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籍典藏

国学典籍

  • 首页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古籍
  3. 子部
  4. 小说家类
  5. 《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六 水族三

+ -
  夏鲧 东海人 昆明池 徐景山 潘惠延 葛玄 介象 龙门 池中鱼

  通川河 行海人 阴火 裴? 王?之 韩愈 郧乡民 赤岭溪夏 鲧尧命夏鲧治水,九载无绩。鲧自沉于羽渊,化为玄鱼。时植?振鳞横游波上,见者谓为河精,羽渊与河海通源也。上古之人于羽山之下修立鲧庙,四时以致祭祀。常见此黑鱼与蛟龙??而出,观者惊而畏之。至舜命禹,疏川奠岳,行遍日月之下,唯不践羽山之地。济巨海则鼋龟为梁,逾峻山则神龙为负,皆圣德之感也。鲧之化,其事互说,神变犹一,而色状不同。玄鱼黄熊,四音相乱,传写流误,并略记焉。(出王子年《拾遗记》)

  尧派夏鲧治水,治了九年没有成绩,鲧就自己淹死在羽渊里,变成一条黑鱼,经常地竖起鱼脊晃动着鳞甲自由地在水面上游着,看见的人把它叫做河精。羽渊与河、海的源头都相通。上古的百姓在羽山下修建了鲧庙,一年四季都来祭祀鲧。常常看见这条黑鱼和蛟龙一起在水中出没,观看的人惊奇而且畏惧它们。等到舜派大禹疏导江河,祭祀大山的时候,大禹走遍了天下,唯独不到羽山一带。渡大海时,大鳖和大龟就是渡海的桥梁,攀登崇山峻岭时,神龙背着他过去,都是圣德的感召呀。鲧的变化,传说不一,他变成神的说法是一致的,变化的具体情形却各有不同的说法,玄鱼黄熊,这四个字的字音容易互相混淆,传写中的错误,在这里略加记录。

  东海人昔人有游东海者,既而风恶舡破,补治不能制,随风浪,莫知所之。一日一夜,得一孤洲,共侣欢然。下石植缆,登洲煮食,食未熟而洲没。在船者砍断其缆,舡复漂荡,向者孤洲,乃大鱼也。吸波吐浪,去疾如风,在洲上死者十余人。(出《西京杂记》)

  从前有个东海航行的人,不久刮大风船漏水了,修补也无济于事,随着风浪,不知漂到哪里。漂了一天一夜,漂到一个孤岛上,一起坐船的伙伴都很高兴,走下船把缆绳拴在石头上,登上孤岛煮吃的,吃的还未煮熟孤岛就沉没了。在船上的人砍断缆绳,船又漂荡起来。刚才的小孤岛,是一条大鱼,吞吐着波浪,游去时像风一样快,在这孤岛上死的有十多个人。昆明池昆明池,刻石为鲸鱼,每至雷雨,鱼常鸣吼,?尾皆动。汉世祭之以祈雨,往往有验。(出《西京杂记》)

  昆明池,在石头上刻了一条鲸鱼,每当要打雷下雨时,鲸鱼常常吼叫,?和尾都动起来。汉代的时候祭鲸鱼来祈求下雨,往往有灵验。

  徐景山魏明帝游洛水,水中有白獭数头,美净可怜,见人辄去。帝欲取之,终不可得。侍中徐景山奏云:“臣闻獭嗜鲻鱼,乃不避死,可以此诳之。”乃画板作两鲻鱼,悬置岸上,于是群獭竞逐,一时执得。帝甚嘉之,谓曰:“闻卿能画,何以妙也?”答曰:“臣未尝执笔,然人之所作,自可庶几耳!”帝曰:“是善用所长也。”(出《续齐谐记》)

  魏明帝游洛水时,洛水中有几只白獭,干净得又美又可爱,看见人就离开。明帝想捉到白獭,始终捉不到。侍中徐景山对明帝说:“我听说水獭喜欢吃鲻鱼,竟然不顾自己的死活,可以用鲻鱼欺骗它。”接着在木板上画了两条鲻鱼,悬挂在岸上,于是群獭竞争着追到木板画边上,一下子就都捉住了。明帝十分夸奖他,对他说:“听说你善于画画,怎么画得这么好呢?”徐景山回答说:“我不曾拿笔画过画,可是别人画的画,我也能照着画下来。”明帝说:“你很善于运用自己的长处呀。”

  潘惠延平原高苑城东有鱼津,传云,魏末,平原潘府君字惠延,自白马登舟之部,手中算囊,遂坠于水,囊中本有钟乳一两。在郡三年,济水泛溢,得一鱼,长三丈,广五尺,刳其腹中,得顷时坠水之囊,金针尚在,钟乳消尽。其鱼得脂数十斛,时人异之。(出《酉阳杂俎》)

  平原郡高苑城的东面有个卖鱼的渡口。传说,魏末的时候,平原郡的潘府君字惠延,从白马津上船到官任上去,手里拿的装着计算工具的口袋掉到水里去,口袋里还有一两石钟乳。在平原郡的第三年,济河水泛滥漫过江堤,捉了一条鱼,三丈长,五尺宽,剖开鱼的肚子,得到了那时掉到水里的口袋,金针还在,石钟乳却消化光了。那条鱼一共熬了几十斛油脂,当时的人认为这事很奇异。

  葛 玄葛玄见遗大鱼者,玄云:“暂烦此鱼到河伯处。”乃以丹书纸内鱼口,掷水中。有顷,鱼还跃上岸,吐墨书,青墨色,如木叶而飞。又玄与吴主坐楼上,见作请雨土人,玄曰:“雨易得耳。”即书符著社中,一时之间,大雨流淹。帝曰:“水中有鱼乎?”玄复书符掷水中,须臾,有大鱼数百头,使人取食之。(出《神仙传》)

  葛玄遇见有一个人送给他一条大鱼,葛玄说:“暂时请这条鱼到河伯那里去吧。”就用红水写到纸上放到鱼的嘴里、把鱼扔到水里。不一会,鱼回来又跳到岸上,吐出一张墨书,青黑色,象树叶一样地飘着飞了。又有一次葛玄与吴国的国君坐在楼上,看见土人在作法求雨,葛玄说:“雨很容易得到呀。”立即写了一张符放在祭坛里,一时之间,下了场大雨,流得到处都是。吴帝说:“水中有鱼吗”?葛玄又写一张符扔到水中,不一会,就出现了几百条大鱼。让人们捉来吃。

  介 象介象与吴主共论鲻鱼之美,乃于殿庭作坎,汲水满之,并求钓。象起饵之,须臾,得鲻鱼。帝惊喜,乃使厨人切食之。(出《神仙传》)

  介象与吴国皇帝一起谈论鲻鱼的美味,就在殿前的院里挖了个坑,打来水把坑灌满,一块钓鱼,介象用鱼饵垂钓,一会,钓到一条鲻鱼。吴帝又惊又喜,就让厨子切好了拿来吃。龙 门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阔”字据明抄本补。)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又林登云,龙门之下,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其龙门水浚箭涌,下流七里,深三里。(出《三秦记》)

  龙门在河东的界内。大禹凿平龙门山,又开辟龙门,有一里多长,黄河从中间流下去,两岸不能通车马。每到晚春时,就有黄色鲤鱼逆流而上,过了龙门的就变成龙。又有一次林登说,龙门之下,每年的晚春有黄色鲤鱼,从大海及各条大河争着来到龙门。一年之中,登上龙门的鲤鱼,不超过七十二条。刚一登上龙门,就有云雨跟随着它,天降大火从后面烧它的尾巴,就变化成龙了。那个龙门的水流速极快象箭一样地射出,往下流七里,龙门的下面水有三里深。

  池中鱼《风俗通》曰:“城门失火,祸及池鱼。”旧说:“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伤良谨也。(出《风俗通》)

  《风俗通》里说:“城门失火,祸及池鱼”。旧的传说中,池仲鱼是人的姓名,居住在宋国的城门附近,城门被火烧了,火一直烧到他家,仲鱼也被火烧死。又说,宋国的城门被火烧了,人们提取护城河里的水,用来浇灭大火,护城河里的水被提取空了,河里的鱼离开了水全都死了。这个说法是比喻坏事滋长,连带伤害了好人。

  通川河通川界内多獭,各有主养之,并在河侧岸间。獭若入穴,插雉尾于獭孔前,獭即不敢出去。却尾即出,取得鱼,必须上岸,人便夺之。取得多,然后自吃。吃饱,即鸣板以驱之,还插雉尾,更不敢出。(出《朝野佥载》)

  通川河里有很多水獭,都各有主人饲养他们,都居住在河边。水獭如果进入洞穴中去,就在洞口前面插一根雉鸡的尾毛,水獭就不敢出洞。拿开雉鸡毛就跑出去,捉了鱼,必须上岸去,主人就夺下来,捉得多了才能自己吃,吃饱了,主人就敲木板驱赶着水獭进洞,又插上雉鸡毛,就不敢出来了。

  行海人昔有人行海得洲,木甚茂,乃维舟登岸。爨于水傍,半炊而林没于水,遽断其揽,乃得去。详视之,大蟹也。(出《异物志》)

  从前有个人坐船在海上行走,遇上一块陆地,树木长得很茂盛,于是拴好船登上岸,在靠水边的地方点火做饭,饭做到一半,树林就沉没到水里,赶快砍断了揽绳,才能离开。仔细地看,陆地原来是只大螃蟹。

  阴 火海中所生鱼?,置阴处有光。初见之,以为怪异。土人常推其义,盖咸水所生,海中水遇阴晦,(“晦”原作物,据明抄本改。)波如然火满海,以物击之,迸散如星火,有月即不复见。木玄虚《海赋》云:“阴火退然。”岂谓此乎?(出《岭南异物志》)

  海中生长的鱼类和蛤类,放在阴暗处就发光,刚看见的时候,认为是奇怪的事,海边的人常常推究其中的道理,大概因为是咸水中生长的。海水遇上阴晦天气,满海的水波象着火一样,用东西击打海水,海水飞溅散开象火星,有月亮的时候就看不见这样的情景。木玄虚的《海赋》上说:“阴火的光亮是柔和的。”难道就是说的这件事吗?

  裴 ?唐裴?,开元七年,都督广州。仲秋,夜漏未艾,忽然天晓,星月皆没,而禽鸟飞鸣矣。举郡惊异之,未能谕。然已昼矣,裴公于是衣冠而出,军州将吏,则已集门矣。遽召参佐洎宾客至,则皆异之,但谓众惑,固非中夜而晓。即询挈壶氏,乃曰:“常夜三更尚未也。”裴公罔测其倪,因留宾客于厅事,共须日之升。良久,天色昏暗,夜景如初,官吏则执烛而归矣。诘旦,裴公大集军府,询访其说,而无能辨者。裴因命使四访,阖界皆然。即令北访湘岭,湘岭之北,则无斯事。数月之后,有商舶自远南至,因谓郡人云:“我八月十一日夜,舟行,忽遇巨鳌出海,举首北向,而双目若日,照?千里,毫末皆见,久之复没,夜色依然。”征其时,则裴公集宾寮之夕也。(出《集异记》)

  唐代的裴?,在唐玄宗开元七年时,总管广州。仲秋这天,正在夜间时,忽然天明亮了,星星和月亮都看不见了,飞鸟也又飞又叫。全郡的人对此都很惊奇,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已经是大白天了。裴公因此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出来了。这时,广州军队的将官们却已经集中在门前了。他立即找来部下和宾客们,都感到此事很奇异,大家都迷惑不解,以为不是半夜而是天快亮了。于是去询问挚壶氏,却说,平时的夜间三更天还不到。裴公不明白此事的根由,于是把宾客留在厅堂,共同等待太阳升起来。很久以后,天色变得昏暗,夜里的景色又象原来一样了,官吏们就拿着蜡烛回家去了。第二天早晨,裴公把将帅们全召集起来,询问他们的看法,却没有能说清楚的人。裴公于是派人四出访问,全广州的人都一样,就派人往北走去湘岭一带,湘岭的北部,就没有那种事。几个月之后,有个商人坐船从遥远的南方来到这里,对广州郡的人说,八月十一日的夜里,船正在行走,我忽然遇上一只大鳌露出海面,抬起头向着北方,一对眼睛象太阳似的,一直能照出千里之外去,一根毫毛都能看得清楚,很久之后才又沉没到海里去,夜间景色又与原先一样了。对照一下时间,就是裴公召集宾客官吏的那天晚上。

  王?之唐王?之在牢山,使人告琅琊太守许诫言曰:“贵部临沂县其沙村,有逆鳞鱼,要之调药物,(逆鳞鱼,《仙经》云,谓之肉芝,故是欲以调药也。)愿与太守会于此。”诫言许之,则令其沙村设储峙,以待太和先生。先生既见诫言,诫言命渔者捕所求。其沙村西有水焉,南北数百步,东西十丈,色黑至深,岸有神祠。乡老言于诫言曰:“十年前,村中少年于水钓得一物,状甚大。引之不出,于是下钓数十道,方引其首出。状如猛兽,闭目,其大如车轮。村人谓其死也,以绳束缚,绕之树,十人同引之。猛兽忽张目大震,声若霹雳。近之震死者十余人,因怖丧去精魂为患者二十人,猛兽还归于水。乃建祠庙祈祷之,水旱必有应。若逆鳞鱼,未之有也。”诫言乃止。(出《纪闻》)

  唐代的王?之在牢山,派人告诉琅琊太守许诫言说:“你所管辖的临沂县其沙村,有一种倒着长鳞的鱼,我需要它调制药物,愿意与太守在这个村见面。”许诫言答应了他,就命令其沙村准备好器物等待使用,来等候王太和先生。王太和先生来了之后,许诫言就命令打渔的人去捕捉逆鳞鱼。其沙村的西面有一个池,南北长几百步,东西长十丈,颜色是深黑色,岸边有座神庙。村里的老人对许诫言说:“十年前,村里的一个少年人从水里钓到一个东西,形状很大,拖也拖不出来,于是下了几十道钓钩,才拖着头露出水面,样子象猛兽一样,闭着眼睛,大小象一个车轮。村里人说它死了,就用绳子捆好,绕到树上,十多个人一起拉它。猛兽忽然睁开眼睛大叫,声音象霹雳一样,靠它近的被声音震死的有十多个人,因为害怕而吓掉灵魂成为病人的有二十人,猛兽又回到水里。于是建造了祠庙向它祈祷,无论水灾还是旱灾都有灵验。如果说到逆鳞鱼,没有这种鱼。许诫言才停止下来。韩 愈唐吏部侍郎韩文公愈,自刑部侍郎贬潮阳守。先是郡西有大湫,湫有鳄鱼,约百余尺。每一怒则湫水腾荡,林岭如震。民之马牛有滨其水者,辄吸而噬之,不瞬而尽为所害者,莫可胜计,民患之有年矣。及愈刺郡,既至之三日,问民不便事,俱曰:“郡西湫中之鳄鱼也。”愈曰:“吾闻至诚感神,昔鲁恭宰中牟,雉驯而蝗避;黄霸治九江,虎皆遁去。是知政之所感,故能化禽兽矣。”即命庭掾,以牢醴陈于湫之旁,且祝曰:“汝水族也,无为生人患。”既而沃以酒。是夕,郡西有风雷,声动山野,迨夜分霁焉。明日,里民视其湫,水已竭,公命使穷其迹,至湫西六十里,易地为湫,巨鳄亦随而徙焉。自是郡民获免其患。故工部郎中皇甫?撰愈《神道碑叙》曰:“刑部为潮阳守,云洞僚海彝,陶然皆化;鳄鱼稻蟹,不暴民物。”盖谓此矣。(出《宣室志》)

  唐代的吏部侍郎韩文公韩愈,从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他来之前,郡的西面有个大水潭,潭里有鳄鱼,长约一百多尺,每发一次怒,就弄得潭水翻腾动荡,山岭上的大树也象地震一样。百姓养的马和牛,有的走近潭水,就被鳄鱼吸去吃掉了,转眼之间被鳄鱼吃掉的牛马,多得数不过来,老百姓多年来就认为这是灾难。等到韩愈到了潮阳郡三天之后,访问老百姓有什么不方便的事,全都说,郡西面水潭里的鳄鱼是灾害。韩愈说:“我听说至诚能感动神仙,从前鲁恭主管中牟的时候,雉鸡驯服而且蝗虫也躲避起来,黄霸治九江的时候,老虎都悄悄地离开了九江,这是因为,执政者有良好的政绩,禽兽也能被感化。”就派副官,把祭祀用的物品陈列在潭水边上,并且祷告说:“你们都是水族一类,不要成为老百姓的祸害。”接着把酒浇到地上。这天晚上,郡的西面有风雷的声音,声音震动了山野,到了半夜才晴天。第二天,乡里的百姓看那水潭,水已经枯竭了,韩公派人去考察鳄鱼的踪迹,到了潭的西面六十里外,换了个地方又造出一个水潭,大鳄也跟随着换了地方,从此潮阳郡的百姓就免去了鳄鱼的祸害。所以工部郎中皇甫?为韩愈撰写《神道碑叙》一文中说:“刑部侍郎韩愈做了潮阳太守,云中的神仙,洞府里的隐士,同一官署的官吏们,海里的动物,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全都高兴地被感化了,连鳄鱼和稻蟹,也不残害百姓的东西。”大概说的就是这件事吧。

  郧乡民唐元和末,均州郧乡县有百姓,年七十,养獭十余头,捕鱼为业。隔日一放,将放时,先闭于深沟斗门内,令饥,然后放之。无网罟之劳,而获利甚厚。令人抵掌呼之,群獭皆至。缘衿藉膝,驯若守狗。户部郎中李福,亲见之。(出《酉阳杂俎》)

  唐宪宗元和末年,均州的郧乡县有个百姓,七十岁了,养了十多只水獭,靠打鱼维持生活。隔一天放出去一次,快要放出去的时候,先把水獭关在深沟的闸门里,让它们挨饿,然后才放它们出来,不受撒网收网的劳累,可是却得到很多的收入。主人如果拍巴掌招呼它们,所有的水獭全都到来,在主人的身边和膝前呆着,驯顺得象守门的狗。户部郎中李福,亲眼看见过这件事。

  赤岭溪歙州赤岭下有大溪,俗传昔有人造横溪鱼梁,鱼不得下,半夜飞从此岭过,其人遂于岭上张网以捕之。鱼有越网而过者,有飞不过而变为石者。今每雨,其石即赤,故谓之赤岭,而浮梁县得名因此。按《吴都赋》云:“文鳐夜飞而触纶。”盖此类也。(出《歙州图经》)

  歙州的赤岭山有条大溪水,世俗传说从前有人横着溪水架设了一道拦截鱼的横梁,鱼不能顺流而下,半夜时飞着从这个山岭过去,那个造桥的人就在岭上架网来捕捉鱼。有的鱼越过网飞过山岭,有的鱼飞不过去变成了石头。现在每当下雨时,那些石头就变成红色,因而叫它赤岭,而且浮梁县也因此而得名。按,《吴都赋》上说:“文鳐鱼夜间飞到空中落到网里。”大概指的就是这件事。
序 1
表 2
引用书目 3
卷第一 神仙一 4
卷第二 神仙二 5
卷第三 神仙三 6
卷第四 神仙四 7
卷第五 神仙五 8
卷第六 神仙六 9
卷第七 神仙七 10
卷第八 神仙八 11
太平广记卷九神仙九 12
卷第十 神仙十 13
卷第十一 神仙十一 14
卷第十二 神仙十二 15
卷第十三 神仙十三 16
卷第十四 神仙十四 17
卷第十五 神仙十五 18
卷第十六 神仙十六 19
卷第十七 神仙十七 20
卷第十八 神仙十八 21
卷第十九 神仙十九 22
卷第二十 神仙二十 23
卷第二十一 神仙二十一 24
卷第二十二 神仙二十二 25
卷第二十三 神仙二十三 26
卷第二十四 神仙二十四 27
卷第二十五 神仙二十五 28
卷第二十六 神仙二十六 29
卷第二十七 神仙二十七 30
卷第二十八 神仙二十八 31
卷第二十九 神仙二十九 32
卷第三十 神仙三十 33
卷第三十一 神仙三十一 34
卷第三十二 神仙三十二 35
卷第三十三 神仙三十三 36
卷第三十四 神仙三十四 37
卷第三十五 神仙三十五 38
卷第三十六 神仙三十六 39
卷第三十七 神仙三十七 40
卷第三十八 神仙三十八 41
卷第三十九 神仙三十九 42
卷第四十 神仙四十 43
卷第四十一 神仙四十一 44
卷第四十二 神仙四十二 45
卷第四十三 神仙四十三 46
卷第四十四 神仙四十四 47
卷第四十五 神仙四十五 48
卷第四十六 神仙四十六 49
卷第四十七 神仙四十七 50
卷第四十八 神仙四十八 51
卷第四十九 神仙四十九 52
卷第五十 神仙五十 53
卷第五十一 神仙五十一 54
卷第五十二 神仙五十二 55
卷第五十三 神仙五十三 56
卷第五十四 神仙五十四 57
卷第五十五 神仙五十五 58
卷第五十六 女仙一 59
卷第五十七 女仙二 60
卷第五十八 女仙三 61
卷第五十九 女仙四 62
卷第六十 女仙五 63
卷第六十一 女仙六 64
卷第六十二 女仙七 65
卷第六十三 女仙八 66
卷第六十四 女仙九 67
卷第六十五 女仙十 68
卷第六十六 女仙十一 69
卷第六十七 女仙十二 70
卷第六十八 女仙十三 71
卷第六十九 女仙十四 72
卷第七十 女仙十五 73
卷第七十一 道术一 74
卷第七十二 道术二 75
卷第七十三 道术三 76
卷第七十四 道术四 77
卷第七十五 道术五 78
卷第七十六 方士一 79
太平广记卷七十七 方士二 80
卷第七十八 方士三 81
卷第七十九 方士四 82
卷第八十 方士五 83
卷第八十一 异人一 84
卷第八十二 异人二 85
卷第八十三 异人三 86
卷第八十四 异人四 87
卷第八十五 异人五 88
卷第八十六 异人六 89
卷第八十七 异僧一 90
卷第八十八 异僧二 91
卷第八十九 异僧三 92
卷第九十 异僧四 93
卷第九十一 异僧五 94
卷第九十二 异僧六 95
卷第九十三 异僧七 96
卷第九十四 异僧八 97
卷第九十五 异僧九 98
卷第九十六 异僧十 99
卷第九十七 异僧十一 100
卷第九十八 异僧十二 101
卷第九十九 释证一 102
卷第一百 释证二 103
卷第一百一 释证三 104
卷第一百二 报应一(金刚经) 105
卷第一百三 报应二(金刚经) 106
卷第一百四 报应三(金刚经) 107
卷第一百五 报应四(金刚经) 108
卷第一百六 报应五(金刚经) 109
卷第一百七 报应六(金刚经) 110
卷第一百八 报应七(金刚经) 111
卷第一百九 报应八(法华经) 112
卷第一百一十 报应九(观音经) 113
卷第一百一十一 报应十(观音经) 114
卷第一百一十二 报应十一(崇经像) 115
卷第一百一十三 报应十二(崇经像) 116
卷第一百一十四 报应十三(崇经像) 117
卷第一百一十五 报应十四(崇经像) 118
卷第一百一十六 报应十五(崇经像) 119
卷第一百一十七 报应十六(阴德) 120
卷第一百一十八 报应十七(异类) 121
卷第一百一十九 报应十八(冤报) 122
卷第一百二十 报应十九(冤报) 123
卷第一百二十一 报应二十(冤报) 124
卷第一百二十二 报应二十一(冤报) 125
卷第一百二十三 报应二十二(冤报) 126
卷第一百二十四 报应二十三(冤报) 127
卷第一百二十五 报应二十四(冤报) 128
卷第一百二十六 报应二十五 129
卷第一百二十七 报应二十六 130
卷第一百二十八 报应二十七 131
卷第一百二十九 报应二十八(婢妾) 132
卷第一百三十 报应二十九(婢妾) 133
卷第一百三十一 报应三十(杀生) 134
卷第一百三十二 报应三十一(杀生) 135
卷第一百三十三 报应三十二(杀生) 136
卷第一百三十四 报应三十三(宿业畜生) 137
卷第一百三十五 征应一(帝王休征) 138
卷第一百三十六 征应二(帝王休征) 139
卷第一百三十七 征应三(人臣休征) 140
卷第一百三十八 征应四(人臣休征) 141
卷第一百三十九 征应五(邦国咎征) 142
卷第一百四十 征应六(邦国咎征) 143
卷第一百四十一 征应七(人臣咎征) 144
卷第一百四十二 征应八(人臣咎征) 145
卷第一百四十三 征应九(人臣咎征) 146
卷第一百四十四 征应十(人臣咎征) 147
卷第一百四十五 征应十一(人臣咎征) 148
卷第一百四十六 定数一 149
卷第一百四十七 定数二 150
卷第一百四十八 定数三 151
卷第一百四十九 定数四 152
卷第一百五十 定数五 153
卷第一百五十一 定数六 154
卷第一百五十二 定数七 155
卷第一百五十三 定数八 156
卷第一百五十四 定数九 157
卷第一百五十五 定数十 158
卷第一百五十六 定数十一 159
卷第一百五十七 定数十二 160
卷第一百五十八 定数十三 161
卷第一百五十九 定数十四(婚姻) 162
卷第一百六十 定数十五(婚姻) 163
卷第一百六十一 感应一 164
卷第一百六十二 感应二 165
卷第一百六十三 谶应 166
卷第一百六十四 名贤(讽谏附) 167
卷第一百六十五 廉俭(吝啬附) 168
卷第一百六十六 气义一 169
卷第一百六十七 气义二 170
卷第一百六十八 气义三 171
卷第一百六十九 知人一 172
卷第一百七十 知人二 173
卷第一百七十一 精察一 174
卷第一百七十二 精察二 175
卷第一百七十三 俊辩一 176
卷第一百七十四 俊辩二(幼敏附) 177
卷第一百七十五 幼敏 178
卷第一百七十六 器量一 179
卷第一百七十七 器量二 180
卷第一百七十八 贡举一 181
卷第一百七十九 贡举二 182
卷第一百八十 贡举三 183
卷第一百八十一 贡举四 184
卷第一百八十二 贡举五 185
卷第一百八十三 贡举六 186
卷第一百八十四 贡举七(代族附) 187
卷第一百八十五 铨选一 188
卷第一百八十六 铨选二 189
卷第一百八十七 职官 190
卷第一百八十八 权? 191
卷第一百八十九 将帅一 192
卷第一百九十 将帅二(杂谲智附) 193
卷第一百九十一 骁勇一 194
卷第一百九十二 骁勇二 195
卷第一百九十三 豪侠一 196
卷第一百九十四 豪侠二 197
卷第一百九十五 豪侠三 198
卷第一百九十六 豪侠四 199
卷第一百九十七 博物 200
卷第一百九十八 文章一 201
卷第一百九十九 文章二 202
卷第二百 文章三 203
卷第二百一 才名(好尚附) 204
卷第二百二 儒行(怜才 高逸) 205
卷第二百三 乐一 206
卷第二百四 乐二 207
卷第二百五 乐三 208
卷第二百六 书一 209
卷第二百七 书二 210
卷第二百八 书三 211
卷第二百九 书四 212
卷第二百一十 画一 213
卷第二百第一十一 画二 214
卷第二百一十二 画三 215
卷第二百一十三 画四 216
卷第二百一十四 画五 217
卷第二百一十五 算术 218
卷第二百一十六 卜筮一 219
卷第二百一十七 卜筮二 220
卷第二百一十八 医一 221
卷第二百一十九 医二 222
卷第二百二十 医三 223
卷第二百二十一 相一 224
卷第二百二十二 相二 225
卷第二百二十三 相三 226
卷第二百二十四 相四 227
卷第二百二十五 伎巧一 228
卷第二百二十六 伎巧二 229
卷第二百二十七 伎巧三(绝艺附) 230
卷第二百二十八 博戏 231
卷第二百二十九 器玩一 232
卷第二百三十 器玩二 233
卷第二百三十一 器玩三 234
卷第二百三十二 器玩四 235
卷第二百三十三 酒(酒量、嗜酒附) 236
卷第二百三十四 食(能食、菲食附) 237
卷第二百三十五 交友 238
卷第二百三十六 奢侈一 239
卷第二百三十七 奢侈二 240
卷第二百三十八 诡诈 241
卷第二百三十九 谄佞一 242
卷第二百四十 谄佞二 243
卷第二百四十一 谄佞三 244
卷第二百四十二 谬误(遗忘附) 245
卷第二百四十三 治生(贪附) 246
卷第二百四十四 褊急 247
卷第二百四十五 诙谐一 248
卷第二百四十六 诙谐二 249
卷第二百四十七 诙谐三 250
卷第二百四十八 诙谐四 251
卷第二百四十九 诙谐五 252
卷第二百五十 诙谐六 253
卷第二百五十一 诙谐七 254
卷第二百五十二 诙谐八 255
卷第二百五十三 嘲诮一 256
卷第二百五十四 嘲诮二 257
卷第二百五十五 嘲诮三 258
卷第二百五十六 嘲诮四 259
卷第二百五十七 嘲诮五 260
卷第二百五十八 嗤鄙一 261
卷第二百五十九 嗤鄙二 262
卷第二百六十 嗤鄙三 263
卷第二百六十一 嗤鄙四 264
卷第二百六十二 嗤鄙五 265
卷第二百六十三 无赖一 266
卷第二百六十四 无赖二 267
卷第二百六十五 轻薄一 268
卷第二百六十六 轻薄二 269
卷第二百六十七 酷暴一 270
卷第二百六十八 酷暴二 271
卷第二百六十九 酷暴三 272
卷第二百七十 妇人一 273
卷第二百七十一 妇人二 274
卷第二百七十二 妇人三 275
卷第二百七十三 妇人四(附妓女) 276
卷第二百七十四 情感 277
卷第二百七十五 童仆(奴婢附) 278
卷第二百七十六 梦一 279
卷第二百七十七 梦二 280
卷第二百七十八 梦三 281
卷第二百七十九 梦四 282
卷第二百八十 梦五(鬼神上) 283
卷第二百八十一 梦六 284
卷第二百八十二 梦七 285
卷第二百八十三 巫(附厌咒) 286
卷第二百八十四 幻术一 287
卷第二百八十五 幻术二 288
卷第二百八十六 幻术三 289
卷第二百八十七 幻术四 290
卷第二百八十八 妖妄一 291
卷第二百八十九 妖妄二 292
卷第二百九十 妖妄三 293
卷第二百九十一 神一 294
卷第二百九十二 神二 295
卷第二百九十三 神三 296
卷第二百九十四 神四 297
卷第二百九十五 神五 298
卷第二百九十六 神六 299
卷第二百九十七 神七 300
卷第二百九十八 神八 301
卷第二百九十九 神九 302
卷第三百 神十 303
卷第三百一 神十一 304
卷第三百二 神十二 305
卷第三百三 神十三 306
卷第三百四 神十四 307
卷第三百五 神十五 308
卷第三百六 神十六 309
卷第三百七 神十七 310
卷第三百八 神十八 311
卷第三百九 神十九 312
卷第三百一十 神二十 313
卷第三百一十一 神二十一 314
卷第三百一十二 神二十二 315
卷第三百一十三 神二十三 316
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四 神二十四 317
卷第三百一十五 神二十五(淫祠附) 318
卷第三百一十六 鬼一 319
卷第三百一十七 鬼二 320
卷第三百一十八 鬼三 321
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九 鬼四 322
卷第三百二十 鬼五 323
卷第三百二十一 鬼六 324
太平广记卷三百二十二 鬼七 325
卷第三百二十三 鬼八 326
卷第三百二十四 鬼九 327
卷第三百二十五 鬼十 328
卷第三百二十六 鬼十一 329
卷第三百二十七 鬼十二 330
卷第三百二十八 鬼十三 331
卷第三百二十九 鬼十四 332
卷第三百三十 鬼十五 333
卷第三百三十一 鬼十六 334
卷第三百三十二 鬼十七 335
卷第三百三十三 鬼十八 336
卷第三百三十四 鬼十九 337
卷第三百三十五 鬼二十 338
卷第三百三十六 鬼二十一 339
卷第三百三十七 鬼二十二 340
卷第三百三十八 鬼二十三 341
卷第三百三十九 鬼二十四 342
卷第三百四十 鬼二十五 343
卷第三百四十一 鬼二十六 344
卷第三百四十二 鬼二十七 345
卷第三百四十三 鬼二十八 346
卷第三百四十四 鬼二十九 347
卷第三百四十五 鬼三十 348
卷第三百四十六 鬼三十一 349
卷第三百四十七 鬼三十二 350
卷第三百四十八 鬼三十三 351
卷第三百四十九 鬼三十四 352
卷第三百五十 鬼三十五 353
卷第三百五十一 鬼三十六 354
卷第三百五十二 鬼三十七 355
卷第三百五十三 鬼三十八 356
卷第三百五十四鬼三十九 357
卷第三百五十五 鬼四十 358
卷第三百五十六 夜叉一 359
卷第三百五十七 夜叉二 360
卷第三百五十八 神魂一 361
卷第三百五十九 妖怪一 362
卷第三百六十 妖怪二 363
卷第三百六十一 妖怪三 364
卷第三百六十二 妖怪四 365
卷第三百六十三 妖怪五 366
卷第三百六十四 妖怪六 367
卷第三百六十五 妖怪七 368
卷第三百六十六 妖怪八 369
卷第三百六十七 妖怪九(人妖附) 370
卷第三百六十八 精怪一 371
卷第三百六十九 精怪二 372
卷第三百七十 精怪三 373
卷第三百七十一 精怪四 374
卷第三百七十二 精怪五 375
卷第三百七十三 精怪六 376
卷第三百七十四 灵异 377
卷第三百七十五 再生一 378
卷第三百七十六 再生二 379
卷第三百七十七 再生三 380
卷第三百七十八 再生四 381
卷第三百七十九 再生五 382
卷第三百八十 再生六 383
卷第三百八十一 再生七 384
卷第三百八十二 再生八 385
卷第三百八十三 再生九 386
卷第三百八十四 再生十 387
卷第三百八十五 再生十一 388
卷第三百八十六 再生十二 389
卷第三百八十七 悟前生一 390
卷第三百八十八 悟前生二 391
卷第三百八十九 冢墓一 392
卷第三百九十 冢墓二 393
卷第三百九十一 铭记一 394
卷第三百九十二 铭记二 395
卷第三百九十三 雷一 396
卷第三百九十四 雷二 397
卷第三百九十五 雷三 398
卷第三百九十六 雨(风虹附) 399
卷第三百九十七 山(溪附) 400
卷第三百九十八 石(坡沙附) 401
卷第三百九十九 水(井附) 402
卷第四百 宝一 403
卷第四百一 宝二(金玉附) 404
卷第四百二 宝三 405
卷第四百三 宝四(杂宝上) 406
卷第四百四 宝五(杂宝下) 407
卷第四百五 宝六(钱、奇物附) 408
卷第四百六 草木一(文理木附) 409
卷第四百七 草木二 410
卷第四百八 草木三 411
卷第四百九 草木四 412
卷第四百一十 草木五 413
卷第四百一十一 草木六 414
卷第四百一十二 草木七(五谷、茶、?附) 415
卷第四百一十三 草木八 416
卷第四百一十四 草木九 417
卷第四百一十五 草木十 418
卷第四百一十六 草木十一 419
卷第四百一十七 草木十二 420
卷第四百一十八 龙一 421
卷第四百一十九 龙二 422
卷第四百二十 龙三 423
卷第四百二十一 龙四 424
卷第四百二十二 龙五 425
卷第四百二十三 龙六 426
卷第四百二十四 龙七 427
卷第四百二十五 龙八 428
卷第四百二十六 虎一 429
卷第四百二十七 虎二 430
卷第四百二十八 虎三 431
卷第四百二十九 虎四 432
卷第四百三十 虎五 433
卷第四百三十一 虎六 434
卷第四百四十六 畜兽十三 435
卷第四百四十七 狐一 436
卷第四百四十八 狐二 437
卷第四百四十九 狐三 438
卷第四百五十 狐四 439
卷第四百五十一 狐五 440
卷第四百五十二 狐六 441
卷第四百五十三 狐七 442
卷第四百五十四 狐八 443
卷第四百五十五 狐九 444
卷第四百五十六 蛇一 445
卷第四百五十七 蛇二 446
卷第四百五十八 蛇三 447
卷第四百五十九 蛇四 448
卷第四百六十 禽鸟一 449
卷第四百六十一 禽鸟二 450
卷第四百六十二 禽鸟三 451
卷第四百六十三 禽鸟四 452
卷第四百六十四 水族一 453
卷第四百六十五 水族二 454
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六 水族三 455
卷第四百六十七 水族四 456
卷第四百六十八 水族五 457
卷第四百六十九 水族六 458
卷第四百七十 族七 459
卷第四百七十一 水族八 460
卷第四百七十二 水族九(龟) 461
卷第四百七十三 昆虫一 462
卷第四百七十四 昆虫二 463
卷第四百七十五 昆虫三 464
卷第四百七十六 昆虫四 465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朝代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Copyright ©国学书籍典藏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84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