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纲目》 昆布

    释名 纶布。 气味 咸、寒、滑、无毒。 主治 瘿气结核,瘰疬肿硬 。用昆布一两,洗其咸汁,晒干为末。每取一钱,以棉裹好,放醋中浸过,口含咽汁味尽即换。 项下渐肿成瘿。用昆布、海藻,等分为末,加蜜 做成丸子,如杏核大。随时含咽。…

  • 《本草纲目》 石斛

    释名 石 、金钗、禁生、林兰、杜兰。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胃中虚热、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

  • 《本草纲目》 螺厣草

    释名 镜面草。 气味 辛。 主治 吐血、鼻血。用镜面草,洗 净。捣烂,泡酒服。 小儿头疮。用镜面草晒干为末,加轻粉、麻油敷搽,有效。 手指肿痛。用镜面草捣烂涂搽。…

  • 《本草纲目》 骨碎补

    释名 猴姜、猢狲姜、石毛姜、石奄间。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虚气攻牙,齿痛血出。用骨碎补二两,锉细,慢火炒黑,研为末,常以擦齿,有口津,吐出或咽下均可。 耳鸣耳闭。用骨碎补削作细条,炮过,乘热寒耳中。 屙血。用骨碎补(烧存性)五钱,酒或米汤送下。 长久泄痢。用骨碎补研为末,放入猪肾中煨熟吃下,即止。…

  • 《本草纲目》 石韦

    释名 石革、石皮、石兰。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小便淋痛。用石韦、滑石,等分为末,每取一小撮,水送服。 便前有血。用石韦研为末,以茄子枝煎汤送服二钱。 气热咳嗽。用石韦、槟榔,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姜汤送下。 崩中漏下。用石韦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

  • 《本草纲目》 金星草

    释名 金钏草、凤尾草、七星草。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解热,通淋,消痈疮,解硫磺中毒。用根泡油涂头上,能大生毛发。…

  • 《本草纲目》 石胡荽

    释名 天胡荽、野园荽、鹅不食草、鸡肠草。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痰喘。用石胡荽左杨汁,和酒服。 目疾,翳障(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外翳扳睛)。用石胡荽(晒干)二钱,青黛、川芎各一钱,共研为末。先含水一口,取药末如米大一小撮嗅入鼻内,以泪出为度。有的配方中减去青黛。此方名为“碧云散”。 塞鼻治翳。治法总结为诗歌一首:赤眼之余翳忽生,草中鹅不食为名,塞入鼻内频频换,三日之间复旧明。 牙痛。用棉裹鹅不食 草,怀干研末,嗅入与牙痛同侧的鼻孔中。 一切肿毒。用石胡荽一把、…

  • 《本草纲目》 景天

    释名 慎火、戒火、据火、护火、辟火、火母。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小儿惊风。用景天(干)半两、麻黄、丹参、白术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半钱,浆水调服。三、四岁的小儿可服一钱。 婴儿风疹及疮毒。用景天苗叶五两和盐三两,同研细,绞取汁,以热手抹涂。一天两次。 热毒丹疮。用景天捣汁涂搽。一昼夜宜搽一、二十次。 漆沧作痒。揉景天涂搽。 眼中生翳,涩痛难开。用景天捣汁,一天点三、五次。…

  • 《本草纲目》 虎耳草

    释名 石荷叶。 气味 微苦、辛、寒、有小毒。 主治 耳出脓。用虎耳草捣汗滴耳内。 痔疮肿痛。用虎耳草阴干,烧烟放桶中薰疮痛处。…

  • 《本草纲目》 佛甲草

    气味 甘,寒,微毒。 主治 汤火灼疮,研贴之。…

  • 《本草纲目》 绿萼梅

    释名 绿梅花,白梅花,红梅花。 气味 酸、涩、平。 主治 胁肋胀痛,脘闷胀气,纳食不香;咽中似有物作梗。…

  • 《本草纲目》 胡麻

    释名 巨胜、方茎、狗虱、油麻、脂麻。叶名青蓑,茎名麻皆。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腰脚疼痛。用新胡麻一升,熬香后,捣烂。每日吞服适量,以姜汁、蜜汤、温酒送下均可。 手脚酸痛,微肿。用胡麻熬熟,研强烈,取五升加酒一升,泡一夜后随意饮用。 偶感风寒。用胡麻炒焦,乘热2捣烂泡酒饮用。饮后暖卧,以出微汗为好。 热淋。用胡麻子、蔓菁子各五合,炒黄,装袋中,以水三升浸泡,每饭前取服一钱。 疔肿恶疮。用胡麻(烧灰)、针砂,等分为末,加醋调敷患处。 痔疮肿痛。用胡麻子煎汤洗 。 坐板疮疥。用生胡麻嚼烂敷涂。…

  • 《本草纲目》 大麻

    释名 火麻 、黄麻、汉麻。雄者牡麻,雌者名苴麻、苎麻。花名麻麻勃。麻勃即大麻的花。 气味 麻勃:辛、温、无毒。 麻:辛、平、有毒。 大麻叶:辛、有毒。 主治麻勃(大麻的花): 记忆力衰退。用初秋收取的麻勃一升、有参二两,共研为末,蒸透。每临星时服一小撮。 瘰疬初起。用初秋收取的麻花、中夏收取的艾叶各等分,作炷灸患处百壮。 刀伤病麻木。用麻勃一两、蒲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小匙,酒送下。白天服三次,夜间服一次。 风病麻木。用麻花四两、草乌一两(炒存性),共研为末,加炼蜜调成膏。每服三分,开水送下。…

  • 《本草纲目》 小麦

    气味 小麦(小麦的果实):甘、微寒、无毒。 浮麦:甘、咸、寒、无毒。 面粉:甘、温、有微毒。不能消热止烦。 麦粉:甘、凉、无毒。 面筋:甘、凉、无毒。 糗:甘、微寒、无毒。 麦苗:辛、寒、无毒。 主治 小麦(小麦的果实): 老人淋。用小麦一升、通草二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饮服。 项瘿。用小麦一升,在醋一升中泡过,晒干为末,加海藻(洗净,研为末)三两,和匀,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白癜风。用小麦摊上,烧铁物压出油,搽涂患处。 汤火伤。用小麦炒黑,研为末,加腻粉,调油涂伤处。勿接触冷 水。 头疮…

  • 《本草纲目》 大麦

    释名 牟麦。 气味 咸、温、微寒、无毒。 主治 食饱烦胀。用大麦面熬香,每服一匙,开水送下。 蠼螋尿疮。用大麦嚼敷,一天三次。 汤火伤。用大麦炒黑,研为末,搽伤处。 小便不通。用陈大麦秸煎浓汁一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