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 卷四十四 魏世家 第十四

    2003-3-5 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高与周同姓。①武王之伐纣,而高封于毕,②于是为毕姓。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 注①索隐左传富辰说文王之子十六国有毕?原?丰?郇,言毕公是文王之子。 此云与周同姓,似不用左氏之说。马融亦云毕?毛,文王庶子。 注②集解杜预曰:“毕在长安县西北。”正义括地志云:“毕原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 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①为大夫。卜偃曰:②“毕万之后必大矣,万,满……

  • 《史记》 卷四十五 韩世家 第十五

    2003-3-7 韩之先与周同姓,①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②曰韩武子。 武子后三世③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 注①索隐按:左氏传云“邗?晋?应?韩,武之穆”,是武王之子,故诗称“韩侯出祖”,是有韩而先灭。今据此文,云“其后裔事晋,封于韩原,曰韩武子”,则武子本是韩侯之后,晋又封之于韩原,□今之冯翊韩城是也。然按系本及左传旧说,皆谓韩万是曲沃桓叔之子,即是晋之支庶。又国语叔向谓韩宣子能修武子之德,起再拜谢曰“自桓叔已下,嘉吾子之赐”,亦言桓叔是韩之祖也。今以韩侯之后别有桓叔,非关曲沃之……

  • 《史记》 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 第十六

    2003-3-7 陈完者,陈厉公他①之子也。完生,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卜完,卦得观之否:“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而在异国乎?非此其身也,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四岳之后。②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③ 注①索隐他音徒何反。此系家以他为厉公,而左传厉公名跃,陈系家又有利公跃,利即厉也,是厉公名跃。盖他是厉公之兄,立未?年,无谥。今此云“厉公他”,非也。他一名五父,故经云“蔡人杀陈他”,传又云“蔡人杀五父”是也。 注②正义杜预云:“姜姓之先,为尧四岳也。” ……

  • 《史记》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 第十七

    2003-3-7 索隐孔子非有诸侯之位,而亦称系家者,以是圣人为教化之主,又代有贤哲,故称系家焉。正义孔子无侯伯之位,而称世家者,太史公以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宗于夫子,可谓至圣,故为世家。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①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②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③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④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⑤生而首上圩顶,⑥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注①集解徐广曰:“陬音驺。孔安国曰‘陬,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索隐陬是邑名,昌平,乡……

  • 《史记》 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 第十八

    2003-3-7 索隐按:胜立数月而死,无后,亦称“系家”者,以其所遣王侯将相竟灭秦,以其首事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①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②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③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④ 注①索隐韦昭云属颍川,地理志云属汝南。不同者,按郡县之名随代分割。 盖阳城旧属汝南,*(史迁云)*今为汝阴,后又分隶颍川,韦昭据以为说,故其不同。他皆放此。正义即河南阳城县也。 注②索隐夏音贾……

  • 《史记》 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 第十九

    2003-3-7 索隐外戚,纪后□也,后族亦代有封爵故也。汉书则编之列传之中。王隐则谓之为纪,而在列传之首也。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①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②夏之兴也以涂山,③而桀之放也以末喜。④殷之兴也以有?,⑤纣之杀也嬖妲己。⑥周之兴也以 姜原⑦及大任,⑧而幽王之禽也淫于?姒。⑨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春秋 讥不亲迎。⑩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一一]可不慎与?人能弘道,无如命何。甚哉,□匹之爱,⑿君不能……

  • 《史记》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 第二十

    2003-3-7 楚元王刘交者,①高祖之同母②少弟也,字游。 注①正义年表云都彭城。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父’。”索隐按:汉书作“同父”。言同父者,以明异母也。 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 ①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②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为帝,封昆弟,而伯子独不得封。太上皇以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于是乃封其子信为羹颉侯。 ③而王次兄仲于代。④ 注①集解徐广曰:“汉书云丘嫂也。”……

  • 《史记》 卷五十一 荆燕世家 第二十一

    2003-3-7 荆王刘贾者,①诸刘,不知其何属②初起时。汉王元年,还定三秦,刘贾为将军, 定塞地,③从东击项籍。 注①正义年表云都吴也。 注②集解汉书贾,高帝从父兄。索隐按:注引汉书,云贾,高祖从父兄,则班固或 别有所见也。 注③索隐贾将兵定塞地,塞即桃林之塞。 汉四年,汉王之败成皋,北渡河,得张耳?韩信军,军修武,深沟高垒,使刘贾将 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①烧其积聚,以破其业,无以给项王军食。已而楚 兵击刘贾,贾辄壁不肯与战,而与彭越相保。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黎阳,一名白马津,……

  • 《史记》 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 第二十二

    2003-3-7 齐悼惠王①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高祖六年,立肥为齐王,食七十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② 注①正义年表云都临淄。 注②索隐谓其语音及名物异于楚魏。一云此时人多流亡,故使齐言者皆还齐王。 齐王,孝惠帝兄也。孝惠帝二年,齐王入朝。惠帝与齐王燕饮,亢礼如家人。①吕太后怒,且诛齐王。齐王惧不得脱,乃用其内史勋计,献城阳郡,②以为鲁元公主汤沐邑。吕太后喜,乃得辞就国。 注①索隐谓齐王是兄,不为君臣礼,而乃亢敌如家人兄弟之礼,故太后怒。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濮州雷泽县……

  • 《史记》 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 第二十三

    2003-3-7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①以文无害②为沛主吏掾。③ 注①索隐按:春秋纬“萧何感昴精而生,典狱制律”。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文无害,有文无所枉害也。律有无害都吏,如今言公平吏。一曰,无害者如言‘无比’,陈留闲语也。”索隐按:裴注已列数家,今更引二说。应劭云“虽为文吏,而不刻害也”。韦昭云“为有文理,无伤害也。” 注③索隐汉书云“何为主吏”。主吏,功曹也。又云“何为沛掾”,是何为功曹掾也。 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①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

  • 《史记》 卷五十四 曹相国世家 第二十四

    2003-3-7 平阳侯①曹参者,沛人也。②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 注①正义晋州城即平阳故城也。 注②集解张华曰:“曹参字敬伯。”索隐地理志平阳县属河东。又按春秋纬及博物志,并云参字敬伯。正义按:沛,今徐州县也。 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涓从。①将击胡陵?方与,②攻秦监公军,③大破之。东下薛,击泗水守军薛郭西。复攻胡陵,取之。徙守方与。方与反为魏,击之。④丰反为魏,⑤攻之。赐爵七大夫。击秦司马?⑥军砀东,破之,取砀?狐父?⑦祁善置。⑧又攻下邑以西,至虞,⑨击章邯车骑。 攻……

  • 《史记》 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 第二十五

    2003-3-7 留侯①张良者,②其先韩人也。③大父开地,④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⑤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⑥ 注①索隐韦昭云“留,今属彭城”。按:良求封留,以始见高祖于留故也。正义括地志云:“故留城在徐州沛县东南五十五里。今城内有张良庙也。” 注②索隐汉书云字子房。按:王符?皇甫谧并以良为韩之公族,姬姓也。秦索贼急,乃改姓名。而韩先有张去疾乃张谴,恐非……

  • 《史记》 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 第二十六

    2003-3-7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①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嗳核耳。②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阳武属魏地。户牖,今为东昏县,属陈留。”索隐徐广云“阳武属魏”,而地理志属河南郡,盖后阳武分属梁国耳。徐又云“户牖,今为东昏县,属陈留”,与汉书地理志同。按:是秦时户牖乡属阳武,至汉以户牖为东昏县,隶陈留郡也。正义陈留风俗……

  • 《史记》 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 第二十七

    2003-3-7 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①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②常为人吹箫给丧事,③材官引强。④ 注①集解徐广曰:“卷县在荥阳。”索隐韦昭云属河南,地理志亦然。然则后置荥阳郡,而卷隶焉。音丘玄反,字林音丘权反。正义括地志云:“故卷城在郑州原武县西北七里。”释例地名云:“卷县所理垣雍城也。” 注②集解苏林曰:“薄,一名曲。月令曰‘具曲植’。”索隐谓勃本以织蚕薄为生业也。韦昭云“北方谓薄为曲”。许慎注淮南云“曲,苇薄也”。郭璞注方言云“植,悬曲柱也”。音直吏反。 注③集解如淳曰:“以乐丧……

  • 《史记》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 第二十八

    2003-3-7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与孝景帝同母。母,窦太后也。 孝文帝凡四男:长子曰太子,是为孝景帝;次子武;次子参;次子胜。①孝文帝□位二年,以武为代王,②以参为太原王,③以胜为梁王。④二岁,徙代王为淮阳王。⑤以代尽与太原王,号曰代王。参立十七年,孝文后二年卒,谥为孝王。子登嗣立,是为代共王。立二十九年,元光二年卒。子义立,是为代王。十九年,汉广关,以常山为限,而徙代王王清河。⑥清河王徙以元鼎三年也。 注①正义汉书“胜”作“揖”。又云“诸姬生代孝王参?梁怀王揖”。言诸姬者,?妾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