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兜娄婆香。 气味 (根)苦、涩、平、无毒。 主治 头疖肿毒。碾末,麻脂调涂,七日腐落。…
释名 白胶香。 气味 辛、苦、平、无毒。 主治 吐血、鼻血。用白胶香、蛤粉,等分为末,姜汁调服。 吐血、咯血。用白胶香、铜青各一钱,研为末,放入干柿内,纸包煨熟吃下。又方:用白胶香(切片,炙黄)一两、新棉一两,烧灰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便痈脓血。用白胶香一两,研为末,加麝香、轻粉少许,掺敷患处。 瘰疬软疖。用白胶香一两,化开,以蓖麻子六十四粒研末,加入搅匀,成膏后摊贴患处。 疮不收口。用白胶香、轻粉各二钱,猪油调涂。 恶疮。用白胶香、松香各一两,加麻油、黄蜡各二钱半,一起溶化,再放入冷水中…
释名 马尾香、天泽香、摩勒香、多伽罗香。 气味 微湿、无毒。 主治 口目斜。用乳香烧烟熏病处,以顺其血脉。 急慢惊风。用乳香半两、甘遂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乳香汤送下。 小儿双目内钓、腹痛。用乳香、没药、木香等分,水煎服。 心气痛。用乳香三两、茶叶四两,共研为末,加冬季鹿血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醋化下。 呃逆不止。用乳香同硫磺烧烟频嗅。 梦遗。用乳香一块,拇指大,卧时细嚼,含至三更时咽下。三、五次即见效。 血淋。取夹石的乳香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难产催生。用乳香五钱,研为末,加…
释名 赤柽、赤杨、河柳、雨师、垂丝柳、人柳、三眠柳、观音柳。 气味 (木)甘、咸、温、无毒。 主治 腹中痞积。用柽构枝煎汤,露一夜。五更时空心饮几次。痞渐消去。 各种风疾。用柽柳枝或叶半斤,切细,加荆芥半斤,以水五升,煮成二升,澄清后,再加白蜜五合,竹沥五合,封入瓶中,放锅内隔水煮过。每服一小碗,一天服三次。 解酒毒。用柽柳枝晒干,研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释名 末药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关节疼痛。用没药末半两、虎胫骨(酥炙,研末)三两,和匀,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筋骨损伤。用米粉四两,炒黄,加入没药、乳香末各半两,酒调成膏,摊贴痛处。 刀伤。用乳香、没药各一钱,以童便半碗、酒半碗,温化服下。 妇女务晕。用没药末一钱,酒送服。 产后恶血。用没药、血竭末各一钱,童便、温酒各半碗,煎开后送服。过一阵再服一次,恶血自下。…
释名 血竭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白虎风(两膝热肿)。用骐竭、硫磺末各一两,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新久脚气。用骐竭、乳香,等分为还想,取木瓜一个,挖一孔,放入药末,再用面包瓜,在砂锅中煮烂,连面捣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服,忌生冷。 慢惊风。用骐竭末半两、乳香二钱半,同捣匀,煎熔为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薄荷 煎汤化下(夏月则用人参汤)。 鼻血不止。用骐 竭、蒲黄,等分为末,吹入鼻内。 血痔竭研不敷涂。 刀伤出血,治方同上。 产后血晕(昏不识人或说胡话)。用骐竭一两,研为…
气味 辛、苦、平、无毒。 主治 突然心痛。或时发时止。有安息香研为末,开水送服半钱。 小儿肚痛。用安息香酒蒸成膏,另用沉香、木香、丁香、霍香、八角茴香各三钱,香附子、缩砂仁、炙甘草各五钱,共研为末,以膏和炼蜜调各药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紫苏汤化下。此方名“安息香丸”。 关节风痛。用精猪肉四两,切片,裹安息香二两,另以瓶装一层灰。药放灰上,在大为上(火与瓶之间隔一铜板)烧出烟,即将瓶口对痛处熏治,勿令烟散走。…
释名 小杨、杨柳。 气味 柳华:苦、寒、无毒。 柳叶:苦、寒、无毒。 枝及根白皮:苦、寒、无毒。 主治 柳华: 吐血咯血。用柳絮烙过,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刀伤血出。用柳絮包敷即可。 脸上脓疮。用柳絮、腻粉等分,调灯 油涂搽。 走马牙疳。用杨花烧存性,加麝香少许涂搽。 大风疬。用杨花四两,捣成饼,贴壁上,干后取下,泡淘米水中一时,取出焙干,研为末,取二两,加白花蛇、乌蛇各一条(去头尾,酒浸用肉),全蝎、蜈蚣、蟾蜍、雄黄各五钱,苦参、天麻各一两,共研为末,水煎麻黄取汁,与各药同熬,做成丸子,如梧…
释名 苏合油、流动苏合香。 气味 辛,温 主治 开窃,辟秽,止痛。用于中风痰厥,猝然昏倒,胸腹冷痛,惊痫。…
释名 片脑、羯婆罗香。膏名婆律香(按:即现在通称的冰片)。 气味 辛、苦、微寒、无毒。 主治 目翳。用龙脑末一两,每天点眼三至五次。 风热上攻头目。用龙脑末半两、南蓬砂一两,频繁 两鼻孔中。 头脑疼痛。用龙脑香一钱,卷纸中作成捻子,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好愈。 风热喉痹。用灯心一钱、黄蘖五分,并烧存性,白矾七分(煅过)、龙脑香三分,共研为末。每服一、二分,吹入喉中患处,有奇效。 中风牙闭。用龙脑香、天南星,等分为还想,每服二、三分,擦牙二、三十遍,口即可开。 牙齿疼痛。用龙脑香、朱砂不各少许擦牙,痛…
释名 韶脑。 气味 辛 、热、无毒。 主治 牙齿虫痛。用樟脑、朱砂等分擦牙、有特效。又方:用樟脑、黄丹、肥皂(去皮核)等分研匀,加蜜调成丸子,塞病齿孔中。 小儿秃疮。用樟脑一钱、花椒二钱、芝麻二两,共研为末涂,搽患处。 脚气肿痛。用樟脑二两、乌头三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次取一丸,放足心下踏住,再和微火烘脚,脚上盖覆加暖,汗出如涎,即见效。…
释名 榉柳、换柳。 气味 苦、大寒、无毒。 主治 通身水肿。用榉树皮煮汁每日饮服。 毒气攻腹,手足肿痛。用榉树皮和槲树皮煮汁。浓哪饴糖状,另以桦皮煮浓汁调匀饮服。 双目发红。用榉皮去粗皮,切取二两,古钱七个,同放水一升半中,煎取七合,去渣,乘热洗眼,一天两次。…
释名 阿虞、薰渠、哈昔尼。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疝疼痛(败精恶血,结在阴囊,并非一般的偏坠)用阿魏二两,裹在醋和荞麦面作成的饼中,火上煨熟;另用大槟榔二枚,钻孔, 乳行填满,也裹在荞面中煨熟;另用硇砂末一钱,赤芍药一两,各药一起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酒送下。 脾积结块,用鸡蛋五个、职权魏五分、黄蜡一两,同煎化,分十次空心服,水送下。诸物不忌,腹痛无妨。十日后大便下血即愈。 腹内一般痞块。用阿魏五钱、五灵脂(炒令烟尽)五钱,共研为末,调狗胆汁和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
释名 奴会、讷会、象胆。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湿癣。用芦荟一两、炙甘草半两,共研为末,先以温浆,水洗癣,擦干后敷上药末,有奇效。 小儿脾疳。用芦荟、使君子,等分为末,每服一、二钱,米汤送下。 虫牙。用芦荟研末敷上。…
释名 黄蘖。根名檀 (俗作黄柏)。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男女诸虚(如小便淋漓,遗精白浊等症)。用黄蘖(去皮,切细)二斤、熟糯米一升,在童便中九浸九晒,再蒸过晒干,研为末,加酒煮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温酒送下。 痔漏下血。用黄蘖皮(刮净)一斤,分作四份:三份分别用酒、醋、童便各浸七天,洗、晒后焙干;另一份生炒成黑色。四份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久服可以除根。此方名“蘖皮丸”。 赤白浊。用黄蘖皮(刮净)一斤,分作四份,分别在酒、蜜、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