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3-5 夏书曰: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①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②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九泽,③度九山。④然河?衍溢,害中国也尤甚。唯是为务。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⑤南到华阴,⑥东下砥柱,⑦及孟津?⑧雒?,至于大邳。⑨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⑩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二渠以引其河。[一一]北载之高地,过降水,⑿至于大陆,⒀播为九河,⒁同为逆河,入于勃海⒂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 注①索隐抑音忆。抑者,遏也。洪水滔天,故禹……
集解汉书百官表曰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索隐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者,以均天下郡国转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贵贱相权输,归于京都,故命曰“平准”。 汉兴,接秦之?,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①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②于是为秦钱重难用,③更令民铸钱,④一黄金一斤,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⑥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⑦ 注①索隐天子驾驷马,其色宜齐同。今言国家贫,天子不能具钧色之驷马。 汉书作“醇驷”,醇与纯同,纯一色也。或作“?”,非……
索隐系家者,记诸侯本系也,言其下及子孙常有国。故孟子曰“陈仲子,齐之系家”。又董仲舒曰“王者封诸侯,非官之也,得以代为家也”。 吴太伯,①太伯弟仲雍,②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佰?仲雍二人乃?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③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荆蛮,自号句吴。④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注①集解韦昭曰:“后武王追封为吴伯,故曰吴太伯。”索隐国语曰“黄池之会,晋定公使谓吴王夫差曰‘夫命圭有命,固曰吴伯,不……
正义括地志云:“天齐池在青州临淄县东南十五里。封禅书云‘齐之所以为齐者,以天齐也’。”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①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②或封于申,③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注①集解吕氏春秋曰:“东夷之土。”索隐谯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吕,子孙从其封姓,尚其后也。”按:后文王得之渭滨,云“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故号太公望。盖牙是字,尚是其名,后武王号为师尚父也。……
2003-3-5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①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②笃仁,异于?子。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 十一年,伐纣,至牧野,③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④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注①集解谯周曰:“以太王所居周地为其采邑,故谓周公。”索隐周,地名,在岐山之阳,……
召公?与周同姓,姓姬氏。①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② 注①集解谯周曰:“周之支族,食邑于召,谓之召公。”索隐召者,畿内菜地。?始食于召,故曰召公。或说者以为文王受命,取岐周故墟周?召地分爵二公,故诗有周召二南,言皆在岐山之阳,故言南也。后武王封之北燕,在今幽州蓟县故城是也。亦以元子就封。而次子留周室代为召公。至宣王时,召穆公虎其后也。注②集解世本曰:“居北燕。”宋忠曰:“有南燕,故云北燕。”其在成王时,召王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①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当国践祚,召公……
管叔鲜?①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②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③次曰霍叔处,④次曰康叔封,⑤次曰?季载。⑥?季载最少。同母昆弟十人,⑦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⑧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注①正义音仙。括地志云:“郑州管城县,今州外城即管国城也,是叔鲜所封国也。”注②正义国语云:“□?缯二国,姒姓,夏禹之后,太姒之家。太姒,文王之妃,武王之……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①夏后之时,或失或续。②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③得妫满,封之于陈,④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 注①索隐按:商均所封虞,即今之梁国虞城是也。 注②索隐按:夏代犹封虞思?虞遂是也。 注③索隐遏父为周陶正。遏父,遂之后。陶正,官名。生满。 注④索隐左传曰:“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虞胡公而封之陈,以备三恪。” 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弟相公皋羊立。相公卒,立申公子突,是为孝公。……
?康叔①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其次尚有?季,?季最少。 注①索隐康,畿内国名。宋忠曰:“康叔从康徙封?,?□殷墟定昌之地。畿内之康,不知所在。” 武王已克殷纣,复以殷余民封纣子武庚禄父,比诸侯,以奉其先祀勿绝。为武庚未集,①恐其有贼心,武王乃令其弟管叔、蔡叔傅相武庚禄父,以和其民。 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代成王治,当国。管叔、蔡叔疑周公,乃与武庚禄父作乱,欲攻成周。②周公旦以成王命兴师伐殷,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君,居河、淇闲故商墟。③ 注①索隐集犹和也。 注②索……
微子开者,①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②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国,③惧祸至,以告纣。 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④曰:“殷不有治政,不治四方。⑤我祖遂陈于上,⑥纣沉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⑦殷既小大好草窃奸宄,⑧卿士师师非度,⑨皆有罪辜,乃无维获,⑩小民乃并兴,相为敌雠。⑾今殷其典丧!若涉水无津涯。⑿殷遂丧,越至于今。”[一三]曰:“太师,少师,⒁我其发出往?⒂吾……
晋唐叔虞者,①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②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 注①索隐按:太叔以梦及手文而名曰虞,至成王诛唐之后,因戏削桐而封之。 叔,字也,故曰唐叔虞。而唐有晋水,至子燮改其国号曰晋侯。然晋初封于唐,故称晋唐叔虞也。且唐本尧后,封在夏墟,而都于鄂。鄂,今在大夏是也。及成王灭唐之后,乃分徙之于许?郢之闲,故春秋有唐成公是也,即今之唐州也。 注②集解左传曰:“邑姜方娠太叔。”服虔曰:“邑姜,武王后,齐太公女也。”……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①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②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③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④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注①正义尺证反。 注②集解徐广曰:“世本云老童生重黎及吴回。”谯周曰:“老童即卷章。” 索隐卷章名老童,故系本云“老童生重黎”。重氏?黎氏二官代司天地,重为木正,黎为火正。案:左氏传少昊氏之子曰重,颛顼氏之子曰黎。今以重黎为一人,仍是颛顼之子孙者,刘氏……
2003-3-5 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①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②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 注①正义吴越春秋云:“禹周行天下,还归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臣,封有功,爵有德,崩而葬焉。至少康,恐禹?宗庙祭祀之绝,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贺 循会稽记云:“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越绝记云:“无余都,会稽山南故越城是也。” 注②正义舆地志云:“越侯传国三十余叶,历殷至周敬王时……
2003-3-5 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①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②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③和集周民,周民皆说,河雒之闲,人便思之。为司徒一岁,幽王以?后故,王室治多邪,诸侯或畔之。于是桓公问太史伯④曰:“王 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对曰:“独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公曰:“何以?”对曰:“地近虢、郐,⑤虢、郐之君贪而好利,⑥百姓不附。今公为司徒,民皆爱公,公诚请居之,虢、郐之君见公方用事,轻分公地。公诚居之,虢、郐之民皆公之民也。”公曰:“吾欲南之江……
2003-3-5 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①为帝大戊御。其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 注①正义中音仲。 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①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 造父幸于周缪王。造父取骥之乘匹,②与桃林③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④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⑤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⑥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⑦由此为赵氏。 注①集解徐广曰:“或云皋狼地名,在西河。”索隐按:如此说,是名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