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是清·黄元御撰写于1753年的医书,又名《医圣心源》。作者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本书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卷一天人解;卷二六气解;卷三脉法解;卷四劳伤解;卷五至卷七杂病解;卷八七窍解;卷九疮疡解;卷十妇人解。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著作。 《四圣心源》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卷

  •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疫病流行,死亡枕藉,张仲景

  • 月波洞中记
    月波洞中记

    《月波洞中记》见于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者一卷。称老君记于太白山月波洞,凡九篇。 四库提要 《月波洞中记》见于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者一卷。称老君记于太白山月波洞,凡九篇。晁公武《读书志》亦载此书一卷,序称唐任逍遥得之于太白山月波洞石壁上,凡九篇相形术也,与《艺文略》所记并合。《宋史·艺文志》载《月波洞中龟鉴》一卷,又《月波洞中记》一卷,皆无撰人姓氏。其为一书异名,抑或两本别行,

  • 过江七事
    过江七事

    《过江七事》是清代陈贞慧编著的笔记。 该书以纪事本末体的方式专记南明福王政权的七件大事,是研究南明和清初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陈贞慧(一六〇四~一六五六),字定生,江苏宜兴人,出身于望族之家,为“明季四公子”之一。南明福王时,曾被诬陷入狱。入清后隐居不仕,著述颇丰。 据民国印本整理。原底本已有校改,现一并保留。

  • 荀子
    荀子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时避汉宣帝刘询讳称为孙卿。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因遭谗而适楚国,任兰陵(今山东省兰陵县)令。以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兰陵县有荀子墓)。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荀子》全书一共32篇,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

  • 乾坤大略
    乾坤大略

    《乾坤大略》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军事著作,共十卷,将天下成败剖析为十事,也就是十大端、十大方略。《乾坤大略》的指导思想是专论大端,即专论“王霸大略”。览天下之大势,求帝王之得失成败,阐述逐鹿问鼎、扭转乾坤的大方略。 对于此一性质,作者王余佑明确指出:“此非谈兵也,谈略也。”“至于选将、练兵、安营、布阵、器械、旗鼓、间谍、向导、地利、赏罚、号令种种诸法,各有专书,不在此列。” 从先秦至清代现存的兵书共有

  • 龙川别志
    龙川别志

    《龙川别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辙所撰的一部笔记体小品文集,记述了当时社会、政治、人物、风物等许多掌故和轶闻。 苏辙(10391112) 北宋散文家。字子由,号颍滨遗老,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祐进士,官尚书右丞、门下侍郎。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俱名列“唐宋八大家”。政治态度与轼一致,文学成就不如其兄。所著有《栾城集》。

  • 呻吟语
    呻吟语

    《呻吟语》是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1536—1618)所著的语录体、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刊刻于1593(明万历二十一年),时吕坤在山西太原任巡抚。 《呻吟语》是吕坤积三十年心血写成的著述,他在原序中称:“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故以“呻吟语”命名。全书共分六卷,前三卷为内篇;后三卷为外篇,一共有大约数百则含意深刻、富有哲理的语录笔记。 《呻吟语》是吕坤的代表作,该书立足儒学,积极用世

  • 翠微先生北征录
    翠微先生北征录

    《翠微先生北征录》又称《华岳翠微先生北征录》、《翠微北征录》,宋代军事著作,由南宋人华岳撰。但是《宋史·艺文志》、省府县忐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都未著录,直到清代黄虞稷等编《宋史·艺文志补》、《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始见著录。清嘉庆五年庚申(1800年)校勘学家顾广圻在为本书写的跋文中说:此书“世鲜传者,得观于读未见书斋楮墨间,古香喷溢,三数百年物也。令人于肃然起敬中仍爱玩不忍释手。”说明本书被

  • 龙城录
    龙城录

    《龙城录》又名《河东先生龙城录》,中国唐代传奇小说。《古今说部丛书》本。共二卷,四十三则。旧题柳宗元撰,但历来学者对此存疑。主要记述隋唐时期帝王官吏、文人士子、市井人物的轶闻奇事。部份内容影响后世小说创作。 《龙城录》里的记载,多为荒诞不经的传说,这正是唐人的喜好,比宋人活泼赵师雄夜宿罗浮山而在梅花树下遇仙的故事,出自传为柳宗元所作的《龙城录》。《龙城录》中的故事,篇幅多短小,能以意境和趣味取胜,

  • 千字文
    千字文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文中1

  • 小八义
    小八义

    《小八义》是由半闲居士所写的长篇鼓词,于2009年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北京金诺美艺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河南龙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46集电视连续剧《小八义》于2014年1月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公示。《小八义》,又名《英雄小八义》、《梁山后代》,是部在民间流传较久的长篇鼓词,讲述的是水浒梁山英雄后代的传奇故事。 田连元评书《小八义》叙宋徽宗时,落难公子周顺与表兄徐文彪、江湖好汉尉迟霄、唐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