔咸 崔远 江淮贾人 龙昌裔 安重霸 张虔剑 治生裴明礼唐裴明礼,河东人。善于理生,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产巨万。又于金光门外,市不毛地。多瓦砾,非善价者。乃于地际竖?,悬以筐,中者辄酬以钱,十百仅一二中。未洽浃,地中瓦砾尽矣。乃舍诸牧羊者,粪即积。预聚杂果核,具黎牛以耕之。岁余滋茂,连车而鬻,所收复致巨万。乃缮甲第,周院置蜂房,以营蜜。广栽蜀葵杂花果……

  • 《百家姓》 “华”姓的来历

    历史来源 「华」源出 ; 出自「子」姓。以邑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所载,春秋时期,宋戴公之子考父食邑于华邑 ( 陜西华阴 ) ,其后有华氏。 家族名人 华胥 古代神话中伏羲的母亲。 华佗 (?~207) 字符化,东汉谯县(今安徽省亳县)人。为当时名医,擅长外科手术,首用麻醉剂为病人开刀治疗,并创五禽戏之运动以助养生,后因忤曹操而遭杀害。医界或以他为行神。或作华陀、华坨。 华衡芳 (1833~1902) 字若汀,江苏金匮(今江苏无锡)人,清末数学家。官直隶州知府,精研算理。深通格致之学…

  • 《百家姓》 “从”姓的来历

    历史来源 1、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东周平王小儿子名叫精英,被封在枞国,在今安徽省桐城东南,为侯爵称枞侯。枞侯的后代就以国名枞为氏,汉代以后,去木旁为从氏,才有从姓。 2、出自汉代将军从公的后代,以祖字为氏。据《元和姓纂》的记载,汉代时,有大将军枞公,其后代以其名字为姓,姓从。 家族名人 从谂:唐代高僧,居赵州观音院。精心玄悟,乾宁中示寂,谥真际禅师,世号赵州古佛。 从贞:明代繁昌人,官至安陆卫指挥同知,居官清俭,萧然若寒士,管领漕运,尤爱惜士卒,童孺俱颂其美。 从龙:明代知县,字云峰,安陆人。…

  • 《资治通鉴》 043

    【汉纪三十五】 起柔兆?滩,尽柔兆敦?,凡十一年。 ◎建武十二丙申,公元三六年 春,正月,吴汉破公孙述将魏堂、公孙永于鱼涪津,遂围武阳。述遣子婿史兴救之,汉迎击,破之,因入犍为界;诸县皆城守。诏汉直取广都,据其心腹。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公孙述将帅恐惧,日夜离叛,述虽诛灭其家,犹不能禁。帝必欲降之,又下诏喻述曰:“勿以来歙、岑彭受害自疑,今以时自诣,则宗族完全。诏书手记,不可数得。”述终无降意。 秋,七月,冯骏拔江州,获田戎。 帝戒吴汉曰:“成都十馀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

  • 《资治通鉴》 040

    【汉纪三十二】 起旃蒙作噩,尽柔兆阉茂,凡二年。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乙酉,公元二五年) 春,正月,方望与安陵人弓林共立前定安公婴为天子,聚党数千人,居临泾。更始遣丞相松等击破,皆斩之。 邓禹至箕关,击破河东都尉,进围安邑。 赤眉二部俱会弘农。更始遣讨难将军苏茂拒之;茂军大败。赤眉众遂大集,乃分万人为一营,凡三十营。三月,更始遣丞相松与赤眉战于{艹务}乡,松等大败,死者三万馀人。赤眉遂转北至湖。 蜀郡功曹李熊说公孙述宜称天子。夏,四月,述即帝位,号成家,改元龙兴;以李熊为大司徒,述弟光……

  • 《太平广记》 卷第四百四十九 狐三

    郑宏之 ?阳令 李元恭 焦练师 李氏 韦明府 林景玄 谢混之郑宏之唐定州刺史郑宏之解褐为尉。尉之廨宅,久无人居。屋宇颓毁,草蔓荒凉。宏之至官,?草修屋,就居之。吏人固争,请宏之无入。宏之曰:“行正直,何惧妖鬼?吾性强御,终不可移。”居二日,夜中,宏之独卧前堂。堂下明火,有贵人从百余骑,来至庭下。怒曰:“何人唐突,敢居于此!”命牵下。宏之不答。牵者至堂,不敢近。宏之乃起。贵人命一长人,令取宏之,长人升阶,循墙而走,吹灭诸灯。灯皆尽,唯宏之前一灯存焉。长人前欲灭之,宏之杖剑击长人,流血洒地,长人乃……

  • 《太平广记》 卷第三百四十一 鬼二十六

    李俊 李赤 韦浦 郑驯 魏朋 道政坊宅 郑琼罗李 俊岳州刺史李俊举进士,连不中第。贞元二年,有故人国子祭酒包佶者,通于主司,援成之。榜前一日,当以名闻执政。初五更,俊将候佶,里门未开,立马门侧。旁有卖糕者,其气烛烛。有一吏若外郡之邮檄者,小囊毡帽,坐于其侧,颇有欲糕之色。俊为买而食之,客甚喜,?数片。俄而里门开,众竞出,客独附俊马曰:“愿请间。”俊下听之。“某乃冥之吏送进士名者。君非其徒耶?”俊曰:“然。”曰:“送堂之榜在此,可自寻之。”因出视。俊无名,垂泣曰:“苦心笔砚,二十余年,偕计者亦十……

  • 《容斋随笔》 卷十三·裴潜陆俟

    曹操以裴潜为代郡太守,服乌丸三单于之乱。后召潜还,美其治代之功,潜曰:“潜于百姓虽宽,于诸胡为峻。今继者必从以潜为治过严,而事加宽惠;彼素骄恣,过宽必驰;既驰又将摄之以法,此怨叛所由生也。以势料之,代必复叛。”于是操深悔还潜之速。后数十日,单于反问果至。元魏以陆俟为怀荒镇将,高车诸莫弗讼俟严急无恩,复请前镇将郎孤。魏使孤代俟,俟既至,言曰:“不过期年,郎孤必败,高车必叛。”世祖切责之,明年,诸莫弗果杀孤而叛。帝召俟问曰:“何以知其然?”俟曰:“高车不知上下之礼,故臣治之以法,使知分限,而诸莫弗讼…

  • 《百家姓》 “郦”姓的来历

    历史来源 1、郦姓出自轩辕氏,是黄帝的后裔,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记载,夏朝建立后,夏王禹追封先代遗民,封黄帝后人于郦邑(今河南省内乡东北),建立郦国。郦后来灭国,其君主族人,以原国名命姓,称为郦姓。是今天郦姓的最早起源。 2、郦与丽、骊三字相通,骊山氏之后亦有改为郦氏者。 郦姓始祖:郦商。郦姓是个古老的家族,是黄帝的后裔。距今4000多年以前,夏禹封黄帝的一支后裔于“郦”,他们以后就“以地为氏”,称为郦氏。郦氏是古老的姓氏,他们的发祥地是中原地区。“郦”指的就是现在河南省内乡县东北。根据《…

  • 《资治通鉴》 075

    【魏纪七】 起柔兆摄提格,尽玄??滩,凡七年。 邵陵厉公中正始七年(丙寅,公元二四六年) 春,二月,吴车骑将军朱然寇?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幽州刺史?丘俭以高句骊王位宫数为侵叛,督诸军讨之;位宫败走,俭遂屠丸都,斩获首虏以千数。句骊之臣得来数谏位宫,位宫不从,得来叹曰:“立见此地将生蓬蒿。”遂不食而死。俭令诸军不坏其墓,不伐其树,得其妻子皆放遣之。位宫单将妻子逃窜,俭引军还。未几,复击之,位宫遂奔买沟。俭遣玄菟太守王颀追之,过沃沮千有馀里,至肃慎氏南界,刻石纪功而还,所诛、纳八千馀口。论功受赏……

  • 《棠阴比事》 崔黯搜帑

    唐崔黯镇湖南,有恶少不为乡里所容,乃自髡钳依佛教,假托焚修幻诱愚俗,积财万计。公初到,惧事露,乃投牒请脱钳归俗。公问曰:尔教化三年,所得几何?曰:旋得旋用。公曰:费用造设几何?曰:三千余贯。公曰:给者既知,纳者不记,决有隐欺。乃搜其积蓄,有妻孥满室,遂劾其矫妄之罪,以财物施之贫下。

  • 《容斋随笔》 卷二·田千秋郅恽

    汉武帝杀戾太子,田千秋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当何罪?”帝大感悟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公当遂为吾辅佐。”遂拜为丞相。光武废郭后,郅恽言曰:“夫妇之好,父不能得之于子,况臣能得之于君乎?是臣所不敢言。虽然,愿陛下念其可否之计,无令天下有议社稷而已。帝曰:“恽善恕已量主。”遂以郭氏为中山王太后,卒以寿终。此二人者,可谓善处人骨肉之间,谏不费词,婉而能入者矣。…

  • 《容斋随笔》 卷二·曹参赵括

    汉高祖疾甚,吕后问曰:“萧相国既死,谁令代之?”上曰:“曹参可。”萧何事惠帝,病,上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知臣莫若主。”帝曰:“曹参何如?”曰:“帝得之矣。”曹参相齐,闻何薨,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其父奢不能难,然不谓善,谓其母曰:“赵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后廉颇与秦相持,秦应候行千金为反间于赵,曰:“秦之所畏,独赵括耳。”赵王以括代颇将。蔺相如谏,王不听。括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又不听。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白起代王龁,遂胜赵。…

  • 《太平广记》 卷第一百七十一 精察一

    李子苌 袁安 严遵 李崇 魏先生 李义琛 蒋恒 王? 李杰 裴子云 郭正一 张楚金 董行成 张? 张松寿 苏无名 赵涓 袁滋李子苌汉李子苌为政,欲知囚情。以梧?为人,象囚人形,凿地为陷,以芦为郭,卧木囚其中。囚罪正是,木囚不动;囚冤侵夺,木囚动出。不知囚之精神著木人邪?将天神之气动木囚也!(出《论衡》) 汉朝的李子苌处理政务,想要知道关押在监狱里的罪犯的情况。他便将木头当作人,将木头刻成罪犯的形状,在地上挖一个坑作为监狱,用芦苇插成监狱的墙壁,然后将木人横放在里面。如果木人所代表的那个罪犯所判……

  • 《容斋随笔》 卷十三·君子为国

    《传》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古之为国,言辞抑扬,率以有人无人占轻重。晋以诈取士会于秦,绕朝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楚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宋受郑赂,郑师慧曰:“宋必无人。”鲁盟臧纥之罪,纥曰:“国有人焉。”贾谊论匈奴嫚侮,曰:“倒悬如此,莫之能解,犹谓国有人乎?”后之人不能及此,然知敌之不可犯,犹曰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一士重于九鼎,岂不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