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品
诗文作品
-
《濒湖脉学》 紧(阳)
紧脉:来往有力。左右弹人手。《素问》如转索无常。仲景。数如切绳。《脉经》。如纫箄线。丹溪。紧乃热为寒束之脉。故急数如此。要有神气。《素问》谓之急。《脉诀》言。寥寥入尺来。崔氏言:如线。皆非紧状。或以浮紧为弦。沉紧为牢。亦近似耳。【体状诗】举如转索切如绳,脉象因之得紧名,总是寒邪来作寇,内为腹痛外身疼。【相类诗】见弦实【主病诗】紧为诸痛主于寒,喘欬风痫吐冷痰,浮紧表寒须发越,紧沉温散自然安。寸紧人…
-
《濒湖脉学》 弦(阳中阴)
弦脉:端直以长。《素问》。如张弓弦。《脉经》。按之不移。绰绰如按琴瑟弦。巢氏。状若筝弦。《脉诀》。从中直过。挺然指下。刊误。弦脉在卦为震。在时为春,在人为肝。轻虚以滑者平。实滑如徇长竿者病,劲急如新张弓弦者死。池氏曰:弦紧而数劲太过。弦紧而细为不及。戴同父曰:弦而耎。其病轻。弦而硬。其病重。《脉诀》言:时时带数。又言:脉紧状绳牵。皆非弦象。今削之。【体状诗】弦脉迢迢端直长,肝经木王土应伤,怒气满…
-
《濒湖脉学》 革(阴)
革脉:弦而芤。仲景。如按鼓皮。丹溪。仲景曰:弦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博。此名曰革。男子亡血失精。妇人半产漏下。《脉经》曰: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时珍曰:此即芤弦二脉相合。故均主失血之候。诸家脉书。皆以为牢脉。故或有革无牢。有牢无革。混淆不辩。不知革浮牢沉。革虚牢实。形证皆异也。又按《甲乙经》曰:浑浑革革。至如涌泉。病进而危。弊弊绰绰。其去如弦。绝者死。谓脉来浑浊。革变急如涌泉。出而…
-
《濒湖脉学》 动(阳)
动乃数脉。见于关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仲景曰: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此三焦伤也。成无己曰:阴阳相搏。则虚者动。故阳虚则阳动。阴虚则阴动。庞安常曰:关前三分为阳。后三分为阴。关位半阴半阳。故动随虚见。《脉诀》言:寻之似有。举之还无。不离其处。不往不来。三关沉沉。含糊谬妄。殊非动脉。詹氏言:其形鼓动如钩如毛者。尤谬。【体状诗】动脉摇摇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团,其…
-
《濒湖脉学》 结(阴)
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脉经》。《脉诀》言:或来或去。聚而却还。与结无关。仲景有:累累如循长竿。曰阴结蔼蔼如车盖。曰阳结。历经又有如麻子。动摇旋引旋收。聚散不常者曰结。主死。此三脉。名同实异也。【体状诗】结脉缓而时一止,独阴偏盛欲亡阳,浮为气滞沉为积,汗下分明在主张。【相类诗】见代脉。【主病诗】结脉皆因气血凝,老痰结滞苦沉吟,内生积聚外痈肿,疝瘕为殃病属阴。结主阴盛之病。越人曰:结甚则积甚…
-
《濒湖脉学》 四言举要
经脉与脉气脉乃血脉,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营者阴血,卫者阳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义。气如橐钥,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十二经中,皆有动脉,惟手太阴,寸口取决,此经属肺,上系吭嗌,脉之大会,息之出入。一呼一吸,四至为息,日夜一万,三千五百。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日夜八百…
-
《本草纲目》 白鳝泥
主治 主治火带疮。水洗取泥炒研,香油调傅。…
-
《本草纲目》 紫石英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补不足,定惊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养肺气,治惊痫,蚀脓。…
-
《本草纲目》 菩萨石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解药毒蛊毒,及金石药发动作痈疽渴疾,消扑损瘀血,止热狂惊痫,通月经,解风肿,除淋,并水磨服。蛇虫蜂狼犬毒箭等伤,并末傅之。明目去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