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籍典藏

国学典籍

  • 首页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古籍
  3. 正史类
  4. 史部
  5. 《史记》

《史记》

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 列传第四十七

+ -

  2003-3-7

  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①喜宾客。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②

  注①索隐案:地理志观津县属信都。以言其累叶在观津,故云“父世”也。

  正义观津城在冀州武邑县东南二十五里。

  注②正义百官表云“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也。

  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窦婴引卮酒进上,曰:

  “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①

  注①集解律,诸侯春朝天子曰朝,秋曰请。正义才性反。

  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①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太后亦?。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②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③金无入家者。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④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注①索隐案:谓宗室之中及诸窦之宗室也。又姚氏案:酷吏传“周阳由,其父赵兼,以淮南王舅侯周阳,故因改氏。由以宗室任为郎”。则似是与国有亲戚属籍者,亦得呼为宗室也。

  注②集解汉书曰:“窦婴字王孙。”

  注③集解苏林曰:“令自裁度取为用也。”

  注④正义监音甲衫反。吴王濞传云“窦婴屯荥阳,监齐赵兵”也。

  孝景四年,立栗太子,①使魏其侯为太子傅。孝景七年,栗太子废,魏其数争不能得。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梁人高遂乃说魏其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闲处②而不朝。相提而论,③是自明扬主上之过。有如两宫螫将军,④则妻子毋类矣。”⑤魏其侯然之,乃遂起,朝请如故。

  注①正义栗姬之子,后废之,故书母姓也。

  注②正义上音闲,下昌汝反。

  注③集解徐广曰:“提音徒抵反。”索隐提音弟,又音啼。相提犹相抵也。论音路顿反。

  注④集解张晏曰:“两宫,太后、景帝也。螫,怒也。毒虫怒必螫人。又火各反。”索隐螫音释。谓怒也,毒虫怒必螫人。又音火各反。汉书作“?”,?即螫也。正义两宫,太子、景帝也。

  注⑤索隐谓见诛灭无遗类。

  桃侯免相,①窦太后数言魏其侯。孝景帝曰:“太后岂以为臣有爱,②不相魏其?魏其者,沾沾③自喜耳,多易。④难以为相,持重。”遂不用,用建陵侯?绾为丞相。

  注①集解服虔曰:“刘舍也。”

  注②索隐爱犹惜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沾,一作‘?’。又昌兼反,又当牒反。”

  注④集解张晏曰:“沾沾,言自整顿也。多易,多轻易之行也。或曰沾音?也。”

  索隐沾音?,又音当牒反。小颜音他兼反。?音如字,又天牒反。?音尺占反。

  武安侯田?①者,孝景后同母弟也,生长陵。魏其已为大将军后,方盛,?为诸郎,②未贵,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姓。及孝景晚节,③?益贵幸,为太中大夫。?辩有口,学盘盂诸书,④王太后贤之。⑤孝景崩,即日太子立,称制,所镇抚多有田?宾客计?,?弟田胜,皆以太后弟,孝景后三年⑥封?为武安侯,胜为周阳侯。⑦

  注①索隐扶粉反。如“?鼠”之“?”,音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云‘诸卿’。时人相号长老老者为‘诸公’,年少者为‘诸卿’,如今人相号为‘士大夫’也。”

  注③索隐按:谓晚年也。

  注④集解应劭曰:“黄帝史孔甲所作铭也。凡二十九篇,书盘盂中,所为法戒。

  诸书,诸子文书也。”孟康曰:“孔甲盘盂二十六篇,杂家书,兼儒?墨?名?法。”

  注⑤集解徐广曰:“即?同母姊者。”

  注⑥集解徐广曰:“孝景后三年即是孝武初嗣位之年也。”

  注⑦正义绛州闻喜县东二十里周阳故城也。

  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诸将相。建元元年,丞相绾病免,上议置丞相?太尉。籍福说武安侯曰:“魏其贵久矣,天下士素归之。今将军初兴,未如魏其,即上以将军为丞相,必让魏其。魏其为丞相,将军必为太尉。

  太尉?丞相尊等耳,又有让贤名。”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上,于是乃以魏其侯为丞相,武安侯为太尉。籍福贺魏其侯,因吊曰:“君侯资性喜善疾恶,方今善人誉君侯,故至丞相;然君侯且疾恶,恶人?,亦且毁君侯。君侯能兼容,则幸久;不能,今以毁去矣。”魏其不听。

  魏其?武安俱好儒术,推毂赵绾为御史大夫,①王臧为郎中令。迎鲁申公,欲设明堂,令列侯就国,除关,②以礼为服制,③以兴太平。举适诸窦④宗室毋节行者,除其属籍。时诸外家为列侯,列侯多尚公主,皆不欲就国,以故毁日至窦太后。太后好黄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赵绾?王臧等务隆推儒术,贬道家言,是以窦太后滋不说魏其等。及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无奏事东宫。⑤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而免丞相?太尉,以柏至侯许昌为丞相,武强侯庄青翟为御史大夫。魏其?武安由此以侯家居。

  注①索隐案:推毂谓自卑下之,如为之推车毂也。

  注②索隐谓除关门之税也。

  注③索隐案:其时礼度?侈,多不依礼,今令吉凶服制皆法于礼也。

  注④索隐适音直革反。

  注⑤集解韦昭曰:“欲夺其政也。”

  武安侯虽不任职,以王太后故,亲幸,数言事多效,天下吏士趋势利者,皆去魏其归武安,武安日益横。建元六年,窦太后崩,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免。以武安侯?为丞相,以大司农韩安国为御史大夫。天下士郡诸侯愈益附武安。①

  注①索隐按:谓仕诸郡及仕诸侯王国者,犹言仕郡国也。

  武安者,貌侵,①生贵甚。②又以为诸侯王多长,③上初即位,富于春秋,?以肺腑为京师相,④非痛折节以礼诎之,天下不肃。⑤当是时,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尝请考工地益宅,⑥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库!”

  是后乃退。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⑦南乡,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桡。武安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⑧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前堂罗钟鼓,立曲旃;⑨后房妇女以百数。诸侯奉金玉狗马玩好,不可胜数。

  注①集解韦昭曰:“侵音?,短小也。又云丑恶也,刻确也。音核。”索隐案:

  服虔云“侵,短小也”。韦昭云“刻确也”。按:确音刻。又孔文祥“侵,丑恶也。音寝”。

  注②索隐按:小颜云“生贵谓自尊高示贵宠”,其说疏也。按:生谓?自生尊贵之势特甚,故下云“又以诸侯王多长年,?以肺腑为相,非痛折节以礼屈之,则天下不肃”者也。

  注③集解张晏曰:“多长年。”

  注④索隐腑音府。肺音废。言如肝肺之相附。又云柿,木札,附木皮也。诗云“如涂涂附”,以言如皮之附木也。正义颜师古曰:“旧解云肺附,如肝肺之相附着也。一说柿,斫木札也,喻其轻薄附着大材。”按:颜此说并是疏谬。

  又改“腑”为“附”就其义,重谬矣。八十一难云:“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吕广云:“太阴者,肺之脉也。肺为诸藏之主,通阴阳,故十二经脉皆会乎太阴,所以决吉凶者。十二经有病皆寸口,知其何经之动浮沉?滑,春秋逆顺,知其

  死生。”顾野王云:“肺腑,腹心也。”案:说田?为相,若人之肺,知阴阳逆顺,又为帝之腹心亲戚也。

  注⑤索隐案:痛,甚也。欲令士折节屈下于己;不然,天下不肃。或解以为?欲折节下士,非也。案:下文不让其兄盖侯,知或说为非也。

  注⑥集解汉书百官表曰少府有考工室。如淳曰:“官名也。”

  注⑦集解徐广曰:“王后兄王信也。泰山有盖县,乐安有益县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为诸第之上也。”

  注⑨集解如淳曰:“旌旗之名。通帛曰旃。曲旃,僭也。”苏林曰:“礼,大夫建旃。曲旃,柄上曲也。”索隐按:曲旃,旌旃柄上曲,僭礼也。通帛曰旃。

  说文云曲旃者,所以招士也。

  魏其失窦太后,益疏不用,无势,诸客稍稍自引而怠傲,唯灌将军独不失故。

  魏其日默默不得志,而独厚遇灌将军。

  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①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夫以千人与父俱。②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③“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④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注①索隐案:何是婴子,汉书作“婴”,误也。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官主千人,如候司马”。

  注③集解张晏曰:“自奋励也。”

  注④正义谓大将之旗。

  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数月,坐法去。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孝景时,至代相。孝景崩,今上初即位,以为淮阳天下交,劲兵处,故徙夫为淮阳太守。建元元年,入为太仆。二年,夫与长乐?尉窦甫饮,轻重不得,①夫醉,搏甫。②甫,窦太后昆弟也。上恐太后诛夫,徙为燕相。

  数岁,坐法去官,家居长安。

  注①集解晋灼曰:“饮酒轻重不得其平也。”

  注②索隐搏音博,谓击也。

  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稠人广?,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

  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①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颍川儿乃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注①索隐已音以。谓已许诺,必使副其前言也。

  灌夫家居虽富,然失势,卿相侍中宾客益衰。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之者。①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人相为引重,②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注①集解苏林曰:“二人相倚,引绳直之,意批根宾客也。□之者,不与交通。”

  孟康曰:“根,根括。引绳以持弹。”索隐案:刘氏云“二人相倚,事如合绳共相依引也”。批音步结反。批者,排也。汉书作“排”。排根者,苏林云“宾客去之者不与通也”。孟康云“音根格,谓引绳排弹其根格,平生慕婴交而□者令不得通也。小颜根音痕,格音下各反。?谓引绳,排弹绳根括以退之者也”。持弹,案汉书本作“抨弹”,音普耕反。

  注②集解张晏曰:“相荐达为声势。”

  灌夫有服,过丞相。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①会仲孺有服。”

  ②灌夫曰:“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蚤临。”武安许诺。灌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埽,早帐具至旦。平明,令门下候伺。至日中,丞相不来。魏其谓灌夫曰:“丞相岂忘之哉?”灌夫不怿,曰:“夫以服请,宜往。”③乃驾,自往迎丞相。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殊无意往。及夫至门,丞相尚卧。于是夫入见,曰:“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武安鄂④谢曰:“吾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⑤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丞相卒饮至夜,极?而去。

  注①集解汉书曰:“灌夫字仲孺。”

  注②索隐案:服谓?功之服也。故应璩书曰“仲孺不辞同生之服”是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云‘以服请,不宜往’。”索隐案:徐广云“以服请,不宜往”,其说非也。正言夫请不以服为解,?不宜忘,故驾自往迎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悟’。”

  注⑤索隐属音之欲反。属犹委也,付也。小颜云“若今之舞讫相劝也”。

  丞相尝使籍福请魏其城南田。魏其大望曰:“老仆虽□,将军虽贵,宁可以势夺乎!”不许。灌夫闻,怒,骂籍福。籍福恶两人有?,乃谩自好谢丞相曰:“魏其老且死,易忍,且待之。”已而武安闻魏其?灌夫实怒不予田,亦怒曰:“魏其子尝杀人,?活之。?事魏其无所不可,何爱数顷田?且灌夫何与也?吾不敢复求田。”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

  元光四年春,①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上曰:“此丞相事,何请。”灌夫亦持丞相阴事,为奸利,受淮南王金与语言。宾客居闲,遂止,俱解。

  注①集解徐广曰:“疑此当是三年也。其说在后。”

  夏,丞相取燕王女为夫人,①有太后诏,召列侯宗室皆往贺。魏其侯过灌夫,欲与俱。夫谢曰:“夫数以酒失得过丞相,丞相今者又与夫有?。”魏其曰:“事已解。”强与俱。饮酒酣,武安起为寿,②坐皆避席伏。已魏其侯为寿,独故人避席耳,余半膝席。③灌夫不悦。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满觞。”夫怒,因嘻笑曰:“将军贵人也,属之!”④时武安不肯。行酒次至临汝侯,⑤临汝侯方与程不识耳语,又不避席。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侯曰:

  “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嗫耳语!”⑥武安谓灌夫曰:

  “程李俱东西宫?尉,⑦今?辱程将军,仲孺独不为李将军地乎?”

  ⑧灌夫曰:“今日斩头陷匈,⑨何知程李乎!”坐乃起更衣,稍稍去。魏其侯去,麾灌夫出。武安遂怒曰:

  “此吾骄灌夫罪。”乃令骑留灌夫。灌夫欲出不得。籍福起为谢,案灌夫项令谢。夫愈怒,不肯谢。武安乃麾骑缚夫置传舍,召长史曰:“今日召宗室,有诏。”

  劾灌夫骂坐不敬,系居室。⑩遂按其前事,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皆得□市罪。魏其侯大?,为资使宾客请,莫能解。⑾武安吏皆为耳目,诸灌氏皆亡匿,夫系,遂不得告言武安阴事。

  注①索隐案:?娶燕王刘泽子康王嘉之女也。

  注②集解如淳曰:“上酒为称寿,非大行酒。”

  注③集解苏林曰:“下席而膝半在席上。”如淳曰:“以膝跪席上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属,一作‘毕’。”索隐案:汉书作“毕”。毕,尽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灌婴孙,名贤也。”索隐案:汉书云临汝侯灌贤,则贤是婴之孙,临汝是改封也。

  注⑥集解韦昭曰:“?嗫,附耳小语声。”索隐女儿犹云儿女也。汉书作“女曹儿”。

  曹,辈也,犹言儿女辈。?,邹氏音蚩辄反。嗫音女辄反。说文“附耳小语也”。

  注⑦集解汉书音义曰:“李广为东宫,程不识为西宫。”

  注⑧集解如淳曰:“李将军,李广也。犹今人言为除地也。”索隐案:小颜云“言今既毁程,令李何地自安处也”。

  注⑨索隐韦昭云:“言不避死亡也。”汉书作“穴匈”。

  注⑩集解如淳曰:“百官表居室为保宫,今守宫也。”

  注⑾集解如淳曰:“为出资费,使人为夫言。”

  魏其锐身为救灌夫。夫人谏魏其曰:“灌将军得罪丞相,与太后家忤,宁可救邪?”

  魏其侯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且终不令灌仲孺独死,婴独生。”

  乃匿其家,①窃出上书。立召入,具言灌夫醉饱事,不足诛。上然之,赐魏其食,曰:“东朝廷辩之。”②

  注①集解晋灼曰:“恐其夫人复谏止也。”

  注②集解如淳曰:“东朝,太后朝。”

  魏其之东朝,盛推灌夫之善,言其醉饱得过,乃丞相以他事诬罪之。武安又盛毁灌夫所为横恣,罪逆不道。魏其度不可柰何,因言丞相短。武安曰:“天下幸而安乐无事,?得为肺腑,所好音乐狗马田宅。?所爱倡优巧匠之属,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不仰视天而俯画地,①辟倪两宫闲,②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③臣乃不知魏其等所为。”于是上问朝臣:“两人孰是?”御史大夫韩安国曰:“魏其言灌夫父死事,身荷戟驰入不测之吴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此天下壮士,非有大恶,争杯酒,不足引他过以诛也。魏其言是也。丞相亦言灌夫通奸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颍川,凌轹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谓‘枝大于本,胫大于股,不折必披’,④丞相言亦是。唯明主裁之。”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内史郑当时是魏其,后不敢坚对。余皆莫敢对。上怒内史曰:“公平生数言魏其?武安长短,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⑤吾并斩若属矣。”即罢起入,上食太后。太后亦已使人候伺,具以告太后。太后怒,不食,曰:“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⑥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且帝宁能为石人邪!⑦此特帝在,□录录,设百岁后,⑧是属宁有可信者乎?”上谢曰:“俱宗室外家,⑨故廷辩之。不然,此一狱吏所决耳。”是时郎中令石建为上别言两人事。

  注①集解张晏曰:“视天,占三光也。画地,知分野所在也。画地谕欲作反事。”

  注②集解徐广曰:“辟音芳细反。倪音诣。”张晏曰:“占太后与帝吉凶之期。”

  索隐辟普系反。倪,五系反。埤仓云:“睥睨,邪视也。”

  注③集解张晏曰:“幸为反者,当得为大将立功也。”瓒曰:“天下有变谓天子崩,因变难之际得立大功。”

  注④索隐案:包恺音疋彼反。正义铺被反。披,分析也。

  注⑤集解张晏曰:“?头于车辕下,随母而已。”瓒曰:“小马在辕下。”正义应劭云:“驹马加着辕。局趣,纤小之貌。”按:应说为长也。

  注⑥索隐案:晋灼云“藉,蹈也。以言蹂藉之”。

  注⑦索隐谓帝不如石人得长存也。正义颜师古云:“言徒有人形耳,不知好恶。”

  按:今俗云人不辨事,骂云杌杌若木人也。

  注⑧索隐案:设者,脱也。

  注⑨正义婴,景帝从舅。?,太后同母弟。

  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①韩御史良久谓丞相曰:“君何不自喜?②夫魏其毁君,君当免冠解印绶归,曰‘臣以肺腑幸得待罪,固非其任,魏其言皆是’。如此,上必多君有让,不废君。魏其必内愧,杜门?舌自杀。③今人毁君,君亦毁人,譬如贾竖女子争言,何其无大体也!”武安谢罪曰:“争时急,不知出此。”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秃老翁,言婴无官位扳援也。首鼠,一前一却也。”

  索隐案:谓共治一老秃翁,指窦婴也。服虔云“首鼠,一前一却也”。

  注②集解苏林曰:“何不自解释为喜乐邪?”索隐案:小颜云“何不自谦逊为可喜之事”。音许既反。

  注③索隐案:说文云“?,啮也”。音侧革反。

  于是上使御史簿责魏其所言灌夫,颇不雠,①欺谩。劾系都司空。②孝景时,魏其常受遗诏,曰“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及系,灌夫罪至族,事日急,诸公莫敢复明言于上。魏其乃使昆弟子上书言之,幸得复召见。书奏上,而案尚书大行无遗诏。③诏书独藏魏其家,家丞封。④乃劾魏其矫先帝诏,罪当□市。五年十月,⑤悉论灌夫及家属。魏其良久乃闻,闻□恚,病痱,⑥不食欲死。或闻上无意杀魏其,魏其复食,治病,议定不死矣。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⑦故以十二月晦⑧论□市渭城。⑨

  注①正义雠音?周反,对也。言簿责魏其所言灌夫实颍川事,故魏其不对为欺谩者

  也。

  注②索隐案:百官表云宗正属官,主诏狱也。正义如淳云:“律,司空主水及罪人。”

  注③集解如淳曰:“大行,主诸侯官也。”索隐案:尚书无此景帝崩时大行遗诏,乃魏其家臣印封之。如淳说非也。正义天子崩曰大行也。按:尚书之中,景帝崩时无遗诏赐魏其也。百官表云诸受尚书事也。

  注④集解汉书音义曰:“以家臣印封遗诏。”

  注⑤集解徐广曰:“疑非五年,亦非十月。”索隐徐氏云疑非者,案武纪四年三月?薨,窦婴死在前,今云五年,故疑非也。正义汉书云元光四年冬,魏其侯婴有罪□?。春三月乙卯,丞相?薨。按:五年者,误也。

  注⑥索隐痱音肥,又音扶味反,风病也。

  注⑦集解张晏曰:“?伪作飞扬诽谤之语。”

  注⑧集解徐广曰:“疑非十二月也。”?案:张晏曰“月晦者,春垂至也”。

  索隐着日月者,见春垂至,恐遇赦赎也。

  注⑨正义故咸阳也。

  其春,武安侯病,①专呼服谢罪。②使巫视鬼者视之,见魏其、灌夫共守,欲杀之。竟死。子恬嗣。③元朔三年,武安侯坐衣??④入宫,不敬。⑤

  注①正义其春,即四年春也。元光四年十月,灌夫□?。十二月末,魏其□?。至三月乙卯,田?薨。则三人死同在一年明矣。汉以十月为岁首故也。秦楚之际表云*[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端月,二月,三月,至九为终。周建子为正月,十一月为正月,十二月为二月,正月为三月,二月为四月,至十月为岁终。汉初至武帝太初以前,并依秦法,以后改用夏正月,至今不改。然夫子作春秋依夏正。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言?号呼谢服罪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疾,见魏其、灌夫鬼杀之,则其*(春)**[死]*共在一春内邪?武帝本纪‘四年三月乙卯,田?薨’,婴死在?薨之前,何复云五年十二月邪?疑十二月当为二月也。”案侯表,?事武帝九年而卒,元光四年侯恬之元年,建元元年讫元光三年而九年。大臣表?以元光四年卒,亦云婴四年□?,未详此正安在。然?薨在婴死后分明。

  注④正义尔雅云“衣蔽前谓之?”。郭璞云“蔽膝也”。说文、字林并谓之短衣。

  注⑤集解徐广曰:“表云坐衣不敬,国除。”索隐?,尺占反。?音?。谓非正朝衣,若妇人服也。表云恬坐衣不敬,国除。

  淮南王安谋反觉,治。王前朝,①武安侯为太尉,时迎王至霸上,谓王曰:“上未有太子,大王最贤,高祖孙,即宫车晏驾,非大王立当谁哉!”淮南王大喜,厚遗金财物。上自魏其时不直武安,特为太后故耳。②及闻淮南王金事,上曰:“使武安侯在者,族矣。”

  注①集解徐广曰:“建元二年。”

  注②索隐案:武帝以魏其、灌夫事为枉,于武安侯为不直,特为太后故耳。

  太史公曰:魏其?武安皆以外戚重,灌夫用一时决?而名显。魏其之举以吴楚,武安之贵在日月之际。然魏其诚不知时变,灌夫无术而不逊,两人相翼,乃成祸乱。武安负贵而好权,杯酒责望,陷彼两贤。呜呼哀哉!迁怒及人,命亦不延。?庶不载,竟被恶言。呜呼哀哉!祸所从来矣!

  【索隐述赞】窦婴?田?,势利相雄。咸倚外戚,或恃军功。灌夫自喜,引重其中。意气杯酒,□睨两宫。事竟不直,冤哉二公!

本纪
卷一 五帝本纪 第一 1
卷二 夏本纪 第二 2
卷三 殷本纪 第三 3
卷四 周本纪 第四 4
卷五 秦本纪 第五 5
卷六 秦始皇本纪 第六 6
卷七 项羽本纪 第七 7
卷八 高祖本纪 第八 8
卷九 吕太后本纪 第九 9
卷十 孝文本纪 第十 10
卷十一 孝景本纪 第十一 11
卷十二 孝武本纪 第十二 12
表
卷十三 三代世表 第一 13
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 第二 14
卷十五 六国年表 第三 15
卷十六 秦楚之际月表 第四 16
卷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第五 17
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第六 18
卷十九 惠景闲侯者年表 第七 19
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第八 20
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 第九 21
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第十 22
书
卷二十三 礼书 第一 23
卷二十四 乐书 第二 24
卷二十五 律书 第三 25
卷二十六 历书 第四 26
卷二十七 天官书 第五 27
卷二十八 封禅书 第六 28
卷二十九 河渠书 第七 29
卷三十 平准书 第八 30
世家
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 第一 31
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 第二 32
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 第三 33
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 第四 34
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 第五 35
卷三十六 陈□世家 第六 36
卷三十七 ?康叔世家 第七 37
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 第八 38
卷三十九 晋世家 第九 39
卷四十 楚世家 第十 40
卷四十一 越王勾践世家 第十一 41
卷四十二 郑世家 第十二 42
卷四十三 赵世家 第十三 43
卷四十四 魏世家 第十四 44
卷四十五 韩世家 第十五 45
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 第十六 46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 第十七 47
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 第十八 48
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 第十九 49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 第二十 50
卷五十一 荆燕世家 第二十一 51
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 第二十二 52
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 第二十三 53
卷五十四 曹相国世家 第二十四 54
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 第二十五 55
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 第二十六 56
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 第二十七 57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 第二十八 58
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 第二十九 59
卷六十 王世家 第三十 60
列传
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 第一 61
卷六十二 管晏列传 第二 62
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 第三 63
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 第四 64
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 第五 65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 第六 66
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 第七 67
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 第八 68
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 第九 69
卷七十 张仪列传 第十 70
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 第十一 71
卷七十二 穰侯列传 第十二 72
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 第十三 73
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 第十四 74
卷七十五 孟尝君列传 第十五 75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 第十六 76
卷七十七 魏公子列传 第十七 77
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传 第十八 78
卷七十九 范睢蔡泽列传 第十九 79
卷八十 乐毅列传 第二十 80
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二十一 81
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 第二十二 82
卷八十三 鲁仲连邹阳列传 第二十三 83
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 第二十四 84
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 第二十五 85
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 第二十六 86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 第二十七 87
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 第二十八 88
卷八十九 张耳陈余列传 第二十九 89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 第三十 90
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 第三十一 91
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 第三十二 92
卷九十三 韩信卢绾列传 第三十三 93
卷九十四 田儋列传 第三十四 94
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 第三十五 95
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 第三十六 96
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 第三十七 97
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传 第三十八 98
卷九十九 刘敬叔孙通列传 第三十九 99
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 第四十 100
卷一百一 袁盎□错列传 第四十一 101
卷一百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 第四十二 102
卷一百三 万石张叔列传 第四十三 103
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 第四十四 104
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 第四十五 105
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 第四十六 106
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 列传第四十七 107
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 第四十八 108
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 第四十九 109
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 第五十 110
卷一百一十一 ?将军骠骑列传 第五十一 111
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 第五十二 112
卷一百一十三 南越列传 第五十三 113
卷一百一十四 东越列传 第五十四 114
卷一百一十五 朝鲜列传 第五十五 115
卷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传 第五十六 116
卷一百一十七 司马相如列传 第五十七 117
卷一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传 第五十八 118
卷一百一十九 循吏列传 第五十九 119
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 第六十 120
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传 第六十一 121
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传 第六十二 122
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 第六十三 123
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 第六十四集 124
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 第六十五 125
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传 第六十六 126
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 第六十七 127
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 第六十八 128
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 第六十九 129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 第七十 130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朝代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Copyright ©国学书籍典藏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8448号-1