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品
诗文作品
-
《本草纲目》 金樱子
释名 刺梨子、山石榴、山鸡头子。 气味 酸、涩、平、无毒。 主治 活血强身。霜后摘取金樱子果实,捣去刺,劈去核,以水淘洗后,再捣烂,放入大锅水中熬煎。用得绝火。煎至水减半时,过滤,继续熬煎成膏。每服一匙,用暖酒一碗调下。 补血益精。用金樱子(去刺及子,焙过)四两、缩砂二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久痢不止。用罂粟壳(醋炒)、金樱子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在。每服五至七丸,陈皮煎汤化下。 痈肿。用金樱子嫩叶捣极烂,加盐少许涂肿处,留出疮头透气。 刀…
-
《本草纲目》 五倍子
气味 酸咸、涩、寒、无毒。 主治 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
-
《本草纲目》 螳螂桑
释名 刀螂,拒斧、不过。其子房名螵蛸、蝉蛸、致神、野狐鼻涕。 气味 (桑螵蛸)咸、甘、平、无毒。 主治 遗精白浊,盗汗虚劳。用桑螵蛸(炙)、白龙骨,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盐汤磅送下。 小便不通。用桑螵蛸(炙黄)三十枚、黄芩二两,水煎,分二次服下。 妊娠遗尿不禁。用桑螵蛸十二枚。研为末,分二次服,米汤送下。 咽喉肿塞。用桑上螳螂窠一两,烧灰。马屁勃半两,研匀,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丸,煎犀角汤送下。…
-
《本草纲目》 黄颡鱼
释名 黄平面鱼,央轧。 气味 甘、平、微毒。 主治 水肿。用黄颡鱼三尾、纱绿豆一俣、大蒜三瓣,水煮烂,去鱼食豆,以煮汁调商陆末一钱服下。有人把此主用诗记下:“一头黄颡八须鱼,绿豆同煎一合余。白煮作羹成顿服,管教水肿自消除”。 瘰疬溃坏。用黄颡鱼破开,纳入蓖麻子二十粒扎定。煅存性,研为末,香油调敷。…
-
《奇经八脉考》 阳跷脉·阳跷脉
阳跷者,足太阳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出于外踝下足太阳申脉穴。(在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白肉际)当踝后绕跟,以仆参为本。(在跟骨下陷中,拱足得之)上外踝上三寸,以附阳为。(在外踝上三寸,足太阳之穴也)直上循股外廉,循胁后髀。上会手太阳、阳维于。(在肩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上行肩外廉,会手阳明于巨骨,(在肩尖端上行两叉骨罅间陷中)会手阳明少阳于肩。(在骨头,肩端上,两骨罅陷宛宛中。举臂取之有空)上人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