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籍典藏

国学典籍

  • 首页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古籍
  3. 子部
  4. 小说家类
  5. 《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卷第三百九十二 铭记二

+ -
  韩愈 裴度 张惟清 王? 柳光 李福 熊博 王敬之 王承检韩愈泉州之南有山焉,其山峻起壁立,下有潭水,深不可测,周十余亩。中有蛟螭,尝为人患,人有误近或马牛就而饮者,辄为吞食。泉人苦之有年矣。由是近山居者,咸挈引妻子,徙去他郡,以逃其患。元和五年,一夕,闻山南有雷震暴兴,震数百里,若山崩之状,一郡惊惧。里人洎牛马鸡犬,俱失声仆地,流汗被体,屋瓦交击,木树颠拔。自戌及子,雷电方息。明旦往视之,其山摧堕石壁数百仞殆尽,俱填其潭,水溢流,注满四野。蛟螭之血,遍若玄黄。而石壁之上,有凿成文字一十九言,字势甚古,郡中士庶无能知者。自是居人无复患矣。惧者既息,迁者亦归。结屋架庐,接比其地。郡守因之名其地为石铭里,盖因字为铭,且识其异也。后有客于泉者,能传其字,持至东洛。时故吏部侍郎韩愈自尚书郎为何南令,见而识之。其文曰:“诏示黑水(“示”原作“赤”,“水”原作“视”,据明抄本改)之鲤鱼,天公卑杀牛人,壬癸神书急急。”然则详究其义,似上帝责蛟螭之词,令戮其害也。其字则蝌蚪篆书,故泉人无有识者矣。(出《宣室志》)

  泉州之南有座大山,山势峻拔如壁耸立。山下有一个水潭,深不可测,面积有十几亩地那么大。潭中有条蛟龙,曾为人患。人不小心走近或牛马到潭边饮水,常常被它吃掉。泉州人受它的害已有多年了。因此靠近山边居住的人,都领着妻子儿女,迁往他乡,以逃避其祸患。唐元和五年,有一天晚上,人们听到山南有雷声大作,声震数百里之远,如山崩一样。全郡百姓都很惊惧,乡里的人以至牛马鸡犬,全都失声趴在地上,汗流全身。房屋上的瓦相互撞击,树木摇晃并连根拔倒。从戌时一直到子时,雷电才停息。第二天早晨人们去察看,只见那大山被摧塌,数百丈的峭壁全部化为平地,山石全都填进了深潭。潭水四溢,注满周围的源野。到处都是蛟龙那赤黑的血。在石壁上,却凿出了十九个字。字的形状很古奥,郡中有学问的人也没有能认识的。从此百姓再也没有受害的了。恐惧没有了,迁往外地的人也都回来了。于是他们又重新造房架屋,一家挨一家地住了下来。郡守据此把此地命名为石铭里。这是因为那字是铭,也是为了记载这里发生的奇异。后来有个人到泉州来,能传递这些字,就把字抄下来带到东京洛阳。当时原吏部侍郎韩愈已由尚书改任河南令,他看见这些字都可以识别。那文字是说:“诏示黑水之鲤鱼,天公卑杀牛人,壬癸神书急急。”然而详细探究其义,似乎是天帝斥责蛟龙之词,下令要戮杀这一祸害。那些字是蝌蚪篆书,所以泉州人没有能认识它的。

  裴度元和元年,秋九月,淮西帅吴少诚死,子元济拒命。诏邻淮西焉,以兵四攻之,凡数年不克。十三年,召丞相晋国公裴度将而击焉。度既至,因命封人深池濠,且发其地。有得一石者,上有雕出文字为铭,封人持以献度。文曰:“井底一竿竹,竹色深绿绿。鸡未肥,酒未熟,障车儿郎且须缩。”度得之,以示从事,令辩其义焉,咸不能究。度方念之,俄有一卒,自行间跃而贺曰:“吴元济逆天子命,纵狂兵为反谋。赖天子威圣,与丞相德合。今日逆竖成擒矣,敢贺丞相功。”度惊讯之,对曰:“封人得石铭,是其兆也。且‘井底一竿竹,竹色深绿绿’者。言吴少诚由行间一卒,遂拥十万兵,为一方帅,且喻其荣也。‘鸡未肥’者,言无肉也。夫以‘肥’去‘肉’,为‘己’字也。“酒未熟”者,言无水也。以‘酒’去‘水’,为‘酉’字。‘障车儿郎’,谓兵革之士也。‘且缩’者,谓宜退守其所也。推是言之,则“己”酉日当克也。苟未及期,则可俟矣。”度喜,顾左右曰:“卒辨者也。”叹而异之。是岁冬十月,相国李诉将兵入淮西,生得元济,尽诸反者。度因校其日,果己酉焉。于是度益奇卒之辨,擢为裨将。(出《宣室志》)

  唐宪宗元和元年九月,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死去,其子吴元济叛变。皇帝下令邻近淮西的各路将领,帅兵从四方围攻他。然而围了好几年也没有攻克。元和十三年,又命丞相晋国公裴度率兵去歼灭他。裴度来到淮西,便命令封人(官名)深挖水沟。在挖地时,有人得到一块石头,上面刻有文字为铭。封人把石献给裴度。那铭文写道:“井底一竿竹,竹色深绿绿。鸡未肥,酒未熟,障车儿郎且须缩。”裴度得到这块石头后,便拿给部下们观看,并叫他们辨别那文字的意思,结果都不能明白。裴度刚刚在揣度,很快有一名兵卒,从队伍中跳起来祝贺道:“吴元济逆天子之命,指使狂兵谋反。仰仗天子的圣威,与丞相的贤德相合,今天这个叛逆就要被擒获了。应当庆贺丞相的功劳!”裴度很惊讶地询问他,他说:“封人得石铭,这是个吉兆。且看‘井底一竿竹,竹色深绿绿’是说吴少诚原不过是队伍中的一名小卒,后来拥有了十万兵,成为一方统帅。这是喻说他的荣耀。‘鸡未肥’,是说没有肉。如果把‘肥’字去掉肉。就成了‘己’字。‘酒未熟’,是说没有水。如果把‘酒’字去掉‘水’,就变成了‘酉’字。‘障车儿郎’,是说兵革之士,‘且须缩’,是说应该退守于自己的驻地。推论这些话的意思,是己酉日才可攻克淮西。假如未到时间,则可以等待。”裴度听后大喜,对左右道:“这士兵是一个很有辨析能力的人,令人感叹惊异啊!”这年冬季十月,相国李诉率兵攻入淮西,活擒吴元济,尽除反叛者。裴度于是与铭文核对日期,果然是己酉日。于是裴度越发惊叹那位士兵的辨析之材,便提拔他为副将。张惟清黑山之阴,有李卫公庙。宝历中,张惟清都护单于。其从事卢立尝梦一人,颀长黑衣,告立曰:“吾居于卫公庙且久矣,子幸迁我于军城中。”已而遂去。及晓,立不谕,即入白于惟清曰:“卫公于国有大勋。今庙宇隳残,飘濡且甚,愿新其土木之制。”惟清喜而可其语。先是单于府以惟清有美化,状其政绩。请护军骆忠表闻于上。有诏,命中书舍人高公?文事其,刻于碑。诏既至而未有碑石,惟清方命使采石于云中郡,未还。及修卫公庙,铲其西,得一石,方而长,其下有刻出“张”字,历然可辨。工人持以献惟清,惟清喜曰:“天赐吾之碑石。”即召从事视之,立且惊且异。因起贺而白前梦。于是以石为碑,刻高公之文焉。(出《宣室志》)

  在黑山的北面,有座李卫公庙。唐敬宗宝历年年间,张惟清奉命都护匈奴。他的从事(官名)卢立曾经梦见一个人,颀长的身体,穿着黑色的衣服。他告诉卢立说:“我在卫公庙居住的时间很长了,希望你能把我迁到军城中。”说完就离去了。天亮后,卢立并没说这件事,就进内对张惟清说:“卫公对国家有很大的贡献,如今庙宇残破,不避风雨,并越来越严重,希望能重新修建一下。”张惟清一听很高兴并同意了他的请求。在此之前,匈奴单于府因张惟清有美好的德行,已为他写好了政绩,并请护军骆忠上表告知皇上,皇上曾下诏,命中书舍人高公?著文表彰他的事迹,并要刻到碑上。诏书已经到了而还没有碑石,张惟清不久前刚命人去云中郡采石,至今还未回来。可是在修卫公庙时,铲西侧的土而得到一石,长方形,石的下方还刻出一个“张”字,清晰可见。做工的人把它献给张惟清,张惟清大喜道,“这是天赐我碑石啊!”随即叫从事来观看,卢立看后又惊讶又奇怪,因而起身向张惟清祝贺并说了从前做梦一事。于是就用这块石做石碑,在上面刻上高公的文字。王?太和中,王?廉问丹阳。因沟其城,既凿深数尺,得一石。铭文曰:“山有石,石有玉。玉有瑕,即休也。”工人得之,具以事告白献于?。详其义,久而不能解,即命僚左辨之,皆无能析其理者。数日,有一吏请谒?之吏,且密谓曰:“吾闻王公得石铭,今有辨者乎?”吏曰:“公方念之,其义为何如。君岂(“岂”原作“耶”,据明抄本改)即能究耶!”叟曰:“是不祥也。夫‘山有石,石有玉,玉有瑕。’即休也。’皆叙王公之世也。且公之先曰?,?生?,以文而观,‘是山有石’也。?生?。是‘石有玉’也。?之子曰瑕休’。是‘玉有瑕即休’。休者绝之兆,推是而辨,其绝绪乎?”吏谢之,叟言竟而去。至大和九年冬,?卒夷其宗,果符叟之解也。(出《宣室志》)

  唐文宗大和年间,王?管辖丹阳。当时在城外挖掘护城河,当开掘数尺深的时候,得到一块石碑,上面有铭文说:“山有石,石有玉,玉有瑕,即休也。”做工的人得到后,就把石碑献给王?,并把挖出石碑前后的情形都告诉了他。王?想要了解文字的含义,但看了很长的时间也解不开。于是就命他的僚属们来解释,可是谁都不能解释出其中的道理。数日后,有一位老者来求见王?下属的一个官吏,并秘密地问他道:“我听说王公得到了石铭,如今有能解释出它的人吗?”那官吏说:“王公正在琢磨,那意思是什么,难道你能探究出来吗?”老者说:“是不祥之兆啊!‘山有石,石有玉,玉有瑕,即休也,’都是叙述王公的家世的。王公的祖父叫?,?生?,从文字上看,这是‘山有石’。?生?,这是‘石生玉’。?的儿子叫瑕休,这便是玉有瑕即休。而休是绝的征兆。推究一下来辨折,他是要断绝世系了!”官吏道谢了他,那老者说完便走了。到大和九年冬,王?死而全宗族被斩杀。果然符合老者的解释。

  柳光太和中,有柳光者,尝南游。因行山道,会日晚,误入山崦中,松引盘曲。行数里,至一石室,云水环拥,清泉交贯。室有茵榻,若人居者。前对霞翠,固非人境。光因临流凝伫,忽见一缶,合于地。光即趋之,其缶下有泉,周不尽尺,其水清激。举卮以饮,若甘醴,尽十余卮而已醉甚,遂偃于榻,及晓方寤。因祝石壁,有雕刻文字极多,遂写其字,置於袖。词曰:“武之在卯,尧王八季。我弃其寝,我去其?。深深然,高高然,人不吾知,又不吾谓。由今之后,二百余祀,焰焰其光,和和其始。东方有兔,小首元尾,经过吾道,来至吾里。饮吾泉以醉,登吾榻而寐。刻乎其壁,奥乎其义,人谁辨,其东平子。”光先阅,阅而异之,遂行。出径数十步,回望其室,尽亡见矣。光究之不得。有吕生者,视而解之,未几告曰:“吾尽详矣,此乃得道者语也。夫唐氏之初,建号武德。武之二(“二”原作“三”,据明抄本改)年,其岁己卯,则武之在卯,其义见矣,盖武德二年也。‘尧王’者,谓高祖之号神尧,。曰‘八季’者,亦二年也。‘我弃其寝,我去?’者,言其去,盖绝去之时,乃武德二年也。‘深深然,高高然。人不吾知,人不吾谓’者,言其隐而人不知也。‘由今之后,二百余祀’者,言君者来也。且唐氏之初,今果二百余矣。‘焰焰其光,和和其始’者,‘焰焰其光’,谓岁在丁未也,焰者火,岂非南方之丙丁之谓乎?未亦火之位也;‘和和其始’。谓今天子建号曰太和其始(“和其始”原作“始其和”,据明抄本改)。盖元年也。‘东方有兔,小首元尾’者,叙君之名氏。东方甲乙木也,兔者卯也,‘卯’以附‘木’。是‘柳’字也。‘小首元尾’。是光也。‘经吾道,来吾里。’言君之来也。‘饮吾泉以醉,登吾榻而寐。’言君之止也。‘刻乎其壁,奥乎其义。’谁人以辨,其东平子。’谓其义奥而隐,独吾能辨之。东平吾之邑也,即又信矣。如是而辨,果得道者之遗记也。’(出《宣室志》)

  太和年间,有个叫柳光的人,曾经南游。因为在山道中前行,天色已晚,误入到山中,松树枝杈屈曲盘旋。走了几里地后,来到一个石屋内。石屋的周围云水环抱,清清的泉流纵横交错。屋内有草榻,好象是有人在这里居住,榻前映着灿烂的晚霞和青翠的松柏,好像是仙境一样。柳光于是临溪伫立凝视,忽然看到一个缶,放在地上。柳光急忙走过去,那缶的下面有泉水,周长不足一尺。泉中的水非常清澈。拿起杯子舀泉水喝,泉水好像甘甜的美酒。喝了十多杯后已大醉,于是躺在床榻上睡着了,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才睡醒。醒后四下观望,看到石壁上刻有许多字,柳光就抄录下那些字,放在袖中。刻字是:“武之在卯,尧王八季。我弃其寝,我去其?。深深然,高高然,人不吾知,又不吾谓。由今之后,二百余祀,焰焰其光,和和其始。东方有兔,小首元尾,经过吾道,来至吾里。饮吾泉以醉,登吾榻而寐。刻乎其壁,奥乎其义。人谁辨,其东平子。”柳光先是看,越看越觉得有些奇怪,就走了。走出那条小路。回头再看那个石屋,已经踪影全无。柳光想探究文义,但是没有结果。有个叫吕生的人,看到柳光带回的文字后,对他说:“我完全明了这里面的意思,这是得道人的话。那上面写的是:唐氏初年,建号为武德。武德二年那年是己卯年,那么‘武之在卯,’这里的含义就清楚了,那就是武德二年。‘尧王’说的是高祖的号‘神尧’。‘八季’指的也是二年。‘我弃其寝,我去?’,说的是离去,就是离去的时间是武德二年。‘深深然,高高然。人不吾知,人不吾谓’,说的是他隐居而外人不知。‘由今之后,二百余祀’这句,说的是您来了。那么从唐初到现在果然二百多年了。‘焰焰其光,和和共始’之句,‘焰焰其光’是说在丁未年,‘焰’就是‘火’的意思。这难道不是南方的丙丁吗?‘未’也是火之位。‘和和其始’是说今天子建年号叫太和是从这开始的,那就是元年。‘东方有兔,小道元尾’说的是您的姓名。东方甲乙是‘木’,‘兔’是‘卯’,卯附在木上,就是个‘柳’字。小首元尾,是‘光’字。‘经吾道,来吾里’说的是你来了。‘饮吾泉以醉,登吾榻而寐’,说的是您的逗留驻足。‘刻乎其壁,奥乎其义。谁人来辨,其东平子’,说的是那当中的意义深奥而又隐晦,唯独我能辨别解释它,东平是我家住的地名,这就又让人相信了吧。象这样来释解,才符合得道的人的遗记。”

  李福洛京北邙太清观钟楼,唐咸通年中,忽然摧塌。有屋檩一条,其中空虚,每撑动触动转,内敲磕有声。人遂相传,来竞观之。道士李威仪不欲聚人,乃令破之,于其间得一黑漆板,上有陷金之字。曰:“山水谁无言,元年遇福重修。”道士赍呈洛中诸官,皆不能详文。李福相公罢镇西川归洛,见此隐文,反复详读数四,遂谓观主曰:“但请度工鸠徒,当以俸余之金,独立完葺也。百年之前,智者勒其志,已冥合今日。安得不重兴观宇乎!”洎观成,或请其由。福曰:“‘山水谁无言’者,今上御名也(咸通名?也)。‘元年遇福’者,改(“改”原作“福”,据明抄本改)元之初作镇,获俸而回,福其不修,复待何人者哉!”(出《玉堂闲话》)

  洛京北邙山太清观有个钟楼,唐咸通年间,突然倒塌。有一条屋檩,中间是空的。每当用手拍打、触动或转动,里面就有敲磕的声响传出来。人们相互传说,都竞相来看。道士李威仪不愿意让许多人聚拢而来,就让人劈开它。在中间得到一个黑漆板,板上有阴文金字。金字是:“山水谁无言,元年遇福重修。”道士把它拿给洛中的各官员看,都不能明了它的意思。这时,李福相公不镇守西川回归洛阳。看见这个隐文,反复细读多次后,就对观主说:“只管请些木工、瓦工之类的人,我要用我俸禄中的余钱,来独力完成修葺的任务。在百年前,有智慧的人,刻下的志文、现在已经应合在今天。怎么能不重新振兴观宇呢?”到观修好,有人问李福为什么要出钱修观。李福说:“‘山水谁无言’这句说的是现在天子的名字。(咸通帝的名叫?)‘元年遇福’,说的是改元之初作镇,获俸禄而归洛阳。李福我不修这观,还等什么人修呢?”

  熊博熊博者,本建安津吏。岸崩,得一古冢。藤蔓缠其棺,旁有石铭云:“欲陷不陷被藤缚,欲落不落被沙阁。五百年后遇熊博。”博时贫老,僧为率钱葬之。博后至建州刺史。(出《稽神录》)

  熊博是管理建安津的官吏。有一天河岸塌陷,露出一座古墓。只见藤蔓缠绕着棺木,旁边有块石头刻铭文说:“欲陷不陷被藤缚,欲落不落被沙阁。五百年后遇熊博。”熊博当时很贫困。是由僧人集钱替他安葬了古棺。熊博后来官至建州刺史。

  王敬之故邺都之西北门,曰芳林乡。齐村民王敬之,编户中尤贫者,常以樵苏为业。丙午岁秋九月,因掘一株铜雀台下,其地?然小陷。随而锸之,三尺许,得一苍石,大如盆。遂力索之,石忽破为二。若摧?然。中有苍石匣,长尺有咫,厚三寸,广四寸。敬之骇,内诸畚中以归。洁之以水,则温润昭烂,真奇宝也。四旁及背引起龙骧凤翥及花葩之状,雕镂奇诡,殆非人工。徐启之,中有白玉板,上刻大篆六行。文曰:“上土巴灰除虚除,伊尹东北八九余,秦赵多应分五玉,白丝(明抄本无“丝”字)竹木子世世居。但看六六百中外,世主留难如国如。”于是敬之持以献魏帅乐彦真,彦真赍以束帛,而蠲其地征焉。亦无能洞达其隐词者。噫,当曹氏石氏高氏之代,斯则邺之王气休运所钟,于是诸贤众矣。焉知不有阴睹后代,总括风云,幅裂山河之事,而瘗玉以谶之。今石既出,其事将兆矣。(出皇甫枚《玉匣记》)

  原邺都的西北门外,有个叫芳林乡的地方。有个平民百姓王敬之,在所有在册的平民中,是最为贫困的。他常常靠打柴割草为业。丙午年九月间,因在铜雀台下挖一棵树,地面突然下陷,于是就往下挖,挖到三尺多深时,发现一块青石,其大小如盆。于是就用力往出抠,结果石头忽然破裂为两半,简直像裂开的果核一般。里面有一个青石匣,长一尺多,厚三寸,宽四寸。王敬之很惊惧,把匣放到竹筐中拿回去。用水洗干净后,那石匣光滑璀璨,真是奇世之宝。四面及背上均有盘龙雕凤和花葩图形,雕刻得十分奇特,决非人工所致。慢慢地把它打开,里边有块白玉板,上面用大篆刻了六行字。那铭文写道:“上土巴灰除虚除,伊尹东北八九余,秦赵多应分五玉,白丝竹木子世世居。但看六六百中外,世主留难如国如。”于是王敬之拿着它献给了魏帅乐彦真。乐彦真赏给他帛五匹,并免除了他的租税等。后来也没有人能洞察通晓那些隐词的。唉,当年曹氏石氏高氏各个朝代,全都是凭借邺都的王气所钟爱,因此圣贤出的很多。谁知道它不荫庇后代呢?总括风云变幻、江山易代之事,都可以用埋在地的玉石来预言。如今石头已出,那些事将要得到应验了。王承检王蜀秦州节度使王承检,筑防蕃城。至上?山下,获瓦棺,内无尸,唯有一片舌,肉色红润,坚如铁石。其舌上只有一髑髅,中有一古钱,有二蝇,振然飞去。片石刻篆字曰:“大隋开皇二年,渭州刺史游崇妻夫人王氏,年二十五,嫁于崇,三年而娠。恶其妊娠,遂卒。铭曰:“车道之北,?山之阳,深深葬玉,郁郁埋香。刻斯贞石,焕乎遗芳。地变陵谷,?列城隍。乾德丙年,坏者合郎。”是岁伪乾德六年,丙子岁也。言‘坏者合郎’,即王承检小字也。(出《玉溪编事》)

  王氏前蜀秦州节度使王承检,筑防蕃的城池。修筑到?山下时,挖到一口瓦棺。棺内没有尸首,只有一片舌头。舌头的肉色红润,坚硬如铁石。在舌头上面有一块死人的头骨,内含一枚古钱。有二只苍蝇,从里面振翅飞走。有片石上刻着篆字说:“大隋开皇二年,渭州刺史张崇妻夫人王氏,年二十五岁时,嫁于张崇。三年后而怀孕,因妊娠恶阻,不久就死了。铭文说:‘车道之北,?山之阳,深深葬玉,郁郁埋香。刻斯贞石,焕乎遗芳。地变陵岩,?列城隍。乾德丙年,坏者合郎。”这年正好是前蜀后主乾德六年,丙子年。铭文中说的坏基人的“合郎”,就是王承检的小名。
序 1
表 2
引用书目 3
卷第一 神仙一 4
卷第二 神仙二 5
卷第三 神仙三 6
卷第四 神仙四 7
卷第五 神仙五 8
卷第六 神仙六 9
卷第七 神仙七 10
卷第八 神仙八 11
太平广记卷九神仙九 12
卷第十 神仙十 13
卷第十一 神仙十一 14
卷第十二 神仙十二 15
卷第十三 神仙十三 16
卷第十四 神仙十四 17
卷第十五 神仙十五 18
卷第十六 神仙十六 19
卷第十七 神仙十七 20
卷第十八 神仙十八 21
卷第十九 神仙十九 22
卷第二十 神仙二十 23
卷第二十一 神仙二十一 24
卷第二十二 神仙二十二 25
卷第二十三 神仙二十三 26
卷第二十四 神仙二十四 27
卷第二十五 神仙二十五 28
卷第二十六 神仙二十六 29
卷第二十七 神仙二十七 30
卷第二十八 神仙二十八 31
卷第二十九 神仙二十九 32
卷第三十 神仙三十 33
卷第三十一 神仙三十一 34
卷第三十二 神仙三十二 35
卷第三十三 神仙三十三 36
卷第三十四 神仙三十四 37
卷第三十五 神仙三十五 38
卷第三十六 神仙三十六 39
卷第三十七 神仙三十七 40
卷第三十八 神仙三十八 41
卷第三十九 神仙三十九 42
卷第四十 神仙四十 43
卷第四十一 神仙四十一 44
卷第四十二 神仙四十二 45
卷第四十三 神仙四十三 46
卷第四十四 神仙四十四 47
卷第四十五 神仙四十五 48
卷第四十六 神仙四十六 49
卷第四十七 神仙四十七 50
卷第四十八 神仙四十八 51
卷第四十九 神仙四十九 52
卷第五十 神仙五十 53
卷第五十一 神仙五十一 54
卷第五十二 神仙五十二 55
卷第五十三 神仙五十三 56
卷第五十四 神仙五十四 57
卷第五十五 神仙五十五 58
卷第五十六 女仙一 59
卷第五十七 女仙二 60
卷第五十八 女仙三 61
卷第五十九 女仙四 62
卷第六十 女仙五 63
卷第六十一 女仙六 64
卷第六十二 女仙七 65
卷第六十三 女仙八 66
卷第六十四 女仙九 67
卷第六十五 女仙十 68
卷第六十六 女仙十一 69
卷第六十七 女仙十二 70
卷第六十八 女仙十三 71
卷第六十九 女仙十四 72
卷第七十 女仙十五 73
卷第七十一 道术一 74
卷第七十二 道术二 75
卷第七十三 道术三 76
卷第七十四 道术四 77
卷第七十五 道术五 78
卷第七十六 方士一 79
太平广记卷七十七 方士二 80
卷第七十八 方士三 81
卷第七十九 方士四 82
卷第八十 方士五 83
卷第八十一 异人一 84
卷第八十二 异人二 85
卷第八十三 异人三 86
卷第八十四 异人四 87
卷第八十五 异人五 88
卷第八十六 异人六 89
卷第八十七 异僧一 90
卷第八十八 异僧二 91
卷第八十九 异僧三 92
卷第九十 异僧四 93
卷第九十一 异僧五 94
卷第九十二 异僧六 95
卷第九十三 异僧七 96
卷第九十四 异僧八 97
卷第九十五 异僧九 98
卷第九十六 异僧十 99
卷第九十七 异僧十一 100
卷第九十八 异僧十二 101
卷第九十九 释证一 102
卷第一百 释证二 103
卷第一百一 释证三 104
卷第一百二 报应一(金刚经) 105
卷第一百三 报应二(金刚经) 106
卷第一百四 报应三(金刚经) 107
卷第一百五 报应四(金刚经) 108
卷第一百六 报应五(金刚经) 109
卷第一百七 报应六(金刚经) 110
卷第一百八 报应七(金刚经) 111
卷第一百九 报应八(法华经) 112
卷第一百一十 报应九(观音经) 113
卷第一百一十一 报应十(观音经) 114
卷第一百一十二 报应十一(崇经像) 115
卷第一百一十三 报应十二(崇经像) 116
卷第一百一十四 报应十三(崇经像) 117
卷第一百一十五 报应十四(崇经像) 118
卷第一百一十六 报应十五(崇经像) 119
卷第一百一十七 报应十六(阴德) 120
卷第一百一十八 报应十七(异类) 121
卷第一百一十九 报应十八(冤报) 122
卷第一百二十 报应十九(冤报) 123
卷第一百二十一 报应二十(冤报) 124
卷第一百二十二 报应二十一(冤报) 125
卷第一百二十三 报应二十二(冤报) 126
卷第一百二十四 报应二十三(冤报) 127
卷第一百二十五 报应二十四(冤报) 128
卷第一百二十六 报应二十五 129
卷第一百二十七 报应二十六 130
卷第一百二十八 报应二十七 131
卷第一百二十九 报应二十八(婢妾) 132
卷第一百三十 报应二十九(婢妾) 133
卷第一百三十一 报应三十(杀生) 134
卷第一百三十二 报应三十一(杀生) 135
卷第一百三十三 报应三十二(杀生) 136
卷第一百三十四 报应三十三(宿业畜生) 137
卷第一百三十五 征应一(帝王休征) 138
卷第一百三十六 征应二(帝王休征) 139
卷第一百三十七 征应三(人臣休征) 140
卷第一百三十八 征应四(人臣休征) 141
卷第一百三十九 征应五(邦国咎征) 142
卷第一百四十 征应六(邦国咎征) 143
卷第一百四十一 征应七(人臣咎征) 144
卷第一百四十二 征应八(人臣咎征) 145
卷第一百四十三 征应九(人臣咎征) 146
卷第一百四十四 征应十(人臣咎征) 147
卷第一百四十五 征应十一(人臣咎征) 148
卷第一百四十六 定数一 149
卷第一百四十七 定数二 150
卷第一百四十八 定数三 151
卷第一百四十九 定数四 152
卷第一百五十 定数五 153
卷第一百五十一 定数六 154
卷第一百五十二 定数七 155
卷第一百五十三 定数八 156
卷第一百五十四 定数九 157
卷第一百五十五 定数十 158
卷第一百五十六 定数十一 159
卷第一百五十七 定数十二 160
卷第一百五十八 定数十三 161
卷第一百五十九 定数十四(婚姻) 162
卷第一百六十 定数十五(婚姻) 163
卷第一百六十一 感应一 164
卷第一百六十二 感应二 165
卷第一百六十三 谶应 166
卷第一百六十四 名贤(讽谏附) 167
卷第一百六十五 廉俭(吝啬附) 168
卷第一百六十六 气义一 169
卷第一百六十七 气义二 170
卷第一百六十八 气义三 171
卷第一百六十九 知人一 172
卷第一百七十 知人二 173
卷第一百七十一 精察一 174
卷第一百七十二 精察二 175
卷第一百七十三 俊辩一 176
卷第一百七十四 俊辩二(幼敏附) 177
卷第一百七十五 幼敏 178
卷第一百七十六 器量一 179
卷第一百七十七 器量二 180
卷第一百七十八 贡举一 181
卷第一百七十九 贡举二 182
卷第一百八十 贡举三 183
卷第一百八十一 贡举四 184
卷第一百八十二 贡举五 185
卷第一百八十三 贡举六 186
卷第一百八十四 贡举七(代族附) 187
卷第一百八十五 铨选一 188
卷第一百八十六 铨选二 189
卷第一百八十七 职官 190
卷第一百八十八 权? 191
卷第一百八十九 将帅一 192
卷第一百九十 将帅二(杂谲智附) 193
卷第一百九十一 骁勇一 194
卷第一百九十二 骁勇二 195
卷第一百九十三 豪侠一 196
卷第一百九十四 豪侠二 197
卷第一百九十五 豪侠三 198
卷第一百九十六 豪侠四 199
卷第一百九十七 博物 200
卷第一百九十八 文章一 201
卷第一百九十九 文章二 202
卷第二百 文章三 203
卷第二百一 才名(好尚附) 204
卷第二百二 儒行(怜才 高逸) 205
卷第二百三 乐一 206
卷第二百四 乐二 207
卷第二百五 乐三 208
卷第二百六 书一 209
卷第二百七 书二 210
卷第二百八 书三 211
卷第二百九 书四 212
卷第二百一十 画一 213
卷第二百第一十一 画二 214
卷第二百一十二 画三 215
卷第二百一十三 画四 216
卷第二百一十四 画五 217
卷第二百一十五 算术 218
卷第二百一十六 卜筮一 219
卷第二百一十七 卜筮二 220
卷第二百一十八 医一 221
卷第二百一十九 医二 222
卷第二百二十 医三 223
卷第二百二十一 相一 224
卷第二百二十二 相二 225
卷第二百二十三 相三 226
卷第二百二十四 相四 227
卷第二百二十五 伎巧一 228
卷第二百二十六 伎巧二 229
卷第二百二十七 伎巧三(绝艺附) 230
卷第二百二十八 博戏 231
卷第二百二十九 器玩一 232
卷第二百三十 器玩二 233
卷第二百三十一 器玩三 234
卷第二百三十二 器玩四 235
卷第二百三十三 酒(酒量、嗜酒附) 236
卷第二百三十四 食(能食、菲食附) 237
卷第二百三十五 交友 238
卷第二百三十六 奢侈一 239
卷第二百三十七 奢侈二 240
卷第二百三十八 诡诈 241
卷第二百三十九 谄佞一 242
卷第二百四十 谄佞二 243
卷第二百四十一 谄佞三 244
卷第二百四十二 谬误(遗忘附) 245
卷第二百四十三 治生(贪附) 246
卷第二百四十四 褊急 247
卷第二百四十五 诙谐一 248
卷第二百四十六 诙谐二 249
卷第二百四十七 诙谐三 250
卷第二百四十八 诙谐四 251
卷第二百四十九 诙谐五 252
卷第二百五十 诙谐六 253
卷第二百五十一 诙谐七 254
卷第二百五十二 诙谐八 255
卷第二百五十三 嘲诮一 256
卷第二百五十四 嘲诮二 257
卷第二百五十五 嘲诮三 258
卷第二百五十六 嘲诮四 259
卷第二百五十七 嘲诮五 260
卷第二百五十八 嗤鄙一 261
卷第二百五十九 嗤鄙二 262
卷第二百六十 嗤鄙三 263
卷第二百六十一 嗤鄙四 264
卷第二百六十二 嗤鄙五 265
卷第二百六十三 无赖一 266
卷第二百六十四 无赖二 267
卷第二百六十五 轻薄一 268
卷第二百六十六 轻薄二 269
卷第二百六十七 酷暴一 270
卷第二百六十八 酷暴二 271
卷第二百六十九 酷暴三 272
卷第二百七十 妇人一 273
卷第二百七十一 妇人二 274
卷第二百七十二 妇人三 275
卷第二百七十三 妇人四(附妓女) 276
卷第二百七十四 情感 277
卷第二百七十五 童仆(奴婢附) 278
卷第二百七十六 梦一 279
卷第二百七十七 梦二 280
卷第二百七十八 梦三 281
卷第二百七十九 梦四 282
卷第二百八十 梦五(鬼神上) 283
卷第二百八十一 梦六 284
卷第二百八十二 梦七 285
卷第二百八十三 巫(附厌咒) 286
卷第二百八十四 幻术一 287
卷第二百八十五 幻术二 288
卷第二百八十六 幻术三 289
卷第二百八十七 幻术四 290
卷第二百八十八 妖妄一 291
卷第二百八十九 妖妄二 292
卷第二百九十 妖妄三 293
卷第二百九十一 神一 294
卷第二百九十二 神二 295
卷第二百九十三 神三 296
卷第二百九十四 神四 297
卷第二百九十五 神五 298
卷第二百九十六 神六 299
卷第二百九十七 神七 300
卷第二百九十八 神八 301
卷第二百九十九 神九 302
卷第三百 神十 303
卷第三百一 神十一 304
卷第三百二 神十二 305
卷第三百三 神十三 306
卷第三百四 神十四 307
卷第三百五 神十五 308
卷第三百六 神十六 309
卷第三百七 神十七 310
卷第三百八 神十八 311
卷第三百九 神十九 312
卷第三百一十 神二十 313
卷第三百一十一 神二十一 314
卷第三百一十二 神二十二 315
卷第三百一十三 神二十三 316
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四 神二十四 317
卷第三百一十五 神二十五(淫祠附) 318
卷第三百一十六 鬼一 319
卷第三百一十七 鬼二 320
卷第三百一十八 鬼三 321
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九 鬼四 322
卷第三百二十 鬼五 323
卷第三百二十一 鬼六 324
太平广记卷三百二十二 鬼七 325
卷第三百二十三 鬼八 326
卷第三百二十四 鬼九 327
卷第三百二十五 鬼十 328
卷第三百二十六 鬼十一 329
卷第三百二十七 鬼十二 330
卷第三百二十八 鬼十三 331
卷第三百二十九 鬼十四 332
卷第三百三十 鬼十五 333
卷第三百三十一 鬼十六 334
卷第三百三十二 鬼十七 335
卷第三百三十三 鬼十八 336
卷第三百三十四 鬼十九 337
卷第三百三十五 鬼二十 338
卷第三百三十六 鬼二十一 339
卷第三百三十七 鬼二十二 340
卷第三百三十八 鬼二十三 341
卷第三百三十九 鬼二十四 342
卷第三百四十 鬼二十五 343
卷第三百四十一 鬼二十六 344
卷第三百四十二 鬼二十七 345
卷第三百四十三 鬼二十八 346
卷第三百四十四 鬼二十九 347
卷第三百四十五 鬼三十 348
卷第三百四十六 鬼三十一 349
卷第三百四十七 鬼三十二 350
卷第三百四十八 鬼三十三 351
卷第三百四十九 鬼三十四 352
卷第三百五十 鬼三十五 353
卷第三百五十一 鬼三十六 354
卷第三百五十二 鬼三十七 355
卷第三百五十三 鬼三十八 356
卷第三百五十四鬼三十九 357
卷第三百五十五 鬼四十 358
卷第三百五十六 夜叉一 359
卷第三百五十七 夜叉二 360
卷第三百五十八 神魂一 361
卷第三百五十九 妖怪一 362
卷第三百六十 妖怪二 363
卷第三百六十一 妖怪三 364
卷第三百六十二 妖怪四 365
卷第三百六十三 妖怪五 366
卷第三百六十四 妖怪六 367
卷第三百六十五 妖怪七 368
卷第三百六十六 妖怪八 369
卷第三百六十七 妖怪九(人妖附) 370
卷第三百六十八 精怪一 371
卷第三百六十九 精怪二 372
卷第三百七十 精怪三 373
卷第三百七十一 精怪四 374
卷第三百七十二 精怪五 375
卷第三百七十三 精怪六 376
卷第三百七十四 灵异 377
卷第三百七十五 再生一 378
卷第三百七十六 再生二 379
卷第三百七十七 再生三 380
卷第三百七十八 再生四 381
卷第三百七十九 再生五 382
卷第三百八十 再生六 383
卷第三百八十一 再生七 384
卷第三百八十二 再生八 385
卷第三百八十三 再生九 386
卷第三百八十四 再生十 387
卷第三百八十五 再生十一 388
卷第三百八十六 再生十二 389
卷第三百八十七 悟前生一 390
卷第三百八十八 悟前生二 391
卷第三百八十九 冢墓一 392
卷第三百九十 冢墓二 393
卷第三百九十一 铭记一 394
卷第三百九十二 铭记二 395
卷第三百九十三 雷一 396
卷第三百九十四 雷二 397
卷第三百九十五 雷三 398
卷第三百九十六 雨(风虹附) 399
卷第三百九十七 山(溪附) 400
卷第三百九十八 石(坡沙附) 401
卷第三百九十九 水(井附) 402
卷第四百 宝一 403
卷第四百一 宝二(金玉附) 404
卷第四百二 宝三 405
卷第四百三 宝四(杂宝上) 406
卷第四百四 宝五(杂宝下) 407
卷第四百五 宝六(钱、奇物附) 408
卷第四百六 草木一(文理木附) 409
卷第四百七 草木二 410
卷第四百八 草木三 411
卷第四百九 草木四 412
卷第四百一十 草木五 413
卷第四百一十一 草木六 414
卷第四百一十二 草木七(五谷、茶、?附) 415
卷第四百一十三 草木八 416
卷第四百一十四 草木九 417
卷第四百一十五 草木十 418
卷第四百一十六 草木十一 419
卷第四百一十七 草木十二 420
卷第四百一十八 龙一 421
卷第四百一十九 龙二 422
卷第四百二十 龙三 423
卷第四百二十一 龙四 424
卷第四百二十二 龙五 425
卷第四百二十三 龙六 426
卷第四百二十四 龙七 427
卷第四百二十五 龙八 428
卷第四百二十六 虎一 429
卷第四百二十七 虎二 430
卷第四百二十八 虎三 431
卷第四百二十九 虎四 432
卷第四百三十 虎五 433
卷第四百三十一 虎六 434
卷第四百四十六 畜兽十三 435
卷第四百四十七 狐一 436
卷第四百四十八 狐二 437
卷第四百四十九 狐三 438
卷第四百五十 狐四 439
卷第四百五十一 狐五 440
卷第四百五十二 狐六 441
卷第四百五十三 狐七 442
卷第四百五十四 狐八 443
卷第四百五十五 狐九 444
卷第四百五十六 蛇一 445
卷第四百五十七 蛇二 446
卷第四百五十八 蛇三 447
卷第四百五十九 蛇四 448
卷第四百六十 禽鸟一 449
卷第四百六十一 禽鸟二 450
卷第四百六十二 禽鸟三 451
卷第四百六十三 禽鸟四 452
卷第四百六十四 水族一 453
卷第四百六十五 水族二 454
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六 水族三 455
卷第四百六十七 水族四 456
卷第四百六十八 水族五 457
卷第四百六十九 水族六 458
卷第四百七十 族七 459
卷第四百七十一 水族八 460
卷第四百七十二 水族九(龟) 461
卷第四百七十三 昆虫一 462
卷第四百七十四 昆虫二 463
卷第四百七十五 昆虫三 464
卷第四百七十六 昆虫四 465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朝代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Copyright ©国学书籍典藏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84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