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游记
    东游记

    《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八仙出处东游记》,共二卷五十六回。作者为明代吴元泰。内容为八仙的神话传说,记叙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修炼得道的过程。龙太子摩揭夺走蓝采和的玉版,于是八仙和龙王大战,最后由孙悟空大败天兵天将。 《东游记》——八仙过海是我国流传很广影响较大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全书情节荒诞离奇,悬念迭出,仙术幻化和超自然仙魔斗法的融入,

  • 焦氏易林注
    焦氏易林注

    《焦氏易林》又名《易林》,十六卷,西汉焦延寿撰。《四库全书》将之列于“子部术数类”。易林源自于《周易》,每一卦各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变四千零九十六卦。《易经》共有卦爻辞450条,《易林》有4096占卦变之辞,卦爻辞较之增加十倍之多,各系以文辞,皆四言韵语。《易林》的作者未定,一般有四种说法:焦延寿,崔篆,许峻,明代学者顾炎武以为东汉后期著作。 《焦氏易林注》分为六十四部分,对《周易》、《易林》等

  • 焦氏易林
    焦氏易林

    《焦氏易林》又名《易林》,十六卷,西汉焦延寿撰。《四库全书》将之列于“子部术数类”。易林源自于《周易》,每一卦各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变四千零九十六卦。《易经》共有卦爻辞450条,《易林》有4096占卦变之辞,卦爻辞较之增加十倍之多,各系以文辞,皆四言韵语。《易林》的作者未定,一般有四种说法:焦延寿,崔篆,许峻,明代学者顾炎武以为东汉后期著作。 《焦氏易林》是对《易》卦的演弈。可能是由于《管锥编

  •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多数真实可靠,至今仍是临床常用药;它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能达170多种,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有具体规定,这也对中药学起

  • 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

    三言,是明代冯梦龙纂辑的三个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是明代通俗小说的代表作。这些作品主要是对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进行编辑,冯梦龙在对其进行编辑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修订,可以看成是冯梦龙的文本重构;另外也有作者的创作。“三言”反映了冯梦龙极为复杂的思想,其思想的总体结构形式是:以近古新兴的渲染自然人性的主情人文思想去解构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又以吸纳了释道的儒家思想为主导

  • 撼龙经
    撼龙经

    《撼龙经》是唐代风水大师杨筠松的代表作之一,是龙脉风水的最权·威圣典,被誉为“中国古代测绘学之·最”,是了解与运用龙脉风水、快速振兴家业的最佳典籍。 广明中遇黄巢犯阙,窃禁中玉函秘术以逃,后往来于虔州。无稽之谈,盖不是信也。然其书乃为世所盛传。《撼龙经》专言山龙脉络形势,分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各为之说。《疑龙经》上篇言干中寻枝,以关局水口为主。中篇论寻龙到头,

  • 匡谬正俗
    匡谬正俗

    《匡谬正俗》是唐颜师古撰。师古名籀,以字行,雍州万年人。历官秘书监。事迹具《唐书》本传。是书永徽二年其子符玺郎扬庭表上於朝,高宗敕录本付秘阁。卷首载扬庭《表》,称“藁草才半,部帙未终”,盖犹未竟之本。又称“谨遵先范,分为八卷,勒成一部”,则今本乃扬庭所编。宋人诸家书目多作《刊谬正俗》,或作《纠谬正俗》,盖避太祖之讳。 匡谬正俗,纠正错误,矫正陋习。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出处:唐·颜师古有《匡谬

  • 老子想尔注
    老子想尔注

    《老子想尔注》是老子《道德经》的注释本,张道陵著,道教早期教派正一盟威道的一部哲学兼丹经的经典著作,为天师家学。作者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 一说是张陵著,如唐玄宗御制的《道德真经疏外传》、五代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都认为张陵曾注《道德经》,是《想尔注》的作者,所世道书多沿此说。 内容 《老子想尔注》早已散失,《隋书·经籍志》和新、旧《唐书》都未记载,《道藏》中

  • 神相全编
    神相全编

    《神相全编》是浩如烟海、灿若星汉的中国典籍文化中,集古代各时期著名相学家论述和著作大成的一书,几乎概括了中国相术的所有领域,成为自明、清以来最流行的相术技法大全。为宋代陈抟秘传,明代袁忠彻订正。 说到看相,几乎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之中,当你见到任何人时,第一的概念就会自动反射出来自对方外相的评估。 可是将面相作为一门学术来探讨,很多人就会加以否定,迅速将其归纳在迷信范畴。但是无论你赞成

  • 十七史百将传
    十七史百将传

    《十七史百将传》是一部中国古代的名将的传记。又称《百将传》、《正百将传》,是北宋东光(今河北省东光县)人张预(字公立)用了数年时间编写的。他从十七史中选出一百位名将编写他们的传记。此书是按照《孙子兵法》的思想编写的,后世许多的名将传记都是受到了他的影响。 现存版本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翁氏刻隆庆元年(1567年)耿文光印本 名将名单 西周:齐太公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